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宏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CHIAH Chi-wang 
按立/轉職年份:
2012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救主堂主任牧師  
電郵: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2005年12月4日 
預備主的道路 
基督將臨節第二主日 
第49期 

今日是將臨節第二主日,尚有三個禮拜,就是聖誕節主日了。將臨節第一個主日信息,就是盼望等候,而第二個主日信息就是預備。由盼望等候至預備,這是邁向目標的兩個不同階段。有了盼望,就有目標;有了目標,就要有預備!

我們面對簡單或突發的問題,或者仍然可以見步行步,用「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態度來處理。面對複雜或重要的問題,就要有預備才可以處理得較為完善。

當以色列人可以從被擄到遙遠的外邦城市而回歸,正如以賽亞書40:1-11展示其回歸之路,似乎應該是歡天喜地的,但要走過未知的曠野確實殊不容易。在他們徘徊之際,原來上帝也安排了人為回歸的路程作好了預備。

在他們踏上回歸路途上,上帝首先向百姓帶來安慰,正如以賽亞書40:1說:「你們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因為以色列人的困難不在於路程的狀況,而是在於安慰其失敗被擄而帶來的灰心沮喪。要踏上回歸之前,不是道路有多康莊,而是重拾心情!然後,他們也真的可以回到故國的地土上重建。

在羅馬統治的時期,以色列人切切等候彌賽亞的來臨,盼望他來扭轉歷史政局。在馬可福音1:4的記載,「照這話,約翰來了」,而約翰來到世上的目的,就是為了預備主耶穌的出現。

這樣,約翰已經知道了,就算他是多麼吸引人到曠野接受悔改的洗禮,他只是主耶穌的先鋒。他縱然知道自己不是福音的主角,他有目標是成為先鋒,仍要努力去實踐其使命,就是預備人的心來接受救恩。

弟兄姊妹,聖誕節應是個重要的日子,也是個分享救恩的日子,我們也要預備自己與別人分享信仰。在今日這個將臨節第二主日,你預備了什麼?是預備了繁忙的生活?是在預備聖誕節的裝飾,還是在敬虔生活上預備自己,好讓自己與別人分享信仰呢?在忙於工作、學業、家庭生活中,你認為你要藉著將臨節期間,在哪方面要認真地預備自己呢?

因為上帝願意人人悔改得救,在時間上祂寬容了我們,因此,我們今日就要殷勤地預備自己(彼後2:14)。機會是給予有預備的人,別人信主也在於我們基督徒有沒有預備自己,成為福音的橋樑。願我們看重與別人分享信仰,並以此作為非常要緊的目標,改變其怠慢的心情,使自己成為別人信主的先鋒,更能引領別人與主相遇。


2005年03月13日 
充滿大能的使命 
大齋節第五主日 
第11期 

在今日所讀的以西結書37:1-14,是講述以西結與耶和華相遇的經歷。當時,耶和華的靈(或作手)降在以西結的身上,並把他帶到一個象徵失去盼望,和已經被滅絕的骸骨當中,甚至要在骸骨的四圍經過。這是一個很獨特的經驗,想必為以西結帶來很大的震撼。耶和華的靈除了降臨在他身上,更把他擺放在一個懾人心魄的地方,所以震撼不但直接從神而來,也由他置身的處境而來。

在內心有感動,環境有需要的時候,我們從經文看到以西結有兩次在沒有盼望的景況中「遵命說預言」(37:7, 10),並且事情就這樣成就了。最後,那本來已經枯乾了的骸骨不單成為一群人,更成為有血有肉的軍隊。

弟兄姊妹,當我們有感動,是否同樣可以帶來改變呢?人很容易受環境的影響,引至失去自己,也失去使命。從這段經文,我們可以看到縱使置身最惡劣的情況,只要有一個人肯領受使命,遵行耶和華吩咐的話,整個群體和環境都會被改變。如果我們相信基督徒在這世界是有獨特的使命,也許是安慰,或是鼓勵,甚至是與人分享信仰,我們就要持守這份感動,不因環境或週遭的情況,而使我們的感動改變。

可以為所處的群體和環境帶來改變,是一件使人雀躍的事情,甚至為自己付出的努力而沾沾自喜,但帶來改變之後,我們是否認識到自己只是一個中間人呢?經文14節帶出,原來整個改變,不是因為經過以西結的分析或能力,而是因為耶和華要如此說,也如此成就。耶和華才是整個改變的關鍵!

弟兄姊妹,使命的感動是來自耶和華,而使命本身或許因為環境而受影響,然而上帝透過以上經文,帶給我們一個很有力的應許,就是只要我們把感動化為行動,改變就能夠顯露。因此,我們更加需要在一切的改變中,並不是去肯定自己的力量,乃是去肯定上帝在其中的工作。大能的使命在乎我們對處境的感動,在乎我們的行動,然而大能使命也在於耶和華自己。


2004年11月28日 
真理必得勝 
基督將臨節第一主日 
第48期 

甚麼是真理呢?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對一些極端的人來說,真理正是不可變更的,甚至自己就是在站在真理的一方,而且視對方為沒有真理,不按真理而行。在國際關係當中,這種自義的心態,帶來了霸權,也帶來了戰爭。在人際關係當中,這種心態,帶來了專制,也帶來了傷害。

從亞瑪謝控告阿摩司的說話(摩7:10-17),亞瑪謝並不是因為阿摩司所言的真假,而是因為難以承擔。對於亞瑪謝來說,他認為自己就是信仰的權威,而且只有以色列國才有他所承認的王,他所承認的聖所和宮殿,所以他否定阿摩司的預言。在權力和既定的價值,使人看不清楚事情的真實。

同樣地,耶穌復活對於最早期的門徒來說,是超出他們的經驗,是最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所以他們曾經因為耶穌之死而意志消沉,所以耶穌復活之後,他就向門徒重申他以前曾經講過的說話(路24:44-49)。門徒要學習從意志消沉,轉為重拾信心和喜樂,可以再進入耶路撒冷這個傷心地,這個秘訣就是要重溫經驗和重溫神的話。

保羅認為堅守真理,並不是站著不動,也不是一成不變,想要得勝就要好像打人像一樣的裝備自己,一面要防衛,另一面也要進攻(弗6:10-20)。如果我們把屬靈生命比喻為戰爭,更重要的就是靈活變通,才會有必勝的信心,因為從來沒有人打沒有把握的仗。

弟兄姊妹,真理本來就是活的,真理不在你手裡,也不在我手裡,只在神的掌握之中。我們不可以把自己既定的經驗,來判別真理。我們只可以好像門徒一樣,由重整經驗和重拾神的話,來對真理有所理解,然後縱使面對困境,卻仍可以用信心和生命來宣告:真理必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