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邦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FAN Kin-pong, James 
按立/轉職年份:
2000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退休 
與宣教及牧養有關之職務:
聖樂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門徒〉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及以馬忤斯之旅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 
電郵:
鼓勵信徒之語句:
「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弗4:2-3) 
喜愛之金句: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見證或分享:
我喜愛《詩篇》23篇,因為詩人所描述的景況亦述說了我的際遇,詩人所舒發的情懷亦表達出我的心境,詩人所立的誓願亦道出了我的心願。現藉重新填詞,以表心志。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得享平安。祂賜我出生於牧師家庭,使我從小在主愛中成長。祂呼召我走上事奉道路,為主的名牧養祂的群羊。我雖被兇惡的狼狗嘶咬,也沒有喪命,因為祂大施憐憫,祂寬恕,祂拯救,賜我新生。在眾多挑戰面前,祂加添我信心力量,祂的真道使我剛強壯膽,使我的靈命更新。我永永遠遠都要盡心事奉上帝,我且要竭力服務社群,直到主再來﹗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2003年02月2日 
使羊得生命 
聖餐主日 
第5期 

羊,是一種溫馴可愛,喜歡群居的小動物,又是中國十二生肖中的一種,不少藝術家都喜歡用羊作卡通動物的造型,亦有攝影師藉羊群在大草原自由放牧的情景來喻意社會安寧,而廣州市稱為「羊城」 ,就是來自一個美麗動人的、與羊有關的古老故事,隱含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盼望。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羊卻受到極不公平的對待,不但身軀成為人類餐桌上的佳餚美食,皮毛也成為禦寒衣物的材料,無法得享太平安穩的生活。若問為何?人類的自私和貪婪等罪惡是也﹗

古老的以色列人一直都是以遊牧為生,羊就是他們的生活和財產的一部份,也成為相依為命的動物之一。故此,以色列人將自己喻為上帝草場上的羊,稱耶和華為牧者,深信祂會在青草地溪水旁牧養羊群,也必能帶領羊群行過死陰的幽谷而不怕遭害。聖經這樣宣告:「 主耶和華說:我必親自作我羊的牧人,使他們得以躺臥,失喪的我必尋找,被逐的我必領回,受傷的我必纏裹,有病的我必醫治,只是肥的壯的,我必除滅,也要秉公牧養他們」。(結34:15-16) 然而,上 帝不但重視群羊軟弱的軀體,更看重群羊失落的靈魂。因此,耶穌降世成為除去世人罪孽的「上帝的羔羊」(約1:29),並要叫羊得生命,而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 耶穌辛勤的事奉使圈內圈外的羊都得著生命,更顯出祂是一個甘願為羊捨命的好牧人。(參約10:11)

今天的社會是一個到處都充滿危機的社會,因為人性的自私、貪婪和驕傲,使我們就像小羊生活在狼群中,隨時都會被吞噬,實在需要牧人的保護和引導。因此,惟有倚靠耶和華為牧者,接受主耶穌作生命救主的人,才能得著真正的平安和福氣。

藉「羊年」來臨之際,恭祝大家在主的羊圈裏「喜氣洋洋」﹗


2002年07月28日 
效主信望愛 
聖靈降臨後第十主日 
第30期 

自從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香港經濟受到一浪又一浪的衝擊,跌至低谷,至今仍然未能恢復元氣。受到長期經濟不景的影響,本港失業率不斷攀升,不要說是基層勞工,就算是高級管理階層人士也被迫加入失業大軍的行列。還有,即使物價不斷通縮,但消費力仍然疲弱,這種惡性循環使香港經濟更如雪上加霜。起初,市民都熱切期望特區政府能夠與市民同舟共濟,制定改善經濟的策略和措施,有助香港復甦,恢復市民的信心。可惜政府高官的表現卻是文過飾非,言行不一,管治失據,使市民大失所望。尤其是政府許多急功近利的「改革」,卻缺乏與業內人士的基本溝通,就更引致各界人士的反感,甚至連最「聽話聽教」的公務員隊伍也要上街遊行示威,表達對政府以強硬手段立法減薪的不滿。
今天社會上政治的混亂、經濟的不景和人心的不安,都對我們的信仰生活帶來極大的衝擊。有人將信心的基礎建立在特區政府的官員身上,也有人將愛心投放在個人的情感上,結果都是令人大失所望。

那麼,「信望愛」的基礎在哪裏呢?使徒保羅說:「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麼?是困苦麼?是逼迫麼?是飢餓麼?是赤身露體麼?是危險麼?是刀劍麼?」(羅8:35) 保羅的一生充滿荊棘和蒺藜,也充滿試探和挑戰,但是,因著他對基督教信仰的堅持和執著,使困苦成為試煉,使患難變成祝福。保羅以他的生命作出見證:「然而靠著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v.37)

記得多年前流行一首詩歌:〈動力信望愛〉,歌詞甚為勵志,願與大家分享,彼此勉勵。

「我願帶歡欣,遍鬧市穿梭,我願見光采閃閃眼睛。我立志服務,那懼怕疲勞,鍛鍊我耐力承受壓逼。要越過唏噓,要突破孤單,要踏碎傷心抵抗困逼。我願以毅力化做我能源,晝夜去傳送信望愛。光陰匆匆多少機會身邊經過,誰能伸手獻出關懷不再退避?只要你與我同往,不怕冷笑與迷惘,願降卑,效法基督,一生辛勤,獻信望愛﹗」


2002年04月21日 
進主門,得豐盛 
基督復活後第三主日 
第16期 

門,多指建築物的出入口,是人民生命財產的屏障,即使是執法者也不得隨意破門而擅闖民居。因此,門可以使人有安全感,保護溫馨寧靜的家庭生活。中國文化常以「門」代表家庭,如:「門庭若市」比喻家族的興旺; 亦以「門」代表國家,如「門戶開放」喻作國家政策等。
然而,在現今社會中,國門、家門都不能給人提供安全感。無論是弱小如阿富汗,強大如美國,也難以抵擋恐怖主義或強權的入侵。在本港,越來越多的家庭發生倫常慘劇,有因經濟困難導致全家一齊燒炭自殺,也有因婚變而禍及兒女家人等。特別是在近年來,負資產和失業的愁雲慘霧就更是充斥社會每一個角落,使人更感到家門內並不平安,更無豐盛生活可言。

其實,早在二千多年前,耶穌已經深明此道,祂稱自己為「羊的門」(約10:7),藉此明確表示祂有責任保護和關顧羊群;祂將「羊門」喻作進入上帝恩典的途徑,「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若問何謂豐盛?又如何使人得豐盛呢?可以說,基督教與世俗對此各有不同的理解。例如,有人認為要每日都有鮑參翅肚,才可稱生活豐盛,耶穌卻認為:「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裏所出的一切話。」(太4:4)世人認為有財有勢才可稱得為豐盛生活,耶穌卻指出:「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12:15)聖經告訴我們:耶穌所指的豐盛生命,並非物質的豐富,錢財的多寡,也不是肉體的慾望,而是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生命的更新和成長。

由此可見,若要「得豐盛」,就必要先「進主門」,盼望我們都能讓主成為「生命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