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詩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LAU Lai-sze, Maria 
按立/轉職年份:
1989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退休 
與宣教及牧養有關之職務:
栽培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以馬忤斯之旅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 
電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2021年10月3日 
破碎土地中的聖桌 
普世聖餐主日(82屆) 
第40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人類陷於彼此爭鬥、互相殘殺的光景。有見及此,一位長老會的牧師克爾(Shadyside Presbyterian Church,Rev. Dr. Hugh Thomson Kerr)於1933年呼籲世上的基督教會,透過在同一主日舉行聖餐來提醒各族各方的基督徒,基督以己身拆毀了人間隔絕的牆,終止了冤仇。因此,我們同領聖餐,渴求能實踐在基督裏的分享、結連與接納。這是普世聖餐主日的由來。

今天,我們舉行第八十二屆的普世聖餐主日。願我們也帶着同樣的覺醒來領受聖餐。「慈悲的主,我們來到你的聖桌前,不敢靠自己的義,惟靠你的恩,我們就是拾取聖桌下的零碎,也是不配……」(謙恭近主禱文)這是我們領受聖餐時常常誦讀的禱文。事實上,每一個來到聖餐桌前的人都是罪人,都深被自身罪孽所傷。此刻,我們的世界變得肢離破碎,甚至善也變得模糊難辨。我們身處的世代充滿着各種困苦,肆虐全球的疫情、生態破壞、種族衝突、信仰對立、戰爭四起……,我們怎能不痛悔?惟靠着主的憐憫,我們雖然站在被罪惡撕成碎片的土地上,卻看見基督為我們設立的聖桌,邀請謙卑的心靈同來領受他的聖體與寶血。

聖經鄭重地提醒我們:「原來那為萬物所屬、為萬物所本的,為要領許多兒子進入榮耀,使救他們的元帥因受苦難而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因那使人成聖的,和那些得以成聖的,都是出於一。」﹙希伯來書2:10-11上﹚萬有之主耶穌,他為救贖我們而受苦;因此在受苦中,耶穌就是我們共同的拯救。「一具斷骨的身體」﹙A Body of Broken Bones﹚是多瑪斯.牟頓﹙Thomas Merton﹚用來形容身處於困苦世代中的教會。他說:「只要我們在地球上,將我們團結在一起的愛就會因我們彼此的接觸而帶給我們痛苦,因為這種愛將身體裏折斷了的骨骼再次駁回。」﹙註﹚明天如何,我們難以預計。也許,困苦的境況依然,艱難的日子繼續,但信靠耶穌的人仍舊圍繞著着救恩的聖桌,讓耶穌的愛來縫補土地的裂縫,醫治生命的創痛。

﹙註﹚As long as we are on earth, the love that unites us will bring us suffering by our very contact with one another, because this love is the resetting of a Body of Broken Bones. (Merton – New Seeds of Contemplation – page 72)


2020年12月6日 
傾聽 
聖經主日 
第49期 

今主日是將臨期第二主日,也是聖經主日。

詩篇85:8-9邀請我們「聽上帝所說的話」,因他必應許賜平安給我們。只是,我們可願用心傾聽上帝的說話?

以賽亞先知宣告上帝的安慰將再次臨到的時候,他提及從曠野而來的聲音,這聲音要「為上帝預備道路」、「修直大道」(賽40:1-11)。當日施洗約翰——耶穌基督的先驅——在約但河邊宣講悔改的洗禮,呼籲百姓承認自己的罪,他就是以賽亞先知所說的「在曠野呼喊的聲音」(可1:1-8)。

可有想過:為甚麼是曠野的聲音?曠野是那渺無人煙之地,是貧乏及枯竭之處,鮮有人選擇在這樣的地方居住。因此,從曠野而來的呼喊與從人群聚居地的聲音形成強烈的對比。人群的知識,追求的生活,建立的體系等等,往往形成了固定的形態。我們確實需要這些固定的形態來運作每日的生活;但同時我們亦需要有外來的聲音來啟迪我們的心思意念,並喚醒我們心中對永恆的渴求。施洗約翰的呼喊能使百姓知罪,渴求悔改與更生。他讓百姓醒悟:「凡有血肉之軀的盡都如草……草就枯乾,花也凋謝……惟有我們上帝的話永遠立定。」(賽40:6-8)唯有看見自己的不足與缺乏,我們便趕快回轉歸向上帝,迎接他給我們的安慰,擁抱從上頭而來的好信息。這好信息是能改變世界、逆轉人類命運的好信息。

願我們都用心傾聽!在基督信仰群體的寶貴傳承裏,靈閱(Lectio Divina)確能幫助我們用心傾聽聖言。「閱」(Lectio)是讀出一段聖經的文字,因為我們想好好地聆聽主的說話;「靈」(Divina)是指以一種誠實敬虔的心、謙卑及渴望的態度來閱讀,並在聖靈的感動裡讓聖言轉化我們的生命。我們慢慢地誦讀,重複地誦讀,將聖言記在心中,用心地理解其中的意義,讓聖言光照我們的思想,辨識我們的行為與動機。願這個簡易的,也是源遠流長的屬靈操練,幫助我們不再迷茫。世情變幻使我們的心靈蒙上灰塵,在「等候上帝的日子來到」之際(彼後3:12),懇求閱讀聖言能成為我們每天不懈怠的打掃工程。


2019年11月24日 
我們可如何感恩? 
收割節感恩主日 
第47期 

今主日是基督君王日,也是收割節感恩主日。

基督君王主日是教會禮儀年曆的最後一個主日,同時也是新禮儀年度——將臨期——開始的前夕。這日的設立為要提醒我們耶穌基督是救恩的泉源,他的釘身十架及榮耀的復活成就了全人類的救贖。藉着基督,上帝救贖了我們,赦免我們的罪,使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並將我們遷移到他愛子的國度裏(西1:13-14)。身處時代變遷、世事動盪不安之中,我們多麼需要認識耶穌基督是我們的君王,我們可以將生命全然交付給他。

收割節感恩主日是教會定為全體信徒每年向上帝感謝的節期,農村社會為農產收成感恩;城市社會為工商業等成就數算主恩。讓我們重溫感恩節的由來:1620年,一群受迫害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從英國到美國東岸的新英格蘭。當他們抵埗後,有一半的人捱不過第一個嚴寒冬天而離世。餘下的人就得到當地原住民的幫助,在春天的時候開始栽種農作物。到1621年秋天,這些清教徒獲得首次收成。他們為此而歡慶,並與幫助他們的原住民連續三天一起慶祝這次豐收。

今天,甚願我們也在豐收中感恩。可是,香港當前仍陷於困苦,我們的哀愁好像沒有盡頭,我們可如何感恩?再看路23:33-43耶穌被釘十架的記載:耶穌被棄絕、受苦,最後被殘酷地處死。然而,在十架上他為苦待他的人祈求:「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知道。」這位被釘十架的耶穌,他是上帝為我們設立的牧人,要「照管、牧養」我們,使我們「不再懼怕,不再驚惶」,也「不會失喪」(耶23:4-5)。他進入苦難是為了作受苦者的牧人,他榮耀復活是為絕望者帶來新的未來。因此,我們縱使沒有前路也沒有退路,耶穌自己卻成了我們感恩的原因。是的,我們若忿恨難平,願耶穌的犧牲成為我們堅持行善的力量。雖然處於逆境,我們仍確信美好的明天必會到來,因耶穌是掌管我們的君王。他知道我們的痛苦,他憐憫我們失去得太多,他必能帶領我們安然地經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