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不少香港人認為生活困難,選擇移居海外,期盼會有較“留在這裏”更美好的生活。然而,留下來的人畢竟佔大多數,我們作為一個信仰基督的群體,應該如何去服侍這一代,讓人得到平安和盼望而有力量往前走呢?
今天的福音經課,記載了復活的主耶穌,在擔驚受怕的門徒中出現,並向他們吹了一口聖靈的氣息,差遣他們出去,向世界宣告平安的信息。主耶穌講明赦罪的重要性,乃是世界得到平安的基礎。今天,我們是否願意接受差遣進到人群當中,去分享真正平安的信息呢?這就是我們第一個要學習的功課。
使徒行傳記載耶穌在升天之前,吩咐門徒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聖靈的洗禮。聖靈確實在五旬節降臨在門徒當中,他們更按着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使到來自各方各地的虔誠猶太人,都聽得懂門徒在講論上帝的大作為。今天,實在有太多人未明白上帝白白賜下的救恩,我們有必要透過言語和具體的行動,讓不同的人聽見和了解上帝的大作為。
而保羅向哥林多教會的信徒解釋,上帝賜下聖靈給每位願意接受的人,是會有好具體又外顯的恩賜讓人看得見。每人領受的恩賜不盡相同,但必須加以運用,並與其他信徒互相配搭,使教會——基督的身體得以建立,並且會更加完備。我們已領受不同的恩賜,問題在於我們有多願意將從上帝而來的好好運用,來建立基督的教會。
昔日的門徒,因復活主的出現,接受差遣。他們按聖靈恩賜宣講上帝的大作為,更隨聖靈引領,在所到之處與人配搭建立基督身體。今年的聖靈降臨主日,亦是我們教會的總議會主日,正好提醒我們作為信仰基督的群體,在這世代中服侍,必須信靠復活主的同在,順服聖靈的大能與主與人同工。我們相信上主已差遣我們,在不平安的世代當中,宣講真正和平的信息。讓我們透過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勇敢述說上帝的大作為,使人明白並吸引來到教會。作為教會身體的其中一個肢體,我們必須願意運用所領受到的恩賜,與其他肢體配合,來事奉教會,榮耀上帝。但願我們緊記復活的主賜下的應許和盼望,並祈求聖靈時刻保護各人的信心,激勵我們在艱難的日子,仍然可以奮力前進,為主作見證。
中國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提出「有教無類」,倡議施教的對象,沒有貴賤貧富的分別,認為每一個人只要有心向學,都是教育的對象及可以接受教育,並實行把教育從貴族帶到平民。西方學者認為「教育」這個字的英文“education”,乃來自兩個拉丁文字根,分別是“educare”和“educere”。“educare”是去教導、訓練或塑造,而“educere”是帶領、引導出來的意思。結合這兩個仿似是中、西方的教育理念,教育可以說是對所有人作開導和啟發思想的工作,讓人對知識的追求產生興趣。
教會每年度的「學校教育主日」,讓我們反思「教育」和「辦學」的真義,究竟是坊間所推崇的「贏在起跑線」、還是「求學不是求分數」呢?與此同時,就缺乏學習動機、對教學課本知識不感興趣者,卻仍然需要進到學校,這個困局又如何可以找到出路?或許我們可從本會的辦學宗旨找到答案。
本會一向致力於結合宣教牧養、學校教育和社會服務,樂意承擔教育的責任,自然也包括一定的學業成果。而本會辦學的宗旨提及「本基督精神,發展全人教育;藉宣講福音,培育豐盛生命」,說明耶穌基督的福音,是培育整全生命的基礎。耶穌基督親口說:「我來了,是要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下),所以我們所追求的豐盛生命,不在乎物質生活的富裕,而是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意義和應有的質素。基督信徒作為世上的鹽和光,也要堅守上帝的託付,藉耶穌基督的福音,教導我們的下一代,達到應有的學術水平之同時,行事為人都有主的樣式,且繼續將福音廣傳。
教育是以生命影響生命,就如耶穌在教導門徒時所作的榜樣。同樣,作為師長的,要教導學生認識上帝的愛和福音,好效法耶穌基督的榜樣,又能發揮上帝所賦予的恩賜和潛能,各展所長。當然,我們都尊重每位學生的差異強弱,靈活地透過德、智、體、群、美和靈的全人教育,培育他們成長,就如箴言9:10所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惟有認識上主,才能得到智慧和聰明。願我們都真正認識上帝這位智慧的開導者,成為一個聰明人,以至我們豐盛的生命能夠影響後代。
近日新聞報導內地河南一個農戶,飽受村民擅自闖進農田偷取粟米及花生等收成,向公安求助也不得要領,鎮政府官員更解釋,農戶用拖拉機收割,遺留下的穀物,乃是給貧窮人的生計。有人在媒體留言慨嘆內地竟然有現代版波阿斯與路德的故事。在《路得記》二章記載的溫馨動人故事,原來就有農戶(相對富有者)在收成時,刻意留下部分,以協助沒有田產和貧窮人士(拾落穗者)的優良傳統。
今主日的經課《馬太福音》25章,我們十分熟悉,提及人子榮耀歸來之日,會對萬民進行大審判。自稱為信徒的會被分成兩群——綿羊和山羊,並按各人過去如何對待貧病老弱和缺乏基本生活條件的群體來判斷。綿羊就是願意對這些群體伸出援手者,可以得着永生;反之,山羊就要到永刑那裏去。
舊約經課《以西結書》34章,上帝要親自在肥羊和瘦羊中間施行審判,因為肥的用肩和角牴撞其他的羊,使牠們四散,不能在肥美的草場生活,牠們變得瘦弱。上帝表明必會尋找這些失散的羊,醫治及牧養牠們,也會秉行公義,施行審判,並除滅靠欺壓同儕而肥壯的羊。
我們知道收割感恩節在每年秋天舉行,乃源自昔日農耕社會,信眾在秋收之後,感謝上帝過去一年的供應(如陽光和雨水),以至地有出產。各人就會把最初的收成帶到村內教堂,供其他有需要的村民取用,作為一種具體感謝主恩的行動。時至今日,我們都不再靠農耕為生,但主在我們及家人當中,又豈只供給我們陽光和雨水呢!在這世紀疫情的陰霾下,每個人都希望身體健康,家人出入平安,工作穩定,已經是上帝賜予的最大恩典,值得我們感恩。但社會上有很多人生活在困境中,若我們仍然有穩定收入,戶口也有結餘,我們會否參與「拾落穗者」的行動,以愛鄰如己的精神,向缺乏的群體分享所有,協助他們渡過難關呢?
另一個值得我們反思的,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各樣商業活動之中,會否有意無意地使用了“肥羊”的手法,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剝削別人呢?以西結告訴我們,秉行公義的上帝,在察看着我們的行為,當耶穌基督再回來的時候,必定會對我們所作的進行審判。
在收割節感恩主日,讓我們在數算主恩、以行動回應上主種種恩賜之同時,也檢視自己的行事為人,是否按着聖經教導關愛鄰人並秉行公義。但願我們都明白及實踐收割節感恩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