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歷史學家湯瑪斯.卡萊爾(Thomas Carlyle)曾說:「告訴我你所尊崇的人是誰,我就知道你是個怎樣的人。」如果以這句話來問你,你會回答誰是你所尊崇的人呢?會否說你所景仰尊崇的就是救主基督,抑或是某某偉大的人物?基督徒若真誠信仰上帝,必定會讓上帝在生命中佔有最重要的地位,雖然仍會有軟弱的時候,但在成聖的路上,必然會不斷進深,有美好的生活見證,讓人知道他是一個重生(born again)的基督徒。
一個基督徒若要甘心樂意尊崇主,他必須親身經歷主的大能,體驗祂的慈愛與恩典。會祖衞斯理約翰於1738年5月24日在阿爾德門街(Aldersgate Street)的靈性復興經歷,並不是因為馬丁路德寫羅馬書的序言很感人,能令會祖在日記中說他「覺得心中奇異的溫暖。我覺得,自己確實已信靠基督,藉着基督得着了救恩;並且祂給我保證除去我的罪,救我脫離了罪和死。」反而,會祖的經歷乃是在於他一直不滿意自己的屬靈狀況,雖然生為「牧師仔」,在就讀牛津大學時期又曾刻苦嚴謹地過「聖潔」的生活,但仍渴望真正體會信仰更新的力量,成為重生得救的基督徒。
我們也需要這種對靈性復興的渴求,我們可以從會祖追求靈命更新的心志中學習,以至我們能在成聖的路上每天更尊崇上帝。讓我送三句會祖的說話來彼此勉勵:「能把握現在努力以赴,就是一大成就」("It is a great thing to seize and improve the very now");「每天都要重新倚靠上帝」("You cannot live on what God did yesterday"),以及「作工越多,祝福越大」("The more labor the more blessing")。但願我們都能一生忠心地尊崇上帝!
人生長在家庭中,有形無形之間,家庭對人有著極大的影響力。我如何成為今天的我,又如何重新詮釋、轉化家庭帶給我的祝福及衝擊,是每個渴想確實認識自己的人所必須學習的功課。而每個基督徒都有兩個家庭,一個是自己的「原生家庭」,另一個是信主後加入的「上帝的家」——教會。這兩個家能正面或負面地影響我們,問題取決於我們如何藉著上帝的幫助來活在家中。
今天很多信徒面對原生家庭的問題感到束手無策,而在「屬靈的家」中常有很多「活動」,卻鮮有真正屬靈的生活,與主建立更堅固倚靠的關係。同時,我們常將「信仰家庭」與「原生家庭」二分,使我們一直不能體會信仰為家庭所帶來的祝福。台灣著名家族治療師吳就君博士曾說:「我發現自己的苦,常出於慣性的二分法思維系統,得vs.失、成vs.敗、對vs.錯、我vs.你、苦vs.樂……當我們在二元對立的世界左右來回擺盪,根本得不到真正的快樂平安。只有體會到『一體性』,儘量脫離對立性和差別心,與整體連結,才可以脫離二分法的慣性思考。」這種二元對立的思維,在教會與家庭生活中出現,也在我們的家庭關係中出現。
今天,基督徒不需要被兩個的「家庭」問題所困囿,我們需要知道上帝仍然樂意透過祂的恩典,使我們每個人都經歷神蹟,甚至成為一個神蹟(becoming a miracle),可以與人去分享上帝在兩個家庭所給予的祝福。我們可以透過穩定而確實的信仰生活,在上帝的恩典中不斷地更新、成長,而且永遠有克勝困難及壓迫的能力。首要的是要恆切地為家庭禱告,不是籠統的方式,而是仔細地為每個人及事禱告。另一方面,我們要找一個自願安靜退修的時間重新檢視自己的教會生活,求主的靈去除「無意識」的活動,消除我們對教會的負面思想及看法,積極為自己在教會中的「屬靈生活」禱告。
上帝要在「兩個家庭」中祝福我們,使我們經歷信仰上帝所帶來的福樂,雖不是一蹴可及,卻能帶來一致性,全人的祝福。
無論是教會或個人,新年都會有新的事工計劃和個人成長目標,期望一年之始,重新振作,能完成主的託付和使命,更榮神益人。但如何才能完成目標,承擔使命,其實未必是單單訂立新計劃就能做到,關鍵在於我們與上帝的關係如何,祂在我們生活中處於甚麼位置。聖經從來沒有記載使徒保羅的「事工計劃」,能令他事事順利,反而他曾至少兩次分享到基督有何重要,影響他一直忠心事主,他說:
(1)「總要讓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因為我活著就是基督」(腓1:20-21)
(2)「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加2:20)
在前段經文,保羅定意讓人從他的行事為人、待人接物中看到耶穌基督;基督在他的生命中是被「放大」的,別人能從他身上清楚看見基督的恩典、公義、慈愛和救贖,能感受到他是為基督而活的。後段經文說明保羅致力在生活中將基督為主(Lord)、為王的順服生命活出來,他否定自我,對付自己的軟弱,謙卑地追隨基督,不是他、而是主掌管他的生命。保羅就是要裡外一致地榮耀基督,透過自己的生活將基督傳開,被人所認識;以基督為中心,以祂為生活中的主角!
今天,我們很容易只著重周詳而有規模的事工計劃,並訂定偉大的「屬靈」目標,而忽略了個人與基督的關係。假如我們著重是與主的關係、而不是計劃;假如我們把基督放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位置、而不是甚麼的籌算,才是真正主的使命和託付的關鍵。
但願我們今年的生活,能將基督信仰活潑地在生活中展示出來,每一天都將基督「放大」於人前,讓人能從我們身上清楚看見基督、認識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