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勝意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YU Shing-yee 
按立/轉職年份:
2007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香港聯區聯區長、北角衞理堂主任牧師、兼任筲箕灣堂主任牧師,禧恩堂顧問牧師  
與宣教及牧養有關之職務:
青年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本地宣教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栽培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 
電郵:
鼓勵信徒之語句:
耶穌幾時都咁愛你! 
喜愛之金句:
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 (加拉太書5:1)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2017年12月3日 
我不以福音為恥 
將臨期第1主日 
第48期 

基督徒這個身份,對於某些人而言是一個榮譽的稱呼,代表着背後包含的良好生命素質及價值觀;但對另一些人而言,卻剛剛相反,以十分負面的評價去看這身份背後代表的價值,甚或因為部分基督徒的行為表現而產生反感。對「基督徒」這三個字,不再是稱讚而是取笑,甚至是一個羞辱的名號。也因如此,部分基督徒漸漸地不願在別人面前主動承認自己這個基督跟隨者的身份。

但從保羅的生命中,我們卻看到,雖然他因着信仰的緣故被人辱罵,打壓,甚至監禁,仍然表示自己不以福音為恥!是因為即使保羅曾經逼害基督徒,但耶穌基督仍然沒有放棄他,反而拯救並使用他成為傳福音的重要器皿,盛載着上主無限的恩典,這種「本來好唔掂卻仍得恩典」的經歷,使保羅深深明白到他已經不再是罪的奴僕,而是通過基督成為了義的奴僕,因着上主的重價救贖之恩而為主作見證,不怕因着見證福音而受辱。

有時當一個人覺得自己已經到了沒有甚麼可以輸掉的地步時,就能勇敢地面對任何挑戰。作為主的門徒,我們本來都是不配,但主耶穌卻降到世上來以自己的生命換回我們,「既然連我都可以得救,我就再沒有甚麼可以輸了」,願我們都成為勇者,走出去,見證基督,榮耀主名。阿們。


2016年07月10日 
放手,讓青少年人來做 
青少年主日 
第27期 

這篇〈靈音稿〉已是自己的第三稿,之前寫了兩次都不太滿意,原因是若要分享今天的青少年情況,可以有很多的內容,亦可以沒有甚麼可提,尤其今天資訊流通既快且廣,我們隨時在下一秒就能知道世界另一端發生何事的世代,這一刻被認為是「真理」的事、有效的方法,下一刻可能已遭受無情的挑戰或變成「過期」的產物,加上「你不代表我」的個人價值高漲,不要說年青人,就算要描述今天的社會或世界情況,實在亦不容易。
  於是乎要談青少年事工的發展,最好的方法,其實是由青少年人自己來說,自己來描繪,成年人的角色,可能只是「技術支援」,把經驗和技巧作分享,以至青少年人能好好的把成人的經驗和關心,與自己所身處的境況作對照,從而走出一條屬於他們自己的道路。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彌迦書六8)上帝從來沒有捉着我們的手要我們跟着他做,或強逼我們跟着他走,愛我們並創造我們的主,只把何為善清楚地告訴我們,而我們就在自己的處境中去發揮/傳揚從主所領受最大的善,讓主的名得彰顯。故此在今天,無論是誰,是年長的,是年青的,願意我們都能如以上的經文所言,謙卑地放下自己,不以自己的想法為「最好」和「終極」,而是在各形各式,千變萬化的處境中,靠着上帝的恩典,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行公義,好憐憫,在各自的崗位上為主打那美好的仗。


2015年08月30日 
新舊難合卻要合 
差傳主日 
第35期 

曾聽過一位資深醫生分享,在面對日新月異的醫療技術發展進程中,對病人最好的治療方式之一,是以資深醫生的經驗,配合新訓練醫生對現代醫療機器運作的熟識為病人進行治療。對於醫療的專業,我並不認識,但這位醫生的這番話卻時常提醒我,當時代不斷改變,在新與舊的交替之間,如何既能保持傳統的美好,又能讓創新的事物運行其中呢?
在馬可福音第七章裏,耶穌指出法利賽人的問題,並不在於他們對傳統的持守,而是他們「把人的規條當作教義教導人」,換句話說,就是他們看重規條過於看重人,這是耶穌常常指責他們的地方。對耶穌而言,傳統並不是一件不值一提的事情,在他的很多教導裏,耶穌依然會引用舊約中很多猶太人所熟識的傳統,然後賦與新的意義在其中,讓規條變得更「活」,更貼近人的需要,亦藉此讓人更明白上帝對人的本意,讓人更懂得愛上帝和愛人。
今天,無論是在宣教的工作上,還是在日常教會生活中,以至我們平日的待人接物,究竟我們是如何表現出作為選民應有的行為舉止呢?教會過去多年的傳統價值和經驗,幫助我們清楚了解信仰中的一些重要價值所在,不至於在資訊的洪流中迷失;而現代的信仰表現方式,讓我們更貼近人的生活,明白人的需要,以至更容易將福音帶到人群當中。但願我們都能靠著聖靈的帶領,有智慧地,既與上帝同工,亦與人群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