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慧儀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HO Wai-yee, Winnie 
按立/轉職年份:
2006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九龍西聯區聯區長、九龍堂主任牧師 
與宣教及牧養有關之職務:
三年神學課程執行委員會委員、〈門徒〉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啟發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宣教牧養委員會委員 
電郵: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2016年12月31日 
恩典之約 
立約主日 
第51期 

「立約主日」在每年第一個主日舉行,讓循道衞理宗信徒重新委身作主門徒,過聖潔公義的生活。這個主日我們以喜樂的心慶祝上帝給予以色列人那份愛與恩典的關係,一份延伸到我們這外邦人身上的立約關係,就是上帝作我們的上帝,我們要作祂的子民。
這個立約關係是一份禮物,不是一個要求;這是一個蒙恩途徑(Means of Grace),不是人與上帝之間交換服務的契約。透過這「約」,我們進入與上帝之間一個愛的關係裏,並永遠在其中生活。既然上帝委身於我們,那我們又是否選擇接受這關係並同樣地回應呢?我們可以怎樣重新調整我們的生活來委身於這立約關係?
立約主日源於會祖衞斯理約翰對基督門徒生活的理解。他視上帝與人之間的立約關係如同婚姻一般,以愛和委身來維繫,不論是個別信徒層面或是信仰群體層面。我們不單接受這份愛的關係,我們更要在這關係上不斷成長。上帝不斷以愛呼喚我們、更新我們,因此我們也當竭力追求在愛與聖潔中成長。
衞斯理約翰參考十七世紀清教徒Joseph and Richard Alleine的著作,在一七五五年設立了立約崇拜,透過禮儀幫助信徒完全地向上帝敞開心靈,並且更深領受上帝的邀請,向上帝作出愛與委身的回應。立約崇拜不離聖餐,讓信徒透過紀念耶穌的受死流血,具體地體驗這以愛連繫的立約關係。
每年的立約聖餐崇拜,不但讓我們一同慶祝上帝為我們所作的一切,更讓我們確實地選擇過上帝喜悅的生活,再次將自己和生活的每一個部分奉獻給上帝。立約禱文中寫著:「上帝啊,我將自己完全交託給祢。在祢的創造中指派我站適當的崗位。讓我為祢受苦;分配做祢要我做的工作。給我各種任務,或當祢呼召別人時,讓我肯站在一邊。無論是高升,或是降卑;無論富足,或是貧窮。我樂意將自己和屬於我的一切甘心奉獻給祢。神聖的上帝,父、子與聖靈,祢屬我,我也屬祢。但願在地上所立這約直存到永恆。阿們。」在強調個人主義的時代中,人常常要標榜自己,要站在人前,甚至要作自己的主人,所以當我們認真細讀這個禱文時,就讀不下去。但當我們謙卑地回到上帝的愛中,便不難發現這個禱文其實是一篇愛的宣言,是關乎我們怎樣以愛和喜樂去回應這份立約關係。
願我們都靠上帝的愛和恩典,堅守與祂所立的約。阿們。


2016年02月7日 
歸回聖子的獨處 
基督顯現後第5主日 
第6期 

耶穌呼召我們從孤單進入獨處。孤單是內心的空虛,而獨處就是內在的豐盛。這是一個透過個人屬靈成長而達至與主共融的旅程。耶穌在最後晩餐後對門徒說:「看哪,時候將到,其實已經到了,你們要分散,各歸自己的地方,留下我獨自一人;然而我不是獨自一人,因為有父與我同在。」(約十六32)在獨處中,我們最不孤單。
  繁忙的生活、對孤單的害怕、對發現真我的恐懼,往往叫人卻步,攔阻我們進入獨處,也阻礙我們與主建立深度的相交。我們退到曠野去,為的不是避開人,而是從人群和事務中抽身出來,進到獨自面對自己和上主的空間,與自己的心靈及宇宙的創造主對話。過程中,我們就生活中的不同經驗進行整合和消化,漸漸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心世界,進而亦會影響到個人與外在世界的關係。耶穌在世的時候也經常進行獨處(太四1-4;十四13, 23;十七1-9;廿六36-40;可一35;六31;路五16;六12)。
  真實的獨處並不是外在的,不是周圍沒有人或沒有聲音,而是在我們的心靈中有一個敞開的空間,可讓自我和上主在其中稍作停留。當然我們也需要一個實際獨處的空間,最少是一個房間,或一個角落,是沒有人打擾我們、留意到我們或找到我們的。在那裏我們能夠鬆開外在環境對我們的束縛,讓腦袋閒下來,把所有情緒或感受帶到主面前,與祂對話,感受祂的臨在。
  二十世紀的德國神學家潘霍華說:「凡不能獨處的,就當小心團契生活。凡不能在團契中生活的,就當小心獨處。」教會是群體的生活。很多人因為害怕孤單寂寞而來教會。來到之後又容易感到對教會失望,因為在信徒群體中也難免出現複雜和糾纏的人際關係。這些時候我們最需要獨處,先去處理自己內在的困難。人需要先要了解自己最深處的需要,學會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邀請上主介入,才能真實地去愛別人,交出真心向他人敞開,重新融入群體生活。
  真正的獨處,能使人更加熱愛上帝和投入群體生活。


2015年03月8日 
自信的女人 
婦女主日 
第10期 

藝人鄭欣宜在社交網站透露她的心聲,表示從小到大外界只關心她的體重,於是她積極減肥,獲得外界掌聲及讚揚。她以為成功減肥後,自己充滿信心,實質是令自己墮入深淵,以為自信跟體重對立,磅數愈少,自信愈多。她因而失去自己,生活並不快樂。反省過後,她體會女人真正的美麗不是來自外表,而是來自內心的自信。

歷來中外婦女 多因文化及意識的緣故,在自我價值及自信心的事上不斷掙扎,作為基督徒婦女,我們除了可透過各種途徑、更可透過信仰建立自信,在此我只強調兩個重點:
1.確信自己被愛
婦女的自我價值,常因文化、社會或宗教等因素而被忽略甚至被否定。很多時候,婦女在婚姻、家庭、社會上,要付出很大代價才能獲得肯定和愛護。就是很多基督徒婦女在信主以後,仍不感到被愛,也覺得自己不配接受愛。聖經清楚地說,上帝無條件的愛,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而顯明(羅馬書五8)。這告訴我們是一個事實,婦女不用付出重價來換取愛。確信上帝給予我們無條件的愛,可以叫婦女的生命改變,建立正確的自我價值觀,從而變得自信。
2.尊重個人獨特之處
自信的婦女不會常跟別人作比較。在上帝的創造心意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並且在世上有著無可取代的位置。一個婦女無論如何溫柔美麗、才華出眾,身邊總有比她優秀的婦女。與別人比較只會落入自高自傲或自憐自卑的境地,不但阻礙婦女活出其應有的上帝形象,更叫人中了魔鬼的詭計,掉進嫉妒埋怨或輕視別人的軟弱裡。自信的婦女能夠接受自己的限制,也能欣賞自己的長處;能肯定個人獨特性,也尊重別人有其獨特的氣質和性格。並且能夠慷慨地運用個人的恩賜才幹,積極又謙卑地分享美麗生命,讓別人領受上帝所賜的福氣。

一個婦女所以能夠自信,不是因為外表、學歷、成就或追求者眾,而是因著我們能夠建立從上帝而來的正確自我形象。盼望每位姊妹都能成為自信的婦女。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