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在農曆新年開始之際,我們常有重新開始的感覺與動力,也懷著一顆在新一年度有新盼望的心情。可是,隨著假期的完結,各人回到自己的工作、學習崗位,發現一切如常,「新」的期盼便慢慢淡忘,不久之前的立志,亦忘記得一乾二淨。
基督徒的生命亦然,回想我們多少次真誠地願意改過自新,在上帝面前立志,在牧者及弟兄姊妹的鼓勵下訂立目標,做一個更新的信徒。但正如保羅的掙扎:「立志行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的由不得我。」(羅7:18)我們發覺,這刻才交上立願表,下一刻便從回舊我,心裡所受的責難,比立志前更甚,心想倒不如不立志過新生活為好。
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歷史裏,有這樣一段慘痛的記載:凡從埃及出來、一切能打仗的男丁、在出埃及以前受過割禮者,在出了埃及以後,都死在曠野(書5:4-5)。另一方面,耶和華卻吩咐約書亞為在曠野出生的眾民(男丁)行割禮,以準備他們進入那稱為流奶與蜜的應許之地──迦南(書5:2-3)。究竟如何理解上帝的心意呢?同樣是以色列人,同樣是男丁,同樣是有受割禮作為立約的記號,為何部分能夠進入迦南,部分卻要死在曠野呢?原因就在於出埃及的以色列人,「沒有聽從耶和華的話」,故此,耶和華「不容他們看見耶和華向他們列祖起誓應許賜的地」(書5:6);與此同時,耶和華就興起他們的子孫來接續這應許。當約書亞為這批國民完成割禮後,耶和華向約書亞表示:「我今日將埃及的羞辱從你們身上滾去了」,他們便開始吃迦南地的出產。(書5:8-12)
從這段歷史中我們認識到,縱然是上帝親自呼召,與人主動立約,人若然依然故我,不肯「聽從耶和華」,仍舊我行我素,不肯為着新生命而徹底改變,人就無法到達上帝曾應許賜予我們的迦南美地──永恆的生命、豐盛的生活。弟兄姊妹,讓我們在這個仍是正月、亦是大齋節期間,好好反省自己仍有那些未「聽從耶和華」的問題,處理好陋習罪性,好讓「新造的生命」能真真正正在你身上開展。
今年是六四事件二十週年紀念,不同媒體多方報導當年情況及二十年來的演進。社會上有些人認為,在國家經濟發展有驕人成就的情況下,無需再談平反六四這些議題。據香港大學一項自十一年前已開始進行的六四事件民意調查顯示,在今年的被訪者中,有61.2%贊成平反六四,此數字比去年增加12%,亦是自九七年以來最高的一年;而反對平反者則佔22.4%。在同一項調查中,有68.9%人認為當年中國政府處理事件有錯失,而55.5%人同意學生所作乃正確。在上主日舉行之六四遊行,參加人數則創十六年新高。顯然,不少港人對事件的看法,與「無需再談平反六四」的人士不盡相同。
繼六四事件後至今,中國多走了五分一世紀,在國際舞台上確實日見舉足輕重,國家的航天科技、體育運動以至經濟發展,均能躋身大國之列。與此同時,我們又為國民的道德、國家的人權與法治等方面擔憂,懼怕一個巨人的壯大,其心靈與思想等內在質素,卻未能同步成長而出現影響深遠的負面問題。我們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中國公民,同時亦為上帝國的子民,不但要關心和見證歷史之發展與變更,亦有責任貢獻自己參與國家的健康成長。
猶記得八九民運之後三年,本會社會事務關注小組提出並獲牧師部通過,自一九九三年開始,將每年最接近六月四日之主日訂為「中國主日」,便是信徒一個參與的好機會。作為上帝國的子民,在領受福音使命之餘,亦同時要具有社會使命。我們要同心為國家祈禱,期望國家在發展之同時,在道德、人權、法治等方面均有所提升。而經歷過六四事件的人,見証過中國市民及學生,為國家建立民主法治而付出血、汗、淚及生命的,更有責任將真理向下一代繼續傳講,讓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得以承傳,直至有一天真相大白,犧牲者得到公義評價為止。
然而,這是一條絕不易走的路,正如約翰一開始便說:「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約1:5)。耶穌道成肉身,以真理的光芒照亮黑暗,顯明虛假與真實、善與惡、是與非,以公義彰顯上帝的國度。每當六月四日晚上在維園點起燭光時,自己總想起耶穌跟尼哥底母談重生時說:「光來到世間,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但行真理的必來就光,要顯明他所行的是靠上帝而行。」(約3:19-21)對六四事件有一種「不想回憶‧未敢忘記」的感性情懷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我們更應有一種「常常回憶‧豈敢忘記」的理性表達,盡我們的責任,貢獻國家。
十二月份的〈號角月報〉,形容2008年是充滿大幅度的變化,更可以說是「以憂慮開始,隨黯淡結束」。猶記得在年初時,百物騰貴,在高通漲下,香港市民生活苦不堪言。可是到了年底,金融海嘯突然臨到,市民又受著另一輪力度更大的衝擊,減薪及失業,人人自危。更可怕的是,在海嘯巨浪之下,投資存款可以一瞬間蒸發,過去給予人穩健信心的金融機構,誠信頓時蕩然無存,成為使人失去平安的禍首。
當天使加百列向馬利亞宣告她已被揀選,將要懷孕生子,要為孩子起名耶穌,並道出這位嬰孩將來必成為大,且必掌管王權永無窮盡(路1:30-33)。對於當時只訂了婚約還未出嫁的馬利亞來說,這消息令她驚惶不安(29節),難以置信(34節),更不知要如何接受未婚懷孕這預言?馬利亞將天使給她「平安」的含意反覆思想(29節),虛心尋問(34節),最後更順服地接受(38節)。當馬利亞得悉親戚伊利莎伯同樣因上主的垂憐,仍能在年老時懷孕(路1:5-25、 39-45),她便說出著名的「尊主頌」(46-55節)。在短短的「尊主頌」裡,馬利亞引用了多處舊約經文,顯出她敬虔愛主,熟讀上帝的話,時刻默想,並且充滿了關切民族國家的情懷。她感謝上主的看顧及信守諾言,同時說出人的驕傲,自以為能夠以物質置富,原來均是虛空的;相反,謙卑及承認卑微的人,卻可以享受上主賜予的平安和靈裏的飽足。
今天,當聖誕的歡樂歌聲在大街小巷播放著,璀璨的聖誕燈飾仍舊亮麗時,人心是否享受到聖誕節應有的平安呢?當人的信心因著金錢的損失而動搖,人不能如往昔般以消費享樂、送贈禮物等去慶祝時,聖誕節的喜樂又應如何去表達呢?我想,信徒可以藉著這節日,向身邊的人傳講一個與別不同的平安佳音、喜樂信息。但願世人均能夠像馬利亞般,由心而發的說:「我心尊主為大」,找到「真正平安」的源頭,接受這位紓尊降貴成為人類的拯救者,叫上主的愛和公義覆蓋大地,享受聖誕節真正的平安與喜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