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作了驚人而美好的應許說:「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10:10) 換言之我們接受耶穌基督的信徒,應有豐盛人生作為標誌。然而仔細的檢視,我們真的感到自己的生命豐盛嗎?
有些人認為「富有」便是豐盛,一生營營役役不單為求兩餐溫飽,更盼望改善生活質素,並積聚財富以致一生無憂;另一些以得「四仔」為豐盛,這包括車仔、屋仔、老婆仔及仔仔(子女)。以正當途徑賺取和擁有「四仔」原是無可厚非,但耶穌所指的豐盛生命卻非這樣;有一位被人視為豐盛的少年人,來到耶穌面前求教永生之道,耶穌要他賣掉一切世上的「豐盛」,然後來跟隨自己。由此表明豐盛不在於擁有家財萬貫,而在乎委身豐盛的基督。
耶穌給世人豐盛人生的應許,建基於祂的「我是宣言」。祂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約翰福音10:11) 耶穌的牧人形象,二千年來深深刻在信徒心中,祂的慈祥面容、溫柔的手,使信徒在最艱難的歲月中得著希望與安慰。耶穌在十架上為人犧牲,具體演繹了「好牧人為羊捨命」,並藉此告訴我們豐盛生命在於施予或捨棄,而非擁有,是施比受更為有福。
基督是豐盛生命的典範,祂看重上帝的旨意,在祂行事講論中,都能看出祂明白上帝,全心順服。對於我們信徒,豐盛生命始於認識耶穌,更要委身基督,包括聽信聖經教訓和實踐真道,使我們更認識天父,同時也藉基督,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及人神關係,跟隨耶穌的腳蹤,才能培育出豐盛生命。
信徒雖然已有豐盛生命的保證,但容易在繁忙與疲累的生活中迷失,難以體驗到箇中的豐盛。情況就像前幾天我在西貢山頭進行野外訓練時,一度遇上風厚霧,叫人擔心疑惑,但當每踏出數步後,便能看清楚前路,安全前進。同樣的我們也需憑信心踏出,就能逐漸經歷豐盛的生命。願你常體會主基督的應許。
使很多人不願成為基督徒,是因擔心不可打麻將、吸煙、飲酒、賭錢等等,以為信了耶穌就樣樣不能做,如此無自由,人生還有甚麼情趣?
人類都是渴望自由,兩大烽煙節目「自由港自由講」及「自由風自由 Phone」皆標榜自由,證明自由有市場;三位名嘴接連封咪震驚香港,皆因大家重視言論自由;有人甚至吶喊說:「不自由,毋寧死!」
上帝並不否定人的自由,祂多次介入助人得自由,以色列人在埃及地為奴隸時,祂呼召摩西,施展神蹟解救;耶穌醫治很多受病痛煎熬的人,更藉十架救恩釋放罪惡的綑綁,耶穌更宣告自己的使命為『使受壓制的得自由。』(路4:8) 他同時指出『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8:32) 可見追求自由受到聖經所肯定。
然而自由可帶來災難,以色列人在曠野選擇拜金牛、巴蘭選擇咒詛以色列人、約拿選擇逃跑不按上帝呼召往尼尼微、猶大選擇出賣耶穌。今天臺灣自決選舉雖然突顯政治上的自由,但同時充斥著暴力與仇恨;香港人自栩擁有新聞言論自由與法治,搧情的新聞報道,削弱新聞本身的客觀性。就如耶穌在格拉森遇見的「自由人」,十分灑脫地不需穿衣與住屋,也不需別人幫助,但他的「自由」是虛假與盲目的,因他被鬼附著。
如此看來,究竟怎樣界定自由的好壞呢?湯樸威廉牧師 (Rev. William Temple) 一針見血指出:『對叛逆上帝的自由說不,對順服上帝的自由說是。』這似乎極明顯,但當政治與傳媒天天宣傳、身邊朋友家人都在渴求,「自由」的負面之處不覺間被淡化。真理卻使人得自由,耶穌所講的真理就是道,表達上帝的心意(參約8:31-32),使人能辨別是非。順從上帝的道所得的自由才值得渴求,正如古人調要順天而行才能成功。
耶穌醫治格拉森的「自由人」,使他從盲目中得釋放,得著真自由,多少時候人不自覺沉溺在煙、酒、賭,甚至奢侈消費或上網打機等等,也是同樣盲目,追求虛假的自由,主耶穌已經拯救不少沉溺乏力自救的人,接受主耶穌並非失去自由,重要是可以靠主得力,從受制於沉溺的牢籠中得釋放。
主耶穌仍向你主動伸手,真理使你得自由,你願意嗎?
使者是指那些受君主或諸侯任命,代表他們遠赴別國傳遞命令或心意去達成任務,也可泛指所有接受任命的人。
施洗約翰是一位出色的使者,他宣講以前,『上帝的話臨到他』(路加3:2),使他知道上帝的心意。『上帝的話』一方面使約翰認識上帝的召命是要『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這任務在人眼中近乎不可能的,然而他毅然接受這使命,敢於承擔,有著委身的勇氣;這也是信徒若要能成為使者,便先要接受使命。
『上帝的話』另一方面是藉約翰的口對猶太人宣講上帝的道,忠心宣講回應了上帝所托付的使命;有時這任務不受歡迎,他指斥不同階層的罪,也責備分封王希律之不道德行為,表達出他的道德勇氣。
令人欽佩的是約翰「放手」的勇氣,他為耶穌作見證說:『祂必興旺,我必衰微。』(約 3:30) 本來有很多人跟隨約翰,卻漸被後起之秀耶穌所吸引;約翰若心胸有半點兒狹窄,就難以說出這話。他明白自己的使命要讓耶穌興旺,不看重自己的是謙卑勇氣;再者當他對自己的「放手」行為感到疑惑時,仍能不恥下問的派人往耶穌處求印證(太 11:2-6),甘願放下自己,容讓上帝在自己身上完成使命。
看著這些成功的使者,我們容易以旁觀者身份去欣賞他們,而忽略了我們也是上帝的使者。保羅提醒我們是『基督的使者』(林後 5:20),故此我們也要學效施洗約翰般,敢於承擔,有委身的勇氣、敢於宣講,有道德的勇氣、並且敢於放手,有謙卑的勇氣。
成功並不簡單,太空人成功的背後有嚴厲的訓練,上帝的使者也同樣需要很多鍛鍊琢磨。我們若沒有委身的勇氣,便不能體驗到上帝在困難中的幫助,也失去與主同工之喜樂;我們若接受使命而不敢宣講上帝的話,沒有道德的勇氣去實踐使命,便成了失職的使者;我們每當要放手時卻不願放手,也是可悲的!因為我們看重自己過於所領受的使命。「被差的使者」的「使」字原本可以解作「差遣」,可見主題重複強調差遣之意,使者必須清楚並看重上帝給予的使命,才能有效達成使命。
我們是使者,讓我們成為有勇氣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