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神學的時候修實習科其中一份功課是在實習期中找一個「詫異」經驗作神學反省。反省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是描述自己當下即時的情緒反應,並分析構成自己當下情緒反應背後的因素;第二層反省是描述自己當下如何處理該事件,並分析甚麼因素構成自己當下的處理手法,這個處理手法背後有甚麼神學或聖經理據;而最後一層的反省就是如果這情境再次發生,自己的情緒反應和處理手法會否有不同,如果有不同的原因是甚麼。記得第一次實習的「詫異」經驗是在英國循道會實習時聽見教友對牧師直呼其名,帶給我很不舒服的感覺,覺得弟兄姊妹對牧者很不尊重。當我慢慢把這個感覺、經驗消化,一層一層的分析,對自己的了解多了,原來自己在教會接受的教導、文化的差異影響着自己如何看牧者與弟兄姊妹的關係。到今天自己成為牧者,弟兄姊妹對自己的稱呼都帶來不同的感覺,這些感覺又帶給我多角度的反省。
神學總給人理性、理智的印象,很高深、遙不可及,到現在神學也給我這個感覺,但其實神學有很多「情」在當中。實習科教導我們神學反省方法的起點也是從情緒開始,確實讀神學帶給我很多「詫異」經驗──為何神學家、聖經學者對上帝會有如此獨特和獨到的見解?因着老師、同學們不同的背景和閱歷,跟他們交流又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得着,擴闊了自己對上帝的認識和想像。神學畢業已有七年時間,不忘提醒自己時刻留意「詫異」經驗,思考是甚麼的神學及聖經理據令自己有這樣的行動和情緒。創18:1-15是亞伯拉罕接待耶和華的片段,當中吸引我的是撒拉聽到她和亞伯拉罕接待其中一位天使預言的反應。天使說明年這時候撒拉會生一個兒子,撒拉的反應是「心裏竊笑」,她覺得沒可能吧!她已過生育之年。但大家都知道最後她真的懷了以撒,這個「詫異」經驗擴闊撒拉對上帝的認識。
相信大家不難找到「詫異」經驗,世界越來越荒謬、不合理,難以理解的事情差不多天天都發生,如何從信仰角度理解、消化這些事情?鼓勵大家踏上神學之旅,從聖經、神學、教會歷史等多角度豐富對上帝的認識,成為我們的資源回應不斷變化的世代,成為時代的信徒。
今主日新約經課使徒行傳11:1-18記載彼得被挑戰為何與未受割禮的人一起吃飯,因當時猶太人認為他們是上帝的選民,要嚴守律法規條,與不潔的外邦人同檯吃飯會很可能令他們觸犯飲食規條,以致不潔。彼得能跳出框框與外邦人傳福音,是因為他敏感聖靈的帶領,看見聖靈的工作。彼得先在約帕城領受異象,雖然感到困惑(徒10:17),他亦順着聖靈的吩咐跟三位從凱撒利亞來見他的人到哥尼流的家。再加上彼得在哥尼流家中講道時,看見外邦人也領受聖靈稱讚上帝(徒10:46),他明白福音是無分界限,不需要分猶太人外邦人,所有人都包括在福音之內,人人都有機會與上帝和好。還有一點很重要,上主不只讓彼得看到異象,哥尼流亦一樣看見異象(徒10:1-7),他們順從聖靈的帶領彼此相遇印證了上主的工作,彼得領受外邦人也可得蒙救贖不是自己個人的主觀感受,更有外在印證。
要跳出信仰框框談何容易!彼得先要衝破自己的心理關口,再要面對身邊猶太人的壓力。他的經歷、他的見證改變人心,讓反對者啞口無言,歸榮耀給上帝。我們的會祖衞斯理約翰昔日也是跳出框框,跑出教堂作露天佈道。1739年喬治懷特腓在布里斯托的露天佈道工作十分成功,他邀請當時在倫敦的衞斯理到布里斯托一起傳道。衞斯理認為拯救靈魂的事應該在教堂內發生,所以對露天佈道充滿疑惑,加上他弟弟查理士也反對。但衞斯理看到馬太福音的登山寶訓,耶穌也在野外宣講信息,他們兄弟倆亦考慮利弊,便由上帝帶領以抽籤作出決定,最後衞斯理順服上帝的帶領到布里斯托進行露天佈道。雖然他仍覺得這是不尋常的職事,但不少參加者悔改信主,生命得以復興。縱使不少牧者不讓衞斯理在其教會講道,但衞斯理沒有因此退縮,他清楚知道上帝呼召他去做這事工,就是無論在甚麼地方都要向願意聆聽的人宣告救恩的喜訊。因着衞斯理的突破,讓昔日拒諸教會門外的礦工、貧窮人也得聞福音。
我們每個人都活在許多自己的框框內,有沒有因此而阻礙了福音的工作?讓我們從彼得和會祖身上學習,願意聆聽和順服聖靈的帶領,踏出安舒區,為上主作更大的事。
今主日的福音經課馬太福音13:31-33, 44-52包含了好幾個關於天國的比喻,道出作為天國門徒的一些心路歷程。其中芥菜種和麵酵的比喻(31-33節)帶出天國像芥菜種和麵酵本來一樣亳不起眼,微不足道,但時候到了,小小的芥菜種會長大成樹,麵酵會把麵團發起,為世界帶來影響。有時我們作為門徒會懷疑對真理的堅持和付出、努力實踐天國真的有用嗎?我們所作的就像一粒小石投在大湖泊中,起了小小水花或漣漪,然後一切如常。這個比喻鼓勵我們不要氣餒,要有耐性亦要有盼望,我們所作的並非徒然,天國終有一天會得以實踐。
融樂會創辦人王惠芬在十多年前接觸到一群南亞裔失學的兒童,他們遭受不公平的對待激發她創立融樂會,與少數族裔同行,為這班被社會忽略的隱形社群抱打不平。雖然她沒有任何資源,但身為基督徒的王惠芬堅守「行公義、好憐憫」的價值觀,多年來她倡議以中文作為第二語言政策,希望令少數族裔得到平等競爭機會,協助求助者爭取公平、公義,她丈夫都認為為少數族裔爭取權益是上帝給她的使命。王惠芬對少數族裔平權工作的投入,就像44-46節藏寶和尋珠的比喻中的主角,當找到他認為珍貴的東西時,便會不惜一切希望擁有它。可惜的是王惠芬在四年前退下火線,離開她一直不離不棄的崗位。除了健康的原因,要跟政府多年的角力也磨滅了她的鬥志,她雖然覺得自己的使命未完,但也要帶着遺憾離開。她回顧多年的工作似乎未能為少數族裔帶來很多改變,甚至受她服務的對象都有同感,懷疑多年來他們的努力都是白費。但在王惠芬身上我們看見一個美好的見證,社會因着她而對少數族裔有更多認識,讓人意識對不同種族的人要公平對待的重要,而且近年有不少社會服務機構為少數族裔提供服務,讓這個服務能「遍地開花」。芥菜種真的有長大,麵酵真的會把麵團發起!
「成功不必我在,功成其中有我」(註),作為天國門徒的我們未必立刻能看到付出的成果,甚至我們都會有沮喪的時候,但讓我們仍心存盼望,當主再來的時候,能讓天國得以完全彰顯,我們都可以跟主說,我為你堅持過,在公義與和平真誠的實踐裏面有我的參與。
(註:是司徒華先生經常掛在嘴邊的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