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臨期有四個主日,而教會的年曆亦是以將臨期的第一個主日開始。將臨期提醒我們,在耶穌基督降臨前,人類是活在罪惡、痛苦和絕望中,在這漫長的黑夜裏,我們以信心來守望,等候上主的應許成就,也就是耶穌基督——救世主的降生。我們要逼切地呼叫︰「主耶穌啊,請快來。」耶穌的降生是如此不顯眼和卑微,以致大部份人都錯失了迎接救主降臨的恩典。
今天,我們如何帶著敏銳的屬靈觸覺和堅定的信心,以合乎信仰的態度經驗祂的臨在和等候守望祂的再臨?
在禱告中等候主的再臨——「要儆醒禱告,免得陷入誘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是軟弱的。」(太26:41現代中文譯本)投身在不斷控制和奴役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我們必須跟隨主,對世界作出適度的抽離(detachment),惟有更花時間在禱告上,我們屬靈的眼睛和耳朵才能明亮清晰,焦點對著主,心存應許的在生活裏憑信心看見所等候的主。
在悔改中等候主的再臨——我們要特別留意為基督降臨作見證和預備道路的使者,施洗約翰的勸告︰「毒蛇的種類,誰指示你們逃避將來的忿怒,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有兩件衣裳的,就多給那沒有的,有食物也當這樣行,……除了定例的數目不要多取,……不要以強暴待人,也不要訛詐人。」(路3:8,11:13-14)今日我們要以自省、自潔、自卑來調整生命方向,棄惡從善,活在基督所帶來的上帝國度中。
在見證中等候主的再臨——等候不是無所事事,消極死寂的等待,而是積極喜樂地盡情活出天國子民身份。所以我們要注意眼前發生的事,從中看到上帝的隱藏作為。現今世界充滿罪惡混亂、災難和不安,世人會感到絕望並沉溺在吃喝玩樂的誘惑中,但我們卻看為是被召入世,為主作見證的大好機會。
弟兄姊妹,讓我們保持儆醒、忠心地生活,滿有盼望和喜樂的迎接主的再臨。
舉世著名探險家與宣教士李文斯敦在非洲傳道期間,艱苦備嘗,心力俱瘁時,他每日都以詩篇37:5「當將你的事交託給耶和華,並倚靠祂,祂必成全。」為他得力的金句。
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女性之一的海倫海勒,自小忍受聾、盲、啞的痛苦,但是她竟能成功。她曾分享說:「四十年來,我愛上帝的話,我以特別感恩的心情觸摸這寶貝的書,好像它是我手中的杖,在淒涼沮喪與災禍的幽谷中支持我,使我不致跌倒。是的,聖經──救主的教訓──是領人出黑暗的唯一道路。」
有關聖經力量的感人見證,可說是罄竹難書,數之不盡,不用置疑,問題是這股生命力量,如何引進來,同樣地也成為我的力量泉源,祕訣只有一個──勤讀聖經。
1. 每天有規律地去讀經,切勿按情緒和需要的感覺才讀。千萬別接受魔鬼的誘惑,他會說:「如果你不想讀,讀來也沒用。」人有時連活下去也不想,但仍要好好地活下去,所以不論有沒有心情也要堅持去讀。
2. 把讀經養成生活習慣。我們每天若能習慣閱讀報刊,為何不可以每天都讀經?聖經是生命日糧,使我們在混亂中明白主的旨意,給我們在軟弱中有力量勝過試探,在衡量利害得失中有勇氣為主作見證。
3. 背誦聖經金句是一個教會必要重拾的美好傳統。詩篇教導我們將上帝話語藏在心裏(詩119:11),日夜輕聲背誦(詩1:2),便是真正蒙福的人,因為這些不顯眼的背經功夫,在我們遇有需要時,聖靈便會使用它成為力量來源。
4. 用祈禱和受教的心去讀。相信上帝此刻會藉聖經向我說話,所以讀經時去問上主要我今天作甚麼?上主要我的心思言行作甚麼改變?
但願我眾主內同道努力效法詩人所作的:「我趁天未亮呼求;我仰望了的言語。我趁夜更未換,將眼睜開,為要思想的話語。」詩119:147-148
棕樹節歷史悠久,源自四世紀東方耶路撒冷教會的傳統,記念耶穌在復活節前七天以勝利的君王身份,謙和地進入聖城,進入祂生命高峰的事蹟。這是「聖週」的隆重序幕。早期耶路撒冷教會的牧者和信徒,於主日崇拜後,約中午一時,聚集在橄欖山,一個相傳是耶穌講道的山洞,一起唱詩,唸誦啟應文及宣讀聖經。稍後約下午三時,崇拜者列隊前往相傳是耶穌升天之處,舉行相若的禮儀。及至下午五時,牧者信徒們再次誦經,然後兒童與其父母及會眾們揮動棕樹枝,以示迎接救主。他們高唱「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撒那。」同時仿效昔日的門徒與耶穌一起沿橄欖山,往下步行進入聖城,沿小路到達紀念主耶穌復活的禮堂舉行晚禱會。
我們今天對棕樹節的認識是由四卷福音書湊集而成。約翰福音提及棕樹枝(12:13),馬太福音重先知撒迦利亞的預言:「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裏,是溫柔的……」(21:5),馬可福音強調的是沿途歡呼讚美的景象(11:8-10)。路加福音是今年選用的經文,它要突顯的地方,就是棕樹節是一件與門徒有關,而不是屬於那群在耶穌身旁,情緒高漲卻稍後高叫釘祂十字架的群眾的事。路加福音十九章指出是門徒將驢駒牽到主前,將自己衣服搭上(35節);是門徒將衣服鋪在路上(36節);是門徒歡呼大聲讚美上帝(37節);是門徒而不是群眾高舉耶穌是君王(38節)。縱使這小群用這般溫和的形式歌頌耶穌,他們還是被法利賽人欄阻。過往耶穌在施展神蹟後,不斷地吩咐人不要將祂所作之事告訴別人,在這刻祂卻認為門徒的歡呼讚美是最適合不過的了。祂甚至說:門徒「若閉口不說,石頭必要呼叫起來。」
耶穌是上帝所膏立的君王,不是一件世人可以靜默,不予回應的真理,縱使世人不歌頌這事,甚至阻礙這事實的宣揚,但門徒就是這真理的見證。但願世人在我們基督徒的生命和生活中聽到「奉主名來的王是應當稱頌的」這份福音喜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