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香港的基督徒,總是十分疲乏的,不單是每日工時長,還有工作壓力大,弄致精神緊張,心靈迷惘,身心疲乏。加上太容易被眼前的困難、自己的軟弱所嚇怕,以致情緒波動、信心低落。
以賽亞書40:28–31向所有感到疲乏困倦的肢體發出信息:「你豈不曾知道麼?你豈不曾聽見麼?永在的上帝耶和華,創造地極的主,並不疲乏,也不困倦;他的智慧無法測度。疲乏的,他賜能力;軟弱的,祂加力量。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強壯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以賽亞先知的時代,以色列民正在面對很困難的處境,他們發現自己國家政治環境愈來愈不明朗,君主死了,超級強大的帝國亞述的威脅愈來愈嚴重,巴比倫正在興起,也大大威脅他們的安全。危機、困惑其實不單綑綁以色列民的心靈,同樣綑綁香港人和全球人類的心靈。我們的生命如何能從新得力?「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是信念的精華所在。
等候本來有信心或指望的意思。等候耶和華的,就是將信心及盼望,全然投放在上帝的身上,單單倚靠親近主。我們所信的上帝是不疲乏,也不困倦,智慧無法測度的。「從新得力」這個字,可以譯成更換,交換,改變的意思。所以先知在29節說:疲乏的,祂賜能力;軟弱的,祂加力量,意思就是上帝要以能力交換我們的疲乏,以力量交換我們的軟弱。
要好好等待耶和華,經歷從新得力的能力:敬拜是蒙恩得救的群體一齊經歷永生上帝臨在的機會,也是被上帝更新的途徑。還有,重新整理自己的靈修生活,操練屬靈生命成長,建立與上帝親密的關係。新年開始希望我們能夠有這樣的調整,把握時間退到曠野,面對上帝,生命得著修復,力量得著更新。
今日從馬太福音中選讀的經文,是有關耶穌與門徒面對一群飢餓的人,那時沒有食物,門徒想逃避這問題,但耶穌卻想解決它。雖然門徒只有五餅二魚,實在太微不足道;可是,這些東西在耶穌手裏,卻變成多人的祝福。
上帝有時喜歡把我們先放在缺乏中,那時我們擁有可能只是五餅二魚少量的糧食,但祂又同時卻把一個當前極大的需要,放在我們眼前,要我們處理,為要試驗我們,看我們對祂的倚靠和信賴有多少?因為祂自己原知道有那些需要,也知道當怎樣行。
你相信祂的能力麼?祂願意用你的「有限」去變成「無限」,用你的「不足夠」去變作「足夠有餘」,用你以為「無用和不算甚麼的」去變成「有爆炸性的影響」。最根本的問題不是多或少,有用或無用,最重要的是:你願否分出你「所擁有的一切」,交在祂手中,信靠祂能使用你。
樂於分享,甘願付出的人,就如早晨的光,充滿溫暖和光彩,照耀大地,創造生機。生命沒有分享是痛苦和貧乏的,只有分享,才能經歷生命的樂趣和豐盛。因為藉著分享,我們就更能領悟基督的心腸,體會祂那無限豐富與恩賜,一切皆是上帝所賜,我們絕不該獨享恩典。也許未信主前,我們在分享的行動上,是狹窄和有限的,但如今卻因基督無條件付出的生命,全然主動傾倒的愛,使我們的生命得著改變,有更新的行為,能無私地,慷慨地與人分享生命的一切,就如保羅所說:「……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徒20:35下)
我們真的需要神蹟臨到,但改變的不是餅和魚,乃是我們自己。願主激勵我們,實踐共享的美好精神,使自己與別人都不斷蒙受新的恩典,經歷更多的豐盛。
「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一25)
主日學實在是幫助弟兄姊妹遵行上述經文教訓的地方:
一、 詳細察看:基督徒要學習聖經,若單有靈修、默想,對聖經的瞭解便容易流於偏窄,傾向斷章取義,或以個人的經驗來強解聖經。我們所要追求的,是要掌握聖經全面的真理,讓聖經溶入每天生活的言行中。因此我們須要學習「以經解經」、「前後參詳」,顧全「上文下理」、「信徒各種經驗」等,而這種學習必須透過導師教導,和有系統、群體式的共同鑽研才能得到。
二、 時常如此:一暴十寒的研經,永遠是沒有功效的。一方面我們須要努力鞭策自己,持久學習聖經,另一方面我們也要靠助「外力」的督促,謹慎順從。聖靈會不斷催迫我們尋求生命之糧,而主日學的教導系統,正是一種美好的「外力」,我們實在要恆常參與,學習真道。
三、 實在行出來:主日學是以小組形式來研習聖經,只要組員能勇敢、主動提出實際應用真理時的難處,一起探索,他們便更能實踐真理。惟有當我們願意認真地實踐真理,真理才會刻銘在我們心裏,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在我們人生許多十字路口指示我們當走的途徑,使我們在徬徨不知所措時作出正確的抉擇,在充滿紛亂聲音的世代告訴我們當相信什麼。
學習實踐上帝的道及律例,是信徒用以抗衡外界衝擊及挑戰的力量。藉著彼此提醒,對上帝的話語有深入的認識,以致成為生命的力量,可以迎向現今世代的挑戰,使能過得勝的生活,而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中,這份裝備更是急不容緩的。我在此呼籲每一位弟兄姊妹都參加主日學,我們不單「出席」,更要積極地利用這機會,上堂前努力預備,上堂時「邊聽邊問」,下堂後警醒求實踐。願主日學成為我們蒙福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