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刊物: 會訊 | 靈音 | 靈修日程 | 書籍 | 刊物

禱告的研討

他醒悟過來

我上小學時,學生每天都會收到一張勞作紙,行為良好的會收到蘋果形狀,行為惡劣的則會收到毛蟲狀。我仍記得這些勞作紙在課室牆壁上列隊的情形:蘋果、蘋果、毛蟲、蘋果。我從來沒有看見整列只有蘋果的隊伍,裡面至少會有一條毛蟲。我總是專注那毛蟲。對我來說,一條毛蟲足以破壞整列蘋果。
到了今天,每當我在甚麼事上失敗了,我都會想起紙毛蟲。成年以後我為人生當中每一條「毛蟲」都懊惱不已,就像小學那時一樣。

路加福音十五章裡那個浪子在失敗的路上獨自蹣跚,他散盡了一切錢財,餓得甚至想吃豬餿。我實在難以想像有甚麼失敗比浪子在豬群中還大的。

經文在這故事的中間部分說:「他醒悟過來」(路十五:17),鮮有別的字詞像這五個字給我更大的盼望。浪子醒悟過來。我愈讀這故事,就愈因浪子在餵豬的時候所得的啟發而感動不已,在那一刻,本來是出了岔子的事,卻成為拯救他的恩典,這給我和所有人帶來盼望。

對我來說,浪子的故事並不是完全關於他錯誤的決定、他父親的憐憫或他兄長的憤慨。這故事的重點就是有盼望。不管我陷在怎麼樣的豬圈裡,都可以化身成為浪子,醒悟過來。

我明白到在眾多蘋果中我總會最少有一條毛蟲;浪子提醒我,我們一生中幾乎不可能沒有在豬圈裡過些日子。父親對浪子的憐憫和饒恕是有典範作用的,我有時候想不通這父親曾經歷哪樣的豬圈日子,以致他能對兒子表達出這樣的憐憫。

或許這就是我們要學的功課。在人生中,許多時失敗教會我一些需要知道的東西,一些我不能從其他途徑學懂的東西。我從最小的失敗那裡撿到的點滴,比從最大的成功那裡的多。我的毛蟲比任何蘋果教會了我人生的更多東西。

我是個倔強而頑固的人,因此要從困難中才能學到寶貴的功課。若我們未曾經歷痛苦就學到重要的功課,這就好了;可是對我來說,事情往往不是這樣發生。我不是讚美失敗或隨之而來的痛苦,只知道對我來說,失敗與成功都是人生中同樣重要的部分。每天我都很慶幸能經歷兩者。

我盡力把每次不論大小的失敗,當作為更加認識自己和成長的機會。每次失敗就像浪子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呼籲我醒悟過來,直至我學懂為止。

今期內好幾篇默想都以悔罪和從失敗中學習並得上帝的赦免為主題。請再讀五月三、六、七、八、九、十五、二十、廿二、廿三、廿四、廿八和廿九日,並六月一、九、十三、十四、十五、十七、十八、十九、廿七和廿八日的默想,然後回答以下的反省問題。

反省問題

1. 回想你人生中一段「在困難中」學會重要功課的時候。情形是怎樣的?你從中學會了甚麼?

2. 你對浪子的故事裡哪個角色最能感同身受?為甚麼?

組稿編輯

Andrew Garland Breeden


封面圖片說明
編者的話
禱告的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