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作主囚徒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要與你們所蒙的呼召相稱。凡事要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寛容,以和平彼此聯繫,竭力保持聖靈所賜的合一。」(弗4:1-3)
今年就是由香港循道公會與香港衛理公會聯合成香港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四十週年的日子。現時教會有堂會廿五間;中、小學及幼稚幼兒園三十一間,社會服務機構五間;這都是上帝的賜福和同工會友共同努力,竭力實踐合一的成果。
從牧長的分享中,昔日循道公會與衛理公會的聯合,是徹底的聯合,教產財務、人事編制都全部開放,以建立起真正的「聯合教會」。這種徹底的聯合,實不容易。
近年來,上帝賜給我們不少栽培課程和「聯合」事工,例:三神、門徒、以馬忤斯、盟約門徒、信仰分享運動、啟發課程、荊火、歷奇、少青「生命好友營」及組長培訓…,都為我們帶來更新的動力和不同堂會間的交流分享,美好的合一見證。進而有之,這些事工和課程也有機會與其他宗派和教會分享,在基督裡更多的聯繫和交流,促進了宗派間的合一。
聯合教會成立至今同工人手仍經常是「十個樽,七個蓋」,但在長牧的帶領下,同工都竭力地站穩崗位,彼此配搭,同心合意,分擔了總議會及堂會在宣教牧養、學校教育、社會服務的責任。今天宣教同工團隊逾百人;大家仍竭力與信徒領袖通力合作,委身事奉,發揮「信徒皆祭司」的教導和信念,以至能擔起教會聖工重責。團隊在總會以至堂會層面皆秉承傳統,注重配搭溝通、委身承擔,致力成為合一的事奉團隊,也是我們的特色。
近年香港經歷了不少風雨起伏:無論是政治政制的爭拗、經濟低迷不景、沙士流感衝擊、社會族群間的關係緊張、對立至撕裂…,我們一直敢於回應社會的挑戰和需要,對社會出現爭議的課題事件都願意作出回應;也因應未來需要曾為堂所進行重修、重建,當中涉及的財力投入金額是數以億計。但最令我們欣慰和感動的就是無論工程大小,總以「循道衛理是一家」的合一信念去開展完成:信望堂、神愛堂、救主堂、亞斯理堂的重修、觀塘堂購堂,以至最近啟動的重建國際禮拜堂暨總議會大樓計劃,我們都以「全部為你」的合一精神同心參與建造。帶給我們有美好的經歷和見證。
筆者提出上述的「成果」,並不是以為已經得著了、完全了。而是互勉持守上主給我們恩典與機遇,繼續以合一的心努力,向著標竿直跑。祈願循道衛理聯合教會的信徒繼續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竭力保守聖靈所賜的合一,在這撕裂的世代作美好的見證,完成上主所交託給我們的召命。阿們。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上帝,又要愛鄰如己」(路10:27)
「因信稱義」是基督信仰的核心,但這全然始發於上帝的愛和恩典,藉著聖子耶穌基督所成就。透過上帝的恩典,藉信心我們得蒙救贖。這信心也讓我們進入那因上帝的恩典和大愛中得成全的「成聖之旅」:讓主救贖的愛在我們生命中繼續施行拯救贖回、醫治和更新的工作。因此,基督徒真正的信心,就是「使人發出仁愛的信心。」(加五6)然而,不論信心或仁愛,都是上帝呼召我們去相信,以及因上帝傾倒的愛,我們才被接納進入上帝的救贖現實中。
根據聖經和本宗精神,除了我們「因信稱義」的道理,也應確認「因愛成聖」的教導。我們確信「上帝就是愛」,就是在主耶穌基督裡所彰顯,不會被任何事物隔絕的愛。
因基督先愛我們,我們才懂得何為愛而能去愛;因著基督那為罪人而死的愛,我們才體會到上帝的愛是何等長濶高深、這無私和犠牲的愛讓人變得無所懼怕、也無保留地去接受和付出:履行愛的誡命,效法耶穌基督以愛相繫,把人間使人與上帝、自身和世人隔絕的藩籬和惡行破解,讓人重新與上帝恢復關係。這就是本宗所強調「成聖」的理解:靠著上帝的愛,我們也活於這種愛的關係和召命中。
耶穌用「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來表明「誰是我的鄰舍」,透過發問者律法師知道好鄰舍就是這位願意為那傷者冒險、停下來、施予援手救助,並負責任地將他送往旅館休養的撒瑪利亞人。因此,「愛鄰如己」是要付代價和冒險的,能為了別人的需要,願意停下來,以關懷憐憫的心腸去行動,去回應才是重點。
所以,基於對上帝愛的領受和回饋,我們才能活出屬於基督的敬虔和公義的行動。因信稱義,因愛成聖是我們的信念,也是我們的標記。祈願今天主內同道都能以上主的愛來彼此相待,不單用仁愛來化解冤仇,更用仁愛重建溝通契合的橋樑、也以仁愛來彼此祝福,醫治包裹,修補撕裂的關係,在這世代重現上主的仁愛,建構真正公義與和平。
聖誕節又到了!對大部分的市民來說,這可是「普天同慶」的日子!
然而,人們為甚麼對聖誕節感到高興快樂呢?「聖誕假期、聖誕旅遊、聖誕大餐、聖誕派對、聖誕禮物、聖誕老人……都可以是聖誕節使人歡愉的原因,而對以消費和商業掛帥的現今世代來說,這節期也實涵含著無限的商機。」
但對基督徒來說,在今天的聖誕節,耶穌基督在那裡呢?這位被稱為「以馬內利」:上帝與我們同在的徵兆、曾為我們在首個聖誕夜出生的那位救主,是否在信徒的心中已在今天璀璨的燈飾、熱鬧的聖誕活動中被淡化、被遺忘了!
昔日「亞哈斯」王以一個屬靈的藉口:「我不試探耶和華」來拒絕上帝介入他生命的核心;對他來說,耶和華只應在「聖殿」裡受尊崇,受敬拜。而在他平素的生活裡,特別是在他的「專業」政治權術計算,合縱連橫運籌帷幄中,他不需要上帝。先知不得不以童女生子,並起名叫「以馬內利」的預言來敲醒亞哈斯王對上帝和世局短視和無知。相反地,約瑟願意放下自己對婚盟和前景的籌算,以信靠順服的心接受「以馬內利」的來臨,讓這聖靈的作為進入他和馬利亞的家,得讓那關乎萬民得救的救主嬰孩耶穌進入人間。
「以馬內利」:上帝在我們中間可以是祝福,因為我們活在一充滿危機迷失的世代,我們需要耶穌基督的救恩和保護來面對;也讓上帝作我們的磐石和避難所;但它也可以是一種警戒,因為我們以不同的理由把上帝拒諸門外。保羅正確地指出罪心與罪行衍生的根源:「他們雖然知道上帝,卻不把他當作上帝榮耀他,也不感謝他。……思想變得虛妄、無知的心昏暗了」(羅1:21)
今天,讓信徒重新反思我們的聖誕節,不要遺忘了「以馬內利」的重要,也不要讓各樣的節慶活動取代了耶穌基督的臨在於我們人間和生命裡,它所帶來真正的喜樂和平安。
一位長牧語重心長地以「開開心心三幾日,無無謂謂又一年!」來提醒我們不要本末倒置,在聖誕節慶中只有世俗的慶祝節目而忘記了聖誕的主角。今天就讓我們「悔改」,把聖誕節的核心精神,藉「以馬內利」的耶穌基督帶回我們的每天的生活中:感恩傳頌耶穌基督的已降生,謹慎警醒地等候他的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