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刊物: 會訊 | 靈音 | 靈修日程 | 書籍 | 刊物
「立約主日」在每年第一個主日舉行,讓循道衞理宗信徒重新委身作主門徒,過聖潔公義的生活。這個主日我們以喜樂的心慶祝上帝給予以色列人那份愛與恩典的關係,一份延伸到我們這外邦人身上的立約關係,就是上帝作我們的上帝,我們要作祂的子民。
這個立約關係是一份禮物,不是一個要求;這是一個蒙恩途徑(Means of Grace),不是人與上帝之間交換服務的契約。透過這「約」,我們進入與上帝之間一個愛的關係裏,並永遠在其中生活。既然上帝委身於我們,那我們又是否選擇接受這關係並同樣地回應呢?我們可以怎樣重新調整我們的生活來委身於這立約關係?
立約主日源於會祖衞斯理約翰對基督門徒生活的理解。他視上帝與人之間的立約關係如同婚姻一般,以愛和委身來維繫,不論是個別信徒層面或是信仰群體層面。我們不單接受這份愛的關係,我們更要在這關係上不斷成長。上帝不斷以愛呼喚我們、更新我們,因此我們也當竭力追求在愛與聖潔中成長。
衞斯理約翰參考十七世紀清教徒Joseph and Richard Alleine的著作,在一七五五年設立了立約崇拜,透過禮儀幫助信徒完全地向上帝敞開心靈,並且更深領受上帝的邀請,向上帝作出愛與委身的回應。立約崇拜不離聖餐,讓信徒透過紀念耶穌的受死流血,具體地體驗這以愛連繫的立約關係。
每年的立約聖餐崇拜,不但讓我們一同慶祝上帝為我們所作的一切,更讓我們確實地選擇過上帝喜悅的生活,再次將自己和生活的每一個部分奉獻給上帝。立約禱文中寫著:「上帝啊,我將自己完全交託給祢。在祢的創造中指派我站適當的崗位。讓我為祢受苦;分配做祢要我做的工作。給我各種任務,或當祢呼召別人時,讓我肯站在一邊。無論是高升,或是降卑;無論富足,或是貧窮。我樂意將自己和屬於我的一切甘心奉獻給祢。神聖的上帝,父、子與聖靈,祢屬我,我也屬祢。但願在地上所立這約直存到永恆。阿們。」在強調個人主義的時代中,人常常要標榜自己,要站在人前,甚至要作自己的主人,所以當我們認真細讀這個禱文時,就讀不下去。但當我們謙卑地回到上帝的愛中,便不難發現這個禱文其實是一篇愛的宣言,是關乎我們怎樣以愛和喜樂去回應這份立約關係。
願我們都靠上帝的愛和恩典,堅守與祂所立的約。阿們。
耶穌並不是降生在和平的世界中。他降生時,人民在羅馬政權所管治中生活,受到種種不義的壓制。他們期待彌賽亞的來臨,使他們可以脫離生活的困苦。耶穌出生時,有先知引述舊約聖經的預言說:「因我們上帝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裏的人,把我們的腳引到和平的路上。」(路1:78-79)耶穌的母親也唱出充滿期盼的「尊主頌」:「他用膀臂施展大能;他趕散心裏妄想的狂傲人。他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他叫飢餓的飽餐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路1:51-53)可見耶穌並不是在平安的日子中降生。事實上,在那時,希律為保他的王權,將伯利恆城及附近地區所有男嬰也屠殺了。
耶穌這樣宣告他的使命:「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宣告:被擄的得釋放,失明的得看見,受壓迫的得自由,宣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路4:18-19)耶穌的宣告正是回應人的盼望,也是聖誕真正的意義,耶穌來世的真正目的。他與喜樂的人同樂,但他常與社會中貧苦、受傷害和受壓制的人同行,關心他們。
耶穌降生時,天使報佳音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上帝,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路2:14)聖經中「平安」的意思,除了指沒有戰爭外,更重要是社會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睦,個人心靈的健康,人與上帝的和好。聖誕就是一個平安的節日。
香港社會的撕裂,從社會政局,當權者與市民,擴展至家庭、朋友、甚至是教會。大家因政見不同閙得面紅耳熱,甚至變成陌路人。政治的爭論,顯示了人們各有不同的世界觀及價值觀,不容易改變。縫補復和並不代表我們不分真假,忽視社會的公義和仁愛。當然縫補復和又不表示大家要意見一致。縫補復和乃看重大家的不同,彼此尊重,樂於聆聽。
此時此刻在香港,我們更需要明白聖誕的真義,活出公義、和平與仁愛。
按猶太人的禮俗,女子在許配期間,未婚夫已被稱為丈夫(太1:19),訂婚的關係在某程度上猶如結婚的關係。男方若發現女方有不合體統的情況,合理的做法就是休妻。這完全合乎律法,更是大眾認同的一套共識,只要按着這既定的程序行事,沒有人會有意見。反而不按這「規矩」,或會帶來誤解,甚至會吃虧。
當約瑟得悉馬利亞懷有身孕,還未知道胎兒的來歷,他承受的是何等的傷害?他是一個受害者,在這個情況之下,休妻更顯合理。奇怪的是,約瑟捨易取難,選擇不去跟從慣性的做法。約瑟「正考慮這些事的時候」(太1:20),不知是經過多少次的反覆思量?這是一個不容易的抉擇,但約瑟仍然在慣常的做法之中,努力去尋找其他可能。
有早期教父讚賞約瑟是個擁有非凡自制力的人,因為他沒有受制於妒忌。這種「非凡的自制力」或許令人望塵莫及,但「非凡」的背後,其實是在眾多的「必然」和「慣性」中加上問號,讓生命有更多的可能性,包括在負傷之下對人的關懷與寬容。
我們的社會同樣會建構出一套大眾認同的價值觀和共識,按着這些「共識」行事,我們會覺得舒適,縱然偶爾會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慨,但也會漸漸地消化和接受。例如我們會接受這個社會必然是汰弱留強,充滿競爭的,所以生存之道是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或者經濟效益和功能成效必然是社會最重要的關注,所以我們會以此衡量甚麼是有價值,甚麼是優先,有時,甚至會不知不覺地以此衡量人的價值,比較造成傷害;甚或會接受自己必然無法踰越這些潛在的規則和慣性,所以對生活欠缺了想像,因為踰越這些界限是很冒險。我們是否或多或少都受制於這些「必然」?
馬太福音稱約瑟是個義人,這個義人也是一個「敢想」的人,敢於想像,以致他能夠不受制於「必然」和「慣性」,以致他更能夠向上主開放,讓上主透過這樣的生命,成就祂救贖的計劃,救恩並非從約瑟而來,但約瑟卻是救贖計劃中一個重要的角色。主的使者鼓勵約瑟「不要怕」,馬太同樣鼓勵我們「不要怕」,在面對世界眾多似是而非的「必然」和「慣性」,我們要敢於提出疑問,敢於想像。
「將臨期」是記念主耶穌降生,並盼望主耶穌再來的教會重要節期。主耶穌曾經來世,但是世人拒絕了他。今日,若主耶穌以某種形式再來到我們中間,你認為世人又會有何反應呢?
馬太福音11章2至11節中,描述施洗約翰因指斥希律王的錯,被下在監裡。他時刻渴望上天差派救主來這世間,拯救他的同胞,糾正世間的不義。在他心中,耶穌應是這人物。他派他的門徒去問耶穌:「將要來的那位就是你嗎?還是我們要等候另一位呢?」(太11:3) 耶穌沒有正面回答這問題,只是回應:「就是盲人看見,瘸子行走,痲瘋病人得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聽到福音。 (太11:5)
好明顯地,耶穌所展示的大能,與施洗約翰期望上主施展的拯救計劃,有很大落差。耶穌沒有差遣天軍來擊退羅馬士兵,耶穌也沒有叫火從天降下來淨化這個不義的世界。耶穌卻是與世上最弱的弱者在一起,在他們生命裡重燃希望。耶穌開展了一場人性的革命。常與瞎眼的、瘸腿的、患重病的、聾的人同在。他們需要幫助、需要出路和需要愛。看來,「窮人聽到福音」應是耶穌對這群體的期盼 。
耶穌接著就問講論約翰的眾人:「你們到曠野去,是要看甚麼呢?想找什麼呢?」當時的人,到曠野去,是要尋找先知,是要聆聽神的要求。耶穌表示,施洗約翰的確是一個偉大的先知,但他仍不是人終極所尋找的那一位,他只是指向耶穌的指示牌。在曠野的呼聲,無論多嘹亮,無論對天國發表了多偉大的觀點,仍只是呼聲,不是天國本身,也不是福音大能的本身。
將臨期的第三個主日,在聖壇上我們點起了第三枝的蠟燭,代表著喜樂。將臨期有雙重的意義,一方面是等待基督降生,以及期待基督再來的日子。有時,等候是一件令人感到不耐煩的事情。人生當中有太多的等待,會使人心中同時充滿期待和焦慮。上主要在曠野中開道路,這道路就是耶穌基督。這大喜信息讓人帶來喜樂和心靈的滿足。
若在今日,可能耶穌會問我們:「你們返教會,到底想尋找什麼?到底想得到什麼?」你又會如何回應呢?在我們的信仰生命中所尋求的,仍停留或滿足於宗教形式上?還是渴望與耶穌有真正生命的連繫呢?盼望我們都因著願意與耶穌有生命的連繫,而真正嚐到福音帶來的改變,靠著耶穌活現出豐盛的屬天生命。
我們本月之主題為「分享信仰的生命」。今天,社會上充斥着一片撕裂、爭拗、懷疑、互不信任的氣氛;這氣氛會叫人感到不安、恐懼和疑慮……!我們需要真正的「平安」植根於人的心靈當中。當耶穌基督降生的時候,有天使向牧羊人顯現讚美上帝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上帝!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路二14);當耶穌基督受死復活向門徒顯現的時候,也是首先向門徒宣告說:「願你們平安!」(約二十19)。可見,耶穌基督道成肉身,其中一項最重要的使命乃為世人帶來平安的福音。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我們更當竭力承擔這使命,以祈禱代求、信息宣講、服侍行動以及生命見證宣揚這和平的福音。這和平的福音,不單透過信息來宣講,更需要透過我們的愛心和信心藉着具體的善行,與身邊的鄰人分享。正如德蘭修女曾說:安靜會引導我們禱告;禱告會孕育我們的愛心;愛心會激發我們的信心(信仰);這信心會化為具體分享的行動!這行動就是耶穌基督的福音!
與人分享信心的生命,要有根有基地持續孕育發展,禱告是重要的開端!我們可嘗試更積極主動地於個人私禱、小組團契和教會祈禱會中,為世界及香港社會的各種需要祈禱。當大家恆切地為我們的鄰舍祈禱,聖靈會激發我們的愛心,勉勵我們行善(參來十24)。正如腓利門書4-6節教導我們,當我們對眾聖徒的愛心,我們對主耶穌的信心;並且當我們願意與人分享信心的時候,就能產生功效,讓人知道我們所行的各樣善事都是為基督做的。
多年來,本會有推行「信仰分享運動」,這運動的核心精神,乃是期望透過信徒靈性的更新,鼓勵大家於生活不同的層面中,委身見證基督的救恩。期望我們能學習常以具體服侍的行動、生命的見證以與聖靈同工的代禱行動,向我們的鄰舍分享信仰。而聖經也常常提到耶穌基督看見人群不同的生命處境和需要時,他就「動了慈心」,接着耶穌基督便以愛的行動,進行醫治安慰、關懷幫助等工作,好使受眾能經驗天國福音的真實臨在。今天,我們當繼續以一份基督的慈心,常敏察身邊不同人士的需要,以禱告、同行、服侍,引領世人進入基督所賜的平安裏。甚願我們每一位均能成為宣講和平的天使,同心合意活出分享信仰的生命氣質。阿們。
不少電影以世界末日作為題材,各處有山崩海嘯、天氣異常、缺水缺糧,人類如何垂死掙扎等等。部分電影橋段的確與聖經略有雷同,但卻又不是完全一樣。馬太福音廿四章提到主再來,分別有一些預兆,包括在宗教方面,有敵基督和假先知出現,迷惑眾人;自然界有地震和饑荒,日頭變黑,月亮不放光,眾星要墜落;人際方面,人與人之間互相攻擊,國際之間要彼此對壘,不法事情增多,愛心漸漸冷淡。雖然有這些兆頭,人們仍然像挪亞時代一般「又吃又喝、又嫁又娶」!記得911之後,教堂擠滿人群,無語問蒼天;苦難、人生無常和世界終極的問題接踵而來,但過後又回復「正常」。我們是否要再次與災難碰頭,才勾起另一次生命反思?
主耶穌說:「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主哪一天來到。」(太廿四42)此處提及「警醒」是在末世時候應有的「警覺」,別人習以為常的事情,對信徒並非如此。當我們看見某些自然現象不再「自然」,某些社會狀況不再「正常」的時候,警號便響起,主再來的日子近了!因此,信徒們應該比其他人更早察覺世上事物的變異而提出警告。
其次,「警醒」也是一種「預備」,指到我們的心態。「誰是忠心有見識的僕人……」這位僕人一方面要忠於自己的崗位,管理上主託付我們的事情,不閒懶、不貪圖宴樂,適當地分配工作;另一方面作好準備,即使我們隨時離開,也不會對任何事物戀棧而感到遺憾!對於人面對將來和死亡,亞爾庫持‧什莫尼在《對以賽亞書的詮釋》有這樣的一段說話:「如果上帝不向每一個人隱瞞他的死亡日期,就沒有人會建造房屋,也沒有人會種植葡萄園,因為每個人都會說:『明天我要死了,為什麼我還要為別人勞動?』所以,上帝隱瞞了人們的死亡日期,使他們能夠建造種植,如果他應該受到奬賞(長壽),他就會享受到勞動的成果,如果不能,別人也從他的勞動中受益。」
對於主再來的日子也是如此,上帝沒有告訴我們那一天會來到,讓我們可以警醒度日,不作糊塗人,也要存着盼望,積極地活下去。主耶穌說:「……在你們想不到時候,人子就來了。」(太廿四44)我們準備好沒有?
大地的出產,滋養和供應人們的生活需要,人在經歷種種困苦挑戰後重得喜樂、平安,向上主發出歡呼,作出感恩之祭,這是感恩節的源起。今日,我們生活在城市,人際關係常出現衝突和破裂,面對將來,我們可以拿甚麼來獻給上帝?
我在英國威爾斯牧會時,每年收割感恩節都會看到聖殿前擺着一個極大又漂亮的南瓜,是一位我從不認識的街坊,每年都特意在自己後花園栽種的,獻上的是他一年的感恩之心。但我們處身在這非農業的社會中,該獻上的是甚麼呢?九月底在倫敦循道會收割感恩節崇拜中,人們獻上的多是從超市購買的罐頭食品、乾糧和餅乾,在分享時提出為出產這些食物的國民所面對的艱苦貧乏處境禱告,更要去思考現今不公義的經濟貿易帶來的剝削和不公平,當我們盲目消耗這地球的資源時,對我們後代帶來的貧乏和苦難會是何等的大!
生活在一個戰火處處、難民有增無減、各國領袖為着個別利益、明爭暗鬥,甚至磨拳擦掌,彼此對敵,不單是國際間之權力鬥爭,也同樣出現在我們香港的社會中。近日的立法會宣誓風波更明顯地指出,我們怎能只着眼於個人的感恩!當週遭被強風暴雨、黑暗烏雲覆蓋時,我們要感恩的,是仍有一顆堅定不移的信心──上主與我們同在!
東正教會的巴多羅買教宗提醒我們要從大處着眼(see the larger picture),因為他看一切事物比他個人更重要,同時,他也是在信仰傳統中不能分割的一份子。就在這人心徬徨和憂患中,他提供了洞悉和盼望給這世界。
二00二年,他在奧斯陸接受了「智慧獎狀」,眾多獲獎理由之一,是讚揚他努力不懈地批評和譴責現今過度的消費主義,並因失去公義而產生的不公平制度。對他來說自我倒空(self-emptying)和犧牲(sacrifice)是信徒和教會可作的最好獻祭,更加重要的是信仰中的十字架和聖餐,是我們的福份和感謝之祭(without the cross, without sacrifice, there can be no blessing)。
如果在這感恩節中,我們經已籌到足夠的金錢去支付重建國際禮拜堂暨總議會大樓的建築費用,我們會很興奮;如果每個人私下禱告都得着應許,我們會喜出望外地謝天謝地。然而我更確定和相信的,是因着對上帝的信仰,我們可以忘記自己,效法基督,為他人和為這世界作出犧牲,讓這世界和社會的痛苦能減輕一點。
這是上帝今天賜予我們的恩典!
曾認識基督徒在職場中遇到被上司命令,在沒時間準備下代表機構接受傳媒訪問。遇到這情況,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避之則吉,怕講錯說話導致個人或機構名譽受損。當我們面對這困境時,辭掉工作可能是其中一個選擇,相信在今主日經課路加福音21章13至15節中,提醒我們遇到類似處境時能得著上帝的激勵,並且能憑信心勇敢面對這困難。
這段聖經提到當我們面對困難逼迫時,最終會成為作見證的機會,因為主必賜我們勝過別人的口才和智慧。13節中「見證」這字原文是有殉道的意思。而當我們被主呼召時,確實是被主吩咐要天天背起十字架來跟從祂。我們今天更要清楚是活在等候主再來的末日中。這段經文正好提醒我們面對困苦逼迫時,主應許會賜口才和智慧給我們面對。所以要靠主站穩,勇敢不驚惶,讓人看見我們靠著上帝化軟弱為剛強,最終能使我們見證祂的大能。
在這末日的世代中,除了個人會遇到困難逼迫外,各地也會有愈來愈多的戰爭、地震、飢荒、疫症、天災等,這也是我們作見證的時機。作為基督徒的我們,應效法主耶穌,把握機會向受苦者雪中送炭,以愛心行動,給予他們關懷和祝福,主動成為災民的鄰舍,使他們在困苦中增添溫暖,自己也在服侍過程中更深經歷上帝的愛和恩典。
本會有不少弟兄姊妹曾參與四川汶川地震後重建、柬埔寨短宣與及國內清遠樓下鄉等災區或貧窮地區的關懷服侍,深深經歷施比受更為有福的真理,並體會到自己身處香港,縱使要面對困難挑戰,但相對各地的災民和貧民,卻已是微不足道,理應常懷感恩之心積極去生活。
作為虔誠天主教徒的候任聯合國秘書長古鐵雷斯這樣說:「我需要抱著謙卑的心去聆聽及關懷各地的難民。」這位前葡萄牙總理,也曾擔任聯合國難民事務專員,他不只是看見難民為各國所帶來的難題,而是告訴我們要謙卑地去了解及體恤難民的苦處。我們要學習聖法蘭西斯的禱告:「……少求受安慰,但求安慰人,少求被了解,但求了解人……因為我們捨去時便有所得……」在這黑暗的世代中,我們要靠主發光。
如果你問我上帝在你生命中的旨意是甚麼?我即時想到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16-18節這段我們耳熟能詳的經文:「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隨後你可能會再問:「這吩咐是否真的可能呢?」在順境時感恩當然容易,但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即使不是十常八九、亦必經常出現,在逆境中要我們常常喜樂和凡事感恩是否要求過高呢?
首先,感恩是因為我們相信上帝的良善,一切臨到我們的際遇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掌管歷史的主宰所安排,或是容許的。哥林多前書十章13節說:「你們所受的考驗無非是人所承受得了的。上帝是信實的,他不會讓你們遭受無法承受的考驗,在受考驗的時候,總會給你們開一條出路,讓你們能忍受得了。」情況正如很多小孩子,可能都會視某些成長的經歷為苦事,作為家長的不可能免去他們一切的困難,如何讓小孩子在合適和安全的環境下接受挑戰才是家長需要小心安排的。試想我們在天上的父又豈不會,或不能如此引導我們呢?
其次,感恩是因為我們在上帝中有盼望,縱使今天我們沒有方法或把握去跨越面前的困難,我們仍然期盼在過程中,我們能夠有所成長。更重要的是確信上帝在最終,已應許我們永恆,無比的榮耀,正如哥林多後書四章16-17節所說:「所以,我們不喪膽。雖然我們外在的人日漸朽壞,內在的人卻日日更新。我們這短暫而輕微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所以,主耶穌也在馬太福音廿四章13節應許我們說:「堅忍到底的終必得救。」既然如此,我們即使在困難之中,又如何可以不為上帝在基督耶穌裏為我們所成就的偉大救恩而感恩呢?
最後,感恩是因為我們有上帝不變的愛,我一直以來都十分喜歡足印的故事,當中提醒我們,上帝在任何困難中都不會撇下我們,相反的他會更緊緊的與我們同在,這亦是我和很多信徒的親身經歷。上帝沒有應許我們天色常藍,基督徒在世上同樣需要面對苦難,只是我們有創造天地的萬王之王,萬主之主與我們同行,這是何等的奇妙、何等的福氣啊!就讓我們由今天開始,立志在任何的境況中向上帝感恩吧!
哈巴谷先知對當權者的惡行所發出的控訴與傷痛,與近年香港的處境也很相似。當面對不公義的社會現象,相信我們跟先知一樣,心裏萬分難過,不禁呼求上帝說︰「你不應允,要到幾時呢?我向你呼喊『暴力!』,你還不拯救?你為何使我看見罪孽?你為何坐視奸惡呢?」(哈一︰2-3)
對於公義沒有被彰顯,甚至被扭曲,法律也未能制裁惡人的時候,為甚麼上帝仍沉默不語?也好像視若無睹呢?相信這是不少信徒的掙扎和疑惑。不錯,當我們着眼於面前的困窘時,就容易心生懷疑,以為上帝已經忘記了我們的苦況,甚至抗拒相信他。然而,當先知謙卑下來,再一次等候仰望上帝,他便得到肯定的回應。上帝的應許必要應驗,到了他所定的時間,必不耽延,他必按自己的計劃懲罰惡人。正如金斯萊(Charles Kingsley)所說的「上帝的策略」:教會歷史見證一個神聖的目的,並向一個神聖的目標前進。我們要認定上帝是那位由創世到世界終結都與我們同在的主宰,整個人類的歷史就是上帝的歷史,無論當下的環境如何嚴峻,信徒也得深信主仍掌權,因為我們不是短視地只看目前,而是要認識上帝在歷史中的長遠計劃和目標,站在永恆的國度中看每一件事情,包括那些不幸或令人不愉快的事件,才能看出事件的真實意義。
更重要的是,上帝勉勵他的僕人說︰「惟義人必因他的信得生。」(哈二︰4)在這個等候的過程當中,縱使我們未必完全明白上帝的用意,但我們也當憑着信心,擔當先知的角色,依靠上帝的大能,在世秉行公義,剛強作工。雖然我們不知未來如何,但因着信,憑藉在主內的喜樂與平安,我們不致喪膽,得以坦然無懼地接受每一天的挑戰,按着他的心意向前邁進。我們要向受苦的人宣揚上帝的救恩、向受逼迫的人傳講盼望的信息、向在患難中的人展示上帝的愛。
各位弟兄姊妹,今日雖然面對黑暗掌權,但我們仍可以因着對上主堅定的信心,忍耐等候,使人得着福音。
聖經和聖詩集,可以說是我們參與聚會時必備的兩本書。馬丁路德曾說:「上帝所賜給我們的禮物中,最偉大,最珍貴,最能歡愉人心者,首推音樂。」在我們的信仰生活中,相信大家都曾經歷,一首詩歌往往比一篇講道更能打動人心,引起共鳴。上帝賜下音樂,不單歡愉人心,他更使用音樂,激勵人生,安慰哀愁,為我們帶來積極、勇氣與奮起的力量。
一七六一年,會祖約翰衞斯理在《神聖的旋律》(Sacred Melody)的序言中,寫了幾條唱詩須知 給我們,摘譯如下:
1. 先學好這首,然後努力學習其他詩歌。
2. 按樂譜的要求唱。
3. 要學完唱整本詩集。注意經常參加會眾唱詩,不要被軟弱或疲倦阻攔。如果你覺得唱詩像背負十字架那麼難,那就背起它,你會蒙福的。
4. 提起精神放膽唱。避免唱得像半睡半死的,應努力使勁地唱,不要怕別人聽見你的聲音。
5. 謙遜地歌唱,不要突出自己的聲音。要注意與會眾歌唱聲音的和諧。
6. 注意歌唱速度和節拍,不要唱得太快或太慢。
7. 最重要的是用靈歌唱。唱時想着你是在討上帝的喜悅,不是為了取悅自己或別人。要能做到這一點,就要專心唱出歌詞的意思。以歌為祭不住獻上給上帝,如此必蒙上帝悅納。
聖樂實在是一門崇拜藝術,是人對上帝表達盡心、盡性、盡意、盡力的一份愛;也是集琴音樂器、人聲和唱、節拍舞蹈的一份敬拜情操。詩人大衛在他的獻殿之歌中,如此向主高歌:你將我的哀哭變為跳舞,脫去我的麻衣,為我披上喜樂,使我的靈歌頌你,不致緘默。耶和華——我的上帝啊,我要稱謝你,直到永遠!(詩篇30:11-12)
對!我們的上帝啊,我們要稱謝你,直到永遠!並要用詩篇、讚美詩、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地讚美主。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上帝。(以弗所書5:19-20)
在此,願我們引用查理士衞斯理創作的詩歌向主高聲歡唱:願萬口千舌同歌唱,頌讚我救贖主,我的上帝君王榮光,頌揚他恩典得勝……天上聖眾地下聖徒,上下教會同心,讃美主愛榮耀歸神,千秋萬古永恒。
1 參The United Methodist Hymnal (1989) p.vii “Directions for Singing”
2《聖名榮光歌》
古語有云身體髪膚受諸父母不可毀傷;從基督信仰角度,應保養顧惜受諸造物主的身性心靈,讓其順應創造原意,自然地健康發展、成長和操作,免得「……把順性的用處變為逆性的用處」,是可羞恥的,是神不喜悅的。(羅1:26-27)
當我們愈瞭解身心發展的因素和過程,應愈好地孕育稚童,按照神的設計和時序成長;例如自然合理地按運動肌肉的成熟階段先訓練大肌肉然後小肌肉,不能亦不宜倒行逆施,或揠苗助長,否則孩童簡單如執筆寫字的手勢,亦難免錯誤百出,到長大後亦只嘆積習難返,難以靈活操控把字寫好。另一方面,亦不應窒礙自然的成長如纒足紮腳,因為壓止自然生長,只會一生受害。這種對神創造原意的輕視妄顧,只會遺下大小苦痛,衍生遠近問題,窒礙正常幸福成長。
隨著今日對多元智能的認識,不少在傳統學科學習欠佳的學童,藉發揮潛藏但非學術(非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範疇或該校未有報考該科)的智能,重拾自信,回過來一般主流學習也得到提升;能發揮天賦,活出真我,人生必定精彩又快樂;能尋求並順服神旨而活而行,實在蒙福,也正是主禱文的要旨──「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
除了「身心智能」有天賦的設計,個人的「性別」明顯地亦有神創造的預設和設計。天然的性別基因世代延傳,在胚胎中已存有,在母體中已有男、女的顯型。「男女不同」固然是創造的本意,但還需有後天適當的培育(父母角色尤其重要),才能讓出生時既有不同「生理性別」的男女,在「心理性別」(包括性別身份和行為的認同)方面適當和一致地發展和確定。
若性別身份的發展偏離原來生理性別,可以出現「跨性別認同」(cross-Gender identification) 或「性別不配合」(G non-conformity),繼而產生「性別不安症」(G dysphoria)──即因生理和心理性別不一致而產生強烈煩燥不安的感覺,進一步可以引致功能性的失調,如情緒困擾、失眠、人際關係和工作能力等障礙;日後還可能成為同性戀者。
我們不會刻意壓抑小孩某方面的肢體或智能發展,我們也不應該阻礙幼童順性的發展。當我們鼓勵發展兒童的多元智能,我們也應該積極正面地按着孩子的生理性別培育他們的心理性別。這也是我們應該幫助他們行走的「當行的路,到老也不偏離。」
記得初返教會時,有一首經常會唱的詩歌──〈基督精兵〉。歌詞是「基督精兵前進,齊向戰場走;耶穌是我元帥,引導在前頭;基督為我君王,帶領攻仇敵;看祂旗幟前進,已到戰陣地;基督精兵前進,齊向戰場走;耶穌是我元帥,引導在前頭。」每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都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
保羅在殉道前所留下的一封書信,鼓勵提摩太要堅守在上帝面前的呼召,突破個性上的膽怯和環境的挑戰,靠主恩典剛強站立(提後2:1)。不但能成為無愧的工人(提後2:14-18),更要成為「基督的精兵」為主作戰,將福音廣傳出去(提後2:1-13)。基督要興起「他的精兵」就像衝浪的高手一樣,在風浪中擴展上帝的國度,至死忠心地得着主寶貴的稱讚及賞賜。
在我們現今的時代,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傳統所指的異端外,也有一些新興的派別產生,例如:將基督的身分降低,拒絕單憑恩典稱義等教義,往往都是因為他們按照自己的意思,隨意解說上帝的話語,沒有按照正意分解真道的緣故。同樣,我們弟兄姊妹中,也會受一些誤導及似是而非的觀念影響,就如「信與不信」原不相配,不能同負一軛,其實經文的前文後理都不是講論婚姻,所以用以反對信徒與未信者結婚就不一定合適了。弟兄姊妹今天未能懂得分辨,往往也是因為我們對聖經一知半解而造成的。
所以對每一個基督徒來說,我們當竭力去明白上帝的話語,花上功夫研究真理的道。忠於上帝在說話時的原意,放開自己的主觀,沒有自己的強解,要按照正意分解真道。才可算是基督的精兵及無愧的工人。
若要成為「基督精兵,無愧工人」為主作戰,我們更需要在屬靈生命質素上不斷提升,免得在信仰生活或靈性上軟弱無力或是跌倒。要堅固信仰生命就要透過神學裝備及訓練,不斷成長,才可以在這充滿試探和引誘的人生戰場上,站立得穩,而不致失去永恆生命。
新約中恩賜(Charisma)原文的意思是「恩典的賜與」。無論指的是天賦才幹,抑或是在特殊處境下聖靈所賦與的能力,都是來自上帝的恩典,由上帝所分派賜與:為的是叫人成長、事奉上帝、建立教會(基督的身體)、服事鄰舍,見證基督。
恩賜(Charisma)一詞共出現了17次,除了彼得前書之外,對有關恩賜的討論,大部分都是出於保羅的著作。按着不同學者的理論,對恩賜的分類有不同的立場。例如按功能分類:預言、服務、教導、勸化、施捨、治理、憐憫;按職分分類:使徒、先知、傳福音、牧師、教師;按目的分類:為傳福音、宣教服務。扼要而言,聖經教導了上帝總會藉聖靈賜與信徒有至少一種、或多種「恩賜」,但卻不會「擁有全部」的恩賜。因此,保羅提醒信徒要「看得合乎中道」,不要把自己所蒙恩而得的「恩賜」或「才幹」看得太高、太多及私有化;當然,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低太少,過分謙卑至「一無所有」。重要的是發現和肯定上帝所賜與的恩賜並加以善用,過程中要學習彼此配搭、同心事奉、彼此聯絡、在愛中建立教會在質和量的長成,也讓各人在愛的事奉中不斷成長。
保羅在羅馬書中也提出善用恩賜的重要態度:
專一(服事、教導、勸勉),恩賜誠然是上帝所賜與的,但對事奉經驗的累積卻是透過專心和時間的磨練而來的。這需要我們不單按恩賜和異象來事奉,更要能不好高騖遠,過程中以忍耐和堅毅的心來承擔事工,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不輕言逃避退縮。
誠實(施捨)指的是慈惠工作,當中會涉及資源/金錢/權力的再分配,作為事奉者,我們必須要清心,以誠信和以真誠的心去幫助弱勢的社群和人士,保守自己不陷入財權的試探中。
殷勤(治理)在日常行政管理事務上願意多花心思,在籌劃管理的事情上多走一步,多考慮一點人事網絡的安排,或能讓事工得以暢順地進行而減少事後補救的困擾。
關懷(憐憫)是以甘心樂意在光環的背後去關懷扶助軟弱的肢體,輔導關心(憐憫)受傷的弟兄姊妹。這是既高尚又蒙主悅納的事奉。
上述只是聖靈所賜眾多的恩賜的部分,但願弟兄姊妹們都能舉一反三,反省我們的事奉實況和態度。
願聖靈加力扶持各人都善用上主所賦與的恩賜,忠心事奉,建立教會;願我們都重新得力,展翅上騰。
香港的立法局選舉已塵埃落定,無論是建制或非建制,今屆議員中出現了不少新面孔。過往的香港政局紛亂、核心價值漸失,令不少市民擔憂,今屆破記錄的二百二十萬選民參與投票,甚至為了投票,排隊至凌晨兩時,證明香港人關心這片地土,要藉一票來發聲,也冀望帶來改變。這個新局面能為迷茫的香港帶來一條出路嗎? 有些人存着盼望,有些人變得更悲觀。
今天經課提及的耶利米先知,他的信息也是帶着悲觀與盼望。他蒙召事奉長達四十年,正值猶大歷史中動盪黑暗的時期,上帝要他發出「拔出,拆毀,毀壞,傾覆,又要建立,栽植」的信息。人喜聽「建立、栽植」的美言,卻不要「拔出、拆毀」的警告,面對敵對的政治及宗教領袖,他仍然忠心地傳講。耶利米不單傳講,更是認同百姓的傷痛,因為百姓損傷,他也受到損傷(耶8:21),百姓對審判的警告充耳不聞,悖逆犯罪,依然故我,使他對百姓失望,然而,他對上帝有堅定的信心,相信上帝的管教有醫治的能力,仰望祂的拯救,看到苦難背後有恩典,審判之後有救贖。
這種仰望上帝的信心,在黑暗的日子更顯寶貴。面向百姓,他看到的是偶像崇拜,道德低落,以致他慨嘆:「但願我的頭為水,我的眼為淚水的泉源,我好為我百姓中被殺的人晝夜哭泣。」(耶9:1) 不過「流淚的先知」不是單看到悲觀一面,透過淚眼,他仍看到上帝的應許,猶大雖會被擄,七十年後,上帝要眷顧他們,使他們歸回本地(耶29:10)。耶利米寫下了上帝的拯救,讓被擄異邦的但以理,在多年後看到耶利米書所記載的應許,但以理得以堅定仰望禱告,點燃回歸故土的盼望。
你的生命歷程處在甚麼景況 ? 無論我們自己或是社會,我們總會踏進崎嶇艱難、悲觀迷茫之處,有些環境也真的使我們哭泣失望,就在這些時刻,讓我們不是單看眼前的景況,而是越過這些,看到上帝的應許,祂是掌管歷史的主,這是我們盼望所依。
著名二十世紀德國神學家潘霍華認為「愚昧人比惡人更可怕!」
雖然惡人的意圖明顯,卻可以通過正義的力量加以制衡;但對愚者而言,若他們選擇甘於愚昧,不服從理性,那根本令人防不勝防。所以,他認為愚昧是比惡意更加危險的敵人。
這裏所說的愚昧,並不是指人的某種天生能力(例如智力)遭到了窒礙或破壞,而是在某種環境或勢力下,人被剝奪了或放棄了作為人應有的獨立判斷能力。簡的來說,就是人們把自己塑造成愚昧人,或者允許別人把自己塑造成愚昧人。而更可怕或可悲的,是統治者或有權力的人,並不希望人們擁有獨立判斷能力,而是希望利用人的愚昧,來獲得更大的利益和維持他們已有的勢力。
在耶利米先知的時代,正是猶大國面對亞述、巴比倫、埃及三國在爭逐世界霸權的時代。在強權的威脅下,以色列人沒有選擇上帝,也沒有聽從先知的責備和警告︰回轉歸向上帝,除掉偶像。反倒如牆頭草般時而攔劫埃及攻打巴比倫、時而想聯合埃及背叛巴比倫,最終猶大國隨着各國情勢的消長,自取滅亡。難怪在耶利米書4:22,先知指出,耶和華說:「我的百姓愚頑,不認識我;他們是愚昧無知的兒女,有智慧行惡,沒有知識行善。」
今天,國際局勢依然動盪,昔日的超級大國地位不時受威脅。假如香港仍只懂靠攏經濟強國、吹捧地產霸權,而主動或被動地放棄對誠實、公平、公義的持守,我們豈不也像那些愚昧無知的兒女嗎?
潘霍華認為,要「治療」愚昧,唯一方法是得着靈性的救贖,就是要敬畏上帝。不約而同,有位從事基督教教育超過三十多年的學者分享她的領悟︰「教育本身,不論是普通教育或基督教教育,都不能把人的生命改變成基督的形象,惟有上帝才能夠按基督的形象徹底改變人的生命。」
今天是主日學主日,相信各堂的主日學已不再停留在昔日「識字」、只追求認知的年代。反而要更進一步,發展上帝賦予我們各人獨立的判斷能力,以至在現世中,能戳破世間愚昧的謊言,成為一個有智慧、順服和敬畏上帝的人。
陶匠的工作(耶18:1-11)是聖經裏的一個重要比喻,陶匠比如上帝,泥土比如人,陶匠的創造比如上帝的創造。陶匠與泥土的關係比如上帝與人的關係,泥土第一條件是順服、柔軟和可塑造。
上帝對人的生命有絕對的主權,若我們認識到自己是被造的,生命被上帝掌管、調整和改變,是上帝手中的作品,我們應該無條件的降服於上帝的旨意。順服祂不斷在我們生命中的陶造、拆毀和建立。祂藉着我們人生中不同的生活場景,仔細認真地陶造我們,希望我們成為祂手中的精品及有用的器皿。
我們或許生活有困難,生命有時無助、空虛和動盪不安。人生經歷如陶瓷在火中燒烤一般,但我們知道陶造我們的不是置我們不顧的主,衪是深深地愛我們,當我們順從自己的意思,器皿造壞了,祂不是把我們隨手丟掉,而是重新把我們改造。祂的用意並不是在審判,而是在栽培與建立,希望祂所塑造的器皿能夠符合祂的心意,這也就是上帝託付給耶利米最重大的任務,要他勸告猶大國的人民,上帝要給他們機會,只要他們離棄罪惡,上帝必回心轉意,不降災難。
上帝期待我們的生命被雕塑而有所改變,但是,有時我們會覺得自己已經夠完美,我們的可塑性會因這心態而減少,而無法再成為上帝手中更珍貴的器皿,所以,我們必須聽從且毫不保留的順服在上帝手中。
我們是一群生命受到改變,而且願意接受上帝呼召的人。為了使我們更能在服事上或信心上成長和茁壯,讓我們不斷順服並接受調整,靠着主面對自己的罪惡與軟弱,使我們成為上帝手中更美的器皿,可以裝載祂豐盛的恩典。
每當我們想起差傳,不少弟兄姊妹都以為那是牧師和宣教師的事,他們推動信徒往海外佈道和植堂;當然差傳的重點是領人到主面前,建立教會,頌讚上帝,然而宣教的途徑不單是佈道和植堂,而是有不同的方式。例如:「帶職事奉」是信徒以不同專業在宣教工場,一面工作,一面與人分享福音,他們可以是老師、醫療人員、會計和各類技術人員。使徒保羅就是帶職事奉的佼佼者,他一面織帳棚,一面宣講福音。此外,也有不少教會和機構在落後地區,他們在宣教工場以人道援助和社區建設等方式宣教。
我們的教會有外派差遣員在亞洲和非洲地區參與海外宣教,在非洲塞內加爾,我們除傳道外,也做社區援助,因為一些地區較為貧窮,人民生活困苦,多人缺乏糧食,小朋友缺乏教育,病人無錢看醫生。本會安素堂兩年多前與伙伴差會合作,援助塞內加爾的一個穆斯林鄉村開水井,當地的牧者帶領村民經過祈禱和等候,兩年多了,那水井終於在今年的七月建成了,受助的村民歡喜快樂,有水供應,婦女們再不用去很遠的地方,把很重的水桶頂在頭上,運送回家了。教會這善行的目的除了愛當地人,幫助他們的實際需要之外,也是為了彰顯基督的愛。
希伯來書十三:15-16「我們應當藉着耶穌,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上帝,這是那宣認他名的人嘴唇所結的果子。只是不可忘記行善和分享,因為這樣的祭物是上帝所喜悅的。」聖經常告訴我們,信徒要以上帝為首,要常常頌讚、祈禱、感恩,又要把基督的道理教導人、傳揚福音,而希伯來書十三章特別提醒我們一件事,不可以忘記行善和與人分享,因為這是上帝所喜悅的事。塞內加爾那鄉村的居民雖然信奉伊斯蘭教,但藉着基督的愛,聖靈的感動,今天福音的門已經在那裏打開了,感謝主!
著名宣教士戴德生的名句:「假使我有千磅英金,中國可以全部支取;假使我有千條性命,決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不,不是中國,乃是基督。」今天我們信徒有沒有這種信心和全然奉獻的委身,一切為基督呢?差傳是主給每一位信徒的使命,但願我們每一位基督徒都身體力行,為主奉獻所有,榮耀主名。
全世界矚目的奧運會到了今天終於要閉幕,下一屆四年後東京再見!聽說香港市民對今屆奧運的熱情大減,但因着一些運動員在比賽以外的言行舉動,激發起國民之間的針鋒相對,並且鬧得滿城風雨,還有在網絡媒體上,又引起大家熱烈討論。當中孫楊和傅園慧的表現,甚至成為國際關注。他們表現的迥異,對我們屬靈生命的更新,能帶給我們一些啟迪。
在今日的經課中,希伯來書12章18-29節,作者提醒我們這群新約的子民千萬不要弄錯人與上帝應有的關係。他用了兩座山作對比,舊約的西奈山是「那可觸摸的山」,和新約的錫安山喻表同樣有上帝的臨在,並且向我們說話。還有,代表兩約的兩座山,各有一位中保——懼怕戰兢的摩西和大祭司耶穌。他分別用了七個意象去對比兩處地方氣氛的差異。在舊約時,人與上帝相遇的經驗是「極其可怕」,所有意象都是非人化(18-21節),強調着立約群體的不配,要保持距離,上帝要審判他們的罪;但在新約時,卻是完全相反,我們是身處在一個「盛會」(23節)中,這個名詞在當時可以是指年度的大型體育比賽,就像奧運一樣。這裏的意象卻極其人性化及關係化(22-24節)。整個地方充滿着一種興奮、狂歡、溫暖、開放、接納和幸福的氣氛。作者強調只有在這裏,我們才能找到聖潔,赦罪和恩典。我們毋須懼怕上帝的聲音,因為耶穌的血已為我們的罪獻上永遠的祭,保證了我們與上帝的關係。這份恩典,就是我們信仰路上努力和堅忍的推動力。
在今次奧運會的比賽中,孫楊和傅園慧,展現出完全不同的態度。一個只問勝敗強弱、自高自大,拒人於千里之外,當他遇到失敗時就崩潰哭號;另一個則笑對軟弱得失、充滿着喜樂、感恩和享受當中的過程,雖然她得不到王者的成績,卻贏得萬人的喜愛。他們的表現就好像分別處身在「西奈山」和「錫安山」上光景中。弟兄姊妹,今日在我們屬靈生命的「賽道」上,我們又經歷着在那個山上的景況呢?
咫尺毗鄰的澳門,在我們人生中或許已拜訪過多次。上一次你到澳門的日子是在何時?在那裏幹甚麼?遊玩、豪食、過境、工作、探親……?吃喝玩樂,經過商家傳媒的營造下,澳門給我們的印象就是這樣吧!
澳門在四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因着西方經濟帶動,逐漸開放和發展,政局轉變導致移澳者眾,不同差會在澳門建立教會,信徒熱心佈道,這期間的宣教工作十分興旺。可是,也隨着政治逆轉帶來動盪和移民潮,以致教會和社會的氣氛日趨低沉。時至今天,澳門的宣教工作仍似原地踏步。
我們如何回應耶穌的教導和託付?當耶穌提醒我們不要懼怕,要為自己預備不壞的錢囊和用不盡的財寶在天上,那時我們的心在哪裏?當耶穌提醒我們要作警醒的僕人,等候主人霎時來到和按時分糧給人,那時我們在作甚麼?耶穌指斥當時的人曉得看天色而知氣象,卻不曉得分辨時代情況。我們的屬靈生命是脆弱又淺薄嗎?還是有用不盡的天上財寶?能敵擋時代潮流的衝擊嗎?能承傳耶穌託付的使命嗎?
要繼續堅守耶穌所託付的宣教使命,不一定要擁抱雄才偉略,但卻不能沒有熱誠——一份對生命和對信仰熱切追求的熱誠,這份熱誠是因着經驗過耶穌的愛,經驗過聖靈在心靈中同在的能力,經驗過生命的成長,這經驗就是自己的「錢囊和在天上用不盡的財寶」。
石地可以再開花嗎?記得從前讀過一篇文章「榕樹的美髯」,其中描述榕樹生長的特質,樹根可往泥土裏生長,也能懸在空中和攀附在石上,一粒榕樹的種子落在峭壁上,只需少許泥土也能成長,是何等奇妙!讓我們不要遺忘或慨嘆這石地,而是求主將石地轉變成可盛載種子,且將這些種子轉變成可在石地生長,並能發展成樹,見證上主的恩典和能力。
大家曾否經驗過,當你忘記携帶門匙,又或者雙手不方便取出門匙的時候,但你知道屋內有人,會否期望對方盡快給你開門?但可惜屋內聲浪太大,又或者室內的人好夢正濃,遲遲還未開門,少不免埋怨對方為何聽不到門鈴?內心亦不其然咒罵對方反應太慢,甚至將怒氣發洩在門鈴或大門之上,好叫對方知道門外有人,正在焦急等候進來。倘若叩門的人是耶穌,我們作為那室內的人,該當如何面對在門外叩門的主?
今天的經課正好提醒我們,門徒比作等候主人回來的僕人,比喻中,主人或是半夜來,或是天亮之前來,不論何時到來,作為僕人必需隨時警醒。顧名思議這比喻是針對那些沉睡的人,需要常作準備,好讓我們能夠成為有福的人。
實際上,作為一個僕人,或許由黃昏等候主人至天亮,這並非出自僕人的意願,亦非查究主人何時回來的問題。僕人主要職責是好好打理家中的事務,按主人的吩咐,迎接主人回到家中伺候他。當黑夜來臨的時候,如何能夠保持清醒並常作準備,才是值得我們關心的事情。假設黑夜是代表罪惡的權勢,當中所帶來的挑戰,容易使門徒陷入迷失與試探之中,亦有機會讓賊人乘虛而入的厄運,在此世代我們需要尋求智慧,懂得分辨該做什麼事情才對,好叫我們能夠作主忠心僕人,當中不可忘記兩件重要的事情,從而避免引狼入室。
束緊腰帶,是叫我們不要忘記僕人這身分,這緊身的腰帶確實讓人感到不舒服,想讓肚子稍稍放鬆亦造成障礙,但卻能夠幫助我們意識它的存在,好叫我們在黑夜之中,能夠保持警覺,今天我們靠着什麼事物,來提醒自己是僕人這身分?
燈也要點着,是叫我們藉着光照亮黑暗的房子,免得我們被黑暗籠罩,因而失去主所託付給我們的使命。聖經中有不少經文提及上帝與光的關係,當中包括「求你使你的臉向僕人發光,憑你的慈愛拯救我。」(詩篇卅一:16)「耶和華啊,求你用你臉上的光照耀我們。」(詩篇四:6)「使你的臉發光,我們就會得救!」(詩篇八十:3,7,19下)「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詩篇廿七:1上)「上帝就是光,在他毫無黑暗。」(約翰壹書一:5上),能夠成為警醒的僕人,每時每刻不可不親近主,以至我們常在光明裏面,能夠有智慧分辨出這門為誰而開。但願我們每一個都能夠好像詩人一樣,由心發出的願禱:「我的心等候主,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詩篇一百三十:6)
我曾向上帝禱告:「我不能信仼自己,懇求你幫助我,讓我懂得知足,在安逸的生活更要捉緊與你的關係,不要遠離你及忘記你的恩典。」當人年紀越長及經歷越多,我對生命和信仰有更深刻的體會,相信是來自上帝對我的憐憫,令我深切反省,懂得向上帝發出以上的禱告。
過去,因着家庭環境的影響而塑造自己一些習慣,就是常為自己的生活及工作預先預備和計劃,當我回想以往的經驗,我的預備令我有安全感和想減低影響與人合作的進度,也因這些習慣令自己時刻在警醒的狀況下生活,經長年累月的習慣造成一些無形壓力。究竟以往常作預備的態度,是否表示我對上帝缺乏信靠的心?或我只想自己掌握一切而非讓上帝完全掌管我的生命呢?
路加福音12:13-21節內容,是有關無知財主的比喻教導,正帶出人性的真實現況和基督徒的生命寫照,究竟我們在世上所儲備的東西,最後要歸誰呢?我們為將來預備是否正確呢?事實告訴我們,從新聞有關分家產而相爭的事件,比比皆是及經常發生。此外,當人擁有越多更難歸回簡單的生活,更甚是不自覺地不停地追求,令你感到疲倦,你有同感嗎?
主耶穌拒絕擔任兩個兄弟家產爭議的仲裁者,他向所有聽眾提出要謹慎自守及躲避一切的貪心,然後以一個貪心無知財主的比喻來教導群眾。按常理財主的富有,是他盡心盡力去經營而賺取,他不是騙取別人而獲得,理應沒有甚麼可討論。但因着財主擁有很多財產,他要用很多時間處理他所擁有,他的心思意念被財富佔據,沒有空間和忽略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在耶穌的比喻裏,這財主竟然變成是個傻瓜!!!
無知財主的比喻帶出一個重要的提醒,耶穌關心的是生命的事情。當你擁有越多,你能否仍然讓別人和世界在你的生命見證上帝的作為,你能夠將所擁有的一切歸榮耀給上帝,建立上帝的國?願我們靠着主的恩典和預備,學習擁有越少,就有空間思想上帝的事情和擁有從上帝而來的富足,你就知道將你所擁有的給誰。
今天城市生活的疏離,令我們較難明白路加福音11:5-8求朋友借餅款待客人的比喻,耶穌描述出當時的社會處境,絕少會對求助朋友說:「不要打擾我……我不能起來給你」。當時的房屋是以一個內室作為全家大小的睡房,屋主起來拿餅會很打擾到正在睡覺的全家人,但終仍會回應請求,照所需要的給他的朋友。路11:8較好的解釋是屋主「不願丟面子」,不願自己得了個不助人的名聲,不是因對方「不顧面子」地直求,「直求」並非經文原先的用詞。另外「照他所需要的」一定不止「三個餅」,應是指足以招待客人的各種物品,包括配餅的其他食物,好的餐具、桌布等等,務求讓朋友有面子地款待客人,就使整條村子都有面子,不單是屋主得維持家聲。
換言之求告天上的父是很美好的,他會維護自己的聖名,給我們真正所需的,多於我們所求的。在這個疏離矛盾的世代中,讓主耶穌教導我們怎樣經歷天父的恩典,在「我們」這群天父兒女中互相代求。
「我們在天上的父。」
一心向天上的父禱告,他是超越的掌權者,以愛垂聽在世居住之天父兒女的禱告。
「願人都尊你的名爲聖。願你的國降臨。」
以敬拜、讚美、尊榮上帝的聖名禱告,並表達我們對上帝的服從,讓上帝掌管我們的人生。盼望上帝完全公義的管治,將敵對權勢驅逐。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認定上帝知道什麽是最好的,降服在他的心意下,並期盼世人都明白上帝的心意。
「我們日用的飲食,天天賜給我們。」
上帝是永恆的生命糧,樂意照顧人的需要和生活,在爲個人需要祈求的同時,都要倚靠上帝得着每日所需,經歷上帝天天的同在。
「赦免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
上帝赦免的恩典,令上帝兒女得以更新成長,這份蒙饒恕的經歷,使我們如父母寬恕兒女般寬恕別人的虧欠。
「不叫我們陷入試探,救我們脫離那惡者。」
是要保持健康的心態──不憑個人的能力抵抗試探,承認需要完全倚靠上帝,讓他保護我們,加上儆醒禱告,一同分擔、爭戰的團契來克勝試探。
我們實實在在是這樣親近上帝。「阿們!」
最近七十二歲賣報紙的睡婆婆故事感動幾千網民,引發很多人對老人問題之關注。老人的問題是一個嚴重的世界性問題,很多地區的社會都出現人口老化。環顧我們的社會,香港不少長者缺乏社交生活及良好支援系統,也有很多是生活貧困需長期依賴政府綜援,加上香港社會對認識長者的生理、心理、社交、信仰、精神上的需要有所不足。根據二0一四年統計報告,香港自殺的九百人中佔了三成是長者。
教會每年舉行敬老主日,目的是要提醒我們要對長輩尊敬,並要履行敬老及護愛的精神,以實踐聖經的教導,好讓我們長者能享有尊嚴和優質的晚年生活。聖經將敬老的教誨放在一個較廣闊的範疇中,使之成為信仰實踐的部分。律例中最明顯的教導在利未記十九章;這章聖經是「聖潔的法典」的核心經文,在32節:「在白髮的人面前,你要站起來,要尊敬老人;要敬畏你的上帝,我是耶和華。」經文中除了吩咐我們,遵守一些外表的規律外,還要教導我們內心真誠的尊敬。事實上,他們過去為社會和家庭勞碌,服務了上一代,今天他們亦已累積了不少人生經驗及生活智慧,只要我們多從欣賞的角度出發,由心去敬重他們其實並不太為難。
利未記對尊敬老人的了解不止於在精神上,它進一步闡釋這精神背後的神學基礎,將一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問題帶到信仰的層次上,「要敬畏上帝,我是耶和華。」經文將「尊敬老人」與「敬畏上帝」連繫起來,使敬老的範疇得以擴闊。「尊敬老人」成為敬畏上帝的一種表現。上帝是生命的創造主,因此尊敬其他人的生命,便是敬畏創造主;踐踏生命就是侮辱主。
既然尊敬老人是上帝的命令,聖經的「聖潔法典」,因此,如果我們說敬畏上帝,就必然尊敬長者,如果不能尊敬長者,談何尊敬上帝呢?今天,教會必須承擔「敬老、愛老」這責任,我們才能實踐「敬畏上帝,尊敬老人」的誡命,將溫情送到有需要的長者心裏。
盼望我們的長者雖然隨着時日身體出現各方面退化,但仍感受被愛護和尊重,以致我們的這一班寶貝能享有豐盛的晚年生活。
這篇〈靈音稿〉已是自己的第三稿,之前寫了兩次都不太滿意,原因是若要分享今天的青少年情況,可以有很多的內容,亦可以沒有甚麼可提,尤其今天資訊流通既快且廣,我們隨時在下一秒就能知道世界另一端發生何事的世代,這一刻被認為是「真理」的事、有效的方法,下一刻可能已遭受無情的挑戰或變成「過期」的產物,加上「你不代表我」的個人價值高漲,不要說年青人,就算要描述今天的社會或世界情況,實在亦不容易。
於是乎要談青少年事工的發展,最好的方法,其實是由青少年人自己來說,自己來描繪,成年人的角色,可能只是「技術支援」,把經驗和技巧作分享,以至青少年人能好好的把成人的經驗和關心,與自己所身處的境況作對照,從而走出一條屬於他們自己的道路。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彌迦書六8)上帝從來沒有捉着我們的手要我們跟着他做,或強逼我們跟着他走,愛我們並創造我們的主,只把何為善清楚地告訴我們,而我們就在自己的處境中去發揮/傳揚從主所領受最大的善,讓主的名得彰顯。故此在今天,無論是誰,是年長的,是年青的,願意我們都能如以上的經文所言,謙卑地放下自己,不以自己的想法為「最好」和「終極」,而是在各形各式,千變萬化的處境中,靠着上帝的恩典,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行公義,好憐憫,在各自的崗位上為主打那美好的仗。
二0一六年轉眼間已過了一半,這六個月間香港社會發生了甚麼大事?還記得這些:銅鑼灣書店負責人及員工失蹤、特首「一帶一路」施政報告、年初一旺角騷亂、立法會新界東補選、高鐵超支撥款不記名舉手投票、特首女兒行李事件、學生自殺、亞視熄機、《十年》奪金像獎最佳電影、《明報》炒執總風波……差不多每一件都帶來爭議、對立和矛盾,也正正反映這城市走向兩極分化、敵我對立、關係撕裂的局面;我們正處身動盪不安、迷失和艱難的現況中。
路加福音十章記載耶穌指定七十二個人,差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在他前面,往各城各地去,他形容差他們出去,如同羔羊進入狼群,這批人縱使遇到不同的對待,仍要送上平安的信息;在那城那地要和週遭的人和陸共處,住在那一家,就接受那一家的款待,並且要醫治城裡的病人,也傳達上帝國臨近的好消息。在稍後的記載中,耶穌說他已經給這些人權柄可以踐踏蛇和蠍子,又勝過仇敵一切的能力,絕沒有甚麼能害他們。今天,耶穌正正同樣地差遣我們進入香港這城市中,面對急促變化的處境、艱巨的挑戰、不知的明天,我們沒有水晶球可以預測將來,然而就是在掙扎中,讓我們心意更新而變化,察驗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繼續宣揚平安的福音,堅守上帝交託我們的使命和本分,我們要敢於捍衛香港的核心價值,為公義發聲,也繼續努力服務廣大市民。
想起一首改編自《孤星淚》中著名歌曲《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的粵語版《問誰未發聲》:
試問誰還未發聲 都捨我其誰衛我城
天生有權還有心可作主 誰要認命噤聲
試問誰能未覺醒 聽真那自由在奏鳴
激起再難違背的那份良知和應
為何美夢仍是個夢 還想等恩賜泡影
為這黑與白這非與是 真與偽來做證
為這世代有未來 要及時擦亮眼睛
我們眾信徒是活在同一時空、背着同一身分、並同尋出路的一羣,讓我們在這信心的旅途上擦亮眼睛,看見掌權的上帝正在引導,也和他一起同工,守護香港這個我們所愛的地方。
有些人對基督教信仰有好感,卻不願意成為基督徒,其中一個原因是怕失去自由,有位婦女恆常地返崇拜,我問她願意信耶穌嗎?她說:「我很願意,不過……當了基督徒便不可抽煙。」
我跟她分享,聖經中沒有說基督徒不可抽煙,聖經中也沒有說明很多基督徒不能做的事,除了那些違背道德及法律的事情外,聖經給我們的原則是:「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但我鼓勵她若是可以就戒掉吧,因抽煙對身體確實帶來不良的影響,甚至危害生命。
每一個人對自由的體會不一樣,期待的自由程度也不一樣。保羅在加拉太書五章一節說:「基督釋放了我們,為使我們得自由。所以要站穩了,不要再被奴隸的軛挾制。」
耶穌在路加福音四章十八節引用以賽亞先知的話說:「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宣告:被擄的得釋放,失明的得看見,受壓迫的得自由,宣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這同樣是加拉太書五章一節的重點,信耶穌的人不是失去自由,而是得到真正的自由。
這一段話裏面的「得釋放」和「得自由」在原文中是同一個字,「失明的得看見」和「上帝悅納人的禧年」都是比喻,失明的人無法自由行動,一個眼睛看不見的人只能在很小的範圍中活動,盲人一但重獲光明,就如同被關起來的人得到自由一樣。禧年的另一個說法是「豁免年」,在舊約律法中,凡是欠人錢財的,在禧年來臨時可以一筆勾消,每五十年才有一次豁免年,意思就是如果一個人欠別人很多錢,他一生中便可能有一次脫離沉重債務壓力的機會。福音的內容,就是讓人得到自由,但誰可以得到自由呢?
在基督耶穌的恩典中,律法不能叫我們得到自由,只有藉着愛表達出來的信心,才能給我們得到自由。基督徒的自由不是不受約束的自由,也不是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的「不自由」。如果一個人不是出於自願,任何的律法、約束、限制都沒有辦法讓他的生命活出自由來。
但願我們乃是甘心樂意順着聖靈的引導,靠着聖靈而活出真正的自由。
早前,教會裡一班中六學生去完一個四日三夜的營會,分享他們如何經歷當中的艱辛,尤其於烈日下揹著沉重行囊上山的一段路,感覺異常辛苦,真的好想放棄。人在困難之中能夠堅持到底,到達終點,又豈只憑個人意志?如年青人愛哼的一首詩歌:「當你走到無力繼續下去,當你感到寂寞困惱空虛,只要相信神隨時扶助你,願助你解開困惑拋開痛悲。當你跑到疲乏難再下去,當你感到疑惑說:「我是誰?」只要相信神完全明白你,就讓你伸手接受,祂深愛你。」一份內心的信念能令我們保持個人鬥志,勝過種種的憂愁沮喪。
以利亞雖是一位大能的先知,所有以色列人都注目在他所作的事上,卻與我們同樣是性情中人(雅各書 5:17),他亦需誠實面對自己人性軟弱和心靈幽暗的一面。在迦密山與巴力先知一役中,他表現得志氣高昂,戰績斐然。只是在耶洗別發出追殺令下,以利亞旋即被恐懼不安籠罩,並陷入極度的沮喪之中。他成了逃亡的先知,進入曠野之地,在羅騰樹下求死,說:「耶和華啊,現在夠了!求你取我的性命吧,因為我不比我的祖先好。」(列王紀上 19:4)然而,上帝的慈愛總比以利亞的沮喪大,上帝的信實突破以利亞「只剩下我一人」的孤單;上帝仍以他的慈繩愛索一步一步牽引他所深愛的先知,直至以利亞走到他的聖山上,站立在他的面前。上帝親自教導以利亞,生命的豐盛並不在乎他所施行的神蹟,或是他的成就與能力已達顛峰,而是細味到在他生命中的任何境況,上帝一直同在、給予扶持、並與他同行。
對於以利亞內心的宣洩,上帝並沒有加以責難,就如慈父沉靜地守候那站於一邊鬧情緒的孩子,直至他筋疲力竭而入睡。到了時候,上帝派天使喚醒以利亞,為他供應烤餅和水,只是以利亞吃了喝了,仍難以對抗內心的無力感。然而,仁慈的上帝給予以利亞空間,讓他身心漸漸復原,藉天使的再次拍喚,叫他重拾再上路的力量,一直走了四十晝夜。在何烈山上,上帝的話再次臨到以利亞,在微聲細語中,上帝再次確立以利亞先知的身分,給予他新的盼望、新的使命,讓他確知他決非唯一剩下效忠上帝的人。
在人生路上,縱或我們經過無數心靈的黑夜,然而上帝與我們同行,並以他極微小的聲音帶領我們,為要使我們活出一個更加豐盛、整全、自由和喜樂的生命。
耶穌對他們說:「在先知書上寫著:『他們都要蒙上帝教導。』凡聽了父的教導而學習的,都到我這裏來。」(約六:45)
從來都知道自己不是一個攪學術的材料,除了自己最專長的數學科外,由中學開始每次測驗或考試都只是剛剛合格,還記得在崇基神學組讀神學的時候,每年都要面見導師,有一次導師看過我的成績單之後便說:「唔緊要,你將來只是在教會做牧者,成績不需要太好吧。」我當時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回應,但這句話卻讓我不斷反思。
我認同在牧養的過程中,態度比學識重要。一個學問淵博但驕傲散漫的牧者和一個學識不足但謙卑誠懇的牧者,相信絕大部分的弟兄姊妹都會選擇後者。可是當日子久了,如果這位謙卑誠懇的牧者無法按正意講解上帝的真道,便不能真正幫助弟兄姊妹在生命中作出正確的抉擇,更無法讓教會成為上帝在世上的真光。今天在社會中出現了一些對基督徒的反感和貶稱,可能都是因牧者或是教導者未有在真理上好好裝備所致。所以在我牧會的這些年間,當每次接觸到一些信仰的難題時,我都絕不會輕易放過,一定要找方法讓自己弄清楚,好讓自己能夠帶著平安的心去跟弟兄姊妹分享;同時亦要不斷提醒自己,要繼續保持開放的胸襟,無論自己所知的有多少,仍會有未知的地方,甚至有出錯的可能。
那麼當年我的導師是說錯了嗎?其實亦不是,因為我認為成績好不等於讀得通。今日我們社會中亦出現很多「讀死書」的同學,他們有很好的學業成績,但卻未能好好運用,相反在社會中很多有大智慧的人(包括全球的首富比爾蓋茨Bill Gates)卻沒有任何的學術成就可言。所以我們要追求的不是甚麼神學學位,而是在處理人生和信仰的重要問題時,是否能夠清楚知道自己的立場,並且能夠得到別人的明白和尊重。心水清的弟兄姊妹可能會知道,我是本會所有牧師中唯一一個事奉超過二十年、卻從未申請過工作進修的牧師,一方面是因為我十分享受與弟兄姊妹同行的時間,另一方面是因為明白本會牧者的短缺,但撫心自問,我從來沒有停止過對神學和信仰的學習,發現到學習原來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亦感恩看見自己隨著年日都有或多或少的進步。但願我們每一位都有好學的心,深信上帝必會悅納,並親自引導。
列王紀上的故事記述了亞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比他以前所有的王更嚴重,面對惡行他還當作是小事,及至列王紀上十七章以利亞對亞哈說:「我指着所事奉永生的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起誓,這幾年我若不禱告,必不降露水,也不下雨。」因着亞哈的惡行,全國上下都生活在旱災的苦情中。這個境況似乎源於一人的罪惡,但眾人卻要受苦。甚至我們的人生有時根本並不知原因,卻要與別人同活在受苦的處境中。那婦人說:「我們吃了,就等死吧!」這是她的吶喊,亦是她的禱告。
一九八九年的春天,北京的學生悼念一生廉潔而因病去世的中央委員會胡耀邦總書記,藉着罷課、靜坐和絶食等,希望國家領導人能夠和他們會談,讓他們表達對社會貪污腐敗等情況之不滿。絕食的學生數目達三千人之多,並且有十萬人聚集天安門廣場聲援學生。而香港亦有一百五十萬港人遊行,聲援學運。但在六月四日因着人民解放軍施用武力清場下而結束,死傷人數無法知道。北京的市民和學生,並且關心這場運動的香港人同時感受到這場運動帶來的痛苦。
「八九、六四」在中國領導人的判斷中,到今天還是一場「動亂」,二十七年來仍未能得到平反,失去生命的學生和市民,今天仍被視為暴徒;他們的家人不能追究責任,也不容去自由地悼念死去的親屬。對我而言,我期望有如那婦人一樣能發出吶喊的呼聲。
二十七年後的今天,我還要呼喊,還要悼念,因為我還深信上帝是看顧中國的上帝,上帝的公義和憐愛沒有止息。感謝上帝,不單讓以利亞有水有糧,亦祝福了這對寡婦和兒子。耶和華上帝藉着以利亞應許說:「罈內的麵必不用盡,瓶裏的油必不短缺,直到耶和華使雨降在地上的日子。」耶和華上帝使以利亞、寡婦和兒子一同經驗到應許得以實現。
我會繼續悼念「六四」,因為這是我的禱告,亦是讓我能體驗應許得以實現的過程。我盼望能見到「罈內有麵、瓶裏有油」,更祈盼這場運動可以得到正確的評價。但願在不同崗位的我們,能各盡所能,彰顯人性的善良;也賜我們堅毅去貫徹信念,堅守公義。願主佑香港、主佑中華,奉基督耶穌聖名祈求,阿們。
「他所賜的……為要裝備聖徒,做事奉的工作,建立基督的身體。」(弗4:12)
上主為着教會的建立和興旺,藉聖靈在不同世代賜下各樣美好的恩賜、職分和制度,使基督的福音有效地傳揚。
今天是總議會主日,回想二百多年前,上主大大使用衞斯理約翰兄弟,開展了一個影響深遠的福音復興運動,並且從中漸漸按需要發展出既豐富又美好的傳統,這些傳統今天仍被本會內外同工同道所稱讚。在眾多美好傳統中,我們特別着重的是一個能平衡教會內不同層面和群體需要,又能集中和調配人力財力資源,有效地領導教會發展,好回應時代挑戰的行政體制——「總議會」。這個被稱為本會體制上的皇冠,是由總議會教牧同工、各委員會和各堂選出來的信徒代表組成。費徹(Filchett)曾形容「總議會就如國會般,擁有最高和所有的法定權力;它擁有一個行政內閣,一個紀律性的法院,是推動調派的機制,使所有堂會具特色的牧養需要得到良好調節。」
總議會的出現不是會祖深思熟慮的設計,而是在聖靈奇妙的帶領下產生。它源起於衞斯理約翰與幾位牧師和遊行傳道一起討論推動復興運動時應「教導甚麼?如何教導和要作甚麼?」等問題,他很快就發現,這個週年面談在策動和整合資源,制定策略和方向上,對一個多元發展的復興運動極為重要,甚至是不可缺;沒有總議會這個機制,復興運動便註定失敗。今天本會不單推展學校教育、社會服務、宣教牧養、信徒培訓、海外宣教等工作,並且這些事工要彼此有良好配搭,才能為基督福音作更有效的見證,引領更多人歸主,給教會和社會帶來祝福。今天本會計劃在未來日子着力推動金齡事工、家庭事工、城市及海外宣教和孕育領袖等重要項目,這一切都會先在總議會層面集思研究及作出獻議,而禮拜堂則積極配搭,落實執行各種堂本計劃。
在總議會的帶領推動、各堂和各單位同工同道積極配合下,我們便有信心靠着上主恩典,去成就單靠三數間禮拜堂所不能成就的「大事」,當中最明顯的便是現今重建國際禮拜堂暨總議會大樓計劃。沒有總議會的遠象、號召、策劃和推動,這個四億五千萬的工程是不可能成就的。為此讓我們為「總議會」這制度感謝主!讓我們不單欣賞和肯定,還要積極參與總議會及屬下的委員會,發揮我們的恩賜才幹,使聖靈藉着總議會這體制,給本會各堂、各單位帶來大大的祝福,讓教會充滿使命感和生命力地前進。
關於我們會祖衞斯理約翰的生平,相信凡是本會會友都應該十分熟悉,耳熟能詳了。不過要研究一個人的一生不應單從外表來看他曾作過甚麼?曾擁有甚麼?和對人類或社會有甚麼貢獻?而應該更深入地了解其生命的特質,進而反省我們從他的生命學到了甚麼?正如亞密厄爾曾說:「並不是憑他『有』甚麼?甚至他『做』甚麼?可以顯出一個人的價值,而是憑他『是』甚麼?」
當然,衞斯理先天的質素是我們無法學習的。比方來說,他的聰穎,口才和寫作都是個天才。十七歲便入讀牛津大學,廿三歲入牛津的林肯學院作院士,任邏輯學、哲學、希臘文的講師,廿四歲取得碩士學位,在美國短時間便可以用德、意、西班牙文講道,他的寫作除宗教外,有英國史、羅馬史、倫理學,編希伯來文、希臘文、德文及法文字典,更有一部醫學手冊,介紹七百二十五條藥方,可治二百四十三種疾病,一七九一年已出版了廿三版……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我們可以學到的,但他有一些質素卻是我們可以學習的:
嚴謹的生活和敬虔的習慣:他每天四時起床,每天寫日記,他在求學時期組織「聖會Holy Club」敬虔祈禱,鑽研聖經,追求聖潔,立志行善。
敏銳的屬靈觸覺:他不斷反省個人與主的關係,常常感覺自己愛主不夠,承認自己信心不足,追求信仰的確據。
不斷學習追求的精神:在思想矛盾衝擊中,他尋求答案,他曾說:「我去感化印第安人,誰來感化我呢?」「我所要的是保羅介紹給全世界的那種信仰……」這些不斷的追求學習的精神,至令他獲得了「亞爾德門街靈性復甦」的經驗。
愛主和愛人靈魂的心:他佈道的熱誠是我們所景仰的,他一生騎馬行了廿五萬哩路,講道四萬次,橫渡愛爾蘭海峽四十次,他以全世界是他的牧區。
關懷貧弱和施與的表現:他一生過簡樸生活、濟助貧病,終生奉行。他說自己在倫敦只擁有兩隻銀匙羹,另兩隻在布里斯陀,但不會再買,因這麼多人仍需麵飽。他的收入由三十鎊至一百二十鎊,但他仍只用廿八鎊,其餘完全奉獻給貧窮人。他的名言:「盡你所能,盡所有方法,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對所有人,堅持到底,盡量作美好的事。」
伙伴合作同心和大公精神:最難能可貴的,是他一生中有一班同心同行的好同工,支持他的工作,和他對教會的大公精神,實踐主耶穌合而為一的使命。
衞斯理當然仍有其他美好的生命特質,但由於篇幅所限,只能簡述幾點,際此「衞斯理主日」與列位主內同道共勉之。
我們經常要與主維持緊密的關係,其中的關鍵是認識聖靈在今日工作。
聖靈叫人明白真理:昔日門徒雖然與耶穌一起生活,因他們未認識耶穌是上帝兒子的身分,仍要求耶穌將父顯給他們看。(約十四8)耶穌應許,天父會差聖靈來,要把一切的事教導門徒,以便門徒逐漸明白耶穌所講的話。(約十四26)今天,我們藉着科技,前所未有擁有浩瀚的知識,但香港人的幸福感沒有隨之而增加,問題在於哪裏?聖靈啟示是關乎人類生命之道,是明白上帝在世界的工作及心意。雖然今日我們比以前知識更多,但人生的意義、世界的終局、如何尋求愛與公義,仍需我們要謙卑在聖靈面前,尋求更新的方向與導引。
聖靈叫人合而為一:聖靈降臨的驚人景象,巨響、大風、舌頭如火焰落在信徒身上,既叫人害怕,也叫人神往。但這種「屬靈」經歷的目的,是讓門徒說起別國的話,令到從天下各國來的虔誠的猶太人聽到門徒以自己的鄉音談論上帝的作為(徒二1-12)。語言不通,本是溝通最大的障礙,但聖靈定意打破這種隔閡,並以門徒改變自己的語言,使用別人語言的方式去宣講上帝的作為。今天香港多元的政治光譜,每每強調與其他政見的不同,來突顯自己的立場與身分。然而,卻鮮有在差異中求同存異,以爭取社會更大的好處。祈求聖靈引導祂的子民,在堅守原則的同時,亦為社會分裂帶來更新的視野。
聖靈叫人回復尊貴。保羅教導我們,聖靈見證我們脫離奴僕的靈,回復上帝兒女的身分。(羅八14-17)今天,很多人的內心常被囚困,活得不開心,內心常常不能自己,因世界的束縛,不情願地以奴僕的心去生活。聖靈卻回復我們原本的身分及形象,這是何等美的事。雖然今天香港人身分被蠶食,身分迷失而失去安全感,移民的意欲增加。或許回復我們對香港的本土身分與情懷,縱然政經不順,我們因着內心有上帝兒女身分的安全感,有愛己愛人的力量,有勇氣在這地方生活及作見證。
但願聖靈在個人、社會中工作,讓凡願意順服祂的人,經歷更新及轉化。
人生長在家庭中,有形無形之間,家庭對人有著極大的影響力。我如何成為今天的我,又如何重新詮釋、轉化家庭帶給我的祝福及衝擊,是每個渴想確實認識自己的人所必須學習的功課。而每個基督徒都有兩個家庭,一個是自己的「原生家庭」,另一個是信主後加入的「上帝的家」——教會。這兩個家能正面或負面地影響我們,問題取決於我們如何藉著上帝的幫助來活在家中。
今天很多信徒面對原生家庭的問題感到束手無策,而在「屬靈的家」中常有很多「活動」,卻鮮有真正屬靈的生活,與主建立更堅固倚靠的關係。同時,我們常將「信仰家庭」與「原生家庭」二分,使我們一直不能體會信仰為家庭所帶來的祝福。台灣著名家族治療師吳就君博士曾說:「我發現自己的苦,常出於慣性的二分法思維系統,得vs.失、成vs.敗、對vs.錯、我vs.你、苦vs.樂……當我們在二元對立的世界左右來回擺盪,根本得不到真正的快樂平安。只有體會到『一體性』,儘量脫離對立性和差別心,與整體連結,才可以脫離二分法的慣性思考。」這種二元對立的思維,在教會與家庭生活中出現,也在我們的家庭關係中出現。
今天,基督徒不需要被兩個的「家庭」問題所困囿,我們需要知道上帝仍然樂意透過祂的恩典,使我們每個人都經歷神蹟,甚至成為一個神蹟(becoming a miracle),可以與人去分享上帝在兩個家庭所給予的祝福。我們可以透過穩定而確實的信仰生活,在上帝的恩典中不斷地更新、成長,而且永遠有克勝困難及壓迫的能力。首要的是要恆切地為家庭禱告,不是籠統的方式,而是仔細地為每個人及事禱告。另一方面,我們要找一個自願安靜退修的時間重新檢視自己的教會生活,求主的靈去除「無意識」的活動,消除我們對教會的負面思想及看法,積極為自己在教會中的「屬靈生活」禱告。
上帝要在「兩個家庭」中祝福我們,使我們經歷信仰上帝所帶來的福樂,雖不是一蹴可及,卻能帶來一致性,全人的祝福。
日前有某社團移師深圳舉辦路向營,為社團發展尋求「願景」。從表面上看,「願景」與「異象」相似,但兩者卻是「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因為「異象」不是由某個人憑空構思的計劃,也不是一群人腦力激盪的願景,聖經明確告訴我們,「異象」是從上帝而來。
聖經中的異象可分兩大類:一類是上帝主動向人顯現,例如上帝在何烈山燃燒的荊棘中向摩西傳遞使命;上帝在聖殿的榮光中差遣以賽亞去宣講上帝的話語;復活的耶穌在大馬士革的路上以強光促使掃羅悔改回轉,然後差派他去外邦人中建立基督的教會。另一類是上帝以超自然的景象向人啟示他的心意和計劃,例如先知以西結在曠野看見枯骨復生,組成一支大能的軍隊;使徒約翰在拔摩島看到末世災難,以及新天新地的異象。
這兩類異象並非彼此排斥,而是息息相關,上帝在超乎尋常的異象中向人宣告上帝的計劃,並呼召門徒去實踐他的使命。「異象」使人看得更高更遠,「使命」使人走的更深更廣。使徒保羅能成為教會史中偉大的宣教士,在於他一生認定上帝是賜異象的主;俾士雖然只是一個年青的農夫,卻因他堅信那位賜人異象的主,就毅然接受使命,千里迢迢隻身來到中國,在華南地區開辦學校,建立教會。
雖然天地萬物都可以改變,政局世事亦在不斷變遷,但上帝慈愛和憐憫人的心卻永不改變,因上帝在不同時代仍然不斷賜下各種異象,好叫我們去承擔他的使命,使萬民同得主的救恩﹗雖然許多異象和使命經常超過人所能負荷的,但上帝將能力澆灌在那些奉主名聚會的人身上,使他們都被聖靈澆灌,使少年人見異象,叫老年人作異夢,盡心竭力完成上帝所交託的使命。
《啟示錄》21、22章已將「新天新地」的異象展示在我們面前,幫助我們更清晰知道我們要面對末世的審判,也被邀請參加羔羊的婚宴,更重要的是凡遵行天父旨意的人將要被記錄在生命冊上。盼望我們都能夠持守與上帝所立的約,實踐上帝要我們應做的使命,成為栽種在生命河兩旁的生命樹,最終為上帝結出豐碩的果子﹗
在啟示錄21章1至6節中,上帝對人的心意在此表露出來「上帝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他們同住」,上帝從創造世界初期,已定下心意,上帝應許「他要作我們的上帝,我們要作他的子民」,上帝為我們預備好一切,好讓我們能夠承受上帝兒女的名分,享受他賜地上一切的美物,得着永遠的生命!
活在當下,眾人親眼目睹,當人類選擇與惡相交後,便經歷了所有啟示錄所講的痛苦患難!
遠在天邊的,有天災人禍的問題。單看今年面對天然災害,有台灣、印尼、斐濟、美國,以及近日在日本的熊本縣和厄瓜多爾相繼風災、地震,死傷無數。又有人為的災害,恐怖襲擊,繼巴黎連環恐襲後,到比利時布魯塞爾也經歷最黑暗的日子。恐怖分子不單攻擊布魯塞爾,亦是針對歐洲以至全世界,預警這場戰爭將要漫長應對。還有中、日緊張的關係,南、北韓局勢的隱憂等等。
近在眼前的,坐落香港亦面對「政治與經濟」的災害,測不透,摸不着!一陣子就說樓價高企,一陣子又說會回落;為何經濟似乎有下行風險,竟然仍有小商戶深受加租影響?今次受害者更是「深水埗愛心飯店」店主。香港人應該風聞他的善心!義派飯盒予有需要人士,並堅持不接受大財團資助,確保「服侍不離地」。正當他面臨租金由4萬元加至5萬元,面對又大又難的挑戰,幸好皇天不負有心人,遇着良心業主,願意以3.6萬元租金,讓愛心店主可以繼續經營。以上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
回想二00九年將軍澳堂開設「愛心糧倉」。「愛心糧倉」不單是以物質去幫助人,關心人肉體上需要,還關顧別人的心靈上需要,亦視為傳福音的機遇。而事實上我們的團隊都會定時定候探訪受助者,跟他們唱詩、祈禱,還了解他們是否有其他需要。透過關係的建立,打開他們的心,讓耶穌基督進入。
過去接觸的個案不多,但信主的人也不少。面對社會上的問題,數之不盡!與其控訴無智慧的在位者,不如具體地,做點可以做的事情!
因着耶穌基督死在十字架上,恢復人神的關係,而教會存在,理應至死忠心,將好消息在地上傳開,讓世人明白甚麼是福音!求主賜下聖靈,加力扶持,給予能力為主作見證。阿們!
在這個利益掛帥的社會當中,人已經慣常地以財富、名譽、地位、權勢等等來衡量人的價值。一切的指標都建立於人「眼睛所看得到」的事物之上。人對於自己的內心,卻似乎莫不關心。信仰對很多基督徒來說只是休閒活動,而非生命的全部,因為畢竟生活艱難,沒有空間去思考生命的意義。
約翰福音提到耶穌的門徒彼得,面對主耶穌復活後,他對其他門徒說:「我打魚去。」他們就跟着彼得打魚去了,其實他們為了生活而出海打魚,本來是無可厚非的,問題是他們只全心為了生活所需而完全忘記了主耶穌的吩咐。主耶穌要他的門徒接續他的工作,使多人作他的門徒。他們是否對主失去了信心﹖對主的愛淡了?想不到在他們整晚打不到魚的境況中,耶穌卻向他們顯現,為他們解決問題,最後網裏滿了大魚,共一百五十三條。耶穌的出現,能適時供應他們生活所需,讓失去盼望的門徒重拾前行的勇氣。
接着耶穌問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很清楚地顯示出他內心的期望。耶穌所要求的並非普通的「愛」、一般的「愛」,而是「更深」的愛。「更深」的愛應該更專一的、更集中的、更單純的、更堅定的;人若要以「更深」的愛來愛主,就表示有所捨棄,有所捨棄就表示願意放下。為了以更深的愛去回應主,你捨棄了甚麼?
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被很多的事物所吸引,以致不能專一的愛主,但上主對我們卻不離不棄,他為我們犧牲自己的生命,是我們不能明白的。全能的上主,為何竟需要卑微軟弱的人來愛他?他需要人的愛慕?答案當然不是。上主重視他跟我們的關係,他不計較及不嫌棄我們的罪性和軟弱,主動去尋找我們。當我們拒絕、忘記、丢棄他時,他竟然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被世人凌辱,至死都不退縮。這甘願被我們傷害的主,你願意與他建立更深的關係,一生跟從他?
上主今日仍在呼喚,誰願意回應這愛的呼召?有誰願意選擇愛主?
約翰福音二十章19-29節讓我們看見耶穌向門徒發出三次祝福「願你們平安」,目的是使門徒重尋平安,因當時跟隨耶穌的門徒不單失去了老師,亦同時失去了他們心中的平安。
(一)在危機中重尋平安
門徒懼怕長老和祭司長繼續四出捉拿,他們躱藏在樓房上,門窗也緊緊的關了。耶穌親自進入樓房裏,首先就向門徒祝福「願你們平安」,並展示其手和肋旁,門徒一看見主就喜樂了。手和肋旁是釘十字架的主耶穌的記號,當門徒看見了就認出他是老師。雖然四週的環境仍充滿着危險,但是門徒有主耶穌的同在,就能夠從恐懼變為喜樂,因為門徒心中經歷着平安。
(二)在迷失中重尋平安
當門徒失去了三年來與他們共同起居的耶穌,不但失去了他們的老師,也失去了他們前面的方向和目標。他們在恐懼中經歷方向的迷失。所以,耶穌第二次祝福「願你們平安」後,就將他自己從父上帝所領受的召命傳遞給他們,那就成為他們的召命,同時更將屬靈的權柄賜給他們。人若有了方向,就有動力,就有意義,心中也必定會有平安。主耶穌曾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
(三)在分歧中重尋平安
當耶穌首次在樓房向門徒顯現的時候,多馬不在場。門徒喜樂地分享看見主耶穌的興奮時,多馬拒絕相信。他要親眼看見和親手觸摸才會相信,因此,門徒與多馬之間築起了一幅無形的牆,産生了不能打破的嫌隙。耶穌第二次親臨樓房向門徒顯現,特別是向多馬顯現。耶穌要平息多馬心中的疑問,消除門徒與多馬之間的裂痕,重建合一的心。耶穌曾說:你們若彼此相愛,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人在分歧的處境裏是不能享受平安的,主耶穌十分看重合一團結,因此他不厭其煩地再次顯現,第三次祝福「願你們平安」。使多馬可以放下己見的方法,就是耶穌自己先行出溝通的第一步,耶穌作了謙卑的榜樣,並滿足了多馬的期望。
衷心期盼主耶穌這「願你們平安」的祝福,能夠繼續傳遍世界每個角落,亦同時進入每個人的心靈。
今天是復活主日,信徒都會在今天慶祝耶穌基督復活,熱烈地唱出哈利路亞,用讚美的歌聲來表達心中的喜悅,因為耶穌基督以愛戰勝死亡,復活過來,是我們信仰的核心,而復活的主應許與我們同活,更是我們信心的實證;正如使徒保羅說:「基督若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就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林前15:14)
昔日第一批知道耶穌復活的人是幾位婦女。她們在黎明的時候帶着香料來到耶穌的墳墓,準備去膏抹他的身體,但發現堵塞墳墓的石頭滾開了,耶穌的身體也不見了。天使安撫正處於困惑又極其害怕的婦女,對她們說:「他已經復活了。」於是她們回去告訴門徒一切所發生的事情。
經文說彼得跑到墳墓,只看見細麻布,就回去,因為他開始相信耶穌從死裏復活了。這是彼得經歷對復活主「信心的第一步」,而這一步是何等的重要呢!之後,復活的主不但向門徒顯現,更吩咐他們要去傳揚「主已復活」的福音,使萬民作主的門徒,並應許天天與他們同在(太28:18-20)。
當時的門徒還是極其害怕、灰心絕望,甚至感到生命受威脅,但是漸漸地他們卻變得積極,並且充滿勇氣和力量,重新振作去為復活的耶穌作見證。因此,復活節不單是一個重要的節期,也是上帝藉着耶穌基督的復活賜給我們新生命的一個慶典。
今日我們身處的生活環境,同樣充斥着令人恐懼、不安、憤怒、困苦、失望、無奈,甚至被罪惡和死亡所轄制,感到絕望的事情;然而,藉着經歷復活主的生命,使人的生命得着更新而變化。古倫神父在他的著作《天天經歷復活喜悅》中告訴我們,在每天所接觸的人和事中,我們都可以經歷耶穌復活的生命。它是上帝的權能勝過死亡的權勢所帶給我們的新生命,讓人確信上帝的聖潔良善勝過罪惡,公義正直勝過是非不分,慈愛憐憫勝過冷漠殘酷。在耶穌復活的生命裏,我們得着醫治,藉着愛與寬恕,擺脫轄制我們的過去――或是自己的過失,或別人的過錯對我們所造成的傷害,進而活出新生命。
今日當我們慶祝主的復活時,祈求復活的主賞賜我們力量和恩典,讓我們每一位基督徒都懷有一份新的喜樂和盼望,在生活中為主作見證,讓別人在我們身上認出復活的基督來。阿們!
弟兄姊妹,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尋找到喜樂的人生,是嗎?
在腓立比書中,保羅對腓立比的信徒,其中一個好重要的鼓勵,就是常常喜樂!今天,很想與大家分享影響信徒是否有一個喜樂的生命要素,就是人際關係,讓我們透過腓立比書二章1-18節,學習如何按主的心意,與弟兄姊妹建立合一的關係!
保羅鼓勵信徒要改變待人的態度,因為建立合一的關係,有美好的態度是很重要的!首先,保羅鼓勵信徒凡事不可結黨,因為結黨會破壞合一關係。甚麼叫結黨?廣東話的意思是,搞小圈子和埋堆,當埋推之後,會排拒他人或攻擊人,如此,天父都不喜悅!
另外,破壞合一關係的態度,是貪圖虛浮的榮耀,他們往往找不到生命的定位,常活在別人的期望與看法之中,追求別人的掌聲和認同,虛浮的人是很難與人建立真實的關係,願意我們更深經歷主的愛,以主的愛定位我是誰,如此,我們便能與人建立真實的關係!
再者,破壞合一的關係,就是只單顧自己的事,所以,保羅鼓勵信徒,也要顧別人的事,讓我們不要只看到自己,也要看到別人,願「禱」這首詩歌,成為我們的心願和禱告:求你使我作你和平之子,在憎恨之處播下你的愛;在傷痕之處播下你寬恕;在懷疑之處播下信心。在絕望之處播下你盼望;在幽暗之處播下你光明;在憂愁之處播下歡愉!
另一方面,看別人比自己強,保羅的意思,不是看每一個人都比你優勝,而是看其他人,比自己重要,這是一份愛!
最後,保羅鼓勵信徒要服侍別人,而不是要求別人服侍我們,耶穌是王,但是,他甘願降卑,成為人,來到世界,他更選擇甘心謙卑做一個奴僕,願意我們像耶穌一樣,服侍別人,而不求別人的服侍。
以上五點,是保羅鼓勵信徒要建立的待人態度。當我們一起努力,與弟兄姊妹建立同心的關係,同時,我們會經歷一個喜樂的生命!哈佛大學有一個研究,看看怎樣才能有幸福快樂的人生呢?原來幸福快樂人生的鑰匙,就是與身邊的人有美好的關係!願天父的說話觸動你的心靈,我們愛,因為天父先愛我們,祝福大家呀!
今個主日是大齋期第五主日,主題是專注基督,領受主恩。透過其中一段經文〈約翰福音〉12:1~8去反思。我們可以從三姊弟與主耶穌之間的關係看到以下幾點:(一)馬大:經文第2節雖然只是提到馬大「伺候」,卻看得出馬大那份服事的心,為預備筵席去分配及安排,單單就是對準耶穌。(二)拉撒路:同樣經文第2節拉撒路也在同耶穌「坐席」的人中間,「坐席」指在桌旁斜臥,此乃古時猶太人吃筵席慣用的姿勢。這裡是一幅圖畫,表明主耶穌和信他的人所構成的教會,乃是上主與人共同享受安息和滿足的所在。(三)馬利亞:接下來第3至8節的經文都提到她,她又做了什麼呢?抹膏是當時社會表示歡迎和尊敬的禮儀,通常是將膏抹在頭上,而且馬利亞是用頭髮,以自己最榮耀的部位,來擦主耶穌最低下的部位,就是腳。而且純哪噠香膏值三百個銀幣,約等於當時一個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資。甚至還給猶大質疑,不如拿去賙濟窮人,因為這是回耶路撒冷過節的人所當履行的善事。
美國著名的短篇小說家奧亨利(O’Henry, 1862-1910A.D.)在其名著《賢士的禮物》(The Gift of the Magi)中寫道,有一對相愛的貧窮夫妻,為了想要送給彼此一份貴重的聖誕禮物,而將自己最珍寶的東西變賣了。丈夫買了一隻精緻的髮插,妻子買了白金錶鏈,然後他們發現,妻子變賣的是美麗的金色長髮,丈夫變賣的是那只家傳懷錶。他們各把最珍貴的東西全都給了對方。他們依舊是那麼貧窮,髮插和錶鍊都用不著,可是他們所擁有的卻是這世上最稀罕的無價之寶──真正的愛!
讓我們將眼光放在上主身上,專注在基督裡面,領受主的恩典。讓我們學習三姊弟,學習去獻上真正的愛,包括伺候、坐席及抹膏。
香港婦女能夠在政治、經濟、社會和家庭中得到平等的待遇嗎?
世界銀行於2015年9月發佈以《2016女性、商業和法律:實現平等》為題的報告顯示,全球約100個國家仍限制女性工作,即使是發達國家也不例外。在法國,婦女不得從事涉及「負重25公斤以上」的勞動工作。在美國一些地方,婦女員工雖有產假但「不是帶薪」。在32個國家,妻子需要得到「丈夫的允許」才可申請護照,如埃及、烏干達。19個國家仍將「服從丈夫」視為婦女的法律義務。沙特阿拉伯、約旦、伊朗、阿富汗和也門五國「限制女性發展」的法律條文數量最多。
我們身處中外文化之間,仍然有些作妻子的,要為晉升、發展徵得丈夫同意,又須兼顧好家務;但有些巿民已經對女性參政、議政、領導表示接納及稱讚,可見香港人的平等意識是不一致。
教會如何面對兩性平等?除了宣揚人具有上帝形象與人人平等的基礎信念,關心及討論教會內外性別角色,鼓勵聖經及神學教育對此課題加強關注以外;我們能多分享平等生活中得享家庭、群體貢獻的親身經驗。女性主義神學家費許妮莎(Elisabeth Schussler Fiorenze)從聖經中探究,為何耶穌的吩咐竟被人所忽略?當耶穌在伯大尼長大痲瘋病人西門家裏坐席的時候,有一個女人拿極貴重香膏澆在耶穌頭上,座上有人不悅,認為這行為極之浪費而應該受制止。但耶穌不單沒阻止她,反而公開稱讚她,表揚她的心思說:「她所做的是盡她所能的;她是為了我的安葬,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而最後,耶穌命令說:「普天之下,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都要述說這女人所做的,來記念她。」(參可十四8-9;太廿六12-13)可惜,附類福音書沒有誠實、認真地對待耶穌這命令,這位獨特且具備先知行為的女信徒,沒得留下名字。她不被記名的原因之一,可能因卑賤的女性怎可如男性一般佔有預告耶穌死亡的角色和聖徒的歷史位置呢?
因這段偏頗的記載裏,教會得以覺醒,在天國的歷史和角色裏,性別是不會構成差異對待。因此,歷代眾多忠心信徒,也會被耶穌所稱讚,如那位用極貴重的香膏澆耶穌的女人同得記念。
說年初二凌晨在旺角發生的事件為舉世觸目,或者會被認為是誇張的講法。然而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竟然有這樣一場相對暴力的「魚旦革命」,最後更被放到與一九六七年的暴動相提並論。每個香港人都對事件有不同的看法,究竟這是一次警民衝突、騷亂、還是暴動呢?用「革命」來形容會否誇大其影響力?如何「定性」,其實都反映著我們對事件的一種認知和價值取向。
這些年來,香港社會所爭論的議題此起彼落:由認識國家到國民教育科、自由行到驅蝗行動、母語教學到普教中文、興建高鐵到超支大白象、爭取普選到雨傘運動……,作為香港一份子的我們究竟有多關心?有些人認為這些是「政治事務」,教會和其中的信徒,不應加入反對政府的行列,也不應該公開發表自己的立場,社會上的事務,由問責的官員和受薪的議員們處理就足夠了。
我們未必會認同這種「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劃清界線講法,卻又怕表達自己的立場會分化弟兄姊妹,甚至引致教會分裂。於是,不少信徒選擇在教會中隻字不提,明哲保身;團契小組的活動也迴避時事議題,以致我們的交往變得表面化。有些會眾期望的崇拜講道是安慰信息,因為社會已經夠「混亂」,批評的聲音聽得太多了。在這些情況下,我們的信仰變得表面、內向、退縮和脫離現實。
近日「金色門徒」其中一課討論耶穌基督是「世界的光」。耶穌說:「我就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必不在黑暗裏走,卻要得著生命的光。」(約翰福音8:12)「世界的光」並不是用來自我滿足或個人榮耀,卻有著溫暖、照亮和判斷的功效,而驅走黑暗更是這「光」的使命。而當門徒問耶穌關於一個生來就失明的人犯罪問題時,耶穌在回答中提到:「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差我來的那位的工;黑夜來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我在世上的時候,是世上的光。」(約翰福音9:1-5)倘若我們認為現今世代日漸黑暗,我們就必須要趕快發揮光在世上的作用,接續耶穌基督來到世上的使命。我相信認識和深入了解社會事務,是信徒在世的基本功夫;按著聖經價值分析時局和表達個人意見,卻是我們的責任;而扶持受壓迫者和反對不公義的制度,則是我們的使命。在社關主日裏,願我們明白「竭力為基督的光作見證」(「金色門徒」第20課「信心社體的標誌」)的意思。
唸教會歷史時,讀到一句對整個基督教的存在與成長,都有其重要性的話:「早期教會是由殉道者的血建成,殉道者的血是世世代代灌溉福音的種籽。」
古往今來,基督徒面對迫害,為信仰犧牲性命,確實在任何時代任何地點常有發生。每年的十一月,便有為受逼迫教會的國際祈禱日,以記念這群忠心的福音使者。以「性命來做證」的情況,在歷代宣教佈道,影響社會的改革運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敬佩那些充滿獻身精神和愛心的人來説,他們會對基督教信仰更有一定的好感。今期的〈宣教日引〉便轉載了一個藏傳佛教僧侶因這種精神而降服主道的真實見證。
然而,在信仰生活中,犧牲不一定要「人頭落後」、「粉身碎骨」。聖經中亞伯拉罕因蒙召離開安舒的環境,摩西因順服便在批評丶埋怨丶不信任的環境下作領導直到離世。無數真先知神僕人,雖然受盡肉身之苦、失去自由,也要仗義直言傳講真理(王上22:19-26,林後11:23-33)。這些人都是在不情願不討好的境況下,為信仰而作出犧牲。所以,對現代的信徒來説,我們只要肯為主甘心獻上自己的金錢丶時間、才能或放下權位、享受、衣食等生活上種種的利益,在主面前也是一種犠牲。記得有位會友說,當初嘗試帶着弱智的女兒返教會,女兒卻羊癇症發作,就在緊急情況下,作醫護的會友即時幫她急救,牧師且用自己的袍給她女兒當地席躺卧,此刻令她更深深體會基督教犧牲的愛是什麼!
弟兄姊妹,對於我們生活在香港的信徒來說,你認為犧牲的愛是甚麼呢?你如何去放下別人認為最有價值和有意義的東西呢?在社會、教會丶家庭、學校、職場,你願意為公義和平及福音使命,無私地獻上一分力量嗎?主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約12:24上),懇求主賜下聖靈,孕育出我們都有一種犧牲的愛,灌溉廣大的福音禾田。
耶穌在曠野受試探是大齋期第一主日的必讀經文,通常我們讀這段經文都是從耶穌身上學習如何面對試探,但今天的福音經課(路4:1-13),我們可找到另一個主題:耶穌是上帝的兒子。路加福音一至三章已不斷強調這個主題,如天使加百列跟馬利亞說她要懷孕生子,加百列已告知「那要出生的聖者要稱為上帝的兒子」(路1:35);當耶穌接受洗禮時,有聲音從天上來說耶穌是上帝的愛子(路3:22)。然而耶穌是上帝兒子的身分是甚麼意思?耶穌接受的三個試探讓我們看見以色列人對耶穌是上帝兒子的誤解及其真義。
首先魔鬼跟飢餓的耶穌說,若他是上帝的兒子就把石頭變為食物,耶穌拒絕跟他的說話來做,並以申8:3回應魔鬼:人活着,不是單靠食物。魔鬼亦反映出以色列人對耶穌的錯誤理解,以為耶穌可以解決人的生活問題。耶穌有沒有能力解決人的生活需要?當然有!但耶穌的回應提醒我們上帝的話、上帝自己比起生活需要更重要。第二個試探是關於權柄和榮華,當時的以色列人期望上帝的兒子能在政治上復興以色列國,但耶穌知道他是和平之君,他來並不是以軍事或政治手段復興以色列國,而是要建立和平公義的國度,所以他也堅決拒絕敬拜魔鬼,並表明敬拜事奉的對象是上帝。第三個試探魔鬼叫耶穌從聖殿頂上跳下,如果他是上帝的兒子上帝會命令使者保護他。以色列人一直期望滿有能力的拯救者來救他們脫離羅馬政權,弱者、受苦、甚至要死亡的耶穌又怎會是上帝的兒子?但真相是耶穌來到世上要踏上十字架受苦之路,所以耶穌再一次拒絕魔鬼的試探,魔鬼亦離開他。
以色列人期望耶穌可以帶給他們政治上的勝利、保護,但耶穌作為上帝的兒子,他以上帝的話為生命的糧,並積極建立公義和平,甚至為此而捨己犧牲。在大齋期這個時間,讓我們都省察自己,有沒有誤解耶穌,只是期望他為我們解決問題、給我們「好處」,亦同時反省我們有否活出耶穌真正的生命,與人分享愛及建立和平公義的國度。
耶穌呼召我們從孤單進入獨處。孤單是內心的空虛,而獨處就是內在的豐盛。這是一個透過個人屬靈成長而達至與主共融的旅程。耶穌在最後晩餐後對門徒說:「看哪,時候將到,其實已經到了,你們要分散,各歸自己的地方,留下我獨自一人;然而我不是獨自一人,因為有父與我同在。」(約十六32)在獨處中,我們最不孤單。
繁忙的生活、對孤單的害怕、對發現真我的恐懼,往往叫人卻步,攔阻我們進入獨處,也阻礙我們與主建立深度的相交。我們退到曠野去,為的不是避開人,而是從人群和事務中抽身出來,進到獨自面對自己和上主的空間,與自己的心靈及宇宙的創造主對話。過程中,我們就生活中的不同經驗進行整合和消化,漸漸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心世界,進而亦會影響到個人與外在世界的關係。耶穌在世的時候也經常進行獨處(太四1-4;十四13, 23;十七1-9;廿六36-40;可一35;六31;路五16;六12)。
真實的獨處並不是外在的,不是周圍沒有人或沒有聲音,而是在我們的心靈中有一個敞開的空間,可讓自我和上主在其中稍作停留。當然我們也需要一個實際獨處的空間,最少是一個房間,或一個角落,是沒有人打擾我們、留意到我們或找到我們的。在那裏我們能夠鬆開外在環境對我們的束縛,讓腦袋閒下來,把所有情緒或感受帶到主面前,與祂對話,感受祂的臨在。
二十世紀的德國神學家潘霍華說:「凡不能獨處的,就當小心團契生活。凡不能在團契中生活的,就當小心獨處。」教會是群體的生活。很多人因為害怕孤單寂寞而來教會。來到之後又容易感到對教會失望,因為在信徒群體中也難免出現複雜和糾纏的人際關係。這些時候我們最需要獨處,先去處理自己內在的困難。人需要先要了解自己最深處的需要,學會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邀請上主介入,才能真實地去愛別人,交出真心向他人敞開,重新融入群體生活。
真正的獨處,能使人更加熱愛上帝和投入群體生活。
喜歡今天的讀經主題「以愛承擔召命」,當我們談到召命時,很容易會感到千斤重擔壓肩頭,但是當我們的召命與愛相連,就會變得不一樣。上帝就是愛,我們得以認識他,成為他的兒女,全因為他的大愛,而他對我們的召命,就是愛他和愛鄰如己。從上帝那裏得着愛,再去愛上帝和愛人,這就是以愛承擔召命吧。
如果有從上帝而來的愛,我們能夠去愛教會、愛弟兄姊妹嗎?最近在網上讀到一篇文章,談及一名基督徒不再返教會的原因,簡單來說,就是已受傷,不想再受傷。有時候我們的確會發現人的罪性仍然潛伏在信徒群體中,並會伺機突襲,令肢體間彼此傷害。使徒保羅受到哥林多教會信徒攻擊時,會切切禱告,也會跟弟兄姊妹講道理,但他不會放棄。保羅愛教會讓我想起〈我愛教會歌〉的歌詞「愛她,我常流淚,念她,我常祈求,為她事工,我更努力,直到力盡方休。」及「內敵外患,無時不有,主在無不拯救」。教會生活、事奉,從來都不容易,但靠著主,我們仍然可以去愛。
如果有從上帝而來的愛,我們可以怎樣去愛香港?執筆之時正值全城關注銅鑼灣書店五子失蹤事件,引發我對香港基督徒的召命與愛的聯想。香港正面臨重大的轉變,自由民主法治,每天都面對不同的挑戰。上帝把我們放在此時此地,對我們有何召命?近日為香港禱告時,腦海中浮現一句經文:「在這裏,我們本沒有永存的城,而是在尋求那將要來的城。」(來13:14)我們太喜愛並習慣香港的美好,不自覺地以為這一切會一直存留,其實只有上帝的國度能存到永遠。這不是說我們就不用關心眼前發生的一切,先知書一再強調上帝期望社會的公義,上帝一直關愛受政權和腐敗的制度壓迫的人。在香港改變之時,我們更要彰顯、持守上帝對社會,對受苦者的心意。要愛這城和其中的人,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受傷,會難過。愛,需要付上代價。
詩歌〈原諒我〉這樣描繪基督對我們的愛:「如果,越多的愛是叫人流越多的淚,那主,你為我落過多少淚?如果,越深的愛是叫人越多的心碎,那主,你的心會有多碎?」基督為愛我們而捨命,我們奉召去愛,甘願流淚、心碎嗎?
香港的社會因政制上立場的分歧而撕裂,世界因政治和經濟利益而發生各式各樣的衝突,一些宗教狂熱分子因狹隘的信念而排斥異見分子,甚至一些恐怖分子以恐怖手段去殺害異己;家庭成員,為了金錢利益而對簿公堂,彼此控訴。
這是一個分裂和彼此排斥的世代,各人都以為自己擁有真理而醜化、批評甚至攻擊和自己立場不同的人。
香港和世界各地教會近年來也面對着因對同性戀和同性戀者的不同立場而引起紛爭和分裂。一月十四日普世聖公宗作出歷史性決定,宣佈暫停與支持同性婚姻的美國聖公會的合一關係,在未來三年暫停其在普世聖公宗的地位。
無論在社會和教會,分裂的原因主要在於認知、信念和行動上的差異。
(一)在尼希米和以斯拉的時代,律法書及當時所明白的意思成了以色列人的共識和合一的基礎(尼8:1-10);在古代的社會,以色列人皆接受律法師對律法教導的權威,但在時代不斷轉變之際,認知之差異越來越明顯;在耶穌的時代,他在安息日進入了自小長大的拿撒勒會堂,在他讀出以賽亞先知的話時,雖然好像獲得了眾人的稱讚,但他們對他的解釋覺得驚訝,卻不接納(路4:14-29)。律法和先知的經文雖然維持不變,但卻有不同的解釋和認知;因此,即使在耶穌的年代,他已不能用經文去作為合一的基礎,他對經文的解釋,反而帶來對立!這種差異的現象,其實是學習彼此聆聽、尊重和分享差異的機會;故此,訴諸理性的認知,並不能帶來合一。
(二)在建立合一的過程中,最困難的就是建立彼此信任的關係,即使大家的信念相同,如對民主的肯定,確認一男一女的婚姻關係才是聖經的教導和教會傳統。在實踐的過程中,往往由於對信念的委身程度不同,面對實際情況時的不同分析和考慮,帶來實踐信念在意見上的差異,並因此彼此不信任;若只強調建立共同信念以達成合一,往往不能達到目標。
(三)合一的最重要基礎並不是共同的認知和信念,而是愛的行動。正如耶穌在為信徒合而為一的祈禱所說的,信徒合而為一是因為知道上帝愛我們如同父愛基督一樣(約17:20-23);而保羅強調我們是一個身體,促使合一的最大恩賜就是愛(林前12:14-13:7)。愛包含了接納,包容,忍耐,恩慈,不自誇,不張狂,不計算人的惡,彼此信任,满有盼望,以及上帝為愛我們而犠牲基督的生命。
面對社會、家庭和教會內的差異、分裂,只有人們願意以愛的行動去聆聽,彼此體諒、尊重與相愛,不一意孤行,各走極端,而是以牧養的愛去彼此牧養,我們才可以經歷在主愛裏彼此合一,這是主最大的教訓。
最近讀到神學家Manfred Marquardt的一篇文章“Christian Conversion: Connecting Our Lives with God”,作者提出很多時候當人回轉並相信上帝時,會過份着重於上帝對人細心的供應與照料,並就該次單一的經驗,認為這是個人的屬靈高峰。作者認為,真正回轉歸向上帝的人,應該會在往後日子願意離開自己的安舒網,背起十字架跟隨主,一生與主結連。是的,我們不只是信而受洗時才能經歷主,而更重要是能在每日的生活見證中經歷主的同在。
在每天的生活中背起十字架跟隨主是你我都知曉的道理,但往往是知易行難,為甚麼會面對這樣的困境呢?就是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向所處身的景況低頭,自以為實踐愛主愛人及行公義好憐憫的事情無能為力,不僅忘記了我們靠着主凡事都能作,也忘記了作見證服待主的力量是從主而來。林前十二章提醒我們,他賜聖靈顯在各人身上,為了幫助眾人使用所得着的屬靈恩賜。記得有一位警務人員的弟兄分享他執勤時的見證,因職責所在,他有一段時間要經常接觸「古惑仔」來收取情報。一般人認為對付這些圈子的人要帶上強硬的面具才可應付,但他認為為主的原故基督徒可以有不一樣的處理方法,所以他說每次收取資料時,也會利用些微時間以基督的愛心去關心對方,多提醒他們要把握機會離開這個圈子,又以經文及愛心去鼓勵他們重回正軌。慢慢地,他發現經常接觸到的「古惑仔」有意無意之間會多給他一些更精準的資料,因此,他也得到上司的稱讚,而且也有「古惑仔」真的回轉而重回正途。他謙卑地說他所作的都不是單靠自己,而是靠着主賜給的力量,而且每次這樣作時,他也能經歷與主的同在與同工,心裏很是滿足。
所以,要經歷主的同在不單是祈求內心的平安,更祈求主賜給我們勇氣與力量在生活中背起十字架,天天與主同行,就如會祖衞斯理約翰牧師臨終前所言:「有上帝同在是好得無比。」(The best of all is, God is with us)
*Manfred Marquardt為資深神學家。曾在多間神學院教授,並著有多本探討衞斯理約翰及循道衞理神學的書籍。
受託主日提醒我們:每個人都屬於上帝,是他所創造和買贖的。﹙以賽亞書43:1-7﹚我們既屬於上帝,就當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能活出屬於上帝的生命。
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曾說:「因着洗禮我們大家都受了祭司的職分。」﹙致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書,1520﹚而早期的教父們,如奧古斯丁、奧利金、聖安波羅修等亦有同樣的教導:就是信徒都負有使人與上帝和好的祭司職分。因此,我們要重申自己是上帝的僕人,力求完成上帝託付的工作。
在路加福音17:7-10,耶穌直接地指出作僕人是怎麼的一回事:「你們當中誰有僕人耕地或是放羊,從田裏回來,就對他說『你快來坐下吃飯』呢?他豈不對僕人說『你給我預備晚飯,束上帶子伺候我,等我吃喝完了,你才可以吃喝』嗎?僕人照所吩咐的去做,主人還謝謝他嗎?這樣,你們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要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做的本是我們該做的。』」
僕人束腰侍立,隨時候命,時刻聽從主人的差遣。而服事乃是僕人的本分,因此作工後是不會獲得任何獎賞和稱讚。弟兄姊妹們,這就是僕人的樣式,是良善忠心僕人應有的心態。所以,要謹記我們是誰?更要明白我們是為何而活?完成上帝在這世代給他僕人的託付,乃是我們的本分,是我們存活的最高意義。靠着主耶穌基督,願我們喜樂地領受託付;又願耶穌基督的教會,能像她的元首一樣,以遵行上帝的旨意、完成上帝的工作為食物。﹙約翰福音4:34﹚阿們。
當我們回想自己的生命中曾經立過甚麼重要的契約時,我想很可能就是婚約和買賣樓宇的合約,一個是要作出終身承諾的約,另一個也需要我們付上二、三十年或更長更多的承諾、付出和代價。當我們要立這兩種契約時,都需要我們懷有堅毅無比的決心、深思熟慮的行動和實實在在的承擔。若我們不都是已準備好這種心態和行動,很可能隨時要承擔更大和嚴重的後果!
作為循道衛理會的會友,每年我們都有機會在立約主日與上主再次立約,但我們是採取甚麼樣的心態與主立約呢?我們有沒有用立婚約或是買賣樓宇合約時同樣認真的態度,是有決心、行動和承擔的。我們在崇拜中用言語表達與主立約,當然不是形式和習慣的,但是當我們將立約表填寫好交給禮拜堂後,可能我們感覺已「完成」立約,並且過了一會兒便很快忘記得一清二楚!回顧過往的經驗和觀察所得,立約主日過後,很少再聽到弟兄姊妹提及所立的約互相守望和督責,真的能夠實踐與主所立的約。
立約不單是需要我們付出決心、行動和承擔,我們從舊約到新約的聖經中都可以看到,立約其實是上帝為我們開闢一條蒙恩的途徑,上帝與我們的始祖挪亞、亞伯拉罕、大衛……立約,及至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來到世上為我們設立的新約(救恩之約),每一次立約的背後,上主都施恩給予我們經歷他的大能和與他一同成就所立之約的機會,重要的是,我們願不願意踏出一步,讓我們能學習和實踐信心的功課。
「耶和華如此說:在悅納的時候,我應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幫助了你。我要保護你,要藉着你與百姓立約,為了復興遍地,使人承受荒蕪之地為業。」賽49章8節
所以,祈望我們今年與主立約的時候,無論我們所立約的內容是甚麼,都要合乎中道,並且從歲首到年終,我們都要常常牢記在心裏,要靠主的恩典儘我們一切的努力去完成,不要辜負上主對我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