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週知,「彼此相愛」是基督教會的其中一個使命,也是基督徒的特質。可惜的是,由於受到世俗社會上權勢地位、利益及物質的影響,彼此相愛或多或少已經變質,甚至我們都不知道「起初的愛心何處失落」。
本會第二季的季題「以愛為先」,正是再一次提醒我們:上帝就是愛,教會中若缺乏了愛就不能作甚麼,不但基督徒失去見證,甚至使教會蒙羞。「彼此相愛」不是一個宣傳口號,而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出來。
今日是教會傳統的「棕樹主日」,耶穌藉着一匹小驢駒,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啟示,就是主所愛的是甚麼樣的人,這也是對我們每一個信徒的要求。
1.主所愛的是謙卑之人
耶穌在生的時候,羅馬帝國仍然是屬於奴隸制社會,當時的階級觀念很嚴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十分薄弱疏離,為權力爭鬥,你虞我詐的事常有發生。耶穌知道門徒曾為名利而爭鬥,就對他們說:「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要作眾人的用人。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10:44-45)耶穌正是向奴隷制社會發出挑戰:「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用人」。由此可見,耶穌所愛和重用的,就是那些甘願俯就卑微和服侍別人的人。
2.主所愛的是弱小之人
無論是體型或能力,驢都比馬匹弱小,何況聖經的作者特別強調,這是一隻從來沒有人騎過的驢駒,就更加顯得弱小。為甚麼耶穌不選用強壯的高頭大馬呢?這也顯示耶穌要打破舊的傳統觀念。因為,社會傳統觀念往往是以「成敗論英雄」的標準去評價一個人,一間公司,或是一間教會。但耶穌不像世人那樣只喜愛聽吹捧的話,重用那些「趨炎附勢」的人,耶穌卻是喜愛像小朋友那樣看似弱小,卻是持有單純信靠上主,並且能夠在小事上忠心的人。
3.主所愛的是順服之人
在耶穌吩咐門徒去找尋驢駒的過程中,牽涉到兩類人。第一類人就是被差派去找驢的門徒。若你是其中的門徒,你會不會去呢?可能我們不少人都不會去,因怕被人拒絕。但這兩個門徒憑着他們信靠耶穌的心,完全順服主的吩咐將驢駒牽來了。第二類人就是驢駒的主人,你會讓一個陌生人開走你的私家車嗎?但驢駒的主人卻順服耶穌的吩咐,毫無懸念地讓門徒牽走驢駒了。
講起順服的信心,耶穌更是給我們樹立更美好的榜樣。耶穌知道他將要走的是一條苦路,飲的是一個苦杯。雖然耶穌原本都很想天父挪走這苦杯,但是耶穌卻願意順服天父的旨意,為救贖世人的罪孽而捨棄自己的生命。
各位弟兄姊妹,在今天這個追求強權的世代,以及崇尚個人主義的社會,雖然我們看似一隻弱小的驢駒,但是,如果我們願意謙卑放下自我,凡事以愛為先,並且甘心樂意順服主的旨意,就能夠成為主耶穌所喜愛和使用的人。
中國文化歷來都非常注重「敬老」。首先是我們對敬老的態度。俗語有話:「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意思是提醒年青人要尊敬家中的老人,因為他們的人生經驗可以成為後人的至寶。其次是對敬老的政策,無論是政府發放「生果金」、「高齡津貼」及提供乘車優惠,還有不少慈善團體開辦「老人院」等,都為了讓長者「老有所依」,並能享受安穩的晚年生活。
其實,早在數千年前,以色列人中有一位智者,就曾經生動向我們描述長者身體機能如何發生變化,記載在《傳道書》12章1-8節。作者在這裏是以一些自然景象來比喻長者的身體狀況,有助我們了解老友記的身體特徵及心理狀態。更重要的是經文一開始就指出基督教人生觀最重要的兩點:
(1) 無論我們處於人生哪個階段,上帝都是我們生命之主
無論我們處於天真無邪的「荳蔻年華」,或是正值青春少艾的「雙十年華」,還是到了「古稀之年」,上帝都是我們生命之主,都是我們的牧者,祂沒有撇下我們,相反,祂卻是用杖和竿來保護我們,引領我們,使我們一生一世都有恩惠慈愛隨着我們,並賜我們福杯滿溢﹗
(2) 要把握時機尋求造我們的主
一般來說,長者在年紀老邁時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是消極的:唉﹗人又老錢又無,加上經常周身病痛,很容易就會意志消沉,只在等死。可以說,在社會上有這些心態的長者實在不少,
另一種心態卻是積極的:無論人生有多長或短,我們都要把握時機,多學點東西,要為主多做點事,正如聖經所說:「你趁着年輕、衰老的日子尚未來到,就當記念造你的主。」(傳12:1)意思就是要我們把握時機,紀念造我們的主。「紀念」也可譯作「尋求」。《以賽亞書》55:6這樣說:「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他,相近的時候求告他。」
本會近年推動「金齡事工」,主要是給一些退休人士提供機會,讓他們在人生另一個階段仍然努力尋求上帝,跟隨主耶穌的腳蹤而行,我們就能夠在聖靈的引領下,不但自己享受優閑生活,並要去傳揚福音。這樣,我們的生命就會活得更豐盛,並能得到家人和社會的敬重。
舊約聖經記載,以色列民族長期面對北方強國的軍事及政治壓力,從主前722年亞述帝國覆滅北國以色列,到主前586年巴比倫大軍攻陷南國首都耶路撒冷,最後以色列民族遭受亡國之苦。在這數百年間,耶和華上帝興起眾先知,嚴詞斥責猶大君臣百姓所犯的罪,三番四次要求他們認罪悔改,又宣講千禧年將會來臨的信息,使在苦難中的百姓看見大光,得着盼望。然而,在這兵荒馬亂之時,有人企圖混水摸魚,自稱「先知」,到處傳講虛假的信息,藉此擾亂人心。
今主日選讀的經課耶利米書28章的背景,正是猶大國面臨兵臨城下的危急時刻,君臣百姓對前景感到非常擔憂。這時,先知哈拿尼雅在聖殿宣告:「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說:我已經折斷巴比倫王的軛,二年之內,我要將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從這地擄掠到巴比倫的器皿,就是耶和華殿中的一切器皿,都帶回此地。」(參耶28:2-3)對猶大君臣百姓來說,這個信息似乎很受歡迎,因為只需要等候兩年時間,巴比倫就要被覆滅,聖殿被擄的器皿得歸回。
不過,先知耶利米卻說出截然不同的信息,雖然耶利米深信上帝最後必定滅除巴比倫罪惡勢力,但他勸告猶大君臣百姓不要過份樂觀,要正視眼前的困境,他對哈拿尼雅說:「耶和華如此說,你折斷木軛,卻換來鐵軛。」(耶28:13)這樣的信息,實在不容易被人接受,但耶利米堅持說:「那預言平安的先知,到先知的話應驗的時候,人就知道他真是耶和華所差來的。」(耶28:9)
這就是分辨真假信息關鍵之處﹗先知耶利米強調:真假信息的分辨不在於是否討人喜悅,而是出於上帝。哈拿尼雅只憑着血氣說急功近利的話,耶利米卻提醒猶大君臣百姓:信息的真假是需要時間考驗的﹗雖然大家都相信,看似強大的巴比倫帝國最終都必遭覆滅,但時間表卻是在上帝的手裏,只有上帝才是掌管和審判歷史的主宰,他的權能直到永遠,他的應許永不落空﹗
在現今這個互聯網資訊非常發逹的世界,尤其是香港在面對社會運動及疫情肆虐期間,社會上經常流傳許多真假難分的信息,使人感到無可適從。究竟在這個混亂的世代如何分辨真假的信息呢?今日經文的信息提醒我們:如果我們堅持仰望掌管和審判歷史的上帝,倚靠賜給我們智慧、信心和力量的上帝,並且憑信心守望等候,就能夠在這混亂的世代中辨別真假的信息,並且能夠行走在正道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