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刊物: 會訊 | 靈音 | 靈修日程 | 書籍 | 刊物

會訊
如需要開啓 PDF 檔,請下載 Acrobat Reader.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第390期

長者宣教

2023年11-12月刊


香港是個高齡社會,現時七百多萬人口中,一百多萬是六十五 歲以上的長者。每年敬老主日, 單是本會九龍堂列印出來 七十歲以上長者的名單,也有幾百人。 如何面對「年老」(ageing),如何在老年仍活得豐盛,以及 如何向老人傳福音,都是我們要面對的課題。 老了就老了,本來是人生必經之路,沒有甚麼可怕,只是除了 要學習接納自己老,更加要學習如何老得好,老得從容和優雅。 日本著名作家渡邊淳一曾寫過一本書叫《優雅地老去》,特別 提到老人家不要給人添麻煩,仍然要充滿好奇心,努力追求人生所 愛,更加不忘自賞自愛。 舊約聖經記載一位年輕時曾經叱吒風雲的人叫但以理, 但 到年老時體力衰退, 聖經說他「全身無力, 沒有氣息」( 但十: 17),這階段我們想任何人皆會經歷,但這又何妨呢?最寶貴的 是上帝對他的應許:「那人是有福的⋯⋯你必安歇,到了末日,你 必起來,承受你的分。」(但十二:12-13) 香港不少長者晚景淒涼,原因很複雜,但帶領他們信主,給他 們團契生活的温暖,也是我們應有之義,特別是近年許多中青年移 民,長者獨留在港,倍感孤單,這也是教會需要關注的。


第389期

復常後的宣教遊踨

2023年9-10月刊


疫後「復常」,但香港許多地方仍未回復「常態」。 例如街上多了好多「吉舖」(空置舖位);入夜後市面多冷清,消費力薄弱;港人多了北上消費,令市面在周末更加蕭條;移民者眾,教會也少了會眾,奉獻亦大減;許多信徒仍慣了上網觀看崇拜;市民多了買外賣,食肆人流減少;許多幼稚園因學生人數大減而被迫結業…… 際此慘淡局面,有云危機變作轉機,喜見教會在困局中更新了不少事工,尤其於宣教上屢創新猷,不論是本地宣教或境外宣教,以至到不同地區的教會考察,希望學習更加適切時代的宣教模式。 循道衞理宗是一個宣教型的教會,所謂No mission, no church;尤其置身此風雨飄搖、人心虚怯的時代,更新和活化我們的信仰,乃我們必須堅持的。


第388期

生死教育

2023年7-8月刊


曾經讀過一本書,書名是《親愛人生》(Dear Life),講的是關顧重病及臨終長者的故事。 人的一生,總有過「可愛」的時光,就如青春爛漫的日子;但當罹患惡疾或步入高齡,便不再「可愛」,甚至被認為是一份負累。 人生有時「可愛」,但必然有時「不可愛」;又正如我們身處的世界,有可愛的一面,也有不可愛的一面。 「生死教育」之目的,是讓人認識生死,認識世界,以致不論人生有甚麼際遇(生老病死),或世界有甚麼變化,我們都可以應對,有力的生活下去,並且對死後復活有盼望。借用使徒保羅的說法,就是「任何事情,任何景況,我都得了秘訣」,這「秘訣」正是生死教育所要傳授的。 本會自二000年初,已開始在所辦學校推行生命教育(包括生死教育),後來不同堂會及在總議會層面,也有類似的事工和活動。深信這些工作,都為受眾帶來幫助與祝福。


第387期

慶典

2023年5-6月刊


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島的柴灣、九龍的觀塘(那時又稱官塘)及新界的荃灣,皆是仍有待開發的細小市鎮,人煙稀少,交通亦不方便。 那時候的循道公會,在市區已有香港堂、北角堂及九龍堂三個據點,但先賢們不就此滿足,為踐履會祖「全世界是我牧區」的使命,便着力向當時地理位置偏遠的柴灣和觀塘開拓福音工作。一位九龍堂長者告訴我,當時九龍市區的巴士只去到彩虹邨一带,若要到觀塘堂(今牛頭角百靈樓)開荒,就要由彩虹道步行大半句鐘入去。 另一邊廂,當時衞理公會有鑑於荃灣一帶多無家可歸的内地新移民,便在今大窩口附近興建平房石屋,名「亞斯理村」,並建立教堂,即今日的亞斯理堂。 湊巧上述三個堂所皆成立於一九六三年,今年乃她們六十週年,這真是值得感恩的日子。


第386期

教會也online

2023年 3-4月刊


疫情三年後,社會大致「復常」,但教會在「線上」「線下」方面仍未有一致的結論。 大部分的主日崇拜仍維持直播,有說不少教友慣了上網出席崇拜,加上為顧及年邁者及卧病在床的教友,教會不打算完全取消直播。 其實「線上」也有它的優點和功用,除了照顧到因身體原因未能實際到會者,也在一定程度上減省了舟車勞頓和交通費用的支出;特別是教會好些晚上的會議,移師「線上」無可厚非。「線上」也無遠弗屆,可同時接觸許多人,於傳播及信息傳遞上十分有效,這也值得保留及應用。 坊間不少團體和機構,對在甚麼情況採取「線上」有明確規定和指引,既不是「一刀切」的廢除,也不是甚麼也搬到線上,任君自由選擇。事實上大多數的學校,基於學與教的效能考慮,早已全面「復常」恢復面授上課;但也基於某些特殊需要,維持少部分網課,惟學生要先申請獲批後才實行;而教會也有其本身特色,例如面對面的相交和團契,非「線上」可輕言取代。看來教會也要全面及仔細研究一下類似的政策和安排。


第385期

教會新一代

2023年 1-2月刊


青年團契年代,常唱一首聖詩叫《青年向上歌》,歌詞有多句仍常縈繞心中,久不久也啍了出來: 「我要真誠,莫負人間信任深;我要潔淨,因為有人關心; 我要剛强,人間痛苦才能當,我要膽壯,奮鬥才能得勝……」 有說這一代青年人面對的時局將比較艱難,不單是政治、社會和經濟,也包括氣候、環境生態和各樣天災;而教會置身此環境,也同樣面對極大的考驗。我們常說,教會在過去半世紀是增長的高峯期,事工也極興旺;但有說現時已進入「停滯」甚至「衰退」期,而今日教會的青年人,面對的正是這個充滿考驗的時代。 這時代重温《青年向上歌》,也許給予我們及下一代很大的啓示:活在危險重重的日子,真的需要真誠、潔淨、剛強、膽壯等等質素;而我們更加要確信,上主樂意把這些質素賜給祂的兒女,也就是我們的下一代。


第384期

本宗海外華人宣教事工

2022年11-12月刊


上世紀八十年代,曾獲邀到荷蘭主講青年營及少年營,當時那間教會的名稱叫「旅歐華僑福音佈道會」。 據知這教會現時已改名了,再不叫甚麼「旅」歐及「華僑」,彷彿自己只是過客,在荷蘭驚鴻一瞥,未幾就落葉歸根。 世界是地球村,心安之處即吾家,又如一首香港流行曲的歌名:天涯各處鄉。其實十九世紀開始,許多華人離鄉別井,到歐美各地以至南洋,建立新家園。第一、二代的離鄉者,還會叫自己做「華僑」,但在當地出生的後代自出生就已在「異國」,他們就不再會自稱「僑民」。 由一、二百年前起,本宗都有許多教友遠赴外國定居,尤其是一九四九年前後,因為内地政權易手,不少教友選擇離開袓國,遠走他方,在新的地方建立家園。 循道衞理宗是世界性的,對在中國大陸以外的華人,也有宣教和牧養的責任。上世紀九十年代前後,我們更建立了「世界循道衞理宗華人教會聯會」,除了聯絡各地的本宗華人教會,更每五年一次辦宣教大會,多年來成績斐然,更促進了各地華人教友的關係。 本期就此課題有深入的分享。


第383期

傳承生命,接棒前行

2022年9-10月刊


「傳承生命,接棒前行」不單只是句口號,更加是人生的必然,也是社會和教會的必然。人類社會得以生生不息,教會得以繼往開來,都在於踐履了這個命題。 感謝主,本宗最近更加主動和積極的思考這個信念。尤其是今期《會訊》,介紹世界循道衞理宗華人教會聯會(下稱華聯)的沿革和發展,印證了本宗各地華人教會上下,皆十分重視「傳承」和「接棒」。其實教會之有前途,乃繫於能否有意識和有計劃地做好上述的功夫。 一九八七年七月,第一屆華聯宣教大會在台北召開,我也有份參加,當時是年僅三十左右的年輕人。猶記得當時有馬來西亞的方中南會督,香港有沈冠堯牧師和梁林開牧師等,事實上他們當年也只是五十歲多的「壯年」,今天他們已安息主懷,希望他們在天家回望一手創辦的「華人教會聯會」,也感到安慰吧。 教會必須「傳承」和「交棒」,但記住這動作從來不是單向的,也必須有足夠的「接棒者」,才有果效呀!


第382期

教會歷史與文物檔案

2022年7-8月刊


每次唱《我愛教會歌》,内心都有份莫名的激動。 「我愛我主教會,主靈與人同居;救贖之主,親流寶血,建設清潔基礎。 愛她,我常流淚;念她,我常祈求,為她事工,我更努力,直到力盡方休。」 這幾年因着疫情,教堂曾有頗長的時間停了聚會,主日崇拜也改為網上直播,久而久之許多人對「教堂」生疏了,陌生了,甚至「疏遠」了。 本期主題「教會歷史與文物檔案」,讓我們再一次看到「教會」從來不是虚擬的,而是有血有肉有根有基的「實體」。教會不單止是一些可以直播、放上網的「活動」和「聚會」,而是有人性有名字的互動交流。 盼望這期的文章,重燃我們的教會心和對教會的歸屬感。


第381期

特色堂本事工

2022年5-6月刊


本會設有堂會廿五間,分佈港九新界,有的歷史悠久,有的只建堂廿多三十年;有的位處市中心,有的地理位置較偏遠;有的是宏偉巍峨的教堂,有的設在學校之内,或者在商廈某層。 但正如本會首任會長黃作牧師所說,磚瓦木石的聖堂不難建築,但建立教會就不容易,所以我們教會各堂也積極在不同社區,按自身的條件和服侍對象的需要,發展出不同的宣教模式。 事實上不同社區的需要也很不同,各堂也要因應所處社區的個別情況,發展出不同的服侍策略。本期專題介紹不同堂會的各自特色。


第380期

海外生活

2022年3-4月刊


《會訊》向各堂發出問卷調查,統計二0二0年至今,本會各堂離港移民的共三百七十多人,以出席主日崇拜的總人數來算,佔起碼一成多,比例可謂不小。他們離開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往後住在陌生的土地,實在不容易適應。 書架上有香港大學前校長黃麗松寫的回憶錄《風雨絃歌》,他在序言寫有以下一段: 「回溯我這一生:跨越各種不同的地域,面對各類不同的狀況,經驗不可謂不多,也許比好多人都多。大學求學於香港大學,戰時流亡於後方;接着在牛津修博士學位,繼而在芝加哥做研究人員。而後工作的地方是在東南亞正興起的,或剛建立的國家,在並不是很穩定的政治氣候下任職於大學之中……」 有人說我們居住的世界其實是一個「地球村」,只要心之所繫、認真投入其中,每個地方都可以是我們的「家」。事實上華人在上兩個世紀開始,已因不同緣故離鄉別井,在世界各地建立新家園。 近幾年香港也多了許多人移民外地,我們祝福他們在新的地方找到理想的生活,就好像黃麗松校長,生於故鄉潮汕,成長於香港,曾遠赴英美深造,再先後在新加坡及大馬任職大學校長,然後又回到香港任職香港大學校長直至一九八六年退休。 人的一生,從沒有規定要定居哪個國家、哪個地方,只要生活在哪裏,心也在哪裏,而根也就植在哪裏。我們所信仰的神是萬國萬民的神,在甚麼地方也可以成為祂的見證。


第379期

靈修

2022年1-2月刊


「靈修」這兩個字常令人想到一種純粹「内在」的修煉,彷彿要遠離煩囂的塵世,遺世而獨立。 著名的以利莎白奧康諾(Elizabeth O'Connor)就曾指出,靈命塑造需要「内」「外」雙結合,既要「向内靈程」(Journey Inward),也要「向外靈程」(Journey Outward),前者是尋找内住在我們心裏的基督,後者是在外面的世界和人羣裏找出基督。因此,真正而全面的靈修,除了密室的功課,也包括在世上的行動。 我們的會祖衞斯理約翰,也將憐憫的工作看為重要的蒙恩途徑。如此,循道衞理的靈修觀,也是内外兼備的,既强調經歷聖靈,也重視聖潔而公義的生活。 本期《會訊》就是與大家一同探討和學習這個主题,俾在目下這個紛亂而顛倒的世界,建立穩固的靈命。


第378期

承先啟後

2021年11-12月刊


基督教是一個「歷史」的宗教,除了因為她孕育於悠長的歷史歲月,在特定的「時」「空」蒸餾出她的信仰和對上主的認知,因此緣故,教會十分注重對歷史(包括教會史)的尊重和認識。 本期《會訊》主題「承先啟後」,重點分享本會在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兩個堂所,香港堂和九龍堂,於二0二一年分別慶祝成立堂會八十五週年及七十週年。香港堂屹立於灣仔大佛口,經歷過日佔三年零八個月,見證了香港自上世紀三十年代中至今的滄桑變化;而九龍堂落成於一九五一年,也走過了香港由貧至富,由儉入奢,也由作為殖民地至回歸中國的過程。 上一代的牧者及長執,生於戰前或僅僅戰後,出身於艱辛顛沛的日子;而教會新一代,多出生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甚至以後,未經歷匱乏及動亂的洗禮。教會如何「承先」以至「啓後」,確是一個未知數,惟我們相信耶穌基督乃教會的元首,祂必保守。


第377期

本會在港辦學七十週年

2021年9-10月刊


若以本會一九五一年在香港首辦循道學校計,今年是本會在香港辦學七十週年。 當年在循道學校首屆畢業生林唐玉蓮女士(即九龍堂林務本義務教士夫人),現時已八十多歲,她憶述在循道學校唸書的日子: 「學校的老師對我很好,這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當時我家貧,難以負擔學費,險些要輟學,幸好在李連枝校長及牧師的幫助下,得豁免學費。」 而最重要的,是林太說她在學校認識了耶穌基督,以致她結婚後建立了一個基督化的家庭。 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循道衞理會辦學至少七十年,教出來的學生不勝其數。其實重要的不在於我們辦的學校是否「名校」、每年培養出多少個「狀元」,而是在本會辦的學校畢業的學生,長大了往後如何處世待人?當他們遇到人生的成敗得失、健康或患病、得意或失意的挑戰衝擊時,昔日在學校學過或領受過的東西(多數是課本以外的),有沒有幫助他們活得更堅強和美好? 本會學校的週會,以前常常唱一首聖詩叫《生命如光歌》,若我們的學生,在畢業後一生沒有忘記生命如光、如花、如歌、如杖、如詩,這才是我們辦學成功的印記。


第376期

衞斯理大樓三週年

2021年7-8月刊


屹立在灣仔皇后大道東的本會國際禮拜堂,自重建至新大樓落成後,見證了香港社會的巨變,包括二0一九年的因反修例風波掀起的社會事件,及二0二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二0一九年的社會事件,灣仔區無日無之有示威,街頭巷尾瀰漫着嗆喉的催淚煙,地上盡是石塊磚頭,滿目瘡痍。到了二0二0年,疫情令致市面一片蕭條,人煙稀少,有好些日子像個死城。 國際禮拜堂置身城市中央,目睹種種滄桑變化,正如主任牧師范爾敦所言,教會乃被召去「重建、興起、修補和復甦」 (rebuild, raise up, repair and restore) 我們的家及我們的城市。 隨着社會事件漸次平息,疫情亦有所紓緩,國際禮拜堂開始川流不息,不論是崇拜活動、青少年及親子事工、音樂事奉、講座及課程,以至婚禮、喪禮的服侍,都令許多人的生命得到造就和祝福。 吳思源 總編輯


第375期

一點燭光

2021年 5-6月刊


上世紀八十年代有首粤語流行曲叫《一點燭光》,開頭幾句是: 「盼可將燭光交給我, 讓我也發光芒, 寒流裏,願同往, 關心愛心似是陽光……」 本期《會訊》分享本會屬下堂所、社福機構及循道衞理佈道團在過去一年多疫情肆虐下如何服務及支援有需要的人。眾所周知,差不多兩年香港幾乎「停擺」,停課停業,百業萎縮,市面蕭條,許多人(尤其是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坐困家中,感到孤單及無助,醫院及護老院又不准探訪,據云不少住院者因而患上情緒病甚至抑鬱。 曾有別會一位牧師告訴我,他的教會有許多長者,因去年大部分時間不敢外出,教會又沒有活動,主日祟拜轉為網上而他們又不習慣,兒女又不准他們去看顧孫兒,長者們多有情緒困擾,這些苦況未必有人留意到,更遑論開解及支援他們。 疫情現稍得紓緩,但我們不能也不應就此鬆懈,得時不得時都要保持警醒,做鹽做光,在寒流中帶來溫暖。 吳思源 總編輯


第374期

何去何從

2021年 3-4月刊


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曾經有一個移民潮,記得當時有一位著名牧者,離港前說了一句話:「去留隨神旨,到處成見證」。 移民誠然是一個很重要的決定,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語言、文化、生活方式都不一樣,全家人由零開始,絕對不是容易的事。因此人之常情是亟亟去問,上帝的旨意是叫我移民他國,抑或留在香港生活呢? 「去」與「留」其實並不是最重要,人生許多抉擇也不是非此即彼,更加缺乏先例可援及把握的保證。上帝的旨意其實不在於「去」或「留」,而在於叫我們「到處成見證」。 祝願弟兄姊妹,不論選擇移民或留港,都活得積極進取,幸福美好。


第373期

信仰如何面對疫境

2021年 1-2月刊


瘟疫肆虐,全球停擺,雷厲風行實施隔離政策。傳媒多報導確診和死亡數字,但數字背後有更大數目人士受到的傷害,則鮮有報導,更鮮為人知。 因着隔離政策,社會許多人孤立無援,這包括留院的病人和住在安老院的長者或弱能人士。據云院舍許多老人、醫院許多病人,因長期處於禁閉狀態,出現了情緒困擾甚至患上抑鬱病。當然不少長期獨留在家,因疫情又不敢外出的長者甚至青少年及兒童,其實也極容易有情緒病,只是傳媒不去報道而已。 教會面對這些乏人探候及關心的弱勢社羣,是否視若無睹呢?教會停止了聚會,似乎只把焦點放在如何利用及發展電子科技去維繫教友之間的關係,及把祟拜和其他聚會「上網」,從而建立「線上教會」。但在誇誇而談的同時,似已忽略了教會内外一大羣無法上網而獨留在院舍或醫院病床上的老弱病友。 本期《會訊》報導了本會不同單位及個別同工,如何在過去一年的疫情中積極發揮作用。其實這些故事每天都在發生,當然扭轉不了大局,但畢竟是雪中送炭,但黑暗中隱隱發出亮光。


第372期

循道衞理聯合四十五週年

2020年11-12月刊


四十五年前,香港只有「中華基督教循道公會」和 「中華衞理公會」,本是同宗同源,只是因為歷史原因分別為兩個獨立的教會。 在一九七六年,她們結合成為今日的「香港基督教循道衞理聯合教會」,由「中華」至「香港」,代表教會植根於香港的定位和決心。 七六年後出生的循道衞理教友,那怕是嬰兒寄洗或自幼返幼童會、主日學,都不會有「循道會友」或 「衞理會友」的身分認同。但年紀稍長的,有時也會衝口而出說「我們循道會」或「我們衞理會」,只是感激先賢們的努力,這種隔閡和分彼此的心態至今已不復存在。 本期《會訊》重温循道衞理聯合的美麗故事。際此風雲色變,社會與教會面對空前挑戰與危機的年代,合一和團結,已不僅是浪漫的目標,而是生存之所繫。
更正
本期第十頁:二0二一年宣教牧養委員會屬下各事工執行委員會及專責小組事工計劃中,聖樂事工執行委員會之「詩班指揮課程基礎班」舉辦日期應為11/4, 18/4, 25/4, 2/5, 9/5, 16/5。本地宣教事工執行委員會之「社區關心實踐行動」舉辦日期則待定。


第371期

洪水橋的異象

2020年9-10月刊


談到洪水橋福音異象,必先認識一下洪水橋的小小歷史。 洪水橋位處新界西北靠近元朗及屯門之間,原本叫「紅水橋」,因位處一條名叫「紅水河」的兩岸,本有村落廿多條,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才陸續有「外來人口」遷入,建有多幢私樓,並曾設有戲院,儼如一個小市鎮。以前由九龍市區入屯門及元朗,洪水橋乃必經之路。 及至五年多前,政府在洪水橋建有第一條公共屋邨「洪福邨」,由此人口進一步增多。而由於洪水橋位於新界西北,將來若「大灣區」計劃落實,它亦是一個主要的通道,所以特區政府有意把它發展為新界北的商業核心區,同時又是一個環保城。 際此發展契機,若本會在此區植堂及宣教,必可服侍更多的人。本期《會訊》為此做了一個專題,從不同角度看洪水橋異象,也籲請主内兄姊為這異象切切代禱。 另本期轉錄了本會社關小組就「國安法」在本港實施的信仰研討會幾位講者的分享内容。「國安法」對香港人來說不單陌生,更多心存恐懼,當然也有人覺得它有助回復社會秩序,街頭示威大為減少。其實不論立場如何,我們都要切切為香港代禱,求上主厚賜平安。


第370期

澳門事工三十年

2020年7-8月刊


很多人說澳門是福音的「石頭地」,這其實是片面之詞。 上世紀直至六十年代,澳門的教會十分興旺。筆者曾看過一幀照片,是當時澳門某教會的夏令營,逾百年青人,場面熱閙非常。曾有澳門老牧者對我說,只是因為六、七十年代以後,澳門人口流動性甚大,大量年青人長大後多到外地升學以至移民,這造成澳門教會青黃不接。 另一個原因,是澳門本地的牧者也逐漸流失,到澳門宣教的多是香港派來的傳道人,而他們又多是短期的,甚少以澳門為家,對澳門的歸屬感不強。這位老牧者慨嘆說,香港人常說去澳門「短宣」,結果澳門真的變為「短暫」的宣教殖民地。 筆者在十年多前曾有兩年每週到澳門講學,認識了許多本地人,事實上澳門人很單純,很有人情味。澳門教會增長緩慢,我看不是澳門人「心硬」,而是缺乏穩定而有質素的牧養而已。


第369期

教會奉獻

2020年 5-6月刊


新冠肺炎瘟疫蹂躪全球經濟,香港經濟大受打擊,大部分行業幾半癱瘓,失業率高企,有云這困局會延續起碼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際此嚴峻局面,本會已設立專責小組密切留意財政收支的轉變及趨勢。由本年二月起,差不多半年各堂會因疫情皆少了實體祟拜,這對奉獻收入造成若干影響;而因大環境經濟疲弱,部分會友收入減少,也對奉獻構成衝擊。當然教會在任何情況也當持定信心,以宣教及服務為任,牧養群羊,正如舊約先知以西結所說,失喪的尋找,被逐的領回,受傷的包紥,有病的醫治,這才是教會的核心召命。 回到初心,除了認定召命,還要在有需要時節省開支,盡可能地精簡架構和人手,也要重拾教會傳統中曾有過的織帳棚精神,自養自傳。 盼望教會上下同心,走過經濟及社會的寒冬。


第368期

60後的人生規劃

2020年 3-4月刊


盧雲神父曾著有《流金歲月——圓滿人生》("Aging ~ The Fulfillment of Life")一書,以動人的筆觸講及歲月流逝對人的意義。他指出一般人以為「老去」(aging)多代表孤單和黑暗,他卻認為可以是盼望之源和步向光明之途。 本期《會訊》邀請幾位年屆六十的牧者分享他們退休前後的感想和計劃。這令我想起盧雲神父在他的書中,曾引述一位名叫史葛·麥思慧(Scott Maxwell)的幾句說話: 「人老了實在令人費解,我本以為這是一段安静歲月。我七十多歲時的生活是有趣的,而且相當安詳。現在我八十多歲了,日子充滿激情。人愈老我便愈發熱愛生活。我實在不敢相信,我竟然對晚年的生活充滿熱情。」 本會多位七、八以至九十高齡的長牧,相信對上述一番話必有共鳴,因他們也活出了這份「老而彌堅」的氣質。 六十歲退休,是上世紀工業社會因應當時的社經條件及人均健康狀況而釐定的制度。今天六十歲的人多仍健壯,肯定他們可在「退休」必開創另一條璀燦的人生路。


第367期

我喜愛的詩歌

2020年 1-2月刊


曾有一次在某個安息禮後,旅遊車上坐我旁邊的一位中年男士,突然問我:「吳先生,剛才唱的詩歌曲詞皆那麼優美,但我返教會十多年竟從未聽過,請問在哪裏可以買到這些聖詩呢?」
他問的就是《耶穌恩友歌》,對我們當然並不陌生,但原來對不少近十多廿年返教會的人,竟是從未唱過聽過。我接着對他說,教會其實有許多曲詞上乘的詩歌,有興趣可以上網或到教會書室找找《普天頌讚》、《青年聖歌》或者《齊唱新歌》。
有云基督教是唱詩的宗教,這是事實,因為它的確比其他宗教擁有更多的詩歌,並且多普及到一般信眾,包括小孩子在内。記得我們小時候返主日學,一定會在上課前唱聖詩,那時還是用一個大木架,聖詩寫在油蠟紙上,一頁一頁的揭來唱。
信仰的造就和承傳,往往就是藉由唱聖詩潛移默化的嵌在我們心中。曲詞優美、神學精準的詩歌,令我們的信仰更有深度和幅度。


第366期

亂世中的心靈療癒

2019年11-12月刊


據云二0一九年,香港許多教會都流失了不少人,有青少年人,也有中年人。
青少年流失,大概是覺得教會親建制,沒對不公義發聲,也沒支持他們上街。中年人流失,其中有警務人員,因恐防被教會的年輕人邊緣化,甚至起底,覺得不安全;也有中年人不滿意部分教牧的立場,覺得他們太「黃絲」,言論偏頗。這情況發生在不少教會,本會也不例外,幸好也不算嚴重。
會長林崇智牧師曾發出牧函,呼籲教會弟兄姊妹保持合一的心。使徒保羅也曾說,不分猶太人、希臘人、自主的、為奴的、男的女的,在基督裏都同為一。這樣,黃的藍的,也當在教會互為肢體。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