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棕樹節,教會總會重述有關主耶穌騎驢進入耶路撒冷的事蹟。這個事蹟清楚揭示出主耶穌自己的身份,既榮耀又尊貴。群眾對領袖的印象,總是高高在上,指揮別人,控制大局,擁有無上的權威,常常站在人群前頭作帶領。然而,主耶穌自己卻表達出另類的領袖權威,既溫柔又剛強,靜默裡顯出能力。
讓我們藉路加福音十九章廿八至四十節裡從主耶穌的經歷看見三個記號所代表的三個領袖素質。
第一.驢駒為記號──謙卑而不自卑。主耶穌雖然採用高姿態進入耶路撒冷,叫門徒作事前準備,但是他刻意不使用威風凜凜的高頭大馬,卻選用一隻驢駒,是一隻用來運輸貨物,刻苦勤力的動物,正好反映出其卑微的形象。主耶穌選用驢駒進城,亦同時代表著其謙卑而不自卑的態度。正如主耶穌曾說:「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而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太20:28)
第二.歡呼聲為記號──擁戴而不驕傲。群眾站在路旁向主耶穌大聲吶喊,歡呼歌唱,又把衣服鋪在地上,讓主耶穌經過。如此震撼的場面,有誰不被吸引?有誰不被動心?不少人在歡呼聲中迷失方向,不少人在支持肯定的拍掌聲中失去自我。群眾向主耶穌高聲呼喊:奉主名來的王是應當稱頌的。但是,主耶穌在騎著驢駒進城的經過,他沒有說話,沒有回應,祇是欣然肯定,默然接受。主耶穌在稱讚聲中而不自誇,在被抬舉時而不驕傲。
第三.石頭為記號──挑戰而不退縮。在四福音裡,唯獨是路加福音記載有幾個法利賽人公開挑戰主耶穌,他們要求耶穌責備其門徒,不要太囂張,應多加約束行為。不過,主耶穌毫無畏懼,不慌不忙,直接回應他們,說人若不呼叫,石頭也會呼叫出來。主耶穌選用石頭,因為它四處都容易找到;並且顯出彰顯真理的重要,就如石頭般堅硬也會為真理發聲,是不能阻止的。主耶穌曾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14:6)
在這世代裡,我們要跟隨主耶穌,學其榜樣:處謙卑而不自卑,受擁戴而不迷失,面對挑戰而不退縮。
今主日乃一年一度的聖經主日,今年亦適逢為中文聖經和合本出版九十週年紀念。這九十年來,不少聖經學者出版了許多不同的中文聖經譯本供信徒使用。即使如此,推動信徒讀經仍然是非常逼切的需要。
從今主日三段經文來看信徒優質生命的三方面導向:
第一,信徒優質生命的基礎。(西番雅書3:14-20)聖經指出縱使以色列人拜偶像、效法外族的習俗、欺詐剝削弱者和自滿等行為表現,上帝仍然差派先知向他們發出警戒和勸勉,讓他們悔改回轉歸向耶和華上帝,因祂大有能力,向以色列人施行拯救,並承諾除去他們的刑罰,趕出他們的仇敵。因為,耶和華上帝成為以色列人的生命保障,更成為以色列人優質生命的基礎,生命充滿著歡欣而喜樂。
第二,信徒優質生命的質素。(腓立比書4:4-7)聖經指出緃使保羅寫腓立比書的時候,正是他被囚禁在獄中,失去自由,處身一個外在環境惡劣和極度艱難的時刻,但是保羅卻發揮出其優質生命的質素,就是全然依靠主,交託主。主使保羅一無掛慮,常常喜樂,並且在其內心有一股出人意外的平安充滿著,使保羅對主產生強烈的盼望。外在環境毫無阻礙保羅抓緊上帝,完全表現出其優質生命的質素。
第三,信徒優質生命的表現。(路加福音3:7:18)聖經指出施洗約翰從曠野出來,理直氣壯地指責有些信徒徒有名份而沒有實質的表現,並且向他們發出警告:「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裡」。上帝對信徒優質生命的表現是有要求的。施洗約翰具體地指出優質生命的表現:分享而不是擁有;公正而不是自私;尊重別人而不是欺壓別人。
「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摩太後書3:16)可惜,有些信徒未能存謙卑受教的心來讀經,相反的,他們只按自己心意選取經文的信息來領受。結果,他們的屬靈生命長期地未能建立起優質生命的基礎,未能養成優質生命的質素,更未能發出優質生命的表現來。
弟兄姊妹,請好好珍惜,讓聖經──上帝的話語提升我們成為優質屬靈生命,榮耀上帝。
今天是棕樹主日,我們會特別選讀福音書有關主耶穌騎著驢駒子進入耶路撒冷的經文。這個片段從表面來看是充滿熱鬧、歡欣、情緒高漲的時刻,然而內裡卻蘊藏了三個不同的順服信息,是值得我們反思。
第一,順性的順服。驢是一種性情溫順的動物,它主要是用作載人或物品的運輸工具。驢的本性是服從、勤勞、堅忍、實而不華的。驢的順服特性是一種順性的順服,並不會因不同的主人而有分別。有些信徒對主的順服也是這樣,他們只是順著自己隨和的性格,便容易活出順服的生活來。
第二,順意的順服。當門徒聽從耶穌吩咐去取了驢駒子回來,門徒就用其衣服鋪在其背上,讓耶穌騎上去。群眾中有人將自己的衣服鋪在地上,準備尊貴的耶穌經過;有人手拿著棕樹枝揮舞,迎接君王耶穌蒞臨;有人口裡喊叫著和撒那,歌頌讚揚領袖耶穌的帶領。群眾中有跟從耶穌的門徒,也有在五餅二魚神蹟裡經歷了被耶穌餵飽的人;亦有那親眼看見耶穌使已在墳墓裡的拉撒路復活過來的人。他們都同心順服,夾道歡迎尊耶穌為君王。他們心中都極期盼望耶穌能夠成為他們的民族領袖,推翻當時掌權者,重新建立以色列國。他們願意擁戴耶穌,是希望耶穌出來完成其理想和目標。他們的順服就是一種順意的順服。這個順服是有條件性的,是耶穌順從我們,不是我們順服耶穌。
第三,犧牲的順服。耶穌對上帝的順服,就是犧牲的順服。這順服不是出於自己的意念,不是為自己的好處而作的,乃完全是聽從上帝的吩咐,回應上帝的使命。耶穌在往耶路撒冷的路上,雖然置身於歡呼聲和歌頌聲中,但是他並沒有忘記上帝差遣的使命,更沒有忘記自己要走向加略山十字架受死的道路,乃是為榮耀父上帝而要作出犧牲自己的順服。
弟兄姊妹,我們都知道跟隨主,就是要對主順服的。但是,你的順服是否只是驢駒子般順性的順服,還是好像群眾般順意的順服。棕樹節所帶出來的順服,是耶穌犧牲的順服。這順服乃是直接回應父上帝所發出的要求,應不會受四週順或逆環境所影響。
願耶穌所作出的榜樣,能夠成為我們操練順服的提醒的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