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龍光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LO Lung-kwong 
按立/轉職年份:
1979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退休、循道衛理優質生命教育中心專業發展顧問、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高級研究員(榮譽) 
電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2023年01月15日 
呼召我們與主耶穌基督共享團契 
合一主日  
第3期 

香港教會舉行「合一主日」的歷史已經超過半個世紀,早期的重點是不同宗派的教會牧師互換講壇,後來也包括天主教會,牧師到其他宗派的教會講道,甚至被邀請到天主教會的彌撒中講道,基督教會也邀請神父來講道;當時覺得很新鮮,因為很少機會聽到別的教會牧師,特別是神父講道。
那時的「合一主日」被一些保守的教會人士誤會為推動基督教會和天主教會合成一個教會,因此極為反對。直到今天,仍然有一些保守的教會認為天主教會是異端。
其實當時最大的改變也只是互換講壇,這當然也很有意思,不但可以打破教會之間的隔閡,增加了彼此的認識,後來在一些天主教會的學校,容許設立基督徒的學生團契,在社區中也造成不少基督教會和天主教會合作推行社會服務,甚至社會運動的機會,這對香港社會人士明白基督教會和天主教會不是兩個宗教,更不是敵人,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到今天為甚麼還要舉行「合一主日」?似乎已經沒有甚麼新鮮感,難道是每年例行的主日?
其實,「合一主日」的核心價值,不只是推動不同宗派和天主教會(還有東正教會)建立更好的關係,而是與福音和教會的本質有關。
在約翰福音十七章11-23節記載了耶穌最後的禱告,指出「合一」是父上帝和耶穌的關係,我們和上帝的關係,也是信徒和信徒間的關係,我們「合一」可以使世人信福音。而福音的核心,就是十字架拆毀隔絕的牆(弗2:14-16),使處於分裂狀態的人和上帝及他人之間和好(羅5:10-11;林後5:17-20)。
在哥林多前書一開始,保羅向一個分裂的哥林多教會(林前1:10-13)說:「上帝是信實的,他呼召你們好與他兒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共享團契。」(林前1:9);「團契」不是教會的一些組織,而是我們與上帝、耶穌基督親密的關係!我們被呼召的目的,是與上帝「共享團契」,這是何等寶貴的恩典,我們必須記住、珍惜和實踐!


2021年02月7日 
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 
顯現後第5主日 
第6期 

保羅是基督教公認為最偉大的使徒,在哥林多前書9:16-23他述說了他傳福音的心志、策略和目標;就是「甘心」(17-19節)、「對甚麼人,就作甚麼人」(20-22節上)和「為要與人共享福音的好處」(22下-23節)。
其實,他能夠堅持這個不容易的策略和目標,主要是由於他「甘心」,並且確認自己沒有可誇的。雖然他有自由去拒絕,但他「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19節)。「甘心」自願,就是「不勉強」,這不但是保羅生命的特質,而且是貫穿整本聖經中人和上帝關係的標記。
上帝在創世時,賦予人管理天、地和海上所有生命和全地的管理權,就是人的政治權(創1:26-28),是人被上帝創造的使命。當人濫用自由的權柄,不甘心只是受造物和管理者,渴望「就像上帝一樣知道善惡」,就違背上帝的命令,墮落在罪惡的權勢下,破壞了和上帝,和人,和整個創造的和好關係,並且開始自相殘殺(創 3:1-4:7)。
挪亞、亞伯拉罕及以色列族是否甘心按上帝和他們所立的約而活,照上帝所吩咐的去行,也就是他們是否上帝僕人的記號(創6:13-22; 7:5, 9, 18;9:1-17;12:4;出17:1;利8:35;民4:49;9:18-23;13:3;申1:42;2:9, 17;10:1, 11;34:9;書5:2;8:18;9:6等)。
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住在人的中間,是上帝拯救人類使命的高峰,他呼召門徒照着他同樣的樣式被差遣進入世界(約16:17;20:21),成為祂的見證(徒1:6-8),延續他呼召萬民離開罪惡成為門徒的使命(太28:18-20)。而耶穌在世上的生命記號,同樣是對上帝甘心順服(太26:39-44;可14:35-36;羅5:18-19;腓2:5-8);而拯救的目標就是恢復上帝創造之目的,從人類對上帝不甘心順服回轉到對上帝的甘心順服,承認上帝的絕對主權,重新與上帝,與人和與整個創造復和(羅5:1-11;8:19-39)。
因此,創世時上帝給人的政治使命和耶穌基督的拯救使命,不是兩個分離的使命,而是統一的使命;是人因不甘心是創造物而渴望成為上帝,使世界由秩序變為混亂,將和好的關係破裂。上帝的拯救是要從混亂中重建秩序與復和,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呼召人甘心地跟隨耶穌道成肉身的腳蹤,這就是福音的目標。
保羅在林前9:16-23說出了他傳福音的心志、策略和目標,就是自願甘心和對甚麼人就作甚麼人,去化解民族、政治、階級和性別間的阻隔和仇恨,使猶太人(在律法之下的人)和外邦人(不在律法之下的人)可以在主裏合而為一(加3:26-28),共享福音的好處;在基督裏成為一個身體,更新個人和社會。
然而,在今天的香港,無論是當權者和無權者皆有太多的不甘心,不願意甘心順服在上帝的主權之下,也不願意以道成肉身的同理心去彼此了解、體諒和對話。今天的基督徒實在需要重新確認聖經的教導,甘心成為上帝和眾人的僕人,去勸人與上帝、與他人和上帝創造的整個環境和好,使人共享福音的好處,成為上帝的新創造。


2020年05月24日 
回到衞斯理約翰屬靈的家吧! 
衞斯理主日 
第 21期 

今年的衞斯理主日,五月廿四日,正好是本會會祖在一七三八年,在倫敦亞德門街的一個聚會中經歷靈性復甦的日子;這個日子改變了他的個人和世界的教會歷史。因為他的屬靈經驗使他突破了過去只着重理性、規矩和教會傳統的框框,推動了在戶外佈道、關心和改革社會,着重個人及社會的聖潔等運動;以聖經為基礎,抗拒來自英格蘭國家教會當權者的壓力,但卻堅持不離開國家教會,拒絕那些分裂教會的建議;他在一七九一年離世後,由於國家教會的當權者排斥這群「循道友」(Methodists),既不按立他們為牧師,即使是牧師也不允許他們在堂會內講道,甚至不允許他們領受聖餐,這才迫使英國的「循道友」群體在一八九七年正式稱為「教會」;這不是衞斯理的原意,是被動的結果。
  過去一、兩年,由於香港社會,在政治立場的分歧,造成了會友中的矛盾和傷害,再加上和個別牧者關係的疏離,教會有些事情處理失當,使一些會友失去對教會的信任而離開了本會。在疫情中本會停止了各堂的現場崇拜,當我們恢復正常崇拜時,會有多少會友不再回來?
  是的,衞斯理的教會觀是廣闊的,我們大家都屬於基督的身體,而不是一個宗派教會;為甚麼我們一定要參加循道衞理聯合教會?老實說,我自己在過去一年多也在深思!
  在衞斯理主日,我重新去思考衞斯理的傳統和精神;我們的確可以轉去任何一個合乎聖經的教會,但我們不可以是一個教會的遊蕩者;因為基督道成肉身的榜樣,叫我們也必須道成肉身,投入一個信仰的群體內生活、事奉和委身;而我們在過往被上帝帶領成為循道衞理大家庭的一份子,除非有上帝清楚而強烈的呼召,或是特別的原因被迫離開,否則我們不應為一些「人為」的理由,無論是社會、政治、處事不當等因素,或感情上的失望和不滿,便離開我們所屬的教會和堂會。
  再者,衞斯理的傳統和精神,若我們願意去認識,就知道這是我們值得去珍惜的屬靈財寶。我們過往可能只強調衞斯理的一些口號式的主題,如「世界是我牧區」、「完全觀」、「宣講和社會服務結合」等,其實這些不是衞斯理精神的核心。
  衞斯理的核心,在於高舉聖經,他自稱為「一書之人」,但其實他不忽略其他學問,並且輔以理性、教會的一些傳統(不是全部)、經驗去理解聖經和信仰。而他身處十八世紀的科學、工業、思想和社會急速發展的年代,他不拘泥於一些僵硬的傳統、概念和形式,敢於放棄和更新,但這些都必須在聖經的光照下考量。
  今天,我們希望從聖經中得到簡單、直接、實用的答案,卻不願意花時間去查考和考量,反而被一些流行的神學、教會潮流、社會和政治觀,負面的感覺等所控制。衞斯理的精神,經歷了時代的考驗,是我們面對今日和明天機遇的資產!讓我們肯定,並且重回我們屬靈的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