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津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LAM Chun, Tim 
按立/轉職年份:
2002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會長、觀塘堂主任牧師、循道衛理觀塘社會服務處主任  
與宣教及牧養有關之職務:
本地宣教事工執行委員會成員、以馬忤斯之旅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 
電郵:
喜愛之金句:
約翰福音十五章11-17節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2010年04月11日 
「排難釋疑、宣信恩主」 
基督復活後第1主日 
第15期 

記得在未信主之時,覺得信仰只是屬於那些感性的人,自己那麼理性及有科學精神,應該是不會信耶穌的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尋索,終於也決志信了主,開始懷疑自己其實也不是真的那麼理性,及至開始與人分享信仰,最怕的就是碰到那些「打爛砂盆問到篤」的人。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看法,也許今天你需要重新的去想想。

今天所讀的經文中,我們看見那位「多疑」的多馬,主耶穌雖然說:「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但嚴格上來說,祂並沒有對多馬有任何的責備,相反更是完完全全地滿足了他的要求。其實能夠對上帝有信心,當然是一份很大的恩賜。但某些人因為某些事而出現信心不足的情況,也是可以理解的,在這時候否認絕對不能解決問題,而是要承認自己的不信和尋求上帝的幫助,正如馬可福音中那位父親向主發出呼求說:「我信不足、求主幫助。」

我感恩當日曾經多番的尋問信仰,因為這經驗幫助我更了解信仰的內容,也更明白未信者所面對的掙扎,讓我在與人分享信仰的時候能更有愛心和智慧。然而,即使已成為牧師多年的我仍然相信,日後當面對無數的新挑戰時,還極有可能對上帝有或多或少的疑惑,但我卻深信只要願意打開心靈、仰望主,便能藉著聖經、主內肢體、不同聚會、甚至其他處境找到所需要的答案,以致能繼續突破和成長。

盼望大家都能有這樣的一份精神,在信心的道路上肯學肯問、不斷成長,也能在與人分享信仰的過程上存包容和忍耐的心,千萬不要介意對方諸多疑問,相反更要鼓勵對方繼續尋求、不要因為疑惑而輕易放棄,並為他切切的祈禱,因為我們知道主的應許,就是「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2009年05月31日 
更新的信心 
總議會主日 
第22期 

在信.望.愛三種屬靈美德之中,信雖然不是最大的,卻是最基本的,因為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也不能到達上帝的面前。然而信心也會像其他的屬靈恩賜一樣,容易隨著遇上各樣問題而變質,所以需要不斷的得到更新。我想令我們失去信心的主要原因就是苦難,正如主耶穌的門徒,當面對祂被釘十字架的時候,信心都軟弱了,並且一一地離棄了主。雖然他們最後都能夠在主耶穌的復活和顯現中重拾信心,但其後的信徒們,亦多有因為面對極大的逼迫而跌倒。新約聖經中有很多的篇幅,正正是為了堅固他們的信心而寫的。彼得前書五章8-10節說:「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你們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他,因為知道你們在世上的眾弟兄,也是經歷這樣的苦難。那賜諸般恩典的上帝曾在基督裡召你們,得享他永遠的榮耀,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後,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

今天在香港作一個基督徒,似乎沒有聖經時代所面對的政治逼迫,但信心是否就會比當代的信徒更大呢?當然不是。為什麼呢?因為信心在苦難面前除了會有衝擊之外,也會得到更新和成長。雅各書一章3節說:「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如此看來,苦難一方面可以摧毀信心,但亦可以是磨鍊信心的。就如運動本身可以令人受傷,但亦可以鍛鍊身體,若果因為害怕受傷而不去運動,身體反而變得更脆弱。所以我們在人生之中,若只是不斷逃避苦難,實在不智,反而要在苦難中警醒,小心翼翼地靠著上帝和弟兄姊妹幫助勇敢面對,才能讓信心不斷更新,作上帝更堅固的器具,為上帝打更美好的仗。


2008年08月17日 
兩下合而為一 
聖靈降臨後第十四主日 
第33期 

北京奧運會現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當我們為著一幕又一幕精彩的競賽和一次又一次刷新的紀錄而歡呼喝采之際,是否記得奧運會除了「更快.更高.更強」這格言之外,還有五環緊扣的標誌和「體育就是和平」等口號,箇中有著宣揚世界和平及世人團結的重要目的呢?然而,現今的世界是否真的有因為奧運會的熱潮而變得更和平和團結呢? 答案似乎並不是。國與國、人與人,仍然會因為彼此間的不同而疏遠,更因為彼此間的衝突而互相攻擊。

回看我們各人的處境,有否忽略了身邊一些不熟悉的人的需要?有否為與那些跟我們不同的人共處而感到厭煩呢?有否常常為了我們在不同處境下的各種敵人而感到怒不可遏呢?又或是簡單地問一下自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選擇成為一個關係的建立和復和者,還是一個關係的逃避和破壞者呢?如果我們作為基督的門徒,都沒有為世上的和平和團結而付上努力,我們還能期望甚麼人去為我們或許說得準確點是(上帝)完成這偉大的目標呢?

今天的經文告訴我們,無論是三番四次悖逆和離棄上帝的猶太人,或是猶太人所忽視和輕看的外邦人,都是上帝所愛和所要拯救的,甚或如以掃和雅各這對從小便相爭到仇深似海的死對頭,最終仍能在上帝的愛和真理中彼此和解。和好的秘訣就如聖經所說:「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問題在於我們是否真實地經歷到上帝在我們身上那份無條件的救贖大愛,好讓我們能以上帝的眼光去看身邊的每個人,特別是那些與我們無關的人,不同的人,以及有衝突的人,唯有如此,和平、團結和合一等美好的果實才能從我們的生命中大大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