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慕是一種羨慕渴想的行為;是一種飢渴慕義的態度;是一種祈盼得着的積極表現,更是一種魂牽夢縈,朝思暮想的愛情心態。如果用之放在宗教的情操裏,這是一種不可多得愛上帝的行動,如果我們有渴慕上帝的心,我們的信仰自然有積極的表現,歷代信徒愛主愛人的行為,熱切追求信仰的態度都是靠着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當我們認真地查考聖經,尤其是詩篇中作者對上帝的熱切尋求的和充滿誠懇的表達,實在使我們深深感動:
「上帝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我的心渴想上帝,就是永生上帝,我幾時得朝見上帝呢?」(詩42:1-2)
「上帝啊!你是我的上帝,我要切切尋求你……我的心靈渴想你,我的肉身切慕你。我在聖所中曾如此瞻仰你,為要見你的能力和你的榮耀……我在床上記念你,在夜更的時候思念你……我的心緊緊跟隨你,你的右手扶持了我。」(詩63:1, 2, 5, 6, 8)
「萬軍之耶和華啊!你的居所何等可愛!我羨慕渴想耶和華的院宇,我的內心,我的肉體向永生上帝歡呼。」(詩84:1-2)
「我渴想你的救恩身心耗盡,我仰望你的話。」(詩119:81)
「我的心渴想你,如乾旱之地盼雨一樣。(詩143:6)
以上的經節都是在詩篇中找到的,這些經節都使我們感受作者對上帝的渴想和愛慕,如果我們都以這種態度來尋求和認識上帝,相信我們的信仰定必會不一樣,這種宗教熱誠今天在我們信徒生活中是否失落了,今天我們不冷不熱的、提不起勁的、可有可無的表現是否代表着當年聖者們對上帝的渴慕的心態已經失傳了,這種失傳的藝術是否應該積極地尋回呢?
本月教會崇拜的主題定為「對你渴慕」,經文定為詩篇63:1,在四個主日中,我們將以四個分題作為崇拜思想的中心:
1.渴慕見證的生命:我們的生命是應以見證上帝的恩典與慈愛為目的,我們到底為何而活?為何而生?這都是我們要尋找的答案。
2. 渴慕長進的生命:一個有生命的信徒,應當不斷更新,不斷長進,停滯不前等於失去目標和死寂的表現,渴慕長進才是活潑生命的表現。
3.渴慕聖潔的生命:人非聖潔就不能朝見上帝,追求聖潔是一種渴慕親近上帝的行動。
4.渴慕主旨的生命:人的生命是要明白上帝的旨意,順服和實行他的旨意,渴慕主旨是屬靈生命的特質。
願我們勤赴禮拜,在這個月內深入,透澈和全面性地明白「渴慕上帝」的真理吧!
關於我們會祖衞斯理約翰的生平,相信凡是本會會友都應該十分熟悉,耳熟能詳了。不過要研究一個人的一生不應單從外表來看他曾作過甚麼?曾擁有甚麼?和對人類或社會有甚麼貢獻?而應該更深入地了解其生命的特質,進而反省我們從他的生命學到了甚麼?正如亞密厄爾曾說:「並不是憑他『有』甚麼?甚至他『做』甚麼?可以顯出一個人的價值,而是憑他『是』甚麼?」
當然,衞斯理先天的質素是我們無法學習的。比方來說,他的聰穎,口才和寫作都是個天才。十七歲便入讀牛津大學,廿三歲入牛津的林肯學院作院士,任邏輯學、哲學、希臘文的講師,廿四歲取得碩士學位,在美國短時間便可以用德、意、西班牙文講道,他的寫作除宗教外,有英國史、羅馬史、倫理學,編希伯來文、希臘文、德文及法文字典,更有一部醫學手冊,介紹七百二十五條藥方,可治二百四十三種疾病,一七九一年已出版了廿三版……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我們可以學到的,但他有一些質素卻是我們可以學習的:
嚴謹的生活和敬虔的習慣:他每天四時起床,每天寫日記,他在求學時期組織「聖會Holy Club」敬虔祈禱,鑽研聖經,追求聖潔,立志行善。
敏銳的屬靈觸覺:他不斷反省個人與主的關係,常常感覺自己愛主不夠,承認自己信心不足,追求信仰的確據。
不斷學習追求的精神:在思想矛盾衝擊中,他尋求答案,他曾說:「我去感化印第安人,誰來感化我呢?」「我所要的是保羅介紹給全世界的那種信仰……」這些不斷的追求學習的精神,至令他獲得了「亞爾德門街靈性復甦」的經驗。
愛主和愛人靈魂的心:他佈道的熱誠是我們所景仰的,他一生騎馬行了廿五萬哩路,講道四萬次,橫渡愛爾蘭海峽四十次,他以全世界是他的牧區。
關懷貧弱和施與的表現:他一生過簡樸生活、濟助貧病,終生奉行。他說自己在倫敦只擁有兩隻銀匙羹,另兩隻在布里斯陀,但不會再買,因這麼多人仍需麵飽。他的收入由三十鎊至一百二十鎊,但他仍只用廿八鎊,其餘完全奉獻給貧窮人。他的名言:「盡你所能,盡所有方法,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對所有人,堅持到底,盡量作美好的事。」
伙伴合作同心和大公精神:最難能可貴的,是他一生中有一班同心同行的好同工,支持他的工作,和他對教會的大公精神,實踐主耶穌合而為一的使命。
衞斯理當然仍有其他美好的生命特質,但由於篇幅所限,只能簡述幾點,際此「衞斯理主日」與列位主內同道共勉之。
聖誕詩歌有誰不喜歡,但能唱出真義,表達愛意,動人心弦,則談何容易。
第一首聖誕歌是在二千年前的伯利恆的曠野唱出,當年天使的歌聲安慰和感動了無數失望痛苦的群眾,但願今天仍帶給我們希望和信心:
1.不要懼怕(安慰的聲音)
2.大喜的信息(歡樂的佳音)
3.關乎萬民的(屬於所有人的)
4.為你們生了救主(拯救者的來臨)
5.包着布、臥在馬糟裏(窮人的福音)
6.那就是記號了(希望的記號)
7.至高榮耀歸上帝,地上平安屬世人(榮神益人的表現)
這首聖誕歌的中心是主耶穌,因着他的誕生帶給人類平安的喜訊和對將來的盼望,但是,這首歌已唱了二千多年,人心仍是如此頑梗,平安仍是那麼遙遠,平安的歌聲,處處可聞,實際上人心仍盪亂不安。這使我聯想到1914年的聖誕節,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軍與協約國的軍隊在法國戰線的戰壕對峙,但在12月24日聖誕夜,在西方戰線沿線的交戰點,德軍士兵將點上蠟燭的樹放置在戰壕的胸牆上,並且唱起「平安夜,聖善夜……」來,協約國士兵也善意回應,雙方共同創造意外的和平,原本互相為敵的士兵,竟然握手,唱詩和交換禮物,這就是所謂「聖誕休戰」,發生在一百年前的今天,但今天人類仍生活在一個不安的世界,戰爭、兇殺、飢荒、地震、顛沛、流亡、生離、死別、恐佈仇恨……今天,這傳奇故事仍會發生嗎?
最近,聽了一首賺人熱淚的短歌「To Believe信靠」,由一位年輕的歌手Jackie Evancho唱出,個人認為這是一首最能表達聖誕真義的詩歌:
「每當我躺下睡覺前,我向主提個小要求,雖我有一切所需,但這次不為我自己,這世上有太多的人,連一塊棲身之地也沒有。
讓爭鬥平息,讓你兒女們能平安,擦乾他們的眼淚。
讓他們都相信,有一天,當飢餓和戰爭都遠離,絕望之中有希望,每隻麻雀祢都已數算過,祢當然垂聽他們哀求禱告,讓我們每天都能夠信靠,能同情他人的悲傷,叫我們不要忽視窮苦人的悲泣,否則他們的痛苦仍然存在……
讓我們行在祢旨意中,那時互相都能看見祢慈愛的顔容……」(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oUrBztgzZA)
但願今天我們唱聖誕詩歌的時候,真能唱出上帝真摯的大愛,「在至高榮耀歸上帝,在地上平安歸世人」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