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偉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LEE Ying-wai 
按立/轉職年份:
2019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天水圍堂主任牧師 
電郵: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2016年08月21日 
從快樂的奧運精神說起…… 
基督顯現後第14主日 
第33期 

全世界矚目的奧運會到了今天終於要閉幕,下一屆四年後東京再見!聽說香港市民對今屆奧運的熱情大減,但因着一些運動員在比賽以外的言行舉動,激發起國民之間的針鋒相對,並且鬧得滿城風雨,還有在網絡媒體上,又引起大家熱烈討論。當中孫楊和傅園慧的表現,甚至成為國際關注。他們表現的迥異,對我們屬靈生命的更新,能帶給我們一些啟迪。

在今日的經課中,希伯來書12章18-29節,作者提醒我們這群新約的子民千萬不要弄錯人與上帝應有的關係。他用了兩座山作對比,舊約的西奈山是「那可觸摸的山」,和新約的錫安山喻表同樣有上帝的臨在,並且向我們說話。還有,代表兩約的兩座山,各有一位中保——懼怕戰兢的摩西和大祭司耶穌。他分別用了七個意象去對比兩處地方氣氛的差異。在舊約時,人與上帝相遇的經驗是「極其可怕」,所有意象都是非人化(18-21節),強調着立約群體的不配,要保持距離,上帝要審判他們的罪;但在新約時,卻是完全相反,我們是身處在一個「盛會」(23節)中,這個名詞在當時可以是指年度的大型體育比賽,就像奧運一樣。這裏的意象卻極其人性化及關係化(22-24節)。整個地方充滿着一種興奮、狂歡、溫暖、開放、接納和幸福的氣氛。作者強調只有在這裏,我們才能找到聖潔,赦罪和恩典。我們毋須懼怕上帝的聲音,因為耶穌的血已為我們的罪獻上永遠的祭,保證了我們與上帝的關係。這份恩典,就是我們信仰路上努力和堅忍的推動力。

在今次奧運會的比賽中,孫楊和傅園慧,展現出完全不同的態度。一個只問勝敗強弱、自高自大,拒人於千里之外,當他遇到失敗時就崩潰哭號;另一個則笑對軟弱得失、充滿着喜樂、感恩和享受當中的過程,雖然她得不到王者的成績,卻贏得萬人的喜愛。他們的表現就好像分別處身在「西奈山」和「錫安山」上光景中。弟兄姊妹,今日在我們屬靈生命的「賽道」上,我們又經歷着在那個山上的景況呢?


2015年05月10日 
你我盡心愛家人 同心合意歷主恩 
基督化家庭主日 
第19期 

甚麼叫做「基督化家庭」呢?台福神學院教授蘇文隆牧師曾寫到「這不是在家裡攞聖經、詩歌書、掛個【基督是我家的主】的牌子,或很多聖經章節,播放基督教音樂,這些雖好,有助增長基督化家庭的氣氛,但這並不表示就是基督化的家庭」。他認為基督化家庭「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種「持續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的家庭生活方式」。因此,去實踐這種生活方式,就是要在我們家庭生活的每一個層面問「究竟耶穌在這件事的看法是怎樣呢?」例如耶穌喜歡我們的夫妻關係是如何呢?婆媳之間的關係如何?我們教養子女的方法如何?我們的工作與家庭的生活平衡如何?我們跟父母長輩的關係如何?那麼,「基督化家庭」不單是已婚人士的使命,而是每一個屬主的人都要踐行的目標,因為基本上每人都有自己的家。
家庭對每一個信徒的重要性,就在於它的三項功能:第一,家庭是人密切互助的地方;第二,家庭能培養人品格的地方;第三,家庭更是能榮耀上帝,當我們的家是為著基督,家就能成為體驗上帝的喜樂平安、見證上帝的地方,是令人羨慕的家庭。一個北美有關宗教信仰與家庭的研究指出,父母對子女宗教信仰的塑造,比學校、宗教團體、專家等更重要。研究團隊進行了一個長達35年的追蹤調查,對象為300個家庭,肯定證明父母與子女關係對信仰傳承的影響,而當中特別以父親的影響更為關鍵。
「基督化家庭主日」正是要向整個群體傳遞以上所論述的意義和重要性。若要使這個信息不是只停留在「每年一次的口號」,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的胡志偉牧師指出,教會就必須有明確的家庭牧養信念。家庭牧養事工的果效,不在於活動的吸引力,應重新放在父母怎樣好好傳承信仰予下一代,認定父母是家中的小牧人,父母要持守其屬靈位份,教會和牧者的角色,不是代替父母來提供宗教教育,而是要裝備每位信徒父母做好父母的職事,特別是0-12歲的孩子父母。因此,教會要關心就是如「新婚的弟兄姊妹,能否適應家庭生活?」「有了初生嬰兒的,怎樣做好父母角色?」「孩子入幼稚園了,父母怎樣帶領家庭崇拜?」「家中有長者,成年信徒怎樣支援照顧?」「家庭牧養乃是使每個家庭得力,甚至單親家庭與單身人士,學習於不同人生階段內與主同行,活出福音,見證信仰」。
讓我們都藉這個主日,重新反省自己在家庭和教會生活裡如何能真正活出「基督化家庭」。


2013年09月15日 
憐憫世人 
聖靈降臨後第17主日 
第37期 

若換了在今天的香港,耶穌在路加福音15:1-10的事件,肯定會成為新聞頭條:「名師行為不檢,教壞學生!」他會被「人肉起底」、甚至被「全方位公審」。耶穌竟然跟那些被主流社會定性為「壞人」的人士交往甚密,更出席他們的「江湖飯局」!
法利賽人和文士認定自己就是整個民族社會、政治倫理制度和祖宗家法的守護者,因為他們是「潔淨的」,要與一切「不潔淨」的人和事劃清界線,在他們的眼中,主耶穌的行徑是完全離經叛道。其實這不是個別事件,從福音書中我們看見主耶穌就是全無顧忌地去觸摸痲瘋病人、刻意不依從那些宗教領袖所定下的潔淨之禮,他更主動接觸眾多被社會「標籤」為「好人勿近」的不同人士。因為他清楚知道自己的召命就是要來拯救罪人,要向他們表明上帝的愛,他都願意去接納那些尋求他的有需要的人,與他們同行。
在主耶穌說出的「失羊」和「失錢」的比喻中,都有一個共通的信息,就是為著可以尋回那原先「失落」了毫無盼望的「一隻羊」和「一塊錢」,那羊主和婦人都有極大的歡喜。這是因為它們對當事人的意義不是在於數量,而是它們本身就是有無比的價值。即使是那些被社會棄絕的人,難道就不應得到拯救嗎?耶穌清楚註解,因著「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和「上帝的使者」都是這樣「為他歡喜」!而且「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還大呢!」(15:7和15:10)主耶穌的顛覆就是要向我們展示了一套跟世界完全不一樣的天國價值觀!
更重要的是羊主和婦人尋找失物的態度都是很一致的。那羊主「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那婦人「點上燈、打掃全屋、細心地找、直到找著」(15:4和15:8),原來上帝不單是看人的眼光與世界不同,他除了會饒恕所有罪人、更是一個主動去尋找罪人的神,所以他要道成肉身進入人群中。這背後究竟有甚麼推動力呢?那就是上帝無私的大愛AGAPE(愛加倍)!
假如耶穌今天與我們一同在香港生活,他又會怎樣活出他的召命呢?我們這群耶穌的門徒,就這樣照著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