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 邁進廿一世紀 第一個五年路向

甲: 引言

一八五一年本宗第一位差遣員俾士先生自費乘船由英國抵達香港,開始了本會在華南地區宣教的歷史,迄今已一百五十年;適逢今年也是廿一世紀的元年,我們決定在此歷史的關鍵性時刻,再次肯定本會委身香港、繼續面對時代挑戰、並致力於建立上帝的子民;以「傳道、教育、服務」實踐上帝的使命。

本會雖立足於香港,並致力建立具本土特色的教會,但同時確認本會乃屬普世大公教會的成員,在會祖衛斯理約翰所教導的「大公精神」下,與不同宗派傳統的教會聯絡合作,支持一切有利於教會合一的工作,建設聖潔、大公、使徒之教會。

因此,本會在一九七五年成功地將溯源於英國的「循道公會」與溯源於美國的「衛理公會」聯合成「香港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更一直在香港堅持參與聯合性的佈道、服務及神學訓練工作。我們相信,上帝要我們經歷和宣揚上帝和人相和好的福音,是關乎個人和整個人類群體的整全福音,對抗一切使個人和群體分化分裂的權勢,目標是建立人的完整生命,包括個人、社會、靈性、肉身、歷史和永恆的生命。

故此我們一向重視個人的靈性培育和肉身需要,宣講福音和實踐社會關懷與行動的服務,強調分辨歷史時機與回應處境挑戰,著重上帝託付的文化與拯救的使命,推展教會在本土植根與向外地差傳的事工。

面對香港在廿世紀末回歸中國時所遇到的困難與契機,本會曾發表多份文件表達我們對時代、國家、社會及教會的立場,包括了一九八二年十一月的「循道衛理教會宣教同工對香港前途及香港教會前景的看法」,一九八八年七月的「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對香港前途與教會前景進一步之看法」,和一九九七年五月的「循道衛理聯合教會牧師部新時代牧函」。

際此進入本會歷史及人類歷史的新階段,我們盼望在過往的基礎上,繼續對這時代的趨勢及社會處境作出分析,重申本會對香港的承擔,更新本會的使命,並且為了更具體地針對本會目前的強弱點,面對的機會與危險,在警覺於世界、亞洲及中國香港的變化中,為本會邁進廿一世紀的首五年確定長遠方向與工作重點,使本會各堂、校、社會服務單位及弟兄姊妹,能較清晰地了解本會的發展路向,以便有效地運用資源,同心合意彼此配搭,興旺主工。

乙: 廿一世紀的時代趨勢

在踏入廿一世紀的門檻,我們的教會正面對下列六項全球性的大趨勢:

  1. 市場經濟全球化: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在廿世紀徹底崩潰,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成為全球性的經濟動力,此趨勢一方面加速各地區的經濟發展,創造了更多財富,但同時加劇了全球及地區的貧富懸殊;各地區的社會福利、教育、醫療等政策,亦趨於重視市場導向和效益掛帥;忽略愛心、分享、捨己、道德等人文精神。
  2. 族群之融和與衝突兩極化:廿世紀的冷戰時代結束,超級大國的衝突危機得以紓緩,不同族群、文化、宗教之間的接觸更為頻密,創造了彼此交流、融和與整合之機會,但所引起之衝突、排斥、歧視、甚至戰爭,在世界各地卻有增無減,寬容、接納、尊重等價值備受忽視。
  3. 資訊科技促進分化:互聯網和各類資訊科技急速發展,普羅大眾亦有機會接觸及使用這些尖端科技,帶來無限的溝通及掌握資訊的機會;但不良的資訊及表面化的溝通亦隨之流行,趕不上資訊科技發展的個人、社會及國家,更日益被邊緣化,面臨更大的孤立和貧窮。資訊科技帶來人類群體更密切的關係和知識的普及化,卻同時帶來社群更大的分化,關係和生命的膚淺化。
  4. 生態危機的深化:現代人的經濟發展帶來地球生態環境難以彌補的破壞,威脅當代及未來人類的健康,更令大量的生物絕種。生態危機的深化,不但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更促使部份窮苦的人要直接承受這危機的後果,但同時也逐漸使人類覺醒到人類與大自然的密切關係。
  5. 個人主義的絕對化:在抗拒廿世紀的集體主義鬥爭中,個人的自由與價值不斷被提高;獨裁權威不斷被否定及打倒的過程中,一方面使個人免受集體主義和多數派的迫害,異類意見及異見分子受到尊重,但個人唯我獨尊的心態,亦逐漸促進個人主義的絕對化,任何普遍性的原則和權威皆受到挑戰,使傳統的道德觀和價值觀趨向相對化,新的共識未能建立,形成社會在道德和價值取向上的混亂狀態。
  6. 宗教的多元化和私人化:宗教在廿世紀沒有式微,新興宗教不斷湧現,再次肯定人類對宗教的需要;但宗教信仰逐漸趨向實用性和私人化,成為個人喜好的選擇,以能否滿足個人心靈的需要和物質生活的豐富為取捨的標準;強調感受與經驗,輕視傳統與理性。宗教信仰變得多元而紛亂,加劇了傳統宗教的內部衝突和矛盾,失去了宗教信仰追求全體人類共同幸福的方向。

以上的六項全球性趨勢,對亞洲、中國及香港的影響也十分明顯,尤其是亞洲金融風暴之後,全球化的浪潮更為洶湧,亞洲人在身份危機的威脅下,卻同時更看重亞洲人地區身份的建立,以抗衡對西方的依賴和壟斷。

對香港而言,我們仍在適應「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新處境,市民普遍認為行政長官缺乏施政經驗,政府缺乏管治威信,與北京的矛盾經常出現,又遇上金融危機的衝擊,市民自保排他的心態日益增強,關注眼前的切身利益,多於民主、自由、人權、法治這些長遠的政治理想。在保守的政制及政府的行政強勢主導下,政黨不能成熟地發展,其表現亦難以滿足市民的期望,市民失去安全感,失去領導與方向,在經濟陷入倒退的情況下,失業率升高至香港少有的高水平,市民充滿了焦慮、憤怒、不安、無奈、無助的怨憤情緒。

本港教會,身處在這些趨勢及環境中,亦受到極大的衝擊,趨向於著重市場效率與效益,眼光短淺,感性導向,個人主義,重視事工的數量而忽視長遠的生命質素與人才培育,信徒為了個人及家庭保持及提高生活水平而終日疲於奔命,教牧與信徒領袖關係疏離與信任降低,對社會公義的關注和對政治經濟的急速轉變,感到迷惘而無力回應。

面對整個時代的趨勢,我們實在需要重新肯定教會的角色與使命,把握時代的需要與機會,為本會在邁進廿一世紀的關口,重新定位及確定方向。

丙: 廿一世紀教會角色和使命的再肯定

本會深信上帝一如過往的邀請我們與祂同工。藉著傳道,教育和服務工作,彰顯上帝國度的臨在。故此,本會不單以信仰分析時代轉變的趨勢和教會本身的「強、弱、機、危」,更籲請眾信徒重新委身,一同努力,把握機會,忠於上帝賦予我們的先知、僕人、祭司和傳道者之身份,好讓本會能合乎上帝的心意,回應新紀元所帶來的挑戰,為上帝作出美好的時代見證。

  1. 先知是上帝真理勇敢的宣告者

    作為先知,本會必須對社會作出關懷,尤其是對政冶、經濟、民生、和社會文化等範圍內不公平、不公義的腐敗力量,壓迫、奴役和傷害人的制度,時常保持屬靈的洞察和分析能力,並應站在真理立場,藉著聖靈的幫助,發揮作為世上的鹽和光之作用。本會不單不與罪惡勢力和腐蝕人性的制度妥協,更敢於站出來監察、披露、批判、甚或作出斥責及抗衡,要求不義者一同悔改更新。

    本會在這時刻,尤應對社會中漸趨嚴重的貧富懸殊、色情、賭博、毒品泛濫等問題,醫療、教育、社會福利服務等體制上的改革,並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發展等問題作出具體而適切的關注。

  2. 僕人是基督大愛的努力實踐者

    作為僕人,本會遵照耶穌基督「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教訓,不求教會自己的名利和特權,但求實踐從主而來「愛人如己,彼此相愛」的命令。本會願意傾出愛心和關懷,以謙卑順服的態度,認同社會中的貧苦困乏者,甚至樂於為他們作出受苦犧牲的服事。為著建立他們,以活出有尊嚴和豐盛生命,本會呼籲信徒獻上自己,在服事的過程中,經歷信仰生命的成全。

    本會願意在這個新世紀,對社會上的各種需要更為敏感,繼續努力作出承擔,積極尋找機會,藉著提供堂會牧養、社會關懷與行動、學校教育及各種愛心工作服務社會。在這時刻,本會尤應關心及服務社會中身心靈的貧乏和受傷者、缺乏資源的新移民、外籍勞工、單身長者、單親家庭、長期失業或患病者,在貧窮線下掙扎的人,向他們提供愛心的協助。

  3. 祭司是神人關係和好的建橋者

    作為祭司,本會看重我們可扮演重建社會中各種破裂關係的中保角色。由於教會不尋求屬世的名利權勢,也不會完全認同任何團體、主義、制度的立場和利益。教會這種超然和中立的獨特身份,讓她可以成為追求自身利益而引起衝突的不同社群間關係的中保。本會秉承基督託付我們使世人與上帝和好及世人彼此間和好的使命,立志委身在社會眾多糾紛衝突、彼此敵視、互不信任的關係中,作使人和睦的工作,宣講愛心、信任、體諒和寬恕的信息,斥責社會中的驕傲、自義、自私、自利、偏狹、排斥別人的思想和行為,在合乎基督真理和正義的原則下,締造彼此尊重、真誠對話、欣賞接納等共融條件,改善各種破裂的關係。

    本會在這段時刻,應特別為社會中各種破裂關係所帶來的誤解、衝突、傷害和不幸懺悔認罪,求神寬恕赦免我們。本會也應殷切為巿民和執政者代求,求上帝的靈更新改變我們。祈求主藉著本會的事奉,引領世人與上帝和好,也促進世人彼此間的和諧關係。

  4. 傳道者是上帝永活真道的傳遞者

    作為傳道者,本會肯定宣講和教導是教會的榮耀職事,故此我們鼓勵信徒應以言以行盡力去傳遞上帝的永活真道和作為,將上帝啟示的福音真道與時代處境產生的需要相連繫;以適切時代的聖經真理教導信徒,成為有恩賜又忠心的門徒,引領未信者歸向基督,因而認識真理和得著生命。

    本會深知世上充斥著許多與上帝真理相違背的教導,歪曲的人生價值觀和屬世的行事為人準則;故此本會懇求聖靈大能的恩助,厚賜智慧和見識、信心和勇敢、謙卑和真誠、以生命見證所傳揚的福音,批判社會中不合真理的文化和生活。即使我們可能因此遭受誤解,拒絕和誹謗。

    面對廿一世紀這個價值標準混亂,著重功利,崇尚物慾,眼光短淺,道德標準相對化的世界,人類心靈愈感虛空缺乏,無所適從,也找不著生命的意義和方向,本會更應竭力宣講適切時代的福音真道,教導上帝的話語,以言以行成為上帝忠心的傳道者。

丁: 廿一世紀首五年的路向

自廿五年前本會成立聯合教會以來,經歷了組織重整及急速的擴展,使本會在人力及財力上承受極大壓力,忽略了信徒生命質素和人才的培育、忽視了時代轉變而產生的新挑戰和因事工擴展而帶來的新機會;在進入新世紀的新階段,本會將以鞏固更新教會為發展方向和重點。

(一)發展方向

在未來五年,本會認為應著重人才培訓,崇拜生活,更新牧養,團契生活四方面的發展。

  1. 兼容並蓄的生命和人才培訓

    本會認為培訓人才為未來事工發展的基礎,也深信教牧人員和信徒生命質素的更新提升,是教會得以更新不可或缺的一環。既然教會的元首耶穌基督藉著聖靈,已賜下各樣所需要的屬靈恩惠和恩賜來裝備眾信徒,以便教會得以建立,使命得以實踐,本會便應更加著重教會本身的生命培育工作和支持訓練人才的神學教育,與神學教育機構建立更緊密的夥伴協作關係,以便本會能培訓出足夠和合用的各類人才。

    為吸納優秀人才,鼓勵更多信徒獻身及參與牧職,樂於對本會牧職工作作出長期委身承擔,本會近年來朝著拓展更多牧職訓練渠道和發展多元化的牧職模式,包括設立「堂區神學生」、「宣教幹事」、「堂區宣教師」、「堂區會吏」、「堂區牧師」、「全職事奉團契」等,盼望本會這些吸納及培訓人才的策略與二千年總議會倡議的「以人為本,人才奉獻」運動互相配合,好讓本會能鼓勵吸納更多不同恩賜的優秀信徒獻身牧職工作。本會期望本會在香港的指定神學院(崇基學院神學組)能協助將本宗神學傳統在本土植根,並強化教牧及宗教教育方面的訓練。

    除教牧人員的培訓外,信徒的培訓是教會人才整體培訓的另一面,沒有具深度信仰生命的信徒,不會有優質的教牧人員候選人可供訓練;除了義務教士訓練,三年神學訓練課程,及一些短期及獨立的訓練課程外,本會過往一直未有訂定完整的信徒培訓政策與配合的機制,亦未有撥出資源發展培訓的材料。自一九九三年開始,本會獲新加坡衛理公會的協助,使用美國聯合衛理公會的「研讀聖經、作主門徒」課程,成為本會訓練信徒的重要課程,又引入該會的「以馬忤斯之旅」,提供信徒提升信仰生命質素之機會;目前正探索將美國聯合衛理公會最新發展的「信徒信仰整合」進深課程(Christian Believer,暫譯)在本會推行之可行性。為統籌本會各類型的培訓工作,特在去年總議會通過成立「信徒培訓中心」以集中本會資源去訂定全面的培訓政策及發展配合培訓的機制與資料。如何加強信徒參與牧養工作,更是本會培訓工作的重點。

    進入廿一世紀,在亞洲金融危機和本港政治、社會經濟轉型的影響下,失業率將在香港維持一定之高水平;另一方面,提早退休的人數亦會增加,本會將計劃為這些待業或尋找第二次事業機會的信徒提供培訓課程,包括與神學教育機構合作,訂定適合他們的訓練,以吸納這些信徒積極投入教會工作,成為教會的人力新資源。

    在努力吸納新的人才參予事奉的同時,本會應關注現職教牧同工生命質素及事奉技巧的提升,和現有信徒義工的延續訓練,包括鼓勵同工及義工經常性的閱讀、給予退修反省的時間與空間,善用定期性進修休假,以終身學習的態度來保證與時並進的優質事奉。此外為使新加入教會事奉行列的教牧同工,有適當的支援扶助,本會牧師部應考慮設立牧職上的夥伴制度,好讓牧職同工們能建立互愛互助的事奉生活。

    本會應繼續探索不同恩賜,不同崗位的同工和信徒,在堂會中建立「團隊牧職模式」,好讓本會能善用有限資源和人才,使不同恩賜才幹的信徒亦可更進一步的與教牧同工配搭,對教會作出更美好的貢獻。

    為了加強人才培訓方面的發展,本會準備撥出更多人才和財力資源加以支持。

  2. 多元化的崇拜

    崇拜是教會生活的核心和高峰,是豐盛的信仰和生活的表達、是上帝施恩給屬祂子民的工具。崇拜生活的更新與復興,必然會帶來教會的更新和復興。香港社會和教會正經歷急劇轉變,教會的崇拜生活,在內容及形式上也面臨重大的挑戰。為著本會信徒信仰生命的培育和成長,免使主日崇拜變得因循與僵化,本會有需要以忠於聖經,參照普世大公教會和本宗的傳統,適切時代處境和回應信徒的需要等原則下,對本會崇拜更新給予合宜的指引和支援。

    本會的崇拜,著重禮儀秩序與自然自發、傳統與創新間的平衡;並且相信在合乎聖經、傳統、理性和經驗的原則,上帝子民可在聖靈帶領下,以多樣的恩賜和方式來敬拜祂。

    為此,我們必須對本會崇拜生活作出建議和指引。本會認為崇拜必須包括崇敬、認罪、赦免、讚美、感恩、宣道和奉獻等七個元素;一個恰當的崇拜基本格式需有覲見、宣道與回應、感謝與團契及差遣祝福四個環節。

    本會深信信徒個人在世上對上帝和對人的服事並生活中的敬虔態度是公共崇拜的基礎和質素保證,這也正是先知對崇拜生活的提醒。為此本會期望信徒能將信仰扎根在生活上,在生活中不斷活出和見證信仰,並從禮儀崇拜中得著力量,在日常生活中為公義和真理奮鬥。這種將生活與信仰緊緊連繫在一起的崇拜才是「心靈和誠實」的敬拜。信徒的信仰生命質素是崇拜的基礎,崇拜的內容比崇拜的形式更重要。

    面對廿一世紀,我們需要靠著聖靈的帶領,憑信心和勇氣,懷著愛心和見識去開拓和建立忠於上帝和屬於這世代的崇拜,為此我們呼籲︰

    1. 本會以開放欣賞、審慎分辨、包容合一的態度去面對崇拜生活的更新和多元化發展。
    2. 本會牧者與弟兄姊妹,需更努力認識聖經信仰、聖靈在普世歷代教會中,尤其在崇拜生活上的恩惠和恩賜、本宗的傳統;並且更敏感聖靈的引領、時代的處境和會眾的需要,以便能設計有質素和深度的崇拜。
    3. 本會應對各堂崇拜生活的多元化發展,提供諮詢及意見。並應考慮整理合乎信仰和本宗傳統的詩歌、禱文,以支援各堂崇拜生活的更新。
    4. 牧師部應成立包括信徒的崇拜更新小組,密切關注本會及香港教會崇拜生活的發展趨勢,辨識當中的「強、弱、機、危」,以便給予本會各堂在崇拜更新上適切的指引和建議,以免被一些潮流所牽引,著重感性的表達和崇拜形式多於崇拜內容。
    5. 本會牧者與弟兄姊妹應重視崇拜生活,願意為建立更好的崇拜生活付上更多努力。尤其是牧者及司職人員,須定期接受培訓及教育,不斷學習更新,並在每次崇拜前作更好的預備,以期全面提升崇拜的質素。
    6. 本會應經常提醒信徒不要只偏重於主日崇拜,應著重崇拜與生活的密切關係。鼓勵、推動及帶領弟兄姊妹在生活中藉著見證和服務敬拜上帝。
  3. 更新變化的牧養

    在華人教會中,深入人心的觀念,就是教牧人員是牧者,也就是「牧羊人」,信徒是「羊」,故此「牧養」只是牧者的責任,信徒則在等候牧者的牧養;在這種觀念底下,教會的牧者雖然已經疲於奔命,但換來的卻是信徒認為「牧養」不足的埋怨與批評;為解決這個問題,教會以為增加牧者的數目便是答案;然而,教牧人員當然應該適當的增加,但在財政壓力及願意回應上帝呼召的人數稀少的情況下,牧者的數目根本不可能大量增加。另一方面也無法計算出甚麼才是牧者與信徒的合適比例去解決所謂「牧養不足」的問題。

    其實,問題的核心正在於我們的錯誤觀念,牧者很希望享受「牧羊人」所獲得的尊重與崇敬,信徒很希望享受「羊」所獲得的照顧與倚靠;然而,只有耶和華是我們的「牧者」(詩廿三篇),只有耶穌才是為我們捨命的「好牧人」(約十:11-18);教牧人員和信徒都是「羊」!彼得被交託去「餧養」、「牧養」的羊是屬於「主的羊」而不是他的羊(約廿一:15-17),彼得只是眾門徒中的一位,是被差遣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太廿八:19),因此,「餧養」、「牧養」主的羊是每個門徒的責任,目標就像保羅所說,要與上帝同工,將那些只會吃奶的引導為會吃飯的(林前三:1-9),要將責任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後二:2);因此,根據聖經的教導,教牧人員與信徒都是主的羊,信徒必須學習牧養其他信徒,教牧人員的責任是引導信徒接受上帝直接的牧養及彼此之間(包括教牧人員)學習彼此牧養。教牧人員必須認清自己的身份,不是「代替」上帝的角色,而是「代表」上帝去引導、教導、推動信徒成長和參與牧養的事奉;專職教牧人員蒙召受訓,其屬靈權柄乃來自將生命全然獻上事奉上帝、專心學習上帝的道及對上帝的忠心;牧養信徒的目標並非延續信徒對教牧人員的倚賴,而是使他們能成長自立地彼此相愛,事奉上帝。因為不只是教牧人員,而是每位信徒都是君尊的祭司(彼前二:9)。

    這不單是聖經的教導,也不只是宗教改革運動提出的重要教義,更是本會會祖身體力行所推動的信徒運動,使循道衛理宗的福音運動在短短一百多年便發展至世界各地。

    故此,面向廿一世紀,我們必須徹底地改變及拋棄錯誤的單向「牧養」觀念,不要使這錯誤的「牧養」觀念繼續成為我們教會發展的包袱;取而代之的應為「信徒牧養」、「彼此牧養」及「配搭牧養」的多元向度「牧養」觀念,並根據這觀念去設計我們的牧職制度、牧養模式及牧養策略;一方面建立更多樣化的專職教牧人員職份,也建立更多元化的信徒牧職職份;更新義務教士的職責,不但在教會內負起更大的牧養職責,也在社會生活圈子中牧養鄰舍;協助信徒將其恩賜及在社會生活中領受的智慧在教會生活中實踐,但卻抗拒將世上的物質至上,效益為本,短線回報,虛榮成功,重實利而輕信心,重監控而輕信任的風氣帶入教會,反而將愛心、信心、盼望、捨己、信任、謙卑、感恩、寬容、簡樸等生命質素,在社會生活中活出來,牧養這個崇尚物質財富、族群排斥分化、貧富日益懸殊及生態環境備受破壞的世界。

  4. 以關係為中心的團契

    本會承襲本宗的美好傳統,除了著重一個以宣講聖道,施行聖禮為主的歷史性大公教會觀外,亦強調教會是信徒在聖靈契合下的親密團契。為此本會看重信徒間恩賜互相配搭,彼此關懷、分擔分享的活潑肢體關係。這個互相補充的「大教會中的小教會」觀念(ecclesiola in ecclesia ),使本會信徒生活得以全面均衡又豐盛的發展。這個著重關係的教會觀,對本會邁進廿一世紀,面對一個人心感到空虛孤獨,個人主義高漲的社會,人際關係變到冷漠功利,各類關係面臨支離破碎的世界,起著重要的治療和預防作用。

    本會明白到很多全教會性的大型事工,未能針對個別信徒的困難和需要。故此長久以來,本會均設有針對不同年齡和需要的團契,以便信徒能對教會建立歸屬感,互相扶持,過著彼此相交的生活。然而本會發覺現時不少的團契小組,已漸趨程序化和形式化,而不是以建立團友深入相交的關係為目標。一些團契組織亦經歷一個小組生命的循環,失去接納新人的活力,變得僵化及不合時宜,故此經常參與團契的信徒未必能建立彼此親切信任、分擔重擔的團契生活,但又因感情因素而不敢或不肯拆毀重建。

    面對人際關係疏離解體的新世代,本會應更加敏感信徒逼切地需要緊密有效的「支援網絡」。各堂所除了檢討現時的團契成效,在著重團友關係的措施上,作出重大的改善外,更應考慮在組織上改變,成立更多能針對不同對象需要的小組。如家庭團契,單親小組,盟約門徒小組,以馬忤斯重聚小組等,以供各類不同需要人士參與。各堂所更應著意在教導上鼓勵信徒委身參與團契性小組,建立基督徒的支援網絡,好讓他們過著固定有規律又深入全面的相交生活。

    本會各堂所亦應關注以關係為中心的團契小組,會容易產生過份內向,變得狹隘排外。不單是小組以外的人難以投入,甚至忽略了所屬的團契小組只是教會的一部份,團友不能缺少參與教會整體的牧養支援。故此小組需要與教會緊密聯繫合而為一。而另一方面,本會亦應注意小組的深入溝通分享,亦會產生信仰只有平面化和個人化的發展,而忽略了信仰的歷史性和大公性部份。故此,本會應對以關係為中心的團契生活,作出平衡性的發展指引。

(二)事工重點

本會一方面著重教會之全面性發展及整全的宣教牧養策略,但在面對新世紀的香港及考慮本會目前的狀況,建議未來五年以下列四個群體作為事工重點。

  1. 老人

    香港老年人口持續增加,至今60歲以上長者已達一百萬人之眾。隨著醫療的改善,老人壽命不斷延長,本港正面對嚴重人口老化帶來的問題。如當中不少長者缺乏社交生活及良好支援系統,也有很多是生活貧困需長期依賴政府綜援,並且香港社會對認識老人的生理、心理、社交、信仰、精神上的需要也嚴重不足,在觀念上也十分落後。因此老人很容易成為社會中各類人士中最貧苦、最被忽略的一群。

    本會各堂所均有不少年長信徒,但卻鮮有專為老人成立的團契或針對其需要而發展出長期性的事工。堂所宣教牧養工作,甚少與本會眾多社會服務單位的老人服務,建立緊密的配搭夥伴關係。長者事工往往被放在堂會事工優先考慮之外。本會在邁進廿一世紀時,應對老人宣教服務工作有倡議性的關注和委身,尤其本會之成年會友大多需要負起照顧家中老人的責任,如何支援他們向長輩宣教和牧養,是本會急不容緩的工作。本會各堂所不應功利短視地以投資回報來釐定長者事工屬次要性工作,我們對長者事工應作出觀念性的更新,在模式、方法和技巧上作出改革。本會深信長者需要福音,而他們仍有許多可為之處,他們是社會和教會一股有待拓展開發的豐富資源。本會若能投入更多資源,提供更多參與、教育和培訓的機會,不單長者能得著尊嚴,才幹得以發揮,活出豐盛晚年,本會亦會因此在宣教牧養並許多事工發展上得著動力和祝福。

  2. 婦女

    強調和著重婦女平等地參與教會的使命和事工,是本宗的一個優良傳統。本會亦有獨立於總議會之外的循道衛理宗婦女聯會。然而本會堂所中之婦女的角色,地位及特別針對婦女需要而拓展的事工並沒有因這優良傳統而有出色的表現。

    面對廿一世紀,香港經濟發展和教育普及,婦女地位大大的提升。婦女的學識、能力、才幹也早已被肯定和欣賞,然而反觀教會內仍是一個以男性為主導的社群,婦女在參與的人數和承擔事工的數量都十分吃重,且在委身和忠心上也有十分優異的表現,但可惜大部份婦女在教會中,仍停留在只負責帶領婦女團契和協助探訪關懷,濟貧恤老,參與詩班、任教主日學、負責聯誼康樂並一些執行性實務事工。由此可見,本會婦女事工正急待提升及強化;為了有效的回應廿一世紀龐大的挑戰,成全本會在這時代的使命,本會各堂所應檢討任何阻礙婦女參與事奉的做法,包括堂區領袖選舉和職位安排,重新釐訂婦女事工的拓展方針,訂定更多鼓勵婦女投身策劃教會的政策,領導教會發展的措施,好讓教會中的婦女才幹得以更好的發揮,角色地位得以提高。本會及各堂所亦應多舉辦一些針對婦女獨特處境和需要的事工及活動,尤其是關注雙職的婦女、單親及單身的婦女,在家庭中遇到婚姻、人際、親子關係困擾壓力的婦女。

    本會亦應在婦女事工中強調婦女之自我肯定、發展及裝備。深信婦女若能得著重視和肯定,培訓和鼓勵,定能更有效地投身牧職、本地及海外宣教事工、堂所的事奉和領導工作,本會亦因婦女事工興旺而得著興旺發展。

  3. 新來港人士

    香港根本就是一個主要由外來人士為基礎所組成的社會。在過去和現在,新來港人士的因素一方面造成了社會的衝擊,另一方面也為社會帶來繁榮的因素,並為教會締造了宣教服務,見證上帝大愛及吸納人才的機會。近十年來,由於種種原因,近百萬的新來港人士來到香港,他們在融入香港社會的過程中困難重重,也令香港社會在房屋、教育、醫療、社會福利服務各項資源上需要作出相應配合。不少香港人,本是以前的新移民,卻看現在的新來港者是社會的負累重擔,對他們採取排斥、歧視敵對的態度。結果令他們更難融入社會,做成更大的社會問題,更難成為社會上有用的資源,對社會作出貢獻。

    本會現時在新來港人士的宣教服務工作上反應緩慢,只有一些教育和社會服務單位及一兩間堂所作出回應,實感虧欠。新來港人士人數將會繼續增加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他們有獨特的需要和困難也是明顯的。本會向新來港人士傳道、教育和服務,應看為是上帝在這個新世紀給我們一個獨特的挑戰和機會。藉著我們的教育和服務、堂所的關懷和服事,幫助這群龐大卻受歧視的新來港人士,早日在港安居樂業,能回饋社會,是我們在這時代一個不能推卸的特殊責任。努力引領他們認識耶穌基督,成為上帝家裏的人,是本會在新世紀傳道工作上一項不能忽視的機會。本會應該鼓勵各堂所、學校及社會服務單位,善用和尋覓更多資源,在所處地區內嘗試開展不同形式的新來港人士傳道、教育、服務、事工,或支援本會其他單位的新來港人士工作。

  4. 青少年

    青少年工作一直以來均是本會的事工重點,但因多年前宣教牧養部改組,取消了青少年工作專責職位,而我們的青少年工作觀念、方向、模式和方法仍是停留在七、八十年代的方式。在這牧養工作上繼續因循是容易的,但變革卻需要很大的魄力、遠見、決心和勇氣。本會深悉廿一世紀對青少年人和青少年工作者,帶來更新的要求和嚴峻的挑戰。面對複雜的家庭問題,難以承受的學業和工作壓力,性開放與色情物品的泛濫,資訊科技的失控,文化道德的迷亂,鼓吹功利、著重物質、誘發情慾的社會環境,往往叫青少年迷失,忽略了追求人生的真善美和意義,找不著心靈滿足豐盛的途徑。

    本會現有的青少年事工若仍原地踏步,沒有改革和創新,便會失去這一大群廿一世紀的青少年,也失去與他們一起成長,並肩創路的機會,也令本會失去了將來的希望。本會必須鼓勵、支援各堂所同工及青少年領袖,勇於嘗試不同形式的青少年事工。本會的青少年工作者必須對廿一世紀的青少年人重新再認識,在觀念、方法、生命培育各方面更好的裝備自己,成為青少年成長所需要的好師傅和同行的好朋友。本會為此特設立「青少年工作發展計劃」,具體的支援各堂所的青少年工作,盼望能累積經驗,發展適合這時代的青少年工作模式,使傳道同工、老師、父母、社工、輔導員合作,使青少年得著整體的輔助,茁壯成長,成為教會的優秀接班人。

    以上的四個群體,都不是獨立地存在,而是處於不同的家庭中,尤其可能身處在危機的家庭,任何服事他們的事工,都必須以家庭為本,去了解他們的需要和提供服務。

(三)重整關係與使命

本會的組織單位,乃以互動的緊密關係為組織基礎,本會之信徒凝聚成不同的堂會,堂會與堂會之間彼此連繫成聯區及總議會,而總議會更透過宣教牧養部整合各堂之資源以推展本會整體及支援各堂之宣教牧養工作,亦透過學校教育部及社會服務部開辦學校及社會服務單位,學校與服務單位各自有面對時代的教育與服務的使命,但亦透過牧區或適合各堂、校、服務單位彼此合作之方式,推展「傳道、教育、服務」相結合的整全福音工作。本會的組織結構一直配合良好,成為上帝對本會的施恩工具;但在廿一世紀,我們必須警覺於本會組織單位之間在關係上的危機,才能重整更新以實踐使命。

  1. 堂區教會

    教會是信徒群體的統稱,信徒在基督的身體中互為肢體;在組織上,本會信徒在同一時間只成為一間堂會的會友,在該地區堂會與其他信徒具體地實踐信徒責任及信仰生活;而本會強調各堂會必須連結一起,透過總議會在財政及人才上既各自建立又彼此分享,這種既各自負責又彼此支持的關係是聖經的教導,也是本會在歷史中經歷祝福的途徑;但面對人的罪性,社會中罪惡權勢的侵蝕,以及時代的變遷,本會必須警惕所面對的威脅與危機,以免因循而麻木,面對崩潰而失卻回應更新的能力。因此,我們必須省察本會在總議會與堂會(包括佈道所)、堂會與堂會、信徒與信徒、信徒與教會、及堂會與學校和社會服務單位的關係,以建立一個配合時代的教會模式。

    1. 堂會與總議會

      本會既著重各地區堂會能自主及主動地在所處之社區中實踐上帝的使命,推動宣教牧養工作,亦著重集中人力及財力以促進彼此支援及分享分擔的關係,並一同去承擔個別堂會不能獨自擔負的工作,故此有中央性之總議會與地區性之堂會組織。惟因個人主義高漲乃這時代的特色,如何強化個別堂會的自立和主動承擔責任的質素,但仍願意透過總議會與其他堂會分享資源和經驗,而又使總議會能善用資源去推動一些集中資源才能實行的合作事工,但卻不會窒礙個別堂會的自立和自主性發展,這是本會在體制上遇到的最大挑戰。若不能有智慧及具廣闊心胸地去處理,此體制可增加個別堂會對總議會的倚賴或因埋怨總議會奪去個別堂會之資源而失去願意努力建立和發展個別堂會的積極性,使總議會與堂會之間彼此猜疑、不信任,甚至埋怨及批評,總議會與堂會之間的關係若處理得好,便是本會的祝福,否則,便會構成本會在體制上崩潰的危機。

    2. 堂會與堂會

      本會若能建立總議會與堂會間之良性互動關係,本會便具有優勢去建立堂會與堂會彼此分享、分擔、分工合作的關係。無可諱言,本會只有兩所超過八百人參與主日崇拜的大型堂會、五所超過二百人參予主日崇拜的中型堂會,其餘十七所皆為一百五十人或以下的中小型堂會及佈道所,根據二000年的紀錄,除十一所堂會在經濟上可自給自足,並可分享資源支援總議會工作外,其他十六所堂會(包括六個佈道所)皆未能自給自足,除了我們的體制可以養成堂會倚賴總議會的慣性外,亦因本會一些積弱多年的堂會未能突破及改變所致。因有總議會的支援,一些積弱的堂會不會有生死存亡的意識,一些資源較充裕的堂會,透過總議會,間接地支援一些較弱的堂會,但因沒有直接地與這些弱小堂會建立關係,亦未能建立堅強的承擔和參與感,故此如何建立堂與堂之間更直接的分享與分擔的關係,以致可以促進人力及財力資源的交流共享,亦彼此督促自立自主的發展,是我們面對的另一個挑戰。

    3. 信徒與信徒

      本會自會祖衛斯理約翰開創以來,不少宗派皆對本會之體制及組織表示欣賞。若我們能避免一些如上述之惡性循環的發展,本會的體制及組織可成為促進教會發展的良好基礎;但教會因發展使組織逐漸龐大,而又未有如衛斯理約翰時代的「班會」配合,則本會信徒與信徒之間,特別是領袖之間,便會只建立了組織與工作的關係;個人之間的生命接觸,彼此坦誠相對,寬容接納,相愛相顧這些方面的學習與發展則非常缺乏,使我們的教會變得重視組織與理性,忽略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建立。

    4. 信徒與教會

      這是一個個人主義高漲的時代,而本會在體制、組織、理性方面的著重,使信徒不但彼此關係疏離,對教會這個群體的歸屬感和責任感亦不容易建立,表現出來的行為,便是普遍信徒在金錢及才幹方面的運用,只著重個人的需要和喜好,而不願意盡力將金錢和才幹奉獻教會;奉獻動機往往著重看教會有沒有需要,而教會的需要亦由個人的角度來決定,而非因對上帝的恩典和主權有所回應,亦非因對教會的責任(如十一奉獻)和熱愛。很多堂區領袖對金錢奉獻並不積極,不少資深教友,因一些不快的經驗或人際關係(包括與同工及信徒)便輕易離開,如何強化信徒對教會的認同感、歸屬感與責任感,是我們面對的另一挑戰。

    5. 堂會、學校與社會服務單位

      本會的宣教模式與策略是以「傳道、教育、服務」相結合,故此,堂會、學校與社會服務單位的相互關係能健康地相連,既不互相限制或各自為政,而又能分享資源地支援合作,是這模式及策略的最重要基礎。由於信徒組成的堂會是整個教會的基層組織,當堂會在人才和財力充裕時,配合學校及社會服務單位中的信徒工作人員,則可以有效地發揮彼此結合的福音工作;但當堂會的資源並不充裕時,則堂會和佈道所很容易傾向於倚賴學校及社會服務的資源來生存及發展。這種情況在開荒佈道的開創時期便會發生;但由於學校與社會服務單位的開辦費用及人力,其實是由整個教會承擔,故此學校與社會服務單位的負責人必須認清這事實與本會的政策,應樂意分擔堂會及佈道所的宣教工作,而堂會及佈道所亦應培養自立自養的負責精神,不以倚賴及少負責任為辦事原則,反要以減少倚賴及增加責任為長遠發展的方向,更在人力及事工上盡力支援及配合學校及社會服務單位的宣教工作。總議會為支持堂會及佈道所具體承擔此一類型的宣教工作,已額外撥款支持堂會、學校與社會服務單位聘請「宣教幹事」,在各牧區推展宣教工作。

      堂會及佈道所與學校和社會服務單位之間在宣教工作上的配合,需按實際處境及資源來策劃,不能脫離現實;但各單位必須以宣教為本,使學校及社會服務單位能根據本會所訂定之教育及社會服務目標來發展,使學生及受助者獲得豐盛生命為依歸;牧區中有關之堂會及佈道所是否得以建立成長,是衡量各學校及社會服務單位是否達致這目標的一個重要指標;而堂會及佈道所是否健康地成長,亦以各堂所推動會友參予學校及社會服務單位的宣教工作之程度為一個重要的指標。

      本會不以學生成績之優良,社會服務數量之增加,堂會人數增多為衡量本會教育、服務及傳道是否成功的最重要指標,乃是以本會是否健康地推行「傳道、教育、服務」相結合的整全福音工作,使信徒、學生和受助者的生命更豐盛,為最重要的指標,亦以此指標來決定本會資源之分配及發展之緩急。

    6. 結語:配合時代的教會模式

      廿一世紀是一個個人主義高漲及資訊科技急速發展的時代,這些變化改變了人與人交往的模式與習慣,如何敏感於時代的變化和科技的發展,建立信徒與信徒、信徒與教會群體、總議會與堂會、堂會與學校及社會服務單位之間的關係,加強資訊傳遞速度的同時,能加強基督徒價值觀之建立,和培育選擇判斷的智慧;透過這個網絡時代的特點,有意識的避免個人主義的膨脹,加強互動關係的建立,以適合時代的合作方式去重整教會組織、模式和使命,是本會面對新時代的挑戰。

  2. 學校教育

    本會於一九九一年訂下辦學宗旨,「本基督精神,發展全人教育;藉宣講福音,培育豐盛生命。」二零零零年,訂下《教育使命宣言》,肯定本會樂意繼續承擔教育的責任。我們相信每一個學生都為上帝所愛,也有上帝所賦與的恩賜才幹。我們本有教無類的精神,為學生提供德、智、體、群、美、靈全人的教育。

    本會於不同社區興辦不同類型學校,其中包括幼稚園、小學、中學及技能訓練學校。本港所提供的教育,除津貼學校外,亦有幾所私立國際學校,但這些國際學校多以外國課程辦理。本會深信香港亦需要有私立學校,課程配合香港所需,而且更富彈性。本會曾於二零零零年向教育署申辦私立學校,只可惜未能成功。本會於二零零零年通過在未來三年暫停申辦新校(半日制小學轉全日制,或改善現有校舍除外),目的是集中資源,強化及更新本會現有學校,提供優質學校教育,把握已開發的宣教機會,但本會仍繼續探求辦理津貼、直資及私立學校的可能性。本會早於十年前按校本管理的精神,各校設立校董會,負責監督學校之發展。本會亦歡迎社會人士,包括學校老師,家長,校友,參與校本管理,以符合公開問責的管理精神。另一方面,本會計劃強化各校的宗教教育內容及培訓優秀的宗教科老師。

    本會肯定優質學校教育,並非以學業成績來衡量,而是能讓學生認識基督教的信仰,得著豐盛的生命。學生能積極面對人生,對己對人謙虛真誠,對社會國家,勇於承擔責任。

    二零零零年九月,特區政府發表了《教育制度改革建議》,以「終身學習,全人發展」為教育藍圖,亦於同年十一月發表《課程發展路向諮詢文件》,以學生「學會學習」為目的。本會認同這些改革,亦認為這與本會最新訂定之《教育使命宣言》不謀而合,因此,本會將於未來數年,鼓勵屬下學校逐步改革,創造學習的新文化。

    本會《教育使命宣言》中指出,優質學校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能認識基督教信仰,得著豐盛生命;此目的應為本會屬下學校的教育目標和理想,而傳道、教育、服務相結合的宣教模式更是本會整體事工的基礎。

  3. 社會服務

    本會之社會服務政策,強調社會服務之發展必須與總議會事工整體發展配合,各服務單位更應與所在地區之堂區事工有密切關係,形成堂區見證之一部份;而社會服務單位乃負責發揮教會在社會中作光作鹽的功能,見證上帝公義與關懷。基於此政策方針,本會各社會服務單位一直回應時代需要而不斷發展各項服務。惟近年來政府在社會福利界所推行的急速改革,包括資源增值計劃和整筆過撥款,無疑令本港的社會服務界面對極大的不安和挑戰,雖然政府這些改革,從積極的角度而言,可使志願服務團體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靈活性,但政府在推行這些計劃時諮詢不足,做成沒有誠信和推卸責任之印象;但香港的志願服務團體,大多數都與教會有關,在五十至六十年代,政府無長遠計劃提供符合社會需要的服務時,教會的志願服務團體發揮了志願精神,積極及創意地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社會服務,本會之楊震社會服務處更曾贏得「社會服務實驗室」的美譽。故此本會的六個社會服務單位(不包括獨立的幼兒園一所)皆有提供非政府資助的社會服務,際此政府改變津助制度的時刻,本會的社會服務單位皆願意接受挑戰,與服務單位的同工齊心協力,恢復志願精神,減少對政府的倚賴;願意更敏感於社會的需要,在未來五年,重組各單位的服務組織及模式,繼續以創意及靈活的方式提供各類型的社會服務,不單協助社會中的不幸者得到關懷,由受助變為自助,進而助人,更促使社會重視公義的原則,不單使個人的生命更豐盛,同時推動個人願意參與建立一個充滿愛心及責任感的健康社會。面對廿一世紀的香港社會,如何與本會的堂會及學校合作,為老人、青少年、新來港人士、外籍勞工、基層人士、危機家庭、智障傷殘人士、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等提供具創意的綜合性服務,見證基督的福音,是本會社會服務單位的挑戰。

(四)面向世界

本會乃由具普世宣教意識的信徒及教會因接受上帝的差遣而建立,本會除責無旁貸地在香港建立植根於本土的教會外,更願意學習以積極的態度與具體行動支援及參予世界各地教會的見證與建立,成為普世教會中負責任的一個肢體。

  1. 建立與內地教會互助互愛的伙伴關係

    內地教會與我們唇齒相依,我們尊重內地教會之三自原則(自治、自傳、自養),亦不會在內地擅自再建立自己的門戶,自辦宗派活動;以互不隸屬、互不干涉和互相尊重的原則為基礎,積極建立互相幫助和彼此相愛的關係。我們將繼續推動及支援會友、堂會、學校及社會服務單位,與內地有關團體交流互訪;根據本會訂定之「支持內地事工政策」,如內地有要求合作及支援,我們願意提供資源,為內地栽培人才和建立教會、學校及社會服務單位。

    我們也樂意經常與內地教會互相探訪接觸,彼此學習、建立福音伙伴之關係,使我們成為天國的同工。我們更盼望內地的教會能克服各種困難,在社會中作出美好的見證,為國家民族帶來上帝的祝福。

  2. 學習參與海外宣教

    本會於十二年前於澳門開始宣教工作,我們必須在未來五年鞏固澳門工場,使本會在澳門之教會訂立自治、自養、自傳的時間表,另一方面,本會應繼續尋找福音未得之地,在亞洲區內或更遙遠的地方,發展整全福音的見證。因此,我們需要願意獻身專職、帶職、短期宣教的同工和信徒,再以禱告及行動來接受上帝的差遣。本會過往十年一直支援英國循道公會華人教會的建立,在未來五年,若英國循道公會繼續支持華人教會的發展,本會亦將繼續按其實際需要及其自養進度積極參與。

  3. 積極支持普世教會的合一

    在新時代中,教會需要的是彼此更多聯合而不是退縮獨自工作,我們會繼續參與普世運動,分享我們的微少力量,也從中積極地學習普世教會經驗、吸取普世教會之長處,以提升香港教會之質素。透過與英美循道衛理宗教會的密切關係,我們要飲水思源,甚至回饋,在彼此幫助時自己也得著造就成長。

    我們肯定會繼續參與香港基督教協進會之合一工作和崇基學院神學組與其他宗派聯合培訓教牧人員之工作,亦會支持亞洲基督教議會(CCA)和普世基督教協會(WCC)之事工,並積極參與世界循道衛理宗協會和世界循道衛理宗華人教會聯會的工作。透過具體的合作,經歷在基督裏的合一,見證福音的大能。

戊: 總結

廿一世紀是一個經濟主導、族群衝突和整合、資訊科技急速發展、個人主義高漲、道德價值混亂、生存環境充滿危機的時代,我們雖然立足於中國香港,也必須面對全球性的挑戰,與普世教會結成一體,實踐教會的普世使命。然而香港是我們的家園,是我們每天實踐信仰生活的圈子,我們必須責無旁貸地承擔見證福音的責任。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於二零零零年十月發表上任後第四份施政報告,在最後結語時盼望香港能「化戾氣為祥和」。本會相信這是我們目前面對的挑戰,在「化戾氣為祥和」的期盼中,我們不能漠視香港存著種種不和諧的實況,如貧富懸殊、港人內地子女居港權問題、市民遊行集會自由的限制、保守的政制、香港與內地的矛盾等。教會作為社會一份子,要撒播和平的種籽,在衝突、仇恨中傳講使人和睦的信息;同時亦要堅持公義,關懷貧苦大眾和以行動服事受壓制的人;只有當「公義、憐憫、謙卑」成為整個社會願意實踐的原則,香港才可以成為一個祥和的社會。進入廿一世紀,本會在「溯源踐信、守約創路」的主題下,慶祝先賢在過去一百五十年的努力與上帝的恩典;謹再一次省察本會目前的處境,確認教會的角色與使命,訂定本會邁進廿一世紀的路向及未來五年的發展方向與工作重點,立志與香港教會與市民,共同實踐天國使命,建設美好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