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議會今年致力推動和合本修訂版讀經運動,期望弟兄姊妹能再次看重上帝話語的重要性。讀經生活是重要的,一方面因為聖經是上帝向人啟示自己的神聖話語,另一方面聖經教導我們如何在生活中信靠上帝,活出真理。透過研讀上帝的話,我們學習一步一步跟隨主。縱然生活充滿困難、挑戰和誘惑,但我們必須確信上帝會賜給我們足夠的智慧和能力去面對。同時,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的有限和不足,不自持本身的經驗,因為當我們輕視現實生活對屬靈生命的侵蝕力,忘記每天生活都是一場嚴峻的屬靈爭戰,就很容易跌倒得罪上帝。正如詩人曾對生活發出無奈的呼喊:「我心裡籌算,終日愁苦,要到幾時呢?」(詩13:2)又如詩歌〈願那靈火復興我〉所描述:「在穩妥的事業裡,在迷人的笑聲中,我們遊戲,我們沉迷,早把主恩典忘記。」人就是這樣,沒有自知之明。大部分基督徒跌倒的原因,正是因為忽視了上帝對他們的指引,而自作主張地生活。基督徒在甚麼地方常常跌倒呢?不就是我們認為最強最有能力的地方嗎?出了名的人受名利所迷、有經驗的人不聽別人的意見、上了位的人迷戀權力、受過訓練的人認為自己的意見最好、有錢人看不起基層的勞力。這不是說有能力的人都是這樣,而是在自我膨漲的地方,人就越不想聽到上帝唱「反調」的聲音。無怪乎主耶穌形容「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上帝的國還容易!」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需要小心謹慎地生活,在我們認為最容易作決定的地方,就更表示我們有可能忽視上帝的指引。但當我們謙卑自己,看重聖經的真理,深信聖經教導確能在生活中應用時,上帝便會透過穩定的讀經生活來塑造我們,我們就更能在每件事上行在上帝的旨意中。佈道家慕迪(D. L. Moody)曾說:「除了那些自我中心的人,上帝從不會使尋求祂的人空手回去。」(God sends no one away empty except those who are full of themselves.)但願我們都是倒空自己,尋求上帝話語和祝福充滿我們的人。
今天在香港的生活,無論是對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在職或是學生,總令人有種透不過氣的感覺。好像無論你怎樣努力,都要經過非常艱辛的過程,才能稍見少少成果,甚至是一無所獲。堅守信念本來就不容易,要在種種壓力與困難中不斷前進,就更加困難。每天的生活,好像落在死胡同中,找不到出路,也不知怎樣面對。有時亦因此而使我們眼目只看負面的東西,嘴巴也只說氣餒抱怨的說話,找不到甚麼喜樂和歡欣。
不過,作為基督徒,上帝已經應許我們可以克服憂慮的秘訣,就是以上帝為首要的,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然後,祂會照管我們的生活。但在信靠上帝的路上,我們千萬不要只叫著「信靠上帝」的口號往前衝,更不要盲目地,無知地走向生活的挑戰,而不認識如何與上帝互動。要知道上帝的慈愛與能力是不變的,但祂創造我們卻個個不同:有些人意志堅定,有些則脆弱非常,容易放棄。因著這些差異,在跟隨上帝的腳步時,亦應有不同的步伐。我們需要按上帝所給我們信心的大小,一步步跟隨祂。有時要暢快地走,有時要慢下來,接受弟兄姊妹的關懷和支持;並且在個人的屬靈進求中,不斷抓緊上帝的祝福,這樣才能越過重重的挑戰。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學習看透世情,放開雙手,滿足於上帝的供應。已故台灣女作家杏林子女士,曾經在《行到水窮處》一書的序中分享:「(人生中)該付出的(我)都付出了,該盡的心都盡了,至於那些得不到的,原就非我所有,便不強求。愛所不能及的,心意已到,亦可坦然。進退從容,天地遼闊,人生還有何求?還有何憾?屋外風雨,就任它風雨吧,我已是風雨來去人。」以杏林子當時身患惡疾,仍能有這樣豁達和坦然,並看透世情的睿智,實在是對我們這些對人對事也非常執著的人的當頭棒喝。
但願我們都全心信靠上帝,在人生的路上謙卑地與祂同行。
信仰分享運動的精神,是透過信徒在生活中第一身的經歷和體會來與人分享信仰。這種第一身的經歷並不是「我如何去傳福音」,不是從個人的熱心和技巧出發,而是由上帝開始(initiated by God),意即是上帝如何在我們的生活中彰顯祂的恩典,並且引導我們面對生活的挑戰、疾病和困難,成為我們見證祂的大能和慈愛的關鍵。上帝是我們生活中的主體 (Subject)。所以,信仰分享運動提醒我們要在生活中有美好的見證,讓別人在我們身上看見上帝,祂如何帶領我們生活,又以慈愛祝福我們。這種分享信仰的方式是有力的,因為是我們以最直接和簡單的方式來向人展示上帝的救恩,好像一面鏡子,將上帝的恩典和榮耀反映在別人的身上。
不過,本港有些牧者和信徒認為工作的地方是「福音禾場」,是上帝特別安排我們去收割和撒播福音種子的地方,以致輕忽在公司裡的責任,沒有做好自己在工作上的角色,只想著如何帶領人信耶穌。對他們來說,工作和公司都是為「傳福音」而設的,透過不斷向人「講耶穌」而希望帶同事返教會,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若一個基督徒在公司裡只想著傳福音,而沒有做好作為員工的責任,那怎能叫人從我們的工作態度和責任心上看見主耶穌呢?同事對於繁重的工作已經感到吃力和煩擾,若還看到我們輕率的工作態度,必定看不起我們的信仰。那時,我們所收到的乃是相反的效果,既不能榮耀上帝,又失去美好的見證。
因此,當我們想著要傳福音時,我們乃是透過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來與人分享信仰,包括我們的責任感、與人相處的態度、所講的每一句話和對別人的關懷等。唯有當我們願意做個盡心工作,堅守崗位的人時,才能使人從我們身上看見主耶穌。這幾個主日的講壇均環繞「信仰分享」的主題,我們是否有深切的反省,好叫我們擁有從上而來的能力,在職場、家庭和基層中分享上帝的恩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