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良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LAU Kin-leung, Francis 
按立/轉職年份:
2004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將軍澳堂主任牧師 
與宣教及牧養有關之職務:
宣教牧養部委員、信仰分享運動委員、青年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及〈門徒〉事工委員會委員 
電郵:
鼓勵信徒之語句:
今天,2006年2月4日,一個平凡的禮拜六,恰巧是我至愛的一位神學家潘霍華牧師的百週年忌辰。但願他那愛上帝、愛教會、愛國家、肯承擔使命和責任的生命,成為我們至死忠心,追隨基督的激勵。 The church-community is so structured that wherever one of its members is, there too is the church community in its power, which means in the power of Christ and the Holy Spirit....Whoever lives in love is Christ in relation to the neighbor....Christians can and ought to act like Christ; ought to bear the burdens and sufferings of the neighbor....It must come to the point that the weaknesses, needs, and sins of my neighbor afflict me as if they were my own, in the same way as Christ was afflicted by our sins. (Santorum Communio (DBWE I):179-80.) 
喜愛之金句:
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耶穌基督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立比書3:13-14)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2008年10月5日 
學效主,捨己身 
普世聖餐主日 ( 69屆) 
第40期 

傳說波斯王居魯士(Cyrus)曾經俘虜了一個王子和他的家人。居魯士問王子:「假如我釋放你,你會給我甚麼?」王子回答:「我一半的財富」居魯士又問:「如果我釋放你的孩子?」「我給你我擁有的一切。」王子說。「如果我也釋放你的妻子?你會給我甚麼?」王子肯定地回答:「陛下,我會把我自己給你。」居魯士為王子的犧牲精神和對家人的愛甚為感動,就無條件釋放他們所有人回國。在回國途中,王子問妻子:「王妃,妳說居魯士是否一個十分英俊男子?」王妃定晴望著自己的丈夫,對他說:「親愛的,我不知道他有多英俊!我的眼睛只能望著一個願意犧牲自己救我的人。」
 這個故事很簡單,卻道出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王妃因著丈夫犧牲的愛而深深感動,就算身處華麗的皇宮,或是面前有一個英偉非凡的居魯士王,她只愛王子一個,也只對他忠誠。基督徒也曾經歷主耶穌在十架上轟天動地的大愛,祂為我們將自己身體獻上,經歷人生中各樣的苦楚,包括離開自己的家人,面對門徒的背棄,受鞭打,遭刺傷,還要忍受撕心裂肺的十架酷刑而死。

不過,我們實在太容易被誘惑跌倒了。多少時候,我們口說愛主,生活中卻為自己而活,不肯體恤別人的軟弱,也不肯說造就人的說話,處處追求利益,事事斤斤計較。試問這樣的生命怎能榮耀愛我們的主呢?約翰一書3:16提醒我們:「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原來上帝要求我們,當我們領受上帝的大愛的時候,「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親愛的弟兄姊妹,今天是普世聖餐主日,我們不單要在心靈上記念主耶穌為我們捨身流血的恩典,也當將這份愛行出來,為我們的弟兄捨命。但在捨命之前,我們必須願意在日常生活中對身邊的人顯出格外的愛心、接納和包容。


2008年04月27日 
困苦者得釋 
基層主日 
第17期 

認識去年因病去世的「新福事工協會」前總幹事李健華牧師,是當我擔任信望堂堂主任的時候。李牧師給人的印象是謙謙有禮的,說話平和中帶點力量,瘦削的身軀顯出幹勁。對於新來港及基層家庭的需要,李牧師一直都盡自己的能力去支持及關心,並推動教會參與在這蒙福的事工中。讓基層人士得到支援和關懷,新來港孩童能儘快適應香港的生活。李牧師曾經推行電器及傢俱轉贈服務,讓那些缺乏日常用品的家庭,能透過有心人的捐贈而得到所需的用品。有一次,當我參觀他們的機構的時候,我看見在小小的辦事處中,擺放了很多準備捐贈的東西,並且已經好好分類,隨時可以分給有需要的人士。雖然工作量十分龐大,但在李牧師的身上,處處流露一份對基層人士的關懷和召命,並且努力在生活中活出耶穌基督的樣式來。

正如李牧師的生命見證,基督徒關心基層人士,絕對不是一種純粹的責任和崗位上的需要,而是要在生命的深處,以基督的愛作為基礎,每時每刻關心那些活在困苦中的人。唯有這樣,才能讓受助者體驗耶穌基督犧牲的愛。

據分析,弱勢群體有以下八個共通點:居住環境惡劣、經濟條件較差、學識水平偏低、家庭背景複雜、社會地位低微、自我形像缺乏、多信奉民間宗教及常感到自卑、無助及無奈。這些都成為他們一直留在社會低層而無法脫貧的因素。究竟誰會回應他們的需要,身體力行地幫助他們呢?

當主耶穌在世的時候,祂所接觸的,大部份都是受當時社會輕視的人,如稅吏和妓女。並且,祂也看重向貧窮人和受綑綁的人傳福音,分享信仰。正如祂在聖殿裡誦讀以賽亞書那段,宣告上帝叫祂「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

基督福音的寶貴處,乃在於上帝並不看重社會地位和財富,而是看重他們生命本身天賦的價值。在主耶穌的眼裡,祂看到人身體和心靈的需要;在李健華牧師的生命裡,他回應了主的呼召。今天,我們是否心有感動,卻缺乏實際行動來參與基層福音事工呢?但願我們起來,在時間和金錢上作出奉獻,並且在禱告中記念,讓活在困苦中的人得到釋放和救恩。


2007年05月6日 
大使命的再思 
聖餐主日 
第18期 

耶穌基督所頒佈的大使命,記載在馬太福音28:18-20: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大使命」對每個基督徒都非常重要,原因是:

1.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這使命是主耶穌在十架上成就全人類的救恩,所以祂擁有差遣我們的權柄。(v. 18)

2.你們要去──這使命是主耶穌被天父差遣來到世間,祂也要照樣差遣我們,使我們在福音的工作上有分。(v. 19; 約翰福音17:18; 20:21)

3.使萬民作我的門徒──這使命是有目標的,要我們帶領世界各地的人來跟隨主,並願意委身成為祂的門徒。(v. 19; 使徒行傳1:8)

4.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這使命是要人透過聖洗禮,歸入三一上帝的名下,被分別出來,成為聖潔。(v. 19;羅馬書6:4)

5.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這使命還要求我們將主耶穌對信徒在信仰和生活上的教訓傳給領受福音的人,使他們擁有美好的生活見證。(v. 20; 參約翰福音15:8, 10, 14, 17)

6.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這使命是主雖然要離開門徒,但藉著使命的實踐,我們能經歷聖靈的同在,使我們得到力量和安慰。(v. 20; 約翰福音16:7)

感謝恩主,頒佈寶貴使命予我們,使我們得到人生的目的,生活的方式,並以真誠的禱告來活在世上,好回應基督的呼召和差遣。讓基督徒知道人生的目的乃是榮耀上帝,透過教會事工及個人美好生活見證,將上帝愛世人,拯救世人的福音宣揚開去。假如忽略耶穌基督在升天前所頒布的大使命,我們還是不明白做基督徒的真義,也不知道「大使命」在我們生命中的價值和重要。

今天,教會內外均有很多分享信仰,廣傳福音的事工,我們既然是主的人,應如何投入委身在這些福音事工之中,好讓萬人歸向主呢?但願我們多點親近主,多點安靜禱告,多點與人分享對「大使命」的體會和抱負,定意要多作主工,榮耀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