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嫦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WONG Wai-sheung, Sally 
按立/轉職年份:
2007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九龍東聯區聯區長、沙田堂主任牧師、海外宣教事工主任 
與宣教及牧養有關之職務:
以馬忤斯之旅事工執行委員會主席 
電郵:
鼓勵信徒之語句:
與主同行、愈顯主榮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2005年03月20日 
使命的代價 
棕樹主日 
第12期 

「棕樹主日」乃紀念主耶穌最後一次進入耶路撒冷,當時群眾以棕樹枝和衣服舖在路上迎接祂,並高呼和撒那、稱頌主的名,也引起全城騷亂。棕樹對以色列人來說,象徵著勝利。然而不及一個星期,整個氣氛完全不一樣,耶穌被釘死。

這次行程並沒有為群眾帶來預期的效果,卻是主耶穌預期的結果。勝利和受苦似乎是天壤之別,然而當我們細味箇中意思,從主耶穌身上我們可發現祂的受苦帶來從死亡復活的勝利。

耶穌的一生肩負使命,在祂傳道之初,一次在拿撒勒的會堂,祂選讀了以賽亞書其中一段(61:1-2):「要我向貧窮的人傳佳音……差遣我宣佈: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光明,受欺壓的,得自由,並宣告主拯救祂子民的恩年。」這就是祂的使命,祂也將這使命託付了每一位基督徒。

然而要承擔使命豈是片言隻語可為,主耶穌在傳道生涯中便要面對不同人給予的待遇。在家鄉不被歡迎,法利賽人、祭司和文士把祂視為眼中釘,得過祂恩惠的人大都不顧而去,最後關頭門徒們也四散。但祂仍向前直往,正如以賽亞50章5及9節所描述「我不反叛、不違背……至高的上主要親自為我辯護;誰能證明我有罪呢?」主耶穌甘心為我們忍受了身心靈的痛苦,為這拯救的使命付上了生命的代價。

你願意因主耶穌的緣故為祂託付我們的使命付代價嗎?要實踐使命,必須有願意付出代價的心。正如一粒麥子若不在地裏死了,就不能結出子粒來。若我們希望教會是一個有愛的地方,我們便要付出愛心;若我們希望教會能服務週遭的人,我們便要付出關懷;若我們希望家人朋友信主,我們便要好好地培育我們的生命和品格,能成為美好的見證,還要抓緊每一個機會與他們分享主的愛和福音;若我們希望教會興旺,我們便要在禱告和事奉上付出時間和心思。

「你們要以基督耶穌作為榜樣。……祂自願放棄一切,取了奴僕的本質……祂自甘卑微,走那順服至死的道路……」(腓2:5-8)「主啊,感謝,為我付上生命的代價;我祈求,不要將我引上逸樂之途,而將我置於困難及挑戰的磨鍊與刺激之下,使我學著在風暴中站起來,正如迎向死亡仍然不退後的堅強,並且幫助我作忠心的僕人,承擔使命,因已成為我的榜樣。阿們。」


2004年03月28日 
一件新事 
大齋節第五主日 
第13期 

回憶有時是美好的,有時卻不然。無論美好與否,我們或許會念念不忘,而當我們年事愈長更容易想當年。我們如何看待這些「當年事」?從以色列民族的歷史中,不難發現他們有過寄人籬下的日子,也有輝煌的時光。不論是在埃及地為奴、或是摩西帶領他們過紅海,或是約書亞帶領他們進入迦南地,又或是建立一個強大的統一王國,又或是亡國被擄至外邦之地,他們實實在在地經驗過上帝的大能和引導,他們的成功或失敗也非夕旦之事,乃是經過多年艱辛的勞力而成的。我們的人生也許一樣,經過多時的努力才得到收穫,為此我們除了獻上感謝之外,也會常常紀念這些勞力和成果。
然而,在以賽亞書43章18節記載:「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不要記念從前的事,也不要思想古時的事。」為何上帝會發出這樣的吩咐?上帝豈不是期望我們能永遠記著在以往日子中祂的帶領嗎?原來,當我們只有回顧過去時,很容易忽略眼前甚至更遠的景物,也不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出現和發生。這些『當年事』或會成為我們接受上帝恩典的障礙。保羅自身的經驗正好說明這點。在他勸勉腓立比信徒的函件中,提及他個人的資歷:他的確擁有不少優勢,他是百分百的猶太人、且系出王族支派便雅憫、也是虔誠和熱心的法利賽人、擁有別人夢寐以求的羅馬國籍、受教於名師門下等等…。但保羅卻說:「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腓3:7-8)正因為他遇見主耶穌,他的生命和價值觀改變了,發現以往的資歷只會使他自高自大,不明白耶穌的救恩,更談不上接受主耶穌或神蹟奇事的出現,只會把祂和祂的信徒看作異端邪教。

我們若只定睛在昔日的經驗和成敗,我們便不易看見上帝為我們預備的新恩典和新事物。要接受新事,需要三種行動:第一.「忘記背後」──忘記不等同忘本,忘記就是將以往無論是成功或失敗的經驗完全交付上帝,放下自我,不再留戀往昔的人事上,不讓這些東西成為今日成長的障礙,並且學著謙卑;第二.「努力面前的」──也就是活在當刻,並以積極和開放的態度接受目前;第三.「向著標竿直跑」──讓耶穌基督成為我們生活的目標和方向。願我們能以開放的心接受上帝在我們生命中要作的一件新事──更新我們的眼光和胸襟、信仰和經驗。


2003年10月12日 
真理的見證人 
聖靈降臨後第十八主日 
第41期 

近年在傳媒廣告中常見有不同品牌的代言人,為某種產品作宣傳,無論是由肥至瘦、由有斑變無斑、由暗黃到美白,由患病至健康……等,看著這些代言人面貌、身材、形象,確是給人不少夢想,又在日復日耳濡目染的滲透下,也許有些人因而購買該產品。「代言人」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他不單單只是在螢光幕前將宣傳稿搬字過紙,他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外貌、氣質、感染力,都是能成為該品牌代言人其中的因素。世上產品的代言人尚需要有這樣的素質或要求,身為上帝的兒女們,我們這些蒙恩得救的人,豈不是也更該如此?
回顧大衛的一生,由他被選召到戰勝敵軍,因掃羅的嫉妒牽起他的逃亡生涯,及後得國為王,生兒育女,及至彌留之際,他都體驗到上帝對他的應許,從沒有落空。縱使自己曾軟弱犯罪,但他一生的歲月正見證著這位創始成終、公義、慈愛、也從不食言的上帝的作為。大衛明白自己的出身寒微,在家中也是排行最小,理應沒有甚麼地位或權力可言,然而他相信並順從上帝的教導和引領,靠著上帝所賜的才智與能力,最終卻成為以色列民族中的英雄。晚年的他仍然如此深深確信:「我的家在上帝面前不是這樣嗎?祂與我立了永遠的約;這約安排了一切,穩固妥當。我的一切救恩、一切願望,祂不都成全嗎?」(《新譯本》撒下23:5)。大衛一生所經歷和所得的正結連在上帝的約中,這約是永遠的約,是上帝慈愛的約,也是一生之久。他對上帝與他所立的約篤信力行,無論在成功或失敗之時,他仍仰望上帝,接受上帝的督責,他的生命因此成了上帝在那時代的代言人和見證人。

我們也是上帝的代言人和見證人,在每天的生活中以我們的信心和言行彰顯上帝對我們的信實、公義與慈愛的約,正如大衛一生所作的。我們的見證包括兩方面:「信心的見證」,就是學習放下自我,順服上帝的教導,無論哀樂甘苦,凡事謝恩;「言行的見證」,就是立志靠著上帝,逃避世俗化的影響,篤志過聖潔的生活,以耶穌基督的教導作為我們的價值觀,以關懷鄰舍為我們的責任,將和平與喜樂的信息活生生地帶給身邊的人,實踐天國在地如在天的理想。

求主幫助我們有一顆願意和追求生命成長的心,甘心被祂陶造成時代的代言人,在這個灰暗的世代中顯明上帝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