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慈光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LEUNG Chi-kwong, Moses 
按立/轉職年份:
2010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退休 
與宣教及牧養有關之職務:
主日學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聖樂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及以馬忤斯之旅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 
電郵: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2023年04月30日 
關懷基層的美好榜樣 
復活期第四主日 
第18期 

今主日是基層主日,聖經雖然沒有採用過「基層」這詞彙,但耶穌一生都用心關懷不少基層人士,他不單關心表面的需要,更是全人關顧。例如:撒瑪利亞井旁的婦人、患血漏病的女人、稅吏長撒該、畢士大池邊癱瘓的人、十個麻瘋病人等等。每個記載都發現耶穌以心為心去關心他們。
會祖衞斯理•約翰也是持續的表現關懷,由聖會(Holy Club)開始,他們每週讀經祈禱,注重屬靈生命成長的同時,他們帶食物給貧窮家庭,探望孤單的死囚和教導孤兒認字讀書,他們這積極的表現被嘲笑為「循道友」(Methodist)。當循道運動開展時,會祖主要在礦場對當時的貧苦大眾宣講福音,伴隨福音的是回應這些人的需要,包括開設孤兒院、監獄探訪;為此他自己節衣縮食,甚至放下身段去「乞求」支持,在他的日記中記載,會祖以八十一歲高齡,於漫長寒冬中在倫敦泥濘堆雪的街頭為窮人工作籌款。
關懷基層成為本宗的特色,甚至是我們的基因,美國聯合衞理公會有文章討論為何“與”在「與窮人一起事工」中是重要 ,不單是“為”窮人,強調對有需要的人要伸出援手,更是進入關係的幫助,相信唯有「與窮人」的服侍才能帶來生命的轉化。
經訓選自充滿安慰的詩篇廿三篇,剛探訪完成手術又經歷生死的教友,這詩篇大大安慰了她;另一位經歷沉重遭遇的姊妹,我與她小組聚會時,和一位資深教友各自選擇經文分享,卻一致選上這詩。「耶和華是我的牧者」,上帝是多麼值得信靠!但仍需要弟兄姊妹用心實踐關懷,上帝的保守和供應才得以被看見、被體會。
今天福音書和書信都描述牧羊人和羊的關係,兩段都強調耶穌基督是牧人,如何使未信主的人體會認識這位好牧人?就需要我們切實的關懷,有如耶穌在世所實踐的。最初的教會除了專注教導和彼此團契外,更是「聚在一處,凡物公用」(徒2:44);分享是很美麗和具感染力的,就如政府發消費券時,弟兄姊妹將款項換成超市禮券和現金劵,透過教會贈予有需要的人,正表達關懷;另外,大齋期收集奉獻支持的四個單位,都是關懷基層的行動。關懷基層不應是一年一度的記念,更應是我們生活的態度,耶穌是這樣,會祖也是這樣,我們有這美好榜樣,讓我們一起努力跟隨。


2021年09月12日 
面對挑戰的主日學 
主日學主日 
第37期 

從童年至青年階段,筆者一直是主日學的學生,主日學一直陪伴自己的成長。難忘是多位我所敬愛的主日學老師,他們大多是在學生頑石點頭前,循循善誘,以身作則,引領我明白聖經與信仰,在我生命中撒下種子。經過這麼多年,慶幸教會一直延續主日學的服事,亦見證不少委身多年的主日學老師,在分享學生成長時的眉飛色舞,令人既羨慕又欽佩。
主日學運動可以追溯至1780年的英國,當時英國正值工業革命,不少貧窮家庭的孩子要當童工幫補家計,他們每週工作六天,每天十小時以上。一位從事出版的聖公會會友,為了避免孩子學壞,在孩子唯一休息的禮拜日(主日)開展教育服務。當時的主日學老師大多是信徒,他們以聖經為課本,先教學生認字和讀寫,然後才教信仰知識;會祖衞斯理約翰得悉後,將主日學的經驗刊登在本宗雜誌上,銳意推動這運動。五十年後,英國主日學學生發展至超過一百二十萬,為人口的四分之一,被視為普及教育的前身。
今天教會主日學毋須教認字和讀寫,學生也不再限於兒童,已經發展至少青、青成,甚至金齡,然而卻面對很多挑戰:有些主日學已不再在主日進行,是否需要改換名字呢?另外,神學課程普及,主日學不再是唯一學習平台;加上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增多,令沒有這方面訓練的老師感到吃力……
主日學仍是有效的宣教平台,不少家長因為孩子喜歡主日學,他們都「勉為其難」來到教會,最後接觸福音,以致一家歸主,可見主日學老師有宣教的角色。另一方面當孩子學習信仰,自小明白聖經,老師更有使命栽培他們成為門徒,這正是耶穌基督給予我們的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導他們遵守。」(馬太福音28:19-20)
今天,教會雖然面對不同的挑戰,社會也遇到不同的難處,我們仍需「教養孩童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6)聆聽孩子對人性化溝通的渴望,求主引領主日學老師個別地關懷學生、認識學生,知道他們的喜惡,與他們同行,助他們與世界接軌,更重要的是引領他們與上帝相遇。讓我們一起為主日學老師和學生守望代禱,祝福他們教學相長,行於主道,同蒙悅納!


2020年12月13日 
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 
將臨期第3主日 
第 50期 

因新冠肺炎疫情,限聚令再次收緊,主日崇拜又要暫停了。中小學幼稚園停課,食肆再次限制於兩人一檯,出外遠行或探親仍然遙遙無期;另一方面,社會撕裂依然嚴重,國際關係亦十分緊張,不少人感到沮喪及無奈,前景黯淡。
以賽亞對被擄歸回的以色列民宣告:「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報好信息給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試想當時的以色列民何嘗不是沮喪失望?他們經歷亡國、被迫遷徙至敵國,如今回歸故土,家鄉卻是百廢待興,經濟與治安衰落,以前的家園即使被強佔也投訴無門。先知卻在此刻向他們宣告盼望的信息,雖然問題未得到即時解決,但信息激勵他們等候上帝的介入,深信上帝知道他們的處境。
困境中讀到「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帖前5:16-18上),我們會有甚麼感受呢?曾經聽過有牧者稱這幾節經文為「屬靈煎釀三寶」,這描述十分精闢深刻,但保羅卻強調「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換句話說是上帝的命令,那就可不像茶樓裏可有可無的點心了。在生活順境時這命令尚算容易實踐,但在逆境中卻是知易行難。且看帖撒羅尼迦教會絕非處於順境,保羅就曾經因遭受當地的猶太人反對,被迫離開,往庇哩亞及哥林多去。這「屬靈三寶」對逆境中的信徒必有重大意義。
「常常」、「不住」及「凡事」皆表示超越時間與地域的,可說是任何時間、任何境況都要喜樂、禱告和謝恩,我們在保羅身上見到他的實踐,是可行的。最近,筆者所在區內的教牧團契因疫情而以網絡方式進行聚會,雖然在上述困境中會友及福音工作都面對不少困難,但坦誠的分享裏卻看到上帝的保守與恩典,危機中看到契機;同時也發現,我們慣常在四面牆的教會中,此刻的困難正激發我們要踏出安舒區。這分享與代禱令我們體會「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是何等真實與寶貴。讓我以一首詩歌的歌詞結束:
恩典太美麗,無甚麼可取替……
忠於使命,不惜一切來回應,能事奉祢是最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