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良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LAU Kin-leung, Francis 
按立/轉職年份:
2004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將軍澳堂主任牧師 
與宣教及牧養有關之職務:
宣教牧養部委員、信仰分享運動委員、青年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及〈門徒〉事工委員會委員 
電郵:
鼓勵信徒之語句:
今天,2006年2月4日,一個平凡的禮拜六,恰巧是我至愛的一位神學家潘霍華牧師的百週年忌辰。但願他那愛上帝、愛教會、愛國家、肯承擔使命和責任的生命,成為我們至死忠心,追隨基督的激勵。 The church-community is so structured that wherever one of its members is, there too is the church community in its power, which means in the power of Christ and the Holy Spirit....Whoever lives in love is Christ in relation to the neighbor....Christians can and ought to act like Christ; ought to bear the burdens and sufferings of the neighbor....It must come to the point that the weaknesses, needs, and sins of my neighbor afflict me as if they were my own, in the same way as Christ was afflicted by our sins. (Santorum Communio (DBWE I):179-80.) 
喜愛之金句:
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耶穌基督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立比書3:13-14)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2023年06月11日 
裝備、實踐、同行 
神學主日 
第24期 

香港是一個充滿挑戰和變化的地方,作為基督徒,我們如何活出上帝的旨意呢?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不斷學習和深化我們對上帝的認識,這就是神學的意義和價值。神學不是一門枯燥無味的學問,也不是一種只懂玄思的知識。神學是一種對上帝的追求和回應,是一種對聖經的探索和解讀,是一種對信仰的反省和表達。今天我們感恩看到香港有越來越多的信徒讀神學,各神學院的教師也越來越年輕,而神學博士、教牧學博士也越來越多。這些都是上帝賜給我們的恩典和福氣,也是祂對香港教會的期望和提醒,要我們珍惜每個成長裝備的機會。然而,在這樣蓬勃的神學氛圍下,我們仍要謹慎地做神學的功夫,因為讀神學最重要是實踐(praxis)。我們不能只停留在書本上的知識,而忽略了生命中的經歷;只關注自己的學術追求,而忘了別人的需要。更不能只追求自己的成就,而放棄了上帝的旨意。要知道神學教育是一個使屬靈生命和信仰實踐得到更新的過程,讀神學使我們更愛主,更愛人,更願意為信仰付出更大的代價。四年前,我曾聽到一位資深神學院老師感慨地說:「我教了幾十年神學,真不知道自己教了甚麼學生出來。」他的意思是在香港經歷前所未有的巨變時,自己過往教學生的方法是否只教他們睇書寫文,而不是使他們能在壓力下牧養教會,在困苦中與信徒同行?

現時,香港教會在宣教、教育及社會服務三方面的事工正面臨全新的挑戰。在這種變化中,教會需要同心,以謙卑的心來守護真理,堅定地行在慈愛和公義的道路上。我們需要更多願意以信心、盼望和愛心來忠心為主而活的基督徒。願聖靈的火焰點燃我們的生命,以照亮一切在黑暗絕望中的人。阿們!


2021年04月4日 
傳頌復活救主 
復活主日 
第14期 

九七已然過去24年,還遠遠未到所謂「五十年不變」的日子,很多人和事都變了!經過疫症和政治的蹂躪,對某些人來說,香港已死;另也有人認為香港能和大灣區融合是香港的祝福。但據英國政府統計,自去年七月至今,已有約9,000香港人到達英國,而未來五年總數會有30萬港人前往英國定居;而在港擁有加拿大籍的,再加上申請前往加拿大移民的香港人,總人數也必定以10萬計算。香港,已經徹底改變。
已故楊牧谷牧師曾在香港面對九七主權移交的不明前景時,主張香港人要留下來,不要移民他去。但他的內心並不是對前景充滿信心,而是在無名的恐懼中,認清時勢,勉勵港人。楊牧曾說:「我對香港的前景樂觀, 所以主張留守了? 若說樂觀,恐怕連審慎的樂觀也說不上,大概是一種要付代價後才可以換來的樂觀吧!」(《吶喊》雜誌)到了今天,香港人已經付出無可計算的代價,但有換來一點點的樂觀嗎?香港社會充滿沉鬱的氣氛,空氣瀰漫着被抽走氧氣的粒子,令人窒息。曾有鄰居對我說:「我和丈夫很想離開香港,每日都像透不到氣一樣。」在這樣的社會中,哪裏可以找到芳香的空氣,讓我們成為自由的飛鳥,任意飛翔?
感謝主,縱然罪惡好像得勝,但天父仍然掌管!這不是無知的信心,而是復活主為我們成就克勝罪惡權勢的事實。復活的基督使我們在面對如閉塞墳墓的處境時,仍心存盼望!德國神學家潘霍華把我們的眼光指向復活的基督,在他面對納粹的威嚇時,他宣告說:「復活是把密封世界打開的風,滾開封閉墓門的石,然後把死寂絕望的氣吹走,再將淨化一切的風,吹進現今的世界!」哈利路亞!所以我們可以大大呼出污氣,深深吸入復活的靈風,作個無論留或去,都得着從信靠上帝而來喜樂和平安的香港人!願上主賜福給凡倚靠祂的人!阿們!


2020年04月12日 
復活的盼望 
復活主日 
第15期 

2020年4月5日(英國時間),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發表預錄的特別講話,勉勵國民齊心抗疫,相信英國終必戰勝疫症。當時,英國確診人數逾4.8萬,死亡人數逼近5,000。當時英女王說:「We should take comfort that while we may have more still to endure, better days will return: we will be with our friends again; we will be with our families again; we will meet again.」這句結語「We will meet again!」(我們必再相會!),對英國人有更深層意義,因為在二戰時著名歌星Vera Lynn曾以相同的歌名來勉勵即將出征的英軍,給予他們再次與家人朋友相會的盼望。
對!「我們必再相會!」是面對戰爭及全球疫症的安慰說話,但同時也是給予我們生存盼望之言!因為罪惡使我們與上帝分離,也使我們活在世間沒有指望,直到基督在十架上為我們犧牲及復活,使我們能與上帝在永恆中再相會!聖經告訴我們,上帝「將永恆(希伯來文:Olam)安放在世人心裏」(傳道書3:11)沒有「永恆」的人生,像沒有支點的風箏,也像沒有墨水,但不斷書寫的原子筆,失去意義。基督耶穌從死裏復活,使人重新擁有「永恆」,與基督一同活過來。因此,今天在復活主日裏,我們一起頌讚基督復活的大能,同時慶祝在基督的恩典中我們重新在永恆中與祂聯合!
親愛的弟兄姊妹,前面的生活會因疫症猖獗而充滿挑戰,但我們要謹記自己擁有基督復活的生命,我們只將前路交託在祂的手中,就能在祂的恩典中平安度過。怎樣交託?每天都學習放下自己,緊握上主恩典,在虔誠的禱告中,將負面的思想交託給主,過聖潔蒙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