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祺標牧師

返回牧師部
英文姓名:
The Rev KAN Kei-piu, Paul 
按立/轉職年份:
1992 
總議會調派及選委之職務:
北角衛理堂主任牧師 
與宣教及牧養有關之職務:
家庭牧養中心執行委員會委員、世界循道衛理宗華人教會聯會之宣教委員會成員 
電郵:
喜愛之金句: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不困倦, 行走不疲乏。」 以賽亞書四十章卅一節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頁        
2007年04月8日 
見證基督 
基督復活主日 
第14期 

今天是基督復活主日,全世界大部分的基督信眾都採取不同形式來舉行紀念活動,有熱鬧地慶祝的,也有安靜地默想的,有人數眾多的,也有人數稀少的。但是,他們的目的都只有一個,就是要見證復活的基督。

藉今日主日崇拜的三段經文,讓我們從過去、現在及將來的角度進深認識那位基督信眾所見證的基督。

第一,約翰福音二十:1-18描述在第一個復活日清晨,婦女和門徒如何發現了空墳墓,沒有看見耶穌的屍首,只看見細麻布和裹頭巾。他們親眼看見主耶穌顯現,親耳聽見主耶穌的聲音。他們相信主耶穌基督已經死而復活,並且四處見證這個事實,甚至犧牲他們的生命。歷世歷代的基督信眾都繼往開來地為基督死而復活這不朽的歷史事實作美好的見證。

第二,哥林多前書十五:19-26保羅將耶穌基督復活的事實深化成為信徒生活的意義。保羅指出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勝過死亡,亦同時勝過罪惡權勢。對基督信眾來說,我們不再懼怕死亡和罪惡勢力的威嚇。正如保羅所說,我們可以藉著主耶穌基督得勝。今天,我們要靠主復活的大能,抵抗罪惡勢力,堅定不移,為基督的真理作見證。

第三,以賽亞書六十五:17-25先知帶給我們一個新天新地的遠景,一個和諧、愉快、滿足、公義、尊重、彼此欣賞、互相守望、和平共處的地方。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給予我們活潑的盼望,信心的把握。主耶穌曾應許祂去是為我們預備地方,將來必會回來接我們到祂那裡。因此,我們要喜樂和充滿信心地為耶穌基督死而復活所帶來的盼望和鼓勵作信心的見證。

弟兄姊妹,盼望你今年在基督復活主日裡,不單單只回顧過去耶穌基督復活的事蹟,更能體驗祂勝過死亡、勝過罪惡權勢的大能,亦同時獲得我們死後復活的把握和活潑的盼望,讓我們一同為基督作見證吧!


2006年07月2日 
奉獻施予 
聖餐主日 
第27期 

二00六年六月廿五日《財富》雜誌披露了年屆七十五歲、全球第二巨富巴菲特決定將其八成半身家,以股票形式捐贈美國五家慈善基金會,總值約為港幣二千八百五十億元。他亦曾表示他知道自己在做甚麼,這樣做很有意義。弟兄姊妹,你對自己所擁有的,是否想過做些有意義的奉獻施予呢?

今主日我們對奉獻施予作更多一些思想,這三段經文帶給我們因著看見而生發的心。

第一,因看見建造會幕的異象而生發一顆盡力奉獻的心。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無處為家,但是摩西卻向所有以色列人發出建造會幕的異象,這就是耶和華臨在之處,成為以色列人的焦點,生命的所依,因而生發出一顆奉獻的心。

第二,因看見補不足的現象而生發一顆願作的心。保羅用主耶穌基督的例子來鼓勵哥林多信徒,不要祇在乎擁有自己所有的,相反的,卻要將焦點轉向四週有物質需要的人身上,使「你們的富餘,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林後八:14)因而生發一顆甘心願作的心。

第三,因看見上帝的大能而生發一顆無懼的信心。管會堂的睚魯祇看見其小女兒由病重到病死了,從人看來一切都完結了,他看不到上帝的大能,但是主耶穌卻向他發出安慰:「不要怕,只要信。」當睚魯看見主耶穌基督把其女兒救活過來的時候,因而生發一顆對上帝無懼的信心。

弟兄姊妹,巴菲特或許看見一些使他甘心奉獻施予其大部分家產的事情。那麼,你又如何呢?你看見了甚麼?願主賜你一顆盡力奉獻的心,一顆為有需要者願作的心,和一顆無懼的信心。


2005年12月18日 
做一扇向主開放的門 
基督將臨節第四主日 
第51期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約翰福音一:14)

聖誕節正是我們普世歡騰地宣告主耶穌基督的降世為人,換句話說,聖誕節亦是慶祝主耶穌基督主動地和親身地將上帝的國度拓展至人類歷史裡,帶給世人盼望和平安。這拓展乃是藉著一個童女馬利亞好像一扇門般,甘心情願地向主耶穌基督開放,讓聖靈感孕,然後幾經艱苦纔平安誕下聖嬰。雖然主耶穌基督確實主動地接受天父上帝的差遣,離開天上的榮華來地上拓展天父上帝的國度,但是同時馬利亞樂意接納其邀請,好像順利地開門一樣,讓主耶穌可以自然地藉生育過程進入世界,完成其使命。

馬利亞的確是信徒們的榜樣,因為她具有三方面值得我們學習的質素。

一、順服。當她聽聞天使加百列對她陳述要懷孕生子時,她發出的第一問題就是怎可以呢。她深深知道若接受了將會面對四面八方的壓力,還要作出不少的犧牲。最後,因她自知其身分而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路一:38)。

二、信心。馬利亞正面對著一個要受聖靈感孕,並要誕下君王,這是一個極度陌生的經歷,更遠遠超過了她自己可以理解的能力。雖然如此,馬利亞仍然用信心面對,用行動來表達出她對天父上帝的強大信心。這是我們所欣賞的。

三、光榮感。馬利亞面對天使所報的消息,其眼光很快就離開自己,而將眼界放在天父上帝和其國度的彰顯裡。她的「尊主頌」正代表著對主有一份光榮感,以能夠參與在其中而感覺到榮幸和驕傲。

弟兄姊妹,要拓展上帝的國度不單祗是主耶穌基督昔日所冀盼和努力的,祂今日亦同樣繼續向你/妳的家庭、工作的場地和生活圈子裡來拓展上帝的國度。然而,你/妳又是否有順服與信心,和被上帝使用的光榮感呢?你/妳又是否願意成為一扇向主開放的門,在你/妳身上成就祂的美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