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在灣仔皇后大道東的本會國際禮拜堂,自重建至新大樓落成後,見證了香港社會的巨變,包括二0一九年的因反修例風波掀起的社會事件,及二0二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二0一九年的社會事件,灣仔區無日無之有示威,街頭巷尾瀰漫着嗆喉的催淚煙,地上盡是石塊磚頭,滿目瘡痍。到了二0二0年,疫情令致市面一片蕭條,人煙稀少,有好些日子像個死城。
國際禮拜堂置身城市中央,目睹種種滄桑變化,正如主任牧師范爾敦所言,教會乃被召去「重建、興起、修補和復甦」 (rebuild, raise up, repair and restore) 我們的家及我們的城市。
隨着社會事件漸次平息,疫情亦有所紓緩,國際禮拜堂開始川流不息,不論是崇拜活動、青少年及親子事工、音樂事奉、講座及課程,以至婚禮、喪禮的服侍,都令許多人的生命得到造就和祝福。
吳思源
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