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宏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CHIAH Chi-wang 
按立/轉職年份:
2012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救主堂主任牧師  
電郵: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2008年09月7日 
出黑暗入光明  
聖靈降臨後第十七主日 
第36期 

我們對不同的身份,都會有些相對的期望。我們對父母及子女各有期望,我們對不同職位,也有不同的期望。如果留意新聞,我們也可以發現一些法律陳詞,其中會指出某某被告違反公眾對該角色的信任或期望,所以角色與期望是不可分割的。然而另一方面,在現今的社會,我們很多時候會輕忽身份及期望。父母就應份照顧子女的嗎?於是,我們看到有父母出外娛樂,而獨留子女在家,及至發生意外的新聞。

今日,基督徒的身份,也面對同樣的挑戰。基督徒就要返崇拜嗎?基督徒要十一奉獻嗎?基督徒要返團契嗎?基督徒便要在教會事奉嗎?我們不去履行時,無論是因為自己找不到答案,或只因為不去找答案,換來的基督徒身份後,就會是旁人說:「原來他也是基督徒來的!」

基督徒與未信主的人有所不同,是理所當然的。回顧聖經中,對於預備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他們要邁向新生活。這新生活與他們在埃及地的生活,是截然不同。他們要以耶和華的子民,來成為他們新的身份。於是,在第十災時,他們要預備好自己,經歷一個與別不同的晚膳。(出12:1-14)主耶穌教導人,不單只要向自己得罪的人尋求和睦,更要主動為「得罪你的人」尋求和睦。(太18:15-17)保羅也教導信徒之間,要學會彼此相愛,好像在愛中曾虧欠了對方一樣。(羅13:8-14)基督徒的生命應該是獨特的!

弟兄姊妹,上帝要求我們的信仰,是活出與別不同的生命;如果世界是黑暗,我們便要成為光明。只是人有時因為盼望與其他人一樣,來減低一些人際關係的麻煩,卻沒有想到由選擇信主開始,就已經選擇了一個與別不同的生命了。

願我們樂意由黑暗進入光明,確定作主門徒的身份和主對我們的期望,也為世界帶來光明,得蒙上帝的喜悅!


2008年02月10日 
敬虔的障礙──我是誰 
大齋節第一主日 
第6期 

今主日是大齋節第一主日,根據本會信仰分享運動的行事曆,由二月六日的蒙灰日開始,直至三月廿二日,我們為了反思生命、學習克己及廣傳福音,所以鼓勵在每個禮拜四的晚餐後至禮拜五下午三時,以不進行固體食物形式,來禁食禱告,默想聖經。巧妙的,今主日選讀的福音書-馬太福音4:1-11,也是主耶穌在曠野禁食四十晝夜,然後面對三個試探。

這三個試探分別是:石頭變食物、從聖殿跳下、萬國的榮華。一方面,魔鬼從行神蹟的能力、擁戴主的群體、與及政治的權力,來試探主耶穌,但另一方面有一個更深層的試探,就是:你若是上帝的兒子。這個試探在主耶穌在世的傳道工作的受洗開始(太3:17),直到被釘在十字架上(太27:40, 42-43, 54),也曾出現。

今日我們要立志過敬虔生活,我們要效法主耶穌時,我們心中也許會浮現一個問題,就是:我為何要如此生活?原來,這個身份的挑戰,同樣臨到每個願意過敬虔生活,願意跟隨主耶穌的門徒身上!身份往往與使命,成為一個正比。看重自己的門徒身份,就會以此為準繩來生活,並且會為做好這身份而裝備自己,倒過來,在裝備自己時,我們也會強化了這個門徒的身份。

在這大齋節,也是一年開始的時候,讓我們一起來好好反省自己,究竟自己是如何過敬虔的生活?這生活對我們有何意義?我們曾否輕忽了跟隨主的門徒身份?今日我們的信仰只是禮拜日的事,還是滲透於每個生活之中?如何才可以強化這個身份?願我們確立作為主門徒的身份,努力做主門徒,得蒙上帝的喜悅!


2006年08月20日 
同尋上主心意 
聖靈降臨後第十一主日 
第34期 

每一個群體,都需要有一個共同的使命。一間商業機構的使命,它可能是用最少的資源,賺取更多的金錢。一間醫療機構的使命,它可能是要以人命為最優先考慮。沒有共同使命的群體,一方面是可以很有包容地百家齊放,「每樣都做」,「每樣都試」,另一方面就容易失去整體凝聚的重心,沒有共同的目標,也缺乏一同委身的經歷,也容易失去群體的獨有文化。

我們身處不同的堂會之中,如何可以在當時當地去興旺福音?今日不同堂會的事奉重點,都要按照當時當地以不同的方法來分享信仰。商業地區的堂會,她很有潛力去發展商區的福音工作。在私人屋苑附近的堂會,她很有潛力去發展中產人仕的福音工作。在公共屋的堂會,她很有潛力去發展基層福音工作。以學校為伙伴的堂會,她很有潛力去發展學生及家長的宣教。以服務處為伙伴的堂會,她應該很有潛力去發展社區宣教。

我們知道堂會所在的當地當時,它們都提供了一個客觀的環境因素,然而更重要的是弟兄姊妹有沒有共同委身在堂會的宣教環境,去愛當時當地的人。同尋上主把我們放在不同堂會的心意,就變得更加重要。然而,人容易按自己熟習的方法來進行福音工作,而忽略了上帝把堂會整體安放在當時當地的心意。

當耶和華向所羅門顯現時,他不求自己的長壽、不求自己的富貴,也不求安於王位,只求判斷審理神的子民(列王紀上3:3-14)。按所羅門王的智慧,他選擇了他的對象,就是神的子民,而他就要放下個人利益或偏見,去為著整個群體的好處來祈求能力。

不為個人權力,不為個人利益,不為個人的喜好,只求有能力去管理好神交托給他的子民,這種祈求得到神的稱讚。弟兄姊妹,今日神把我們安放在不同的堂會,神對你有何心意?你可以如何回應整個福音環境呢?你可以如何與弟兄姊妹彼此配合,一同尋索上帝的心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