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慧儀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HO Wai-yee, Winnie 
按立/轉職年份:
2006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九龍西聯區聯區長、九龍堂主任牧師 
與宣教及牧養有關之職務:
三年神學課程執行委員會委員、〈門徒〉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啟發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宣教牧養委員會委員 
電郵: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2007年07月15日 
真正的敬老護老 
敬老主日 
第28期 

將近九十歲的蘭姐由老人院舍房間緩緩步往飯堂,職員經過她身邊,問候她說:「唏,蘭姐,你今天怎麼樣?一切好嗎?」蘭姐回答說:「還不是這樣!」她停了一停,想了一想,繼續說:「一天老過一天囉,有甚麼辦法!」蘭姐的回答道出人生的實況與無奈。談到老齡,你想起甚麼?容顏衰老、記憶力消減、身體機能衰退、病痛纏身、缺乏生產力、社會的沉重負擔……,這麼多的負面印象,難怪談老色變!

當我們翻開聖經,看到的卻是另一幅圖畫──「白髮是榮耀的冠冕,在公義的道上必能得著」(箴言16:31),還有「白髮為老年人的尊榮」(箴言20:29下)。聖經告訴我們,老齡不但是上帝祝福的記號,也是智慧與尊榮的象徵。按政府發表的人口政策專責小組報告所指,香港人口逐漸老化,預計到二零三一年時,每四人中便有一位是六十五歲或以上的人士。老齡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們如何面對個人老齡化的問題,同時幫助身邊的長者在晚年歲月活得有意義?

盧雲神父在《生命的頂尖》(Aging: The Fulfillment of Life)一書中指出,老齡化是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境況,問題是人用甚麼態度來面對。一般人認為老齡化是一條邁向黑暗的道路,因為生命的老化帶來焦慮,令人產生恐懼,害怕孤單、分離、失去自己和面對死亡。盧雲神父卻認為,老齡化可以是一條邁向光明的道路,人透過關懷照顧,可為老化中的人(個人和他者)帶來新希望和遠象。盧雲神父更指出,關懷照顧長者最重要的不在於善待他們、時常探望、照顧他們的起居飲食,而是我們首先正視並接納自己的老齡化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體會長者的境況、聆聽他們的心聲,給予他們合宜的關懷照顧,讓他們活得更有意義。

敬老主日提醒我們尊敬長輩,並實踐聖經教導之敬老及護老精神,因此我們必須對老齡化有正確觀念,接納自己也在老化過程中,不去逃避否定,讓自己的「老人」身份健康成長。如此,我們才能真正進入長者的世界,實踐敬老護老的教訓。


2006年10月29日 
頌歌處處 
聖樂主日 
第44期 

有一位喜愛唱詩的老信徒,在晚年時患上舌頭癌,為保存性命,逼於無奈要把舌頭割去。在手術室裡,他問醫生:「做過手術後,我還能唱詩嗎?」醫生一時傷感起來,不能作聲,只搖頭表示不能。於是這位老信徒就請求醫生把他扶起,他要唱最後一次詩歌,他說:「我一生常常歌唱,如今將要不能再唱的話,我要唱一首感謝的詩。」說罷,他便懷著信心地高唱:「一息尚存我要讚美,直到目瞑聲竭身死;歌唱之日永無停止,我心我靈仍要稱頌。」這雖然是故事一則,但當中告訴我們,任何時刻都要歌唱稱頌我們的主。
另外有一首英文詩歌,內容大意是:「我有千個舌頭能發千把聲音,我心靈在主裡便滿有喜樂;無論在任何地方,我都要唱讚美的詩歌,向萬人宣告上帝在我身上的作為」。歌唱是基督徒生活的重要部分,在任何場合裡,我們都會唱詩,不論是個人靈修、集體敬拜、團契小組、歡樂喜慶、哀傷憂愁,都會用詩歌表達對上帝的感謝、讚美、渴求、仰望。透過詩歌,我們可以唱出信仰,表達出我們對上帝的認識,並對祂的信靠。事實上,歌唱是一種敬拜上帝的行動,表達對上帝的尊崇,慶祝基督耶穌的救贖和聖靈的帶領,使我們能在生活中歸榮耀予上帝。

循道理宗被譽為是在詩歌傳統中誕生的「歌唱的教會」,早期的循道理宗信徒透過唱詩歌,確定自己作為上帝兒女的身份,並從當中學習信仰。作為循道理宗的信徒,我們每次唱詩時帶著怎樣的態度來唱呢?好的詩歌裡包含豐富的信息,並且能帶來復興的大能,當我們投入去唱時,無論在思想、感受和行為上,都可以被更新過來。記得有一次在崇拜中,唱著「就是這樣無善可陳,皆因我主流血捨身,又因我主召我親近,上主羔羊,我來,我來」時,心裡泛起一陣感動,熱淚盈眶,在感受自己卑微的同時,也感受到上帝的厚恩,使我在上帝面前更去謙卑降服。

讓我們尚存一息都以詩歌稱頌上帝,學習認識和表達信仰。


2005年09月11日 
為何不去饒恕 
聖靈降臨後第十七主日 
第37期 

二零零四年八月的《呼聲》雜誌刊登過一篇名為「復和──寬恕的能力」的文章,作者講述一位曾在受戰火蹂躪的伊斯蘭國家當醫護人員,並參與當地核心重建工作的人士指出,如果這個國家的人不懂得寬恕,國家就不會有將來。對伊斯蘭國家的人來說,原本應充滿希望的將來,卻因過去受到限制,而寬恕過去就是重建將來的關鍵。

生命中有受傷和痛苦是人類共有的實況,問題視乎人怎樣理解和面對。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對周遭世界的認識是透過個人內在的理解。譬如當一個人被批評時,他可以理解這些批評是善意的提點,能夠幫助他去改善個人的弱點,提昇生命質素,內心便會衍生感激的情緒;但若認為是惡意挑剔,他會自然視之為人身攻擊,心中產生反感,並感到受傷害。同樣地,不論是人與人之間,或是國與國之間,當一方理解對方的動機為惡意時,內裡便會充滿受傷和仇恨的情緒;若從另一角度去理解的話,便會有不同的想法,能對人有多一點體諒,明白這是對方的限制和軟弱,不去計較,並可以去饒恕。

當然,饒恕並不能一蹴即就,傷害越深,癒合的過程便越長,而饒恕所需要的時間亦較久。對於基督徒來說,甚麼是我們饒恕的動力呢?當然是耶穌基督的愛!祂從沒計較我們的過犯,沒數算我們多少次令祂傷心失望,祂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施行赦免,饒恕我們的軟弱,使我們能與祂重新和好。同樣,我們要跟隨耶穌基督的榜樣,以愛克勝傷害和仇恨,學習饒恕的功課。

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說:「人類必須動員一切最好的力量,使愛克服仇恨,和平克勝戰爭,真理戰勝謊言,寬恕勝過報復。」「只有寬恕能平息報復的火,並能使民族與民族之間的胸懷開放於真實而持久的修和。」

饒恕看似軟弱,卻可以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能使人得長久益處。為何不去饒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