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時,我曾在少年團契崇拜時當主席,但之前我全無經驗,也不知道在唱詩、祈禱、奉獻等時間應說甚麼。但那時的團長,卻明白我內心恐懼和經驗不足,而預先將所有程序寫了給我,包括整篇的祈禱文,使我內心感到十分平安和有把握。我就按著她的指示,順利完成整個崇拜程序。事後,我還收到她的一張謝咭,表示感謝我的事奉 。
初到加拿大讀書時,信仰基礎薄弱,教會為鼓勵青少年人參加一年一度的加拿大東區青年冬令會,設有特別營費資助,減省我們的負擔。但有一年,當我去完冬令會後,便與一班弟兄姊妹租車到處旅遊 。當助理牧師知道後,著我要將資助退還教會。既然教會有這要求,我亦樂意退回。但主任牧師了解事件事,卻認為教會已批出資助,且認為資助鼓勵青年參與令會,故無要求我退還資助。
大學畢業後,在加拿大基督使者協會事奉,那時的總幹事錢先生 ,處處忍耐及指導我的工作,使我在他的教導下,慢慢改善我的工作表現,從一個無行政經驗的畢業生,成為一個滿足工作要求的同工。
在我的生命裡,還有許許多多以生命見證服事的人環繞我,使我知道上帝藉著不同的人去塑造我的生命。正如少團團長的愛心指導,默默讓我體驗一次完整而有把握的事奉。又贈我一張滿有愛心的謝咭 ,使我至今難忘。又如主任牧師對我的信任和寬容,使我明白體諒別人的處境是十分重要;雖然主任牧師並沒有責備我,卻使我反省到小心理財及不要因個人益處而影響教會事工發展的重要性。亦如錢先生對我工作能力不足的忍耐,反而循循善誘的教導,使我明白事奉是需要不斷求進,尤其對初事奉者的關懷和支持,是造就他成為「合用器皿」的重要元素。
今天,我們不單要在未信主的朋友前有美好的見證,更要在教會中謹慎自己待人處事的態度,滿有恩慈和忍耐,好叫我們彼此虛心學習,為上帝活出美好的生命見證。
今主日是基督顯現後第五主日,下主日就要踏進「大齋節」前第三個禮拜。大齋節是復活節前四十天,兩節期間稱為「大齋期」,又名「四旬齋期」。大齋期提醒我們記念基督捨命救贖的恩典,藉著祈禱讀經及減少享樂來淨化心靈,操練自己,嚴肅地反省自己與上帝的關係。所以,讓我們在今主日再次思念上帝的大愛,以準備心靈,預備大齋期的來臨。
在聖經中,有一節經文我特別喜愛,它提醒我要謹記基督的大愛和恩典。這節經文記載於約翰福音13:1:「逾越節以前,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祂既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每次讀到這段經文,我總會深深體會主耶穌犧牲捨己的愛,是何等的深和廣。那時,主耶穌即將面對十架的酷刑,對一位創天造地的神來說是何等的悲慘和難受。而且,祂要被自己的門徒出賣,也要與自己所愛的家人離別;更重要的,是祂要被天父離棄 (abandon),甚至自己也要否定 (deny)自己上帝兒子的身份,與世人認同,以完成救贖 的計劃。
是甚麼促使我們的主走上這條絕路呢?是甚麼使祂甘願受鞭打、出賣、離棄及受死呢?全都因這句說話:「祂既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我們的主愛我們愛到甚麼地步呢?祂愛我們到底。用甚麼方法呢?用捨己的方法。「愛到底」是上帝對我們的愛最終極的表達。直至祂在世生命的終結,祂也愛著我們。雖然世界上有「地老天荒」、「此志不渝」的愛情,但主的愛卻是永恆無盡,永不止息的。在世上我們有親情、愛情及友情,卻難以與這樣「愛到底」的愛比較,原因不是這些情愛沒有價值,而是只有上帝的愛才是最偉大和付出最大的。
所以,當我們思念主的愛時,我們應謹記祂的愛是何等的深廣。祂期望世上每一個人都回應祂的愛,都實踐祂的真理。當知道主的愛福澤世人,就是連一個也不缺,正如彼得後書3:9說:「不願有一人 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是的,主愛奇妙,主恩深廣。讓我們不忘主的恩典和慈愛,無論在軟弱或剛強時,祂都天天看顧我們。
小時候,爸爸是行船的,負責維修大貨輪的機器。所以,我有機會到那些巨大的貨輪上參觀及遊玩。其中一樣有趣的發現,就是當大貨輪停泊在內港時,原來它會動也不動停在海中,走在上面就如走在陸地上一樣,穩如泰山。但爸爸告訴我,當航行在大海時,貨船會被風浪打得左傾右倒,就算是久經訓練的水手,也會有暈浪嘔吐的情況出現。而且當貨船遇到颶風時,所刮起的大浪會有十多廿層樓高,好像要將貨輪吞噬一樣。
人生就像一條船,被造時是在港口內,得到保護和磨練;造成了 ,就要實踐其存在的意義,駛到汪洋上航行,面對百般的挑戰和困難。人生所遭遇的挑戰,也像大海的風浪一樣,時大時小;有時小得風平浪靜,能讓我們欣賞沿途美景;有時大得連生存的希望也渺然。但無論怎樣,路仍是要走下去,就算遇到最大的困難,仍要繼續航行,以期達到目的地,看見泊岸的日子。
過去的禮拜三是中五及高等程度會考JUPAS的放榜。對於一班年青人來說,可以說是他們人生啟航的日子,要學習為自己的前途打算,要勇敢地面對困難和挑戰。雖然有很多年青人考不到滿意成績,但要知道公開試只是他們成長的催化劑,是他們停下來檢討過去得失與為未來定位的好時機。另一方面,對於已經「啟航」的成年人,人生的風浪縱然會令他們感到百般的壓力,但這些經驗,亦成為他們以後航程的助力,使他們的信心更充足,意志更堅定。
然而,基督徒不單需要勇闖前路的決心,更需要一顆單純倚靠上帝的信心。正如彼得要求主耶穌讓他在海面上走一樣,當他只看見周圍的風浪大時,他便失去信心;但全能又慈愛的恩主,卻伸手拉著他 ,救他上船(馬太福音14:25-33)。所以,讓我們勇敢地面對人生的挑戰,向著遠大的目標進發,倚靠主耶穌的恩典去度過每一天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