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慈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WONG Yuk-chee, Peter 
按立/轉職年份:
1993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九龍西聯區聯區長、亞斯理堂主任牧師  
電郵:
鼓勵信徒之語句:
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各著標竿直跑。 
喜愛之金句:
你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之先,當記念造你的主。(傳 12:1)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2022年06月5日 
上善厚德.聖靈充滿 
中國主日 
第23期 

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很多古籍經書的內容充滿着人生智慧,對於我們今天身處的「疫境和逆境」中,都能得着很好的提醒和幫助。在今天中國主日中,更加值得我們學習和珍惜中國傳統美善的文化和德行。「上善若水」和「厚德載物」是其中我很喜歡的兩句雋語。「上善若水」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厚德載物」出自《易經》:「……君子以厚德載物。」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環觀新冠病毒最近在中國不同的省巿再度肆虐,我們祈求疫情在國內能早日受控,讓人民能儘快恢復正常生活,不再受到疫情威嚇,在這艱難時刻,彼此能同舟共濟與互相扶持,一同活出人生真善美的德行。更期盼我們的國家,能帶領人民一起追求和活出「上善」和「厚德」的生命,讓國家的未來充滿着安穩、自由、幸福和美善。「上善」和「厚德」也是本會屬靈傳統的特質,在屬靈學習和成長之路,會祖衞斯理約翰也曾經教導我們要追求「成聖」和「完全的天路歷程」。所以,我們也要為國內的信徒懇切祈求,在身處疫情的困境中,彼此關顧與激發愛心,並且能幫助和服侍有需要的鄰舍,結出聖靈的果子美好的見證。
今天不單是「中國主日」,更是聖靈降臨主日。今天主日的經課使徒行傳2章1-21節,讓我們能再一次重新思考聖靈的大能。聖靈昔日降臨在初期教會的信徒身上,賜給他們不同的恩賜與彼此配搭,使他們得着能力、勇氣和權柄,放膽宣講上主的福音,讓凡求告主名的都必得救(21節),並且一起經歷聖靈施行的神蹟奇事(19節)。上帝在五旬節應許將聖靈澆灌給初期教會的僕人和婢女(18節),同樣,只要我們憑着信心和完全謙卑降服在主面前,相信聖靈今天也會降臨在中國和香港教會信徒身上,更新和改變我們的生命。
「上善」、「厚德」與聖靈的果子,都是我們「成聖」屬靈生命應有的表現。祈盼上主憐憫和恩待中國及香港教會,在我們今天身處動盪不安與迷失惶惑的年代中,得着聖靈的充滿,悔改回轉,行走在他指引的道路中。


2021年06月6日 
以苦楚成就榮耀、從永遠顧念暫時 
中國主日 
第23期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恩比博士(Arnold Toynbee)約在五十年前於《展望二十一世紀》一書中說了這樣的話:「今天的人類社會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代,而且還是人類咎由自取的結果。」環觀今日的世代充滿着動蕩、不安和苦難的日子,湯博士五十年前已能洞悉先機!
過往一年,中港關係急劇變化。有人覺得香港政府能適切回應國家的政策管治,社會民生趨向安穩,也有人對於這種驟變憂心忡忡,感覺香港變得陌生。無論如何,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血濃於水,彼此需要互敬互重與互諒互讓。今天是中國主日,我們為國家近年的發展,在各方面能有美好的進步獻上感恩,我們更需存謙卑、敬畏和懊悔的心,為國家未來能抱持更寬厚的心懷和更開放的管治,人民有更民主、自由與幸福的生活祈禱!
保羅在哥林多後書提醒我們,「我們這短暫而輕微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林後4:17)苦楚和榮耀好像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經驗和結果,但兩者有密切關係。任何人都祈望在生命中得着榮耀,但榮耀背後的代價,就是需要承受苦楚。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更沒有不用付上代價的榮耀。我們需要為香港、國家和上帝的國度,承受短暫而輕微或是長久而沉重的苦楚,這些苦楚卻能成就將來極重、無比和永遠的榮耀!
保羅繼續勉勵我們,「因為我們不是顧念看得見的,而是顧念看不見的;原來看得見的是暫時的,看不見的才是永遠的。」(林後4:18)我們需要心懷遠大的眼光和屬靈的深度,眼前事情有它重要價值,但我們所關注的不單是看得見和暫時的,我們更要顧念看不見和永遠的,因為永遠是上帝賜給我們未來無窮的應許與恩典。永遠帶給我們無比信心與盼望,使我們有能力顧念暫時的苦楚。
「以苦楚成就榮耀、從永遠顧念暫時」,由聖靈而來的信心和大能是最重要的秘訣,「但我們既然有從同一位靈而來的信心。」(林後4:13上)今天不單是「中國主日」,又是聖靈降臨後的第二主日,願聖靈的火焰能不斷煉淨和更新我們和教會,讓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他救了我們,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而是照他的憐憫,藉着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多3:5)


2020年04月5日 
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 
棕樹主日 
第14期 

今天是棕樹主日,傳統教會稱之為聖週或是受難週的開始,預表着耶穌基督將要騎着驢駒子進入耶路撒冷,為要成就上帝賜給我們救恩的應許和永恆的盼望。讓我們今天一起重溫耶穌基督成聖之旅,期盼我們能學習與體會他的心腸。
當耶穌進入耶路撒冷的時候,雖然有不少的門徒和群眾夾道歡迎想擁戴他為王,但同時也受到眾人的嘲笑和唾罵,並且要將他釘在十字架上。耶穌心裏很清楚這是一條不歸的苦路,但他願意持守着勇氣將自己交在上帝的手中。還有,耶穌騎着驢駒子進入耶路撒冷,表示他是抱着虛己謙卑的心來成就上帝的救恩。保羅在腓立比書提醒我們:「他本有上帝的形像,卻不堅持自己與上帝同等;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腓2章6-7節上)最後,耶穌懷着堅定不移的信心,順服上帝的旨意在十字架犧牲以完成救恩的代價:「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章8節下)
在過往兩個多月,全球多國受到新冠狀肺炎病毒肆虐的傳播而帶來空前的苦難,我們應如何自處,和受難週帶給我們甚麼樣的啟迪去回應呢!首先,我們要重新反思對苦難的認識和預備,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教導我們:「人正說「平安穩定」的時候,災禍忽然臨到他們,如同陣痛臨到懷胎的婦人一樣,他們絕逃脫不了。」(帖前5章3節)我們在世上都需要經歷苦難,耶穌也曾經驗和勝過苦難,我們要學習他的榜樣,守着勇氣戰勝新冠狀肺炎病毒的威嚇!另外,當我們面對生命的脆弱與無常是如此接近我們時,我們更加需要謙卑在主的面前,讓我們能時刻親近和倚靠主:「我遭遇災難的日子,他們來攻擊我;但耶和華是我的倚靠。」(詩篇18篇18節)最後,當我們因每天接收很多負面的訊息而可能帶來信心的動搖時,我們更加需要常常仰望上主,求主在這特別艱難的時刻賜給我們無比的信心:「仰望我們信心的創始成終者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如今已坐在上帝寶座的右邊。」(希伯來書12章2節)
疫情已過了兩個多月,按現時的情況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所以,現在我們最需要和最難學習的功課便是等待,盧雲神父曾經教導我們:「等待好像一個乾涸的沙漠,處於我們現在和想要去的地方」。求主施恩憐憫,每天賜給我們忍耐和平安。
「……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羅馬書5章3-4節)
「你出你入,耶和華要保護你,從今時直到永遠。」(詩篇121篇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