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勝意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YU Shing-yee 
按立/轉職年份:
2007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香港聯區聯區長、北角衞理堂主任牧師、兼任筲箕灣堂主任牧師,禧恩堂顧問牧師  
與宣教及牧養有關之職務:
青年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本地宣教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栽培事工執行委員會委員 
電郵:
鼓勵信徒之語句:
耶穌幾時都咁愛你! 
喜愛之金句:
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 (加拉太書5:1)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2003年07月20日 
作個手潔心清的青少年工作者 
少青主日 
第29期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青少年主日,而讀經主題是「手潔心清的服事 」,當然是本年度教會的其中一個主題「以基督僕人的形象,學習服事的操練」。弟兄姊妹有沒有想過這些內容之間有甚麼關係?
「手潔心清」一詞,出自詩篇24:3-4節,內容是:「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當中,「手潔」這個字的其中一個英文翻譯是Innocent或Guiltless,和合本對這個字的其中一些翻譯包括有「無辜、無干、無罪、不負罪債」等。而「心清」的英文翻譯則是 Pure或Clean,和合 本對這個字的其他翻譯有「清潔、乾淨、所寶愛的」等,這樣看來手潔心清就是與罪惡劃清界線,積極追求生活聖潔了。我相信作為一個青少年事工的事奉人員,「手潔心清」是我們所應有的服侍態度。

當我們回看今天帶領教會的青少年工作時,作為事奉人員本身,究竟我們自己手潔心清的狀況如何呢?在與青少年這種「亦師、亦友」的關係上,究竟我們有否在自己的信仰上以身作則,尤其是與罪保持距離,無論在生活態度上和行為上都「不負罪債」?並且在經濟上亦「不負錢債」、不以時下無節制不顧後果的「碌卡」方式成為我們的經濟生活態度?

弟兄姊妹們也要省察,當我們服侍青少年時,我們的目的,是為著炫燿自己的才華、恩賜、或是更甚的,希望在當中「找著數」,希望找一些跟隨自己的「fans」或「伴侶」,還是真心真意的服侍他們 ,讓他們在屬靈的道路上成長。我相信大部分的弟兄姊妹都是誠心誠意的,願意委身在青少年的事奉工作中,但事實上,作為事奉人員,當中的試探亦實在是非常之大,盼望弟兄姊妹能在當中,以禱告彼此記念,以愛心彼此提醒,好讓上帝的恩典能隨著事奉者,帶進青少年人當中。


2002年09月15日 
來彼此接納 
聖靈降臨後第十七主日 
第37期 

作為基督徒,我們可能不會對人有深仇大恨,亦可能不會有些不能原諒的人。然而,卻總會遇上一些人,是我們覺得不易相處,或不想與他合作,甚至是不大想相見面的。為甚麼呢?可能因為和這人合不來,又或者曾經被這人傷害,然而無論如何,一段關係出現破口,總教人傷心。
在創世記50章,當約瑟的哥哥們往見他,希望他不要報復他們從前的所作所為時,約瑟哭了。為甚麼哭呢?原因可以有很多,但哭的背後所表達的,卻是因著關係的未能完全復和而帶來的傷痛。事實上,沒有關係,就不會有傷痛,感到傷痛,只因看重這份關係。因著哥哥們的說話,約瑟明白到他們的關係仍未達致完全的接納。

我相信,假若約瑟真的向哥哥們報復,傷痛只會越來越深。但約瑟卻知道,即使當日他的哥哥們刻意傷害了他,但上帝卻是一位掌管萬事、並且能夠將咒詛變為祝福的神,縱使遭遇到不好的事,上帝的祝福仍在其中。故此約瑟明白到,不單只人沒有能力替代上帝的位置,而且,在上帝所給與的,盡是豐盛的恩典,和如何使萬事互相效力的福份。故此當他面對哥哥們對他的傷害,他仍能將這份關係連繫於上帝之中,以致看到恩典的所在。

最後,他不但承諾會照顧兄長及他們的家人,更用仁慈的話安慰他們,使他們放心。至此,一段原是有著難以修補的破口關係,再次因著仁慈的安慰話修補了。

今日,我們有否一些傷痛的關係,是等候著修補的呢?請將這些關係連繫到上帝手中吧!當我們願意將傷痛的關係帶到上帝面前,我們將會從恩典中看到出路。


2002年04月14日 
遇見主,得改變 
基督復活後第二主日 
第15期 

你是否因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人物或東西,而經歷著悲哀、憤怒、愧疚、孤獨、無助等情緒?這並不是一個誇張的表達。根據心理學教授威廉.華爾頓博士(J. William Worden)指出,當人失去了親人時,悲傷的心情會令他們產生以上所提及的感覺,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而且是正常的反應。即使你是一個基督徒,亦不會有例外的。然而,這是否表示信耶穌的人,和不信的沒有分別呢?
當日,在以馬忤斯的路上,有兩個門徒同樣經歷了失去重要人物的悲傷心情。這兩個門徒與十一個使徒一起,聽見婦女告訴他們耶穌已經復活的。雖然他們和使徒一樣,曾與耶穌一起,亦曾聽見別人見證耶穌已經復活,但當他們在以馬忤斯路上和耶穌相遇時,卻仍是不認得祂。為甚麼呢?因為「他們的眼睛迷糊了。」呂振中譯本將這一句譯成「他們的眼力卻被抑制著」,是甚麼抑制著他們的眼力呢?相信就是他們的「愁」。他們的「愁」令得他們連熟識的救主站在面前亦不知道。然而救主耶穌並沒有因此而不悅,反而是耐心地,從摩西和眾先知起,將有關自己的事都給那兩個門徒講解明白,並且再一次藉著和他們擘餅分享,讓他們親歷了。醒悟到救主耶穌實在是與他們一起。

同樣在今天,可能我們亦面對著很多的「愁」:工作/失業的壓力、家庭的張力、感情或婚姻的問題等,這些「愁」可能同樣令我們看不見站在面前的救主耶穌。這並不表示救主不在,而只是我們的「愁」抑制了我們,以至未見主面,然而假若我們願意再次回到神的話語,和回憶救主與我們所經歷的恩典時,我們自然會再次醒悟到,祂其實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共話,與我們同行。願我們都靠著救主的恩典,再次得著火熱和盼望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