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世紀性全球疫情爆發以來,在每個人心中對「轉變」兩個字已經不再陌生。轉變不單會令人不安,急劇的轉變更會使人陷入失落、迷惘、驚慌當中。轉變很容易讓人進入一個浮游不定的狀態,失去了自己的立足點、失去了自己的身分、甚至失去了自己的目標。
現嘗試透過馬可福音一章4-8節看施洗約翰帶給我們一些學習——
第一,施洗約翰明確知道自己的身分。
他清楚知道自己是耶穌基督前頭開路的使者,是向前邁進的先鋒,這不是自己計劃、不是自己期望的,而是按照上帝的心意和安排。因此,馬可福音一章4節指出「照這話」就講出約翰對這身分沒有抗拒,而是甘心樂意地肯定,並且前去曠野。
第二,施洗約翰積極面對自己的使命。
約翰處身在曠野,「穿駱駝毛的衣服,腰束皮帶,吃的是蝗蟲和野蜜」,就反映出他完全融入曠野的生活。他不嫌棄曠野的荒涼,也不嚮往人口稠密的城市,反倒努力「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的信息。結果很多很多人出來,接受約翰的洗禮。
第三,施洗約翰懂得分辨優次,安排輕重。
約翰深知耶穌基督的能力比自己大,並用聖靈施洗,真的無可相比。但是他卻肯定其施洗者的角色,因此約翰沒有拒絕為耶穌洗禮。所以,約翰清楚分辨其身分角色,不會為耶穌洗禮而驕傲,亦不以能力稍遜於耶穌而自卑。
施洗約翰正身處於上帝要打破其緘默的歷史轉變裏,他勇敢面對轉變,更擁抱轉變,成為歷史的見證人,福音改變世界的起點。
聖經主日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四日,當年國內稱為「聖經禮拜」。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蘆溝橋事變」之後,國內展開全面抗戰,沿海各省變成戰場,立時烽煙四起,哀鴻遍野。在一片混亂動盪的環境中,人們對於聖經的需求十分殷切,設於上海的中華聖書會(即香港聖經公會前身)派發的單張被爭相搶奪,人們渴求從上帝的話語中得安慰、得導引。中華聖書會藉此鼓勵國內各地方教會舉辦「聖經禮拜」,不但傳講上帝的話語,更讓人從上帝的話語中得着激勵和盼望。自此各教會宗派每年都訂立一個主日為「聖經主日」。
今天已經是互聯網的世代,而互聯網是一個非常犀利的通訊工具,包含有各式各樣的通訊方式。我青少年時很容易就記得不少重要的和經常性要用的電話號碼,今天大部分人都不會去記住電話號碼,只需要在手機裏「搜尋」一下就知道。這個世代的人愈來愈依靠手機,更多依賴互聯網。
六十、七十年代大多數信徒仍然會
今主日是本會訂立為神學主日,提醒我們在信仰根基上要不斷進深,在聖經和神學上要繼續研討和反思。這樣,我們就能夠在現今世代活出上帝的心意。
究竟耶和華上帝心目中用甚麼條件去揀選合適的人呢?是英明神武?是聰明才智?是飽讀詩書?是神通廣大?是刻苦耐勞?我們嘗試從耶和華藉先知撒母耳揀選大衛,去看耶和華揀選的條件。
耶和華吩咐撒母耳去到伯利恆人耶西那裏揀選其中一個兒子為祂作王。起初,撒母耳看見耶西的長子以利押時,被以利押的出眾外貌和身材高大所吸引。但是耶和華淸楚地向撒母耳指出,「不要只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揀選他。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外貌」:原文直譯「眼睛看得到的」。
耶西說:「還有一個最小的,看哪,他正在放羊。」耶西就派人去叫他來,他面色紅潤,雙目清秀,容貌俊美。耶和華説:「起來,膏他,因為這就是他了。」耶和華揀選大衛是否因為大衛的行為正直,心地善良?不是。當大衛作王後,他明目張膽地姦污其部屬赫人烏利亞的妻子拔示巴,並用盡心思設計派烏利亞到最危險的前線,結果他戰死沙場。
耶和華揀選大衛是因為大衛信靠上帝。當大衛知道非利士巨人歌利亞向以色列軍隊罵陣時,他就懷着在牧羊時建立對上帝的信心,接受挑戰。「耶和華救我脫離獅子和熊的爪,他必救我脫離這非利士人的手。」大衛對非利士人說:「你來攻擊我,是靠着刀槍和銅矛,但我來攻擊你,是靠着萬軍之耶和華的名,就是你所辱罵、帶領以色列軍隊的上帝。今日耶和華必將你交在我手裏。我必殺你,砍下你的頭,今日我要把非利士軍兵的屍體給空中的飛鳥和地上的野獸,使全地的人都知道以色列中有上帝,又使這裏的全會眾知道,耶和華使人得勝,不是用刀用槍,因為戰爭全在乎耶和華。他必將你們交在我們手裏。」
盼望弟兄姊妹透過外在可見的崇拜、讀經、祈禱、奉獻、服事等過程,建立我們內在對上帝的熱誠、信靠、勇氣,在這個時代成為上帝的軍隊。