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刊物: 會訊 | 靈音 | 靈修日程 | 書籍 | 刊物

禱告的研討

好撒瑪利亞人

「誰是我的鄰舍?」耶穌以一個故事來回應律法師這個問題。這個故事關於一個在耶利哥路上遇劫的人,他遭人脫光衣服、拳打腳踢,還被丟在一旁默默等死。在孤立無援之際,曾經有兩個人──一個祭司和一個利未人──先後經過,只是他們逕自走過,視而不見。

眾所周知,連接耶路撒冷和耶利哥之間的道路是非常危險的,稍為耽誤一刻都可能令自己身陷重重險境。那個祭司和利未人可能衡量過當中的風險,故此認為不值一博。對我而言,給這兩個人搖指責備,說句「祭司、利未人,你們真是可恥啊!」實在十分容易。然而,當我感到自己那種虛偽所帶來的歉疚時,我再也無法擺動一根指頭。

我也為他們的選擇而感到罪疚。我曾經試過竭力逃避某個需要幫助的人,所以能夠想像祭司和利未人腦海裏的意念:「我需要前往某處;總有人會幫助他的;我已經幫助過好多人了。」我不知道他們任由那個人在路旁等死,心裏有否一點難過,但卻知道他們所沒有做的事情,是由一位撒瑪利亞人來付諸實踐。

怎說也好,祭司和利未人都應該是最可能提供幫助的人,然而,給那人包紮傷口,放在驢駒身上,尋找休養地方的卻是一個撒瑪利亞人──一個外族人、異地客,這使我難以置信。

我通常理解的「鄰舍」,就是我會給他們烘焙薄餅,或是在他們外遊時替他們家的植物澆水。毫無疑問,這些都是一些互相幫助的美事,然而,倘若我細心一點閱讀這個比喻,便會因著它對我所作出的要求而感到渾身不自在。鄰舍不止於烘焙薄餅或給植物澆水,這些事情我會給一些我可能幫助的人去做,別人也可能會如此報答我。至於那些我不太可能提供援助,或是別人預計我不會幫助的人又如何呢?哪些人會令我繞路避開呢?

當我思量著這個比喻時,開始明白到耶穌呼召我以一種沒有防備的憐憫之情去對待一些與我不大相同的人──與我的外貌、談吐,或習俗與觀念皆有所不同的人。那位好撒瑪利亞人提醒了我,成為別人的鄰舍或會使我們感到不安,叫我們拋開自己所關切和優先考慮的事情,又或是犧牲自己的時間和承諾。它使我憶起那些我曾不顧別人需要的時刻。假使我認真看待這個故事的話,便不可能再任由某人「躺在路旁」;它也同樣讓我想到下次當我身陷困境時,或許會有一個不大可能的人停下來幫助我。

在今期的《靈修日程》中,有幾篇靈修小品都提及我們身為基督徒,有責任幫助有需要的人。在回應下列反省問題之前,你或會想重讀七月一、五、十七和十九日,以及八月六、九、十八、廿三、廿六和廿九日的文章。

反省問題

1. 閱讀路加福音十章三十至卅七節。在好撒瑪利亞人這個比喻中,你認為自己最像哪個角色?為甚麼?

2. 你能回想一次當你不顧別人需要而逕自離開的情景嗎?當時的情形是怎樣的?你從中學懂了甚麼?如果你在將來再次遇到類似的情況,你會有甚麼不同的反應?

副編輯

Andrew Garland Breeden


封面圖片說明
編者的話
禱告的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