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宏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CHIAH Chi-wang 
按立/轉職年份:
2012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救主堂主任牧師  
電郵: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2019年12月29日 
同頌神恩.效主謙卑 
聖誕後第1主日 
第52期 

這主日是二0一九年的最後一個主日,有些堂會可能會邀請主日崇拜會眾在台上分享見證,分享今年如何經歷上帝的恩典,也一起為今年的經歷而感恩。又或者,我們在新年的揮春上,總有一句「凡事謝恩」。然而,感恩只是在年終進行?感恩只是祝賀的說話?我們可以如何看「感恩」?今主日讀的以賽亞書,提供了一些答案。
首先,我們感恩是「照耶和華一切所賜給我們的」,就是肯定今日一切,都是來自上帝。我們有時付出,就以為成果都是因為自己。我努力賺錢,於是金錢是我的;我培養子女成長,於是子女是我的;我精心計算人生,於是我擁有自己的生命。事實上,我們要知道在一切背後,都有上帝的工作,於是我們的感恩,是肯定一切都來自上帝。
第二,我們感恩是「述說他的慈愛和美德」,於是感恩不是私隱,也不用收起來,是要述說出來,然而不是述說自己,而是述說上帝的慈愛和美德。所以,感恩也是一個回應,這回應就是向人述說上帝的慈愛和美德。我們述說感恩,不是表揚自己,是向人講解上帝在我們生命中的慈愛和美德。
第三,我們感恩是得到耶和華的回應:「他們誠然是我的百姓,未行虛假的子民。」原來在我們肯定耶和華的賜予,又以述說來回應上帝之後,我們又得到耶和華的肯定,肯定是他的百姓,也是未行虛假的子民。所以,感恩是一個與上帝互動的信仰過程,包括肯定上帝的工作,也述說回應上帝的工作,然後又得到上帝的肯定。
最後,我們是相信一位救主,他是與我們同擔苦難,並一直以慈愛和憐憫來施行拯救。在這個互動的信仰過程中,就算人生有苦難,也有上帝以他的慈愛和憐憫,來與我們一起承擔。
所以,我們就沒有不可以感恩的事,因為我們可以為得到而感恩,但我們在困難的日子,也可以因為上帝的同行而感恩。
感恩,不只是在年終進行,而是一個信仰過程。在這個感恩的過程中,我們肯定上帝的工作及同行。我們聽到「凡事謝恩」時,可以看為一個提醒,是提醒我們要肯定一切都來自上帝,而我們在其中學會謙卑下來,因為「萬物都是從主而來」。


2018年10月21日 
健康——由忙亂回到秩序 
健康主日 
第42期 

自從「沙士」之後,香港人好像特別注意身體健康。除了身體健康之外,我們身處在都市的急速生活中,也注意心理的健康,在人口密集的生活環境中,我們又注重人際關係的健康,而對我們信徒而言,再加上關注心靈的健康。究竟怎樣才算是健康?過份憂慮健康狀況,不斷計算及食用添加健康食品,是否也帶來心理的不健康呢?而健康與信仰又有何關係呢?
在舊約聖經中,如利未記及民數記所記載的健康,都只是涉及用來獻祭動物的健康。到了新約馬太、馬可及路加福音,才有直接談及健康的經文;主耶穌說:「健康的人用不着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當中是要表達主耶穌來到世上就是要使罪人得救,所以他在被視為罪人的稅吏中,跟他們交往,實在不應感到希奇,所以亦跟我們所理解的健康不太相關。
直至約翰三書1:2,作者對該猶說:「親愛的,我願你事事安寧,身體健康,正如你的心神安寧一樣。」聖經在這裏把身體健康與心神安寧放在一起,把身體相對於心神,健康也相對於安寧。這樣看來,健康就是一種平靜安穩的狀態。我們怎樣才能活出這種健康及安寧的狀態呢?若要一個不受影響、不受驚的安穩生命,必須調整好自己內在的秩序,一種安寧健康的心靈秩序。
事實上,從創世記的第一章開始,就強調了秩序。真的,當身體機能的秩序被破壞,人就會生病。此外,心理不平衡,人際關係不佳,缺乏渴慕真理的心,甚至事奉疲憊,都算是失衡病態的表現。所以,在健康主日,讓我們在失衡中停下來,尋回生命的秩序。當我們能知先後、知優次,才可以知進退,建立合乎上帝心意的健康秩序。


2017年12月10日 
上帝話語與人生經驗的相遇 
聖經主日 
第49期 

由兒童主日學開始,我們會背誦提摩太後書3:16-17節:「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可能也曾唱過:「耶穌愛我,我知道,因有聖經告訴我……」。然而,在成長中,人生經歷不斷累積,對聖經的領會就不再只是金句或詩歌,而是加上人生的經歷及感受。我們開始會問為甚麼惡人沒有受罰而義人卻面對不幸?為甚麼主遲遲仍未回來?為甚麼公平公義的國度總是遙遙無期?

於是,我們重讀以為已經很理解的聖經,再次檢視聖經的內容,也嘗試發掘其中的新意義,尋找上帝在此時此地的心意。在這樣的過程中,上帝藉着聖經與我們展開生命的對話。

當我們在罪中受罰,閱讀以賽亞書40:1-11,就發現上帝使人承擔罪責後,也會重新看到上帝的榮耀,上帝是施行報應及賞賜的主,好像牧人牧養自己的羊群一樣,我們不會在受罰中被放棄,因為主始終仍牧養我們,縱使有時並不是按我們的預期。當我們在信仰中感到疑惑時,閱讀馬可福音1:1-8節,我們就知道主耶穌的福音並不是一個獨立的故事,而是有先知的預言,也有施洗約翰為先鋒作見證。當我們疑惑主為何仍未回來時,閱讀彼得後書3:8-15,我們就明白主的寬容,並且知道我們今日就更要積極地過聖潔敬虔的生活。以上雖然只是一些簡化的例子,但卻能看到生命與聖經對話的重要。

聖經主日是為了提醒聖經對我們的重要。一方面,我們以聖經的靈修、閱讀及查考,來明白上帝的心意,以免聖經只成為了口頭標語、或求籤式的應用,即是不理會上文下理、時代背景、文學體裁等,而只引用一兩句經文便以偏概全。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把聖經應用在生活中,而上帝也藉此與我們的生命展開對話,但凡人生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主都知道、更願意與我們對話。只是在對話之先,我們更要藉着聖經,全面地認識上帝——這位對話的對象,才可以更深入地明白上帝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