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慈光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LEUNG Chi-kwong, Moses 
按立/轉職年份:
2010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大埔堂主任牧師、服侍本地印尼傭工事工主任 
與宣教及牧養有關之職務:
主日學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聖樂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及以馬忤斯之旅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 
電郵: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2009年08月16日 
愛裡有智慧 
聖靈降臨後第十一主日 
第33期 

所羅門王被稱為最有智慧,但卻並非與生俱來,而是上帝所賜,耶和華顯現問他有何所求,他不為自己求,卻為上帝的子民單單求智慧,得上帝欣賞和應允,使他成為最有智慧的人。
究竟所羅門是怎樣的人?他『愛耶和華,遵行他父親大衛的律例』,但卻『還在邱壇獻祭燒香』(王上3:3),他的確愛上帝而得智慧,然而這愛卻是有保留和瑕疵的;另外他用聰明鞏固勢力,又娶法老女兒為妻(王上2:13-3:2),這是耶和華所禁止的,並隨從她們的神,聖經評論他『行耶和華看為惡的事,不效法他的父親大衛』(王上11:1-6)。
一位「智慧人」何竟落得如此下場?因他轉愛世界過於專愛上帝。以弗所書提醒『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愛世界會使人盲目、迷失,但愛上帝則使人滿有動力與喜樂:『口唱心和地讚美主…常常感謝父上帝』。關鍵之處就在於是否全心全意,回應天父大愛而『被聖靈充滿』(弗5:17-20),隨從真理的過每一天,又有上帝的聖言作指引,這才是真智慧。
為何上帝恩待所羅門?天父欣賞他這雖有這麼一點點的愛,縱然不足,但上帝仍邀請他放膽祈求,可見上帝恩典的豐盛!『向來你們沒有奉我的名求甚麼,如今你們求,就必得著,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16:24) 聖經又鼓勵我們『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上帝,主就必賜給他。』(雅1:5) 今日天父仍會邀請我們祈求,因為祂厚待你與我。你會怎樣回答?當人醒覺自己在主愛中時,感謝的心使人有智慧,也知道怎樣有智慧回答。


2008年10月19日 
全人健康  
健康主日  
第42期 

一位臺灣基督徒痙攣畫家,曾為自己的病況十分痛苦,蒙主引領態度變得積極,努力多年後成為藝術博士。一次學畫畫的學生問她說:「若你是個正常人,你會怎樣?」她立刻在黑板上寫:「我是個正常人。」全場鼓掌,又有人問:「作為藝術家,你身體卻扭曲,你有何感想。」她又立刻再寫:「我本身是一件藝術品。」雖然她身體有缺憾,她卻比大部份的人更「健康」。

社會逐漸認同「健康」不單限於身體,全人健康更包括心智、社群與靈性三方面,並且互為影響。醫生對要傷害自己的人能作的幫助很少、極度憂鬱的人容易生病、積極正面思想的病人康復機會大增、今天的你是否健康呢?

耶穌曾說:「無病的人用不?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現今時代有很多人對自己健康不加注意,通宵達旦地工作,為求最短時間賺取第一桶金,以今天的健康換取金錢,他日卻要用更多的「金」去保住身體,真的十分諷刺。青少年人不少沉迷於「打機」與上網,似乎能在網絡中得著友誼及增廣見聞,實際上將自己困於虛擬網絡的象牙塔中,失去社群的健康,連心智與靈性也漸受影響。今天的女性也受著「纖體」文化折磨,把「纖體」等同健康,結果不單損失金錢,也失去了健康。

面對扭曲的世代,耶穌關心整個人的健康,不單醫治人的身體。他治癒血漏病的婦人時,要她當眾承認,並非要羞辱她,而是要肯定她的信心,更要藉此更大地祝福她。耶穌面對那被朋友抬來的癱子,冒著旁人的誤解與仇視,仍願多行一步,向他宣告:「你的罪赦了。」主耶穌不單要醫治病人的身體,也讓他正視與上帝的關係,得著靈性的痊癒。

從上帝的心意來看,今天我們不單要以身、心、社、靈作為個人檢視健康的指標,健康的人更會像耶穌般關心四周的人,幫助他們得到全人的健康!你願否多行一步關心他們嗎?


2007年07月29日 
豐盛憐憫的主 
聖靈降臨後第九主日 
第30期 

當我們踏進聖殿敬拜上帝,經歷主的神聖臨在,頌唱聖詩,一起禱告,實在好得無比,然而這情景好像與世界的現實不協調。上週巴西機場空難,電視屏幕將悲痛欲絕的家人親友面容帶進我們目光中;中國各省水災,其天文數字的受災人數使血濃於水的我們感到震撼;更有在阿富汗被擄作政治交易的南韓人開始被處決。「為何眾多的禱告,主好像沒有聽到!」崇拜的主角既是豐盛憐憫的主,我們卻生活在充滿苦難與仇恨的世界中,這一切怎樣協調呢?

耶穌的時代也有相若矛盾,按馬太福音14:1-14,希律妻子希羅底借機殺害不畏權的施洗約翰,耶穌得知後,或許因約翰之死心感悲苦,便獨自退到曠野禱告,他實在需要休息重新得力;然而他卻見從各城步行跟隨他的人眾多,聖經記載耶穌的反應,他「就憐憫他們,治好了他們的病人。」更以五餅二魚餵飽五千多人。耶穌放下自己的需要,放下原先的計劃,因為他憐憫人的需要。

我們在禱告中常稱上帝為「慈悲憐憫的主」,但並非人人體會得到,因著人心的驕傲、冷漠、無知,又或在苦難中迷失,都會成為阻礙。敬拜豐盛憐憫的主不單帶來個人希望與滿足,同時藉此我們生命也能充滿豐盛憐憫,在崇拜中,更在我們生活中,以憐憫待人。我在童年所經歷到的上主憐憫不是在聖殿中出現。還記得當我一家經歷颱風黛蹂躪後,有信徒接待我們,給我們地方休息;家中失火,從事三行的教友一家合力為我們重建家園,這些片段使我感到主的憐憫,提醒我日後也要以憐憫待人,使別人因此經歷上帝的憐憫。

願主除去一切阻礙,使我們認識經歷豐盛憐憫的主,敬拜祂,讓我們的生命充滿憐憫,成為別人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