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媚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LEE Siu-mei, Backy 
按立/轉職年份:
2021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麗瑤堂主任牧師、信望堂主任牧師 
電郵: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2020年07月19日 
一位長者的自畫像 
敬老主日 
第29期 

過去數月,教會在新冠疫情下暫停現場聚會,期間有賴熱心教友協助網上崇拜的事宜,當中不乏一位七十六歲長者的身影,他默默地搜尋相關資訊、自學轉播技術、購置硬件工具,並到場提供協助;除此以外,他更自發恆常地為教會的網頁作出更新,每當看見教會的需要,總是慷慨奉獻。在筆者牧養的群體中,發現有些人即使到了高齡還十分有活力,他們平易近人,其他人也很喜歡跟他們聊天,並且非常尊重他們;他們願意開放自己去學習新事物,樂意為他者付出,聆聽他們的生命故事,必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一種生命力,並散發出一份祝福。

至於創世記中的一位長者雅各,活至一百四十七歲高齡,他的一生看似坎坷多舛,如他自述:「我一生的歲月又短又苦」(創47:9),然而在雅各快將臨終時,卻堅定宣認他祖父亞伯拉罕和父親以撒事奉的上帝,也是一生牧養他、救贖他脫離一切患難的上帝(創48:15-16)。對雅各而言,那是何等真實的經歷,仍記得在伯特利與上帝初次的相遇,上帝不僅向他重申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你的後裔必像地上的塵沙,必向東西南北開展,地上萬族必因你和你的後裔得福」(創28:14),還給他一個清楚的應許:「看哪,我必與你同在,無論你往哪裏去,我必保佑你,領你歸回這地。我總不離棄你,直到我實現了對你所說的話。」(創28:15)雅各或可從中體會生命一切所有不都是可憑自己的聰明才智去獲取,一個真正滿全的人生是取決於上帝的祝福。「因着信,雅各臨死的時候給約瑟的兩個兒子個別祝福,扶着枴杖敬拜上帝。」(來11:21)希伯來書的作者更讓我們瞥見年老的雅各一生信靠敬拜上帝,並對後代傳承生命的祝福。

弟兄姊妹,每逢想到家裏的長者或教會中眾多年長一輩,我們就當為他們感謝上帝,也要珍視愛護他們,深信每一位都有其獨特經歷,從他們的信仰和人生,我們都承受了一份莫大的祝福!


2019年07月21日 
擁抱老年 敬重長者 
敬老主日 
第29期 

於筆者事奉的堂會中,長者為數不少,最年長一位已達九十七高齡,入住護老院也有十多年。他雖行動不便,但眼睛未曾昏花,腦筋依然清晰;看着他抄寫主禱文,或聽他誦讀使徒信經時,都能感受到他內裏一份深邃的平安和力量。又想到一位早年離世的長者,因需長期卧床,覺得自己無用並成為家人的負累,祈求上帝早日把他接回天家;聽他這樣說,筆者就有說不出的難過和憐惜。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長者除了面對身體衰老,更害怕的是感到被家人、被社會、甚或被上帝離棄。詩篇71是一篇老年人的祈禱文,當中反映了步入老年的人對於「被遺棄」的恐懼:「我年老的時候,求你不要丟棄我!我體力衰弱時,求你不要離棄我!」「上帝啊,求你不要遠離我!求你速速幫助我!」「上帝啊,我年老髮白的時候,求你不要離棄我!」(詩71:9、12、18上)

然而,聖經告訴我們,上帝對我們的慈愛是一生之久,他應許說:「直到你們年老,我不改變;直到你們髮白,我仍扶持。我已造你,就必背你;我必抱你,也必拯救。」(賽46:4)何等大的安慰!即或已到垂暮之年,我們仍可信賴上帝,並以信心宣告:「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但上帝是我心裏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詩73:26)在上帝的慈愛和恩典中,每一位長者都能活得豐盛完滿。

上帝且吩咐我們:「在白髮的人面前,你要站起來,要尊敬老人;要敬畏你的上帝,我是耶和華。」(利19:32)我們關愛長者,敬重他們,非關乎他們所作的貢獻或成就,而是建基於他們每一個都是按上帝形像而造,是極其尊貴和神聖的生命。在我們中間的每一位長者都當受重視,如《與歲月和好——盧雲談變老這件事》一書中提及:「如果沒有老人存在,我們或許會忘記自己也正邁向年老。年長者是我們的先知,提醒我們年老是大家共有的過程。」在漫長的歲月中,深信每位長者都有他們累積的知識和智慧、有值得述說的人生故事、有可以傳承的屬靈經驗,無論是活着的時候或過世之後,他們都可成為我們的祝福!


2018年10月14日 
持定所宣認的道 
聖靈降臨後第21主日 
第41期 

每次經過街角的休憩處,通常只見幾個閒坐的老人,與這晚所見的略有不同。一位中年男士站於一旁邊彈結他,邊大聲宣講神愛世人的道理。我不禁跟身旁外子說:「今天我們仍能擁有這樣的自由,實在要珍惜!」

最近,內地教會及宗教自由被打壓的狀況再度引起香港教會群體的關注,並紛紛作出聯署聲明的行動,也藉此表達對內地肢體的支持。假如……我們教會的十架也被拆、被掛國旗、被唱國歌,被安裝視頻監控、教牧同工與領袖被暴力對待、信徒被控非法聚會、學生及公務員被禁足教會、學校被禁作宗教場所、醫院被禁任何傳福音祈禱、聖經被修改或被下架、被燒燬……我們仍能持守對三一上主的崇敬、持定所宣認的道嗎?

還看初期教會,豈不一樣受到羅馬政權的打壓,信徒面對反對者與日俱增的威脅,他們面臨放棄原有信仰的危險。當猶太基督徒受到迫害時,他們有兩種選擇:一是妥協,返回猶太教,但必須公開否認耶穌是彌賽亞;一是不妥協,準備為所堅持的基督信仰而受苦、被監禁。在當時的教會,實有不少猶太基督徒想要回到他們熟悉、舒適的猶太會堂和儀文中。

希伯來書的作者寫信予一群陷於這樣困境的信徒,力勸他們不要走回頭路,要持守信仰到底,始終仰望耶穌,忍受各種可能臨到他們身上的災難和迫害。作者提醒信徒在面對逼迫受苦時,「有一位偉大、進入高天的大祭司,就是耶穌——上帝的兒子」(來4:14)必能體恤他們的軟弱,因他自己也曾在各方面受過試探;在客西馬尼園、在十字架上,他飽嚐掙扎、顯露軟弱,但他只是在極度痛苦中哭泣,卻從未犯罪跌倒。這位大祭司不但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更知道我們在艱困的情況中,需要什麼力量才能站立得穏;因此,「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憫,蒙恩惠,作及時的幫助。」(來4:16)

弟兄姊妹,要禱告!為那些正因「持定所宣認的道」(來4:14)而受苦受害的上主兒女祈禱,即使在這十分艱難和充滿挑戰的日子裏,仍能無畏無懼,得着信心力量,忠心地與上主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