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宏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CHIAH Chi-wang 
按立/轉職年份:
2012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救主堂主任牧師  
電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2024年12月8日 
將臨的盼望、預備及行動 
將臨期第二主日 
第49期 

將臨節是個盼望的日子,亦有些堂會在將臨期第二主日,燃點第二支將臨節的紫色蠟燭,代表「信心」。處身時代轉變的人們,更需要這份在盼望等候中面對轉變的信心。
瑪拉基書提出,立約使者快要來到,把人的雜質除去,施行審判,才可憑公義獻供物給耶和華,而耶和華將臨近,他將施行審判,警戒「行邪術的、犯姦淫的、起假誓的、剝削雇工工錢的、欺壓孤兒寡婦的、屈枉寄居者的和不敬畏我的人。」(瑪3:5)施洗約翰沿約旦河在曠野宣講悔改的洗禮,為預備彌賽亞出來。(路3:1-6)前者盼望立約使者,而後者以宣講預備彌賽亞。有盼望如瑪拉基,也要有相應的行動如施洗約翰,否則盼望就好似只是一服安慰劑。沒有行動的盼望,只是妄想而已。
保羅也提醒腓立比信徒,要靠主喜樂,然後就用自己作例子,說明要放下過去,甚至視之為有損,而以認識主基督耶穌為至寶,直到有一日與主一同受苦,並效法主的死,然後他說自己:「或許我也得以從死人中復活」。(腓3:1-11)既然是對將來的盼望,就要放下過去,好像保羅一樣。我們要放下過去,為過去斷捨離,永遠是一件困難的事,特別是如果過去的感覺良好。一句「以前唔係咁」,好似就要回到過去,但如果過去真很完美,就不用對將來有盼望了,人類也不會向前。保羅視過去如糞土,為有損,因為他知道只有認識主基督耶穌,才是生命的至寶,於是他踏上受苦及準備受死的宣教之路,使更多外邦人認識主耶穌。
在這個轉變的世代中,我們要學習如何憑信心來盼望將來。盼望使我們對將來有憧憬,好似瑪拉基,不會被目前的境況困住。預備是相信今日仍未到目標,目前只是準備進入一個更美階段。行動使我們把盼望付諸實行,不流於空想。
救主來臨的福音,使我憧憬更多人認識主。當我們知道一切都只是個預備,就知道自己只是別人信主的媒介,而最重要是他們來到主前。最後,我們在此時此地實踐傳福音,不只是空談討論。你準備好在今個聖誕節,帶你的親友、同事及同學,來到上帝面前嗎?


2023年02月26日 
以公共教會來社會關懷 
社會關懷主日 
第9期 

我們要關心社會嗎?承繼本宗傳統,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必然的,然而在新時代中如何實踐,如何出發?
以賽亞書1:10-20提出的問題,不是他們沒有履行宗教禮儀,而是他們的宗教禮儀被耶和華上帝視為無謂、不能容忍、憎惡及厭煩,因為他們惡行的手沾滿了血,也因上帝明確地要他們「幫助受欺壓的,替孤兒伸冤,為寡婦辯護」。在我們的傳統中,也有提出兩個層次行為準則,就是不做傷害人的事(do not harm),並且要做對人有益的事(do good)。
我們今日也許沒有以上的惡行,見到別人缺乏時,或者也不會拒絕,但等我們開個會議再決定?真的,我們很有理由要妥善分配資源,但就是管理分配資源嗎?
按所知,我們有堂會在屋邨街市關閉時,為居民提供新鮮蔬菜。在肺炎疫情早期,有從事酒樓的男士來堂會,當時他兩眼通紅地說,工作時間長而不能早些排隊為家人買口罩,但排隊輪候到了,卻已售完,而這使我們感到好似畢士大池的故事(約翰福音5:2-9),於是我們把別人送來的口罩轉贈給他。
近兩年,救主堂開始了「豐『依』足食」食券服務,向每人每月派出六十元的食券,其實只佔很少的生活開支比例,但就為街坊帶來少少輕省的感覺,也使小店多些人流,弟兄姊妹及親友多些接觸街坊及服事的機會,而現在回顧原來已接待了五百多位街坊。
教會要關懷社會嗎?過去,這是個單向施與受的問題,而事實上在急變的社會中,我們要謙卑地承認,教會只是整個公共社會(註)的一份子,需要重新明白大眾的需要,並回應新的需要。作為一間公共的教會,也不只是打開門給公眾進來,而是以謙卑的心去探索社會情況,與別人同行,來參與公共社會,而如此的教會才活得像教會。
或者,當我們下次唱完「我站到街中,聽鬧市聲音」的舊詩歌後,就漫步於堂會附近的街上,感受社會的變化,找個地方默站祈禱,也沉澱靜思回應行動。
願我們在疫情後,好好重新投入公共社會,以「幫助受欺壓的,替孤兒伸冤,為寡婦辯護」,尋回上帝子民的形象。不只社會需要被關懷,而是你我需要謙卑地明白公共社會,與別人同行,同時教會也被認知,才可以成為一間活在此時此地的教會。
(註:文中用「公共」為公共神學的用語。)


2021年11月7日 
樂意扶助,盡己獻上 
聖靈降臨後第24主日 
第45期 

在馬可福音12章38-44節,寡婦出現在主耶穌有關防備文士的教導中,亦出現在他比較眾人投入銀庫的場景。在聖經年代,寡婦代表不幸,也代表沒有經濟能力,因為丈夫作為一般家庭的經濟支柱已失去。
文士是社會中最有知識的人,而以他們的知識應該懂得分辨對錯。他們負責抄寫聖經,也應該最明白上帝的道理。耶穌提出的,就是文士很想別人憑他們的外表,問安及高位,知道他們的存在,更甚的是他們把寡婦的家產,據為己有,再加上虛偽的祈禱。
一群財主與窮寡婦的奉獻,後者被耶穌向門徒所讚賞之處,就是窮寡婦縱使自己不足,也願意奉獻,甚至是把一生所有的獻上,而財主卻是把有餘的奉獻。所以,耶穌不是考慮實際金額,而是相對生活的金額。
如果把這一幕化為電影,就是在財主們可能正在彼此比較奉獻金錢時,窮寡婦突然穿越他們當中,然後他們四目交投。雖然我們並沒有看到這一幕,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她在財主之後投入了錢,而她沒有因為只有兩個小文錢而卻步,因為她按自己的能力進行奉獻,甚至未得耶穌的欣賞已行出來。
我們也許不是主耶穌所講的文士,但這卻提醒我們在一切表面事物之後,甚至非常熟識聖經,也應同時關心附近的人,更加不可以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我們何時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就是在應該幫助而不去付出時,因為一切今世看似是我們擁有的,都只是上帝暫託我們管理而已,我們從來沒有帶來,也不可以帶走。
我們也未必是聖殿出現的財主,但我們有否盡力奉獻。這盡力不是最後的總數,而是以十分一奉獻的比例,把相對的收入獻上。我仍記得少年時代,堂會會把徵信錄登出來,公開各人的奉獻情況,這公開的程度就好像耶穌在向聖殿銀庫坐着,使我感動也帶給我信心。然而,不知何時開始,有時奉獻成了個人私隱,卻忽略了信心見證的牧養意義。當我回想,除了見到大額奉獻之外,也見到有些弟兄姊妹收入不多,也恆常盡力的奉獻。
我們以為擁有的,事實上要與別人分享,而這分享始於留意別人的需要,並且因為我的一切都是為了其他人的緣故,所以把應付出而沒有付出,視為把別人的需要也據為己有。再者,我們對上帝應當獻上的,不用與人比較,但要盡自己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