從表面上看,現今是一個十分自由開放的社會,人們可以用各種方法追尋人生理想,享受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在崇尚自由的背後,反而有越來越多的人被各種無形的枷鎖捆綁,無法得到真正的釋放。例如,許多夢想成為「百萬富翁」的人,卻被金錢所奴役,若不是被賭債捆綁,就是被債主封殺;不少位高權重的人,卻難逃財色誘惑,落得身敗名裂下場;還有不少人因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太大導致精神崩潰;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卻因第三者的介入而妻離子散……。這些現象,使我們就像被無形的蜘蛛網捆綁,被兇惡的撒旦俘擄,難以掙脫。
為什麼會這樣呢?正如使徒保羅所表達的那樣:「我也知道,在我裏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但我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戰,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羅7:18-23) 保羅告訴我們:那捆綁及俘擄我們的,其實是我們內心犯罪的律,是我們靈魂深處的心魔。保羅也知道,要除去這心魔實在不容易,因此,保羅說:「我真是苦阿﹗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同時,保羅更知道我們需要倚靠的是誰:「感謝上帝,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羅7:24-25)
耶穌怎樣使我們脫離罪惡的捆綁呢?耶穌對彼得說:「我要把我的教會建立在盤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太16:18-20) 耶穌在這段經文裏提到被擄者得釋放的三個要素:
(1)教會—-是以基督為元首的信徒群體,要在主的愛中彼此建立,互相 守望,共同成長,才能敵擋陰間的權勢;
(2)權柄—-上帝是掌管天上地下萬有的主宰,祂有權柄捆綁罪惡,也有權柄使人赦罪得釋放。所以,敬畏上帝才會使我們脫離罪惡的捆綁;
(3)鑰匙—-上帝將天國之門的鑰匙賜給我們,使我們也有權柄在天上地下履行祂的使命,這使命可以使天上地下,一切凡聆聽及遵行真道的人,都同得釋放。
由此可見,若要解除撒旦的捆綁,使被擄的得釋放,是不能單靠個人的努力,而是需要靠賴上帝的真道,主耶穌基督的救贖,以及聖靈的感動和引領,並在教會肢體生活中彼此代禱守望,互相激勵互勉。
曠野,通常是指長滿荊棘蒺藜的荒山,或是渺無人煙的沙漠,或是寸草不生的野地。若按聖經辭典的註釋,曠野則指魔鬼和各種惡獸出沒,且被咒詛的地方;或是直指充滿罪孽和邪惡,卻不肯悔改的人心。我們都知道,無論要在荒山野嶺、被魔鬼咒詛之地及這剛硬的人心裡預備主的道,修直祂的路,實在是極之困難的事。
然而,以賽亞先知卻預言,有一個人將要在這曠野預備主的道,修直祂的路。(賽40:3) 數百年後,這個人果然在猶大的曠野出現了,他就是施洗約翰。
施洗約翰是一個異人,因為他深明事奉得力的秘訣是追求簡樸的生活。所以,他遠離嘴唇不潔的人群,深居簡出,且身穿粗糙的駱駝毛衣服,腰束皮帶,吃的是蝗蟲野蜜。中古時期之修道主義可說是起源於此,成為事奉者磨煉意志,抵禦魔鬼攻擊的途徑之一。
施洗約翰是一個異人,因為他深知克服人性軟弱的秘訣是尋求心靈的自潔,才能脫離罪惡的綑綁。因此,他向同胞宣告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太3:2) 並且為他們施行赦罪的洗禮。
施洗約翰是一個異人,因為他明白自己的使命,只是為主開路的先鋒。所以,雖有眾民接受他的施洗,但他卻將自己的門徒引到耶穌面前,並說:「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1:29)雖然他被關在監獄裏,但仍向世人見證主耶穌的大能:「祂必興旺,我必衰微。」(約3:30)
然而,我們只是一個凡人,我們常會覺得自己的人性和靈命都十軟弱,有時真是無法敵擋魔鬼的試探,甚至感到在事奉上越來越乏力,曠野彷彿在日漸侵蝕我們的生命,使我們遠離上帝。但是,感謝主,施洗約翰用他的生命預備主的道,修直祂的路,呼籲我們悔改,並且引導我們歸向上帝的羔羊,就是那賜人豐盛生命的主。
各位弟兄姊妹,你願意像施洗約翰那樣,用你的生命預備主道,引人歸向基督嗎?
在現今個人主義和功利主義盛行的社會,我們都很容易在權力、名利和錢財面前失去應有的警覺性。近年來,我們看到有人因仗勢觸犯法律而要下台或被判入獄;也有人因位高權重而處事驕橫,態度囂張而備受公眾輿論的猛烈批評;尤其是當發生意外事故時,竟然沒有任何一個政府高層需要對事件負責及向市民交待。這一連串事件引起公眾極度不滿,並誘發去年七一有超過五十萬人上街大遊行。我們不禁會問:為何這些稱為「公僕」的人會被市民棄絕呢?答案之一是這些當政者不明白自己手上權柄的真正來源,卻在玩弄權術。其實,按照聖經的教導,天上地下所有權柄都是來自上帝,我們只是一個受託的管家。
「受託」是基督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信仰基礎,因為上帝在創造人類之初,就已經將管治宇宙萬物的權柄交託給人類,要我們負起治理全地的責任。(參創1:28) 耶穌用主人和管家的比喻告訴我們:無論我們有什麼本領和才幹,都只是一個管家。唯有上帝才是萬物之主人,祂將管理政府、教會和家庭的責任和權柄交託給我們,要求我們要做一個又良善又忠心的管家,並隨時準備要向主人交賬。(參太25:14-29、路12:41-48)
每一個基督徒都是上帝的管家,我們要學習管理好自己的生命,要結出屬靈的果子;要學習管理好教會這個屬靈的家,使人因我們的事奉得著上帝的救恩;更要學習治理好社會,藉著參與社會工作使上帝得榮耀。然而,面對現今社會所帶來重重挑戰,我們應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個忠心受託的管家呢?主耶穌說:「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太25:21)
由此可見,上帝所喜愛的管家,並非在於他們是否位高權重,而是在小事上能夠忠心受託的人;是能夠謙卑學習真道和殷勤作工的人;是時常儆醒禱告和滿有盼望的人;並且是清楚知道自己身份,以致能夠隨時準備向主人交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