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香港社會充斥著負能量和疏離感,我們作為上帝的子民,應如何對社會、教會和家庭有更多的承擔?從本週讀的三段經課當中,我們學到三件有關如何彼此建立,共同承擔的生命功課:
:
第一:要彼此勉勵:「常保持積極正向的生活態度。」
先知耶利米寄信鼓勵當時被擄的祭司、先知,和民眾,並長老們要蓋造房屋住在其中;栽種田園喫其中所產的。娶妻生兒女,為他們的兒子娶妻,使他們的女兒嫁人,生養眾多,不至減少。並且要為那城求平安,為那城禱告耶和華;因為那城得平安,他們也隨著得平安。當中教導我們縱然面對生活的困苦,我們仍要為自己身處的城市求平安,並以積極正向的態度彼此勉勵好好生活。
第二:要彼此提醒:「常存感恩的心,齊心推動感恩的文化。」
耶穌往耶路撒冷去,經過撒瑪利亞和加利利。治好十個長大痲瘋的人。但內中只有一個回來大聲歸榮耀與上帝,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他。耶穌就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麼那九個在哪裡呢?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上帝麼?」昔日,耶穌基督所發出的挑戰,今天也是對我們說的,因此我們是有責任彼此提醒常存感恩的心,齊心推動感恩的文化。
第三:要彼此鼓勵:「常存包容忍耐的心,為的是要得蒙上帝喜悅,叫不信的人能得著救恩。」
保羅教導提摩太要為這福音受苦難,縱使受苦仍要凡事忍耐,叫不信的人也可以得著那在基督耶穌裡的救恩和永遠的榮耀。我們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王。不可為言語爭辯,這是沒有益處的,只能敗壞聽見的人。我們只管竭力,在上帝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因此,我們當為福音的緣故,彼此勸勉,常存包容忍耐的心,以至那些不信的人能從我們生命的內在素質中見到上帝的救恩與榮耀。
願我們能共同承擔,成為真正合一的身體,齊心為拓展上帝的國度努力;現在,就讓我們由更新「內在生命素質」開始吧!阿們。
今天是復活主日,作為基督徒,我們信仰的核心就是「基督耶穌為我們的緣故,受死埋葬,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了!」。基督若沒有復活,我們的信仰是徒然的,我們的信心也是枉然的。為什麼基督的復活對我們如斯重要?因為主基督的復活並非只是一歷史事件,而是今天對我們的生活仍有著重要意義。
當我們思想身處的生活環境,不難發現不同的國家社會每天均充斥著令人恐懼、失望、無奈甚至感到絕望的事件、消息和數據。雖然人類的普遍生活質素可能有所改善,但大部分人的生命質素卻日見低落;缺乏關愛、喜樂、平安、信心和盼望已成為現代人的共同問題。然而,愛全人類的基督耶穌卻為我們帶來出死入生的盼望,如經上說:「凡信他的人,必因他的名,得蒙赦罪。」(徒十43)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這是我們何等大的祝福與安慰!
因為當我們眼見周遭的處境盡是困難時,基督復活的真光,卻彷彿如黑暗中的明亮晨星,為迷惘的人帶來出路和盼望。試想想,一位創天造地的真神,祂能戰勝死亡並且守約施慈愛,祂的應許永不落空,在這幻變不定的世代,復活的主耶穌,成為我們最可靠的保障,我們可與祂同死,更和祂同復活。祂呼召我們去擁有不再一樣的生命,去回應基督已經復活這事實。
首先,我們須更深的研讀聖經,以致我們更明白這救恩與我們的關係。不然便仍活在蒙昧當中。(約廿9)
此外,我們須認定我們的身分,緊記我們是誰!用活潑美好的新生命,同作主復活大能的見証人。(約廿16;徒十39,41)
最後,我們積極將這福音傳揚開去,用生命的更新和行動,為主作見証,使周遭的人也同得這福音的好處。(徒十42,43)
願聖靈降在一切順服上帝話語的人身上。(徒十44)阿們﹗
從以弗所書一章3-14節,當中提到四個重要的屬靈概念,能幫助我們反省如何有效建立後現代青少年的生命:
一. 身份─IDENTITY
“我們有著尊貴的身份,因我們是上帝親自揀選的美好生命。”
青少年是十分需要肯定和鼓勵的;因他們的成長階段正受著嚴重的身份建構危機,他們在成長的歷程中,往往感到困惑和迷惘;他們極需要1)聖經真理2)正向思維3)生命的榜樣;去引領他們健康正面地成長。
二. 使命─MISSION
“上帝已賜下豐盛的恩典,叫我們成就上帝在每個人生命中的美意。”
青少年極需要1)發掘恩賜2)發揮所長3)實現理想 和4)生命突破機會;因此,我們要相信上帝已賜下足夠的恩典和條件叫青少年成就主的美意;要1)信任他們2)裝備他們 和3)賦權予他們,他們的生命自能在實踐和掙扎中經歷成長的喜悅。
三. 群體─CONGREGATION
“我們在主的恩典和真道上同歸於一,成為合一的群體。”
其實,後現代的青少年是十分喜歡群體感的,他們需要透過群體去塑造其生命核心價值。因此,教會有責任去讓青少年們自行建構1)內容充實吸引、2)適切青少年文化特質、3)充滿愛的關係 及4)能將聖經真理活潑多元地展現的小組聚會及大型慶典活動。青少年們主導策劃的小組聚會,是他們所渴望的。
四. 靈性─SPIRITUALITY
“聖靈是我們得救應許的憑據。”
很多人以為今天的青少年只愛打機和投入虛擬世界,其實他們是可以十分“屬靈”的。他們的心靈世界十分敏銳,當他們藉著禱告、敬拜、聚會和靈修讀經等途徑感覺到生命能與主結連時,他們會比成年人更易順服聖靈的帶領,生命經歷真正的更新變化;若他們能繼續接受系統性的栽培和透過實踐事奉中學習,他們每一個都可以成為主眼中寶貴的器皿。因此,我們要花功夫讓青少年經歷上帝的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