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得記》是富有人情味的舊約小書卷,只需半小時便可讀完。這卷書像《以斯帖記》一樣以女性名字命名,卻沒有民族獲拯救的大事件,當中小人物路得卻是大衛王的曾祖母,又是耶穌族譜少有的外邦女子,十分囑目。
《路得記》以三位無依無靠的寡婦開始,猶太人拿娥米因饑荒隨夫與兩個兒子去摩押地生活,其後丈夫離世,兩個兒子在當地娶妻後一段日子也離世。拿娥米為生活從摩押地返回伯利恆,為免拖累兩位異族媳婦而在途中勸她們離開,尋找新的婚姻與歸宿。拿娥米在自己困境中仍體恤關心媳婦,難捨難離之下,媳婦俄珥巴回摩押,媳婦路得卻堅持留下陪伴說:「你在哪裏住,我也在哪裏住;你的百姓就是我的百姓;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你死在哪裏,我也死在哪裏,葬在哪裏。只有死能使你我分離。」這樣的豪情壯語竟然出自一位外邦寡婦,深厚的情意令人觸動!三位寡婦在貧困潦倒中,仍彼此以恩慈相待,呈現出遇到困苦艱難仍保持仁愛的心,正如今年第一、二季的季題「擁抱轉變.以愛為先」。
路得來到她不熟悉的伯利恆,正值大小麥收割,為生活、為供養拿娥米,她自告奮勇去田間拾取收割剩下的麥穗。這是十分勞累的工作,整天在陽光下彎腰逐粒拾起麥穗,積少成多以糊口;有時會受到收割的人指指點點,甚至遭人白眼,路得仍堅持面對。拿娥米得知波阿斯善待路得,因着對路得的關切而盡心思為她的將來籌謀,指導她如何親近波阿斯,雖然自己一無所有,但她仍以傳統的家族責任而為路得勞心。波阿斯有心幫助路得,雖然自己並非她的至親,仍然趕緊到城門請長老作證買地、買死人的妻子和使死人在產業上留名。可見路得、拿娥米和波阿斯這三位《路得記》的主角,面對困難,仍然堅持努力面對,正如今年第三季的季題「迎難奮進」。
至於今年第四季的季題「重燃信念」,從拿娥米的經歷中看到,她曾因失去丈夫與兩個兒子,而對本族的婦女們說:「不要叫我拿娥米,要叫我瑪拉,因為全能者使我受盡了苦。」(1:20),最後當路得生子後,婦女們說:「拿娥米得了一個孩子了!」(4:17),對拿娥米和路得而言,是經歷上帝的保守,對上帝的信心得以重建。另一方面,《路得記》的讀者,因讀到此書卷亦得以「重燃信念」,知道無論在任何處境下,上帝必然細察、供應和保護。
今主日是基層主日,聖經雖然沒有採用過「基層」這詞彙,但耶穌一生都用心關懷不少基層人士,他不單關心表面的需要,更是全人關顧。例如:撒瑪利亞井旁的婦人、患血漏病的女人、稅吏長撒該、畢士大池邊癱瘓的人、十個麻瘋病人等等。每個記載都發現耶穌以心為心去關心他們。
會祖衞斯理•約翰也是持續的表現關懷,由聖會(Holy Club)開始,他們每週讀經祈禱,注重屬靈生命成長的同時,他們帶食物給貧窮家庭,探望孤單的死囚和教導孤兒認字讀書,他們這積極的表現被嘲笑為「循道友」(Methodist)。當循道運動開展時,會祖主要在礦場對當時的貧苦大眾宣講福音,伴隨福音的是回應這些人的需要,包括開設孤兒院、監獄探訪;為此他自己節衣縮食,甚至放下身段去「乞求」支持,在他的日記中記載,會祖以八十一歲高齡,於漫長寒冬中在倫敦泥濘堆雪的街頭為窮人工作籌款。
關懷基層成為本宗的特色,甚至是我們的基因,美國聯合衞理公會有文章討論為何“與”在「與窮人一起事工」中是重要 ,不單是“為”窮人,強調對有需要的人要伸出援手,更是進入關係的幫助,相信唯有「與窮人」的服侍才能帶來生命的轉化。
經訓選自充滿安慰的詩篇廿三篇,剛探訪完成手術又經歷生死的教友,這詩篇大大安慰了她;另一位經歷沉重遭遇的姊妹,我與她小組聚會時,和一位資深教友各自選擇經文分享,卻一致選上這詩。「耶和華是我的牧者」,上帝是多麼值得信靠!但仍需要弟兄姊妹用心實踐關懷,上帝的保守和供應才得以被看見、被體會。
今天福音書和書信都描述牧羊人和羊的關係,兩段都強調耶穌基督是牧人,如何使未信主的人體會認識這位好牧人?就需要我們切實的關懷,有如耶穌在世所實踐的。最初的教會除了專注教導和彼此團契外,更是「聚在一處,凡物公用」(徒2:44);分享是很美麗和具感染力的,就如政府發消費券時,弟兄姊妹將款項換成超市禮券和現金劵,透過教會贈予有需要的人,正表達關懷;另外,大齋期收集奉獻支持的四個單位,都是關懷基層的行動。關懷基層不應是一年一度的記念,更應是我們生活的態度,耶穌是這樣,會祖也是這樣,我們有這美好榜樣,讓我們一起努力跟隨。
從童年至青年階段,筆者一直是主日學的學生,主日學一直陪伴自己的成長。難忘是多位我所敬愛的主日學老師,他們大多是在學生頑石點頭前,循循善誘,以身作則,引領我明白聖經與信仰,在我生命中撒下種子。經過這麼多年,慶幸教會一直延續主日學的服事,亦見證不少委身多年的主日學老師,在分享學生成長時的眉飛色舞,令人既羨慕又欽佩。
主日學運動可以追溯至1780年的英國,當時英國正值工業革命,不少貧窮家庭的孩子要當童工幫補家計,他們每週工作六天,每天十小時以上。一位從事出版的聖公會會友,為了避免孩子學壞,在孩子唯一休息的禮拜日(主日)開展教育服務。當時的主日學老師大多是信徒,他們以聖經為課本,先教學生認字和讀寫,然後才教信仰知識;會祖衞斯理約翰得悉後,將主日學的經驗刊登在本宗雜誌上,銳意推動這運動。五十年後,英國主日學學生發展至超過一百二十萬,為人口的四分之一,被視為普及教育的前身。
今天教會主日學毋須教認字和讀寫,學生也不再限於兒童,已經發展至少青、青成,甚至金齡,然而卻面對很多挑戰:有些主日學已不再在主日進行,是否需要改換名字呢?另外,神學課程普及,主日學不再是唯一學習平台;加上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增多,令沒有這方面訓練的老師感到吃力……
主日學仍是有效的宣教平台,不少家長因為孩子喜歡主日學,他們都「勉為其難」來到教會,最後接觸福音,以致一家歸主,可見主日學老師有宣教的角色。另一方面當孩子學習信仰,自小明白聖經,老師更有使命栽培他們成為門徒,這正是耶穌基督給予我們的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導他們遵守。」(馬太福音28:19-20)
今天,教會雖然面對不同的挑戰,社會也遇到不同的難處,我們仍需「教養孩童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6)聆聽孩子對人性化溝通的渴望,求主引領主日學老師個別地關懷學生、認識學生,知道他們的喜惡,與他們同行,助他們與世界接軌,更重要的是引領他們與上帝相遇。讓我們一起為主日學老師和學生守望代禱,祝福他們教學相長,行於主道,同蒙悅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